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翻译中的三种符号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符号学运用于翻译学研究已成为当今翻译学发展的一大趋势,翻译学借鉴了符号学的理论侧重传达语言符号的所指意义、语用意义和言内意义,从而达到不同言语产物在翻译上的等值,因此从符号学的角度分析翻译中意义的转换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符号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如何使用和理解符号的科学。从符号学理论角度来看,翻译本质上是两种符号系统的转换;等值是符号和解释项之间的关系。借用大量广告翻译实例来研究文本符号与其解释项之间对等的问题,可为翻译等值问题的研究开拓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从符号学的角度看翻译中的等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等值”问题是翻译研究的核心之一,非常复杂,因而对于这一概念,中外译学研究者们迄今没有得出一个明确而统一的定义。从符号学理论角度来看,翻译本质上是两种符号系统的转换;等值是符号和解释项之间的关系。本文借用大量翻译实例来研究文本符号与其解释项之间对等的问题,旨在为翻译等值问题的研究开拓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从音系学角度看,奈达"等值"论的缺陷有两个方面:其一,"等值"理论中意义因素不全面,过于强调符号系统,忽略了语言的发音系统;其二,由于语言的韵律与节奏特征存在很大差异.读者的反映等值很难实现,诗歌翻译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5.
符号学是研究符号指意系统的科学,是研究符号的最全面的系统,发展至今已成为一门跨学科的新兴科学。将符号学运用于语言学和翻译学研究已成为当今语言学和翻译学发展的一大趋势,本文将着重运用索绪尔的符号学理论从指称意义、言内意义和语用意义三方面来解释翻译中的语言视差现象。  相似文献   

6.
赵雅丽 《海外英语》2011,(2):131-132
翻译本质上是两种符号系统的转换。该文参照《无题》一诗的三种英译本,通过实例对比分析,在三种语言符号意义(指称意义、言内意义和语用意义)的框架下探讨符号学对汉诗英译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法国释意学派将口译程序概括为理解,脱离语言外壳和表达三个阶段,提出成功的翻译应该是语篇层次上的翻译,表现为源语和译语在整体交际意义上的等值。口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用释意理论来指导口译交际过程,对成功应对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障碍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8.
法国释意学派将口译程序概括为理解,脱离语言外壳和表达三个阶段,提出成功的翻译应该是语篇层次上的翻译,表现为源语和译语在整体交际意义上的等值。口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用释意理论来指导口译交际过程,对成功应对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障碍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9.
翻译的过程是解释符号意义的过程,莫里斯的符号学意义理论为广告翻译中语言符号的三种意义转换提供了理论前提。由于中西广告语言自身的语言特点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很多时候这三种意义不能同时再现。因此,译者应最大限度地再现广告的主要意义和功能,实现有效的信息传递。  相似文献   

10.
语言符号的特点既决定了语言的存在和运用,又决定了翻译的可能性和特殊性,尤其是符号意义的研究成果对于翻译学的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符号的意义观有助于译者在跨语言、跨文化的符号转换过程中充分考虑到源语与译语的差异,指导译者尽可能把原文的指称意义、言内意义和语用意义准确对应到译文中,为跨文化交际下的翻译研究提供一个广阔的理论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1.
Translation is a linguistic activity, trying to change speech or written article from one language into another one. It not only includes the content but also the form. The reproduction of the original content refers to the surface meaning and the extended meaning, while the form also refers to pronunciation, vocabulary and sentence instruction as well.All that should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during translation in order to convey the major idea of original work fully and correctly.  相似文献   

12.
翻译的过程首要的是语义的选择过程。在选择语义之前了解语义的类型,对忠实顺畅地表达原语言非常有帮助。从Leech的语义七分法出发,将原语言进行语义分类,另运用直译、意译、套译、引中和词序的变化等一些翻译技巧,对翻译中的语义选择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翻译最理想的标准是内容和形式上全面忠实的"信",语言是内容意义与形式风格的矛盾统一,所以翻译也只能是译文与原文在内容和形式上既对立又统一的动态关系。由于人们的生活环境和历史文化背景不同,汉英两种语言又分属不同语系,内容与形式之间的矛盾常常是翻译过程中难于处理的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尽量保持形义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14.
This article presents the design, implementation and evaluation of an educational orientation project for young people at risk of social exclusion who attended an Open Access Centre in Barcelona (Spain). The project aimed to increase participants’ expectations of education in general, and of university and higher education in particular. A content analysis and a pre- and post-test design are us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the programme. The programme was developed during five sessions under the supervision of a psychologist researcher. The results show that young people adopt a new meaning in relation to higher education by appropriating a language that allows them to redefine its sense and the original meaning of the academic institution.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语言学将隐喻和转喻看作是语言形式上的修辞,是语言装饰的手段,因而只是修辞学、文学和文体学研究的对象。而认知语言学研究表明隐喻和转喻是人们对抽象概念认识和表达的强有力的工具,不仅是语言的,更重要的是认知的,概念的。词义引申本质上是一种隐喻现象。认知语义学研究认为,支配着一词多义意义关系的原则是语义的隐喻性。从认知的角度对"口"的本义及引申义进行分析,就得出这样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廖美珍教授翻译的《在亚当之前》,准确把握了原文的内容和形式,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深入分析其语言形式特点,充分运用语言形式与语言意义之间存在密切联系的语言象似性特点,翻译出了贴近原文意义内容、话语风格和具有同样意美的译文;其译文语言具有一定的结构形式和音韵,给译作读者带来了美好的视觉与听觉享受。  相似文献   

17.
马冰 《辽宁高职学报》2007,9(9):105-106
英语的遣词造句,篇章结构以及语体形式均离不开语境,因而正确翻译的基础应在于准确地把握语境。从这一观点出发,得出语域理论是有关语境的理论中最具效力的。在翻译中,要注意单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所具有的不同意义,翻译表达应再现原文情景,要注重不同的语篇具有不同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典诗歌中地名意象的英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歌中的地名是一种文化意象,常常被诗人遣入诗中来抒情言志。文章首先讨论中国古典诗歌中地名意象所蕴涵的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然后视其在原诗中的意义和作用,对其英译的原则和方法加以探讨。实现译入语与译出语之间的准确转换,使译文读者在欣赏优美诗句的同时,又能领略原汁原味的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9.
随着赵本山小品的热播,"忽悠"这个东北方言词风靡全国,进入了全民语言之中。这里从"忽悠"的本义及其组合含义的辩证、"忽悠"的多重意义及其流行原因等几个方面试图作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20.
本文阐释汉维语味觉词语“at∫t∫iq”本义及引申义的差异,并从词汇意义与文化的视角加以解释,说明不同民族的人们在历史长河里各自形成了自己的生活习惯和语言文化认知习惯,这些习惯又在语言里沉淀下来,对后来的语言使用者对味觉的认知不断地产生着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