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的转型呼唤教师角色的更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刘芬  高志军 《教书育人》2001,(14):36-38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展达的不竭动力。”创新也是科学研究的灵魂,是知识经济时代对教育工作的核心要求。因此,为了培养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的人才,必须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创新人才的思想必须贯穿在整个教育工作的全过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发展委员会早就指出:21世纪的教育“将保持一个人的首创精神和创造力量”。面对当今世界新技术革命和知识经济时代的考验,一些科技领先的发达国家已把培养创造力视为“走向21世纪的道路”。对于以全力实现国家现代化战…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同志在《不断推进教育创新》一文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提出的新要求,是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那么,小学语文教学应该怎样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与积极探索的心理取向,使他们有创新的冲动和萌芽呢?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他又强调说:“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江主席的讲话,对我们在教学工作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教学应如何依据学科特点,找出创新教育突破口,  相似文献   

4.
毛补才 《甘肃教育》2009,(21):41-41
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新的《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要求:“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教育已成为政治课教学的一个重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成为新一轮课改中需要迫切解决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时代进步呼唤创新,社会发展需要创新。当今社会,需要更多的具有创新意识,不断探索,勇于进取,富于创造力和开拓型人才。朱镕基曾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这充分表明了党和国家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是对我们的学校教育提出的期望。  相似文献   

6.
齐佩娟 《贵州教育》2013,(12):20-21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就是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开展创新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而人的创新素质的培养,要从富于幻想和好奇心的幼儿期抓起。《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以游戏为根本活动,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  相似文献   

7.
教师要努力培养创新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晓虹 《教育探索》2000,(10):60-61
教育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复杂而严密的系统工程,需要教师不断去探索、创新。教师努力培养创新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是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 时代呼唤创新型人才,希望托寄在青少年身上。江泽民总书记高瞻远瞩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是科教兴国战略赋予教育的历史使命,是增强国家实力,发展经济的时代要求,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学校里,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方面起着主导作用。要培养学…  相似文献   

8.
“大众数学”观下的创新教育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大多数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数学教育中得到培养;二是数学教育更注重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大众数学”观下的创新教育理念是:创新,人人都可以培养,在数学教学中不仅为培养创新而教育.而且要体现学科教育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李莹 《江西教育》2001,(6):44-44
修订后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十分重视在习 作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从“总要求”到“各年级要求”再到“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 题”中,四次提到想象力的培养问题。在习作内容上,指出要“写想象”;在习作指导上, 强调“鼓励学生幻想,写想象中的事物,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它启示我们:要把训练想象 ,培养学生创造力当作作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创新教育赋予 作文教学的重任。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世界上的一 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0.
高国蕊 《学周刊C版》2010,(9):146-146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教育的目标,是时代的需要。在当前教育形势下,教师要树立起“为创新而教”的教育观念,善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朱熔基总理也指出:“教育和科技事业要走改革创新之路,全面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创新能力”。这是党和国家的声音,这表明:在知识经济时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前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创新教育的核心,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关键是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基础学科的历史教学法,面对世纪挑战,必须毫不含糊的作出自己的回答。必须通过我们的创新教育,开启学生创新的大门、唤起学生的创新个性、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教会学生的创新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学生成为21世纪的创新型人才打好坚实的基础。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就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有关问题发表一己之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一科学论断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赋予了新的内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已成为课堂教改的重大问题。课堂教学是实施教育的主阵地,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主要场所,所以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及科学的思维方法是我们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3.
师范院校在国家科教兴国战略中所处的地位、作用非常重大。如何贯恻《谈话》精神,办好师范教育,笔者认为:一是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分解渗透在全程教育的每一个教育环节、每一项教育活动之中,塑造适应对世纪教育需要的新型师范生;二是把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融入双常规管理,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个性意识、创新意识;三是内抓管理外塑形象,调动“四支队伍”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的不竭动力。”新课标要求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教育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的主要任务。创新就是创造,创造的核心就是求新。当前的教育工作者不单纯是“传道、授业、解惑”,而是面临着新的挑战。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将成为我们各位数学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5.
创新素质培养与教育文化氛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在,中国的教育改革中,“发展创新教育”是一个最响亮的口号。过去“满堂灌”的教师们现在却在总结着创新教育经验;黑板上条分缕析地陈列着“创造力培养的关键”;学生们也从“创新课”上了解到了“创造性思维”的几个步骤:“创造性”或“创造力”的发展被列入教育评价指标体系之中,如此等等。  相似文献   

16.
教育的转型呼唤教师角色的更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也是科学研究的灵魂,是知识经济时代对教育工作的核心要求。因此,为了培养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的人才,必须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创新人才的思想必须贯穿在整个教育工作的全过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发展委员会早就指出:21世纪的教育“将保持一个人的首创精神和创造力量”。面对当今世界新技术革命和知识经济时代的考验,一些科技领先的发达国家已把培养创造力视为“走向21世纪的道路”。对于以全力实现国家现代化战略…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他又强调说:“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可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刘茂祥 《上海教育》2001,(21):26-27
新时期对学生的素质有新的要求。为迅速提高学生的素质,新时期的教育需要采取相应的策略,可以从八个方面进行思考:构建新的课程教材体系;主张个性化教学;加强人素质教育;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寻求教育的协同作用;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对教师的继续教育;改进对学生的评价工作。策略是指针谋或谋略,主要是从大处着眼,而不是具体的办法。通常一种教育策略是以一定的教育观念作为理论支撑,培养学生素质的策略应建立在正确的素质观基础之上。目前,学术界把“素质”普遍理解为:人在先一生理的基础上,受后天环境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认识和社会实践养成的比较稳定的知心发展的基本品质。人 的素质观是历史的产物,在不同的社会条件下对人的素质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培养学生的策略也应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教育培养大量具有主体意识和创新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为迅速培养出时期所需要的这种人才,探讨相应的策略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需要创新人才,创新人才赖于创新教育的培养,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是教育改革的目标之一。那私在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呢?本文拟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同志曾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教育在培养民族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他特别指出,每一所学校和每一位教师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创新思维。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要善于并合理运用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时间和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