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探讨了教育支出的三重收益,即投资收益、消费收益、外部收益。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人们往往忽视教育的消费性收益和外部收益,有可能导致国家教育的整体供给不足。  相似文献   

2.
通过定量模型分析不同层次教育在社会稳定、计划生育和人民健康之间的外部收益,结果表明:不同层次教育水平具有不同的外部收益,因此,从效率角度上讲,政府在不同层次教育应承担不同的财务责任;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下,初等教育的外部收益比高等教育更大一些,因此政府应给予初等教育更多的财政支持;这些研究结果与通常采用教育社会收益率得出的结论相一致:“随着经济发展、整体教育水平提高,高等教育外部收益有所增强”的立论没有得到足够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研究生教育外部收益的内涵,认为外部收益差异是研究生资助体系建设的重要影响因素。审视了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资助体系存在的问题,即较少考量外部收益差异,资助主体限于学校及国家,资助对象一刀切,在职研究生教育资助缺失。认为应该遵循差异化、合理分配与分担、公平等理念原则构建我国研究生教育资助体系,按专业分类资助,施行将外部收益内在化的财政与政策专项资助,切实构建适应后大众化时期高等教育特征的在职研究生资助体系。  相似文献   

4.
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非货币收益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不仅有货币收益,而且有巨大的非货币收益.我国学者对中等职业教育货币收益研究的相对较多,基本上没有非货币收益方面的研究,这样必然造成对中等职业教育收益估算的偏差.本文对湖南省6所中等职业学校和6所普通高中1993届毕业生追踪样本进行了分析,发现中等职业教育就业者的非货币收益高于高中就业者.  相似文献   

5.
教育投资的收益既包括受教育者的货币收益,也包括健康状况、消费行为、家庭生活、个人社会地位和升迁等非货币收益.文章在贝克尔教育选择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了非货币收益的影响因素,探讨了不同群体教育非货币收益的差异.研究表明,对于能力较低、家庭背景较差的人,其非货币收益的价值更大.  相似文献   

6.
不同教育类型会产生不同的教育收益,而教育收益的变化又会影响群体的教育选择.基于2017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数据,通过对"60后""70后""80后"三类群体中等职业教育收益变化的对比发现,中等职业教育的收益变化具有明显的群体效应;与普通高中教育相比,中等职业教育仍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但中高职衔接不畅,中等职业教育仍处于弱势地位.未来,为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社会吸引力,应合理制订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提高中等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匹配度;加大对中等职业教育的社会扶持和舆论宣传力度;推动中高职衔接一体化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7.
教育的收益不仅包括投资性收益还包括消费性收益。投资性收益多以货币的形式出现,因而倍受人们的重视,而从教育中获得精神的愉悦和求知俗的满足所体现的教育的消费性收益同样是应该引起我们重视的,它不仅体现在教育过程中,乃至遍及个体的一生。同时,重视教育的消费性收益,对很多理论问题具有解释意义。  相似文献   

8.
就读于不同类型的高中对学生的发展有何影响一直是学生和家长进行教育选择关注的热点,也是国家制定教育政策的重要参考因素.本文用明瑟收入方程、回归分析对中国综合数据库(CGSS)2005、2010和2015的数据进行分析,动态研究了不同类型高中教育回报的货币和非货币收益.研究结果发现:对于高中毕业后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的人来说,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货币收益和非货币收益都高于普通高中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对这部分无法升入大学的人来说是相对更优的选择;大学本科带来的教育货币收益和非货币收益都远高于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近十年教育回报总体下降趋势显著;普通高中阶段教育与初中阶段教育相比,教育回报已不再明显.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本文从普通高中定位、中等职业教育地位等视角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教育投资不仅具有显性的货币收益,其隐性的非货币收益也显现出了巨大的价值,然而由于非货币收益难以计量,理论界对其开展的研究尚不系统,实践中往往被忽略。在对国内外学者关于“教育非货币收益”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等文献深度解读、梳理的基础上,立足于职业教育,系统阐述职业教育的直接非货币收益与间接非货币收益,并详细罗列各项非货币收益的所属变量,解析产生收益的原因,为后续的职业教育非货币收益实证研究奠定理论基础,也为职业教育的投资政策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60年代初人力资本理论的诞生激发了人们对教育收益问题的研究兴趣.在随后的五十年内教育收益研究一直在国内外教育经济学领域中占据着主流地位。相关理论与实证研究已经取得不少可供借鉴的成果。本研究着重考察教育个人收益中的经济收益与非经济收益部分,将在对教育收益研究方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回顾教育收益研究的历史,梳理教育收益研究的现状,并对教育收益研究的发展趋势做出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