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校新工科建设对培养创新型卓越人才意义重大.实践教学质量的提升是新工科人才培养的关键,但当前很多院校普遍存在教学模式单调、实验时间受限等现实问题.对此,以信息类专业这一新工科重点建设专业群为例,基于微信应用号和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设计实现了一种开放式实践教学平台,进行了教学视频、文档资源、开放实验管理、实践报告及辅助功能...  相似文献   

2.
新工科建设是我国现阶段工程教育改革的重大战略。本文讨论了在新工科建设的大背景下,高等院校在理科人才特别是应用理科人才的培养上应该如何适应新工科教育改革的新要求,从应用理科与新工科的密切联系出发,分析了当今理科人才培养的现状,阐释了建设与新工科相适应的“新理科”的必要性。在界定新理科的内涵与特征这一核心概念的基础上,对面向未来的新理科建设提出了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新建本科院校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探讨了在新工科建设中,通过构建面向新工科的实践教学体系、重视培养学生的BIM技术运用能力、提升教学团队实践教学水平、加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夯实校内实训中心及拓展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等实践教学改革途径,提高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实践技能和就业竞争力,从而实现新工科人才培养理念,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4.
新生工科专业是指由不同工程学科的交叉复合,或由工程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而产生的新的工科专业,新生工科专业建设是新工科建设中一项十分复杂的核心工作,对新工科中其它类型的学科专业建设,以及高等教育其它学科专业领域的新专业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和示范作用。新生工科专业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专业设置、专业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内容形成、实践教育教学体系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等方面。与此同时,在新生工科专业建设时还需要重视科学研究对新生工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支撑作用。本文以新生工科专业建设为主题,依次对上述六方面内容进行讨论和分析,以期为相关院校开展新工科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MOOC教学是支撑新工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对于推动新工科课程改革与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深度融合等角度对MOOC与新工科关系进行了剖析,提出MOOC教学与新工科建设统筹开展的路径。最后以协同推进MOOC教学与新工科建设案例,提出将二者统筹起来、协同推进,加速教育教学的时代变革。  相似文献   

6.
为迎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引发的产业变革对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挑战,国家积极深化工程教育改革,启动开展"新工科"建设。阐述了"新工科"建设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分析了"新工科"建设中地方本科高校的立足点,从教育理念、培养方案、教学方法、合作教学、创新创业平台、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论述了地方本科高校"新工科"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7.
新工科建设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进行改革的重大举措,新型实践教学方法体系和模式的构建是新工科建设扎实落地的关键。土地整治工程作为一门新工科专业,其实践教学方法体系的构建更需要探索。在分析实践教学在土地整治工程专业建设中重要性的基础上,探讨了当前实践教学面临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土地整治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方向,拟为土地整治工程专业领域新工科新型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提供思路借鉴。  相似文献   

8.
新工科新形态教学资源是“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在工程教育领域的实施载体,对提高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新工科新形态教学资源生成逻辑可归纳为基于表现形式和特色内容两条逻辑链路,涵盖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契合未来发展需要、融合现代信息技术,将教学导向、教学团队、教学内容、教学适用性和数字资源作为基本构成要素,呈现教学内容新、建设方式新、使用方式新、更新速度快、影响范围广等特征。以新工科项目式课程为切入点提出的新形态教学资源评价指标体系,为新工科新形态教学资源建设指出了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9.
随着创新驱动发展等重大战略深入发展,新工科人才的培养需要具备实现专业基础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的教学体系.为满足民族地区新工科专业建设要求,结合实验室优势(L)与学生需求(S),提出了基于SL-CDIO理念的创新型工科人才培养"5个模块+3个层次+3类实践"(5·3·3)教学体系.基于课程知识模块与应用方向,通过"5...  相似文献   

10.
教育数字化转型对新工科实验竞赛和实验教学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分析了广东工业大学新工科实验竞赛的产生背景和发展困境基础上,结合教育数字化转型和新工科建设的要求,提出健全竞赛设计机制、健全竞赛育人机制、健全竞赛保障机制的实施路径,并从平台建设、资源整合、学科交融和实践育人4个维度构建新工科实验竞赛体系,旨在为工科院校的学科竞赛实施和管理提供参考借鉴,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新工科实验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11.
在新工科背景下,以非计算机类工科专业学生为例,针对当前高等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如何建设《物联网基础及应用》课程的改革思路,并立足新工科和非计算机类工科学生特点,基于物联网核心技术建设新课程,最终实现与互联网、计算机、大数据、移动应用开发等技术的交叉融合,对高校课程建设和改革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新工科的教学理念要求培养具备动手实践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新型工科人才,而高校实验室作为在校学生最重要的实践场所在新工科人才的培养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实验室建设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高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在总结众多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给出一规划、二建设、三管理的"三步走"建设方案,并以西北工业大学测控与综合仿真实验室建设为例对方案进行详细解读。实际的教学与应用效果表明该方案的提出能够为高校在新工科时代背景下的实验室建设与改革创新提供有益参考,从而有效提升高校"新工科"人才培养水平。  相似文献   

13.
对新工科专业实践教育教学体系、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科学研究支撑新工科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等实践进行探索,通过实践教学与多学科交叉融合、专业人才培养与创新创业教育、科研支撑新工科新生专业课程建设等方面的阐述,希望对新生工科实践及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的科学性、合理性提供有价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了培养主动适应当前市场需求的工程科技类人才,实现新工科教育的内涵特征和发展路径,文章从体系建设、理论教学、实践方法和教学质量评价等方面,提出了计算机语言课程教学改革的新模式。该模式能够把计算机语言与当今重大市场产品有机结合起来,使教师和学生在教学相长的过程中,充分领会计算机语言的重要性,并掌握计算机语言的应用,从而实现新工科教育背景下对于卓越工程科技人才的正确培养。  相似文献   

15.
新工科建设的目标之一是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新工科人才,而培养新工科人才需要工科学生具备扎实的数学基础。文章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探讨了提高工程数学教学质量的六种教学手段,总结了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手段和形式,为新工科人才培养提供可能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针对新工科建设中的先进工程教育理念,详细分析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将实践课程分门别类,优化实践内容,建立了以工程教育为导向的电气专业实践体系。实践教学中采取适当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考核方式,配合实验室和实习基地的建设,实现学生多种工程素质能力的提升,满足新工科背景下工程教育培养的目标和要求。  相似文献   

17.
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是推动新工科持续革新、赋能工程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载体。基于第二批845个全国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相关材料,探讨我国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发展现状、成效评价与未来趋势。在对我国新工科研究与实践发展现状简要分析基础上,系统评价其在专业优化调整、教材体系建设、一流核心课建设、工科教师成长共同体培育、教学技术新突破等方面取得的发展成效。进一步,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中理念深化、师资建设、产教融合和卓越工程师培养等方面的问题与挑战进行研判,进而指出未来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治理路径。  相似文献   

18.
"新工科"建设是中国高等教育顶层设计者着眼于培养创新人才推出的一项重大改革,高校教学必须适应这个改革.文章主要探讨了大学物理课程传统教学模式与"新工科"要求的脱节问题,提出一些适应"新工科"建设的基础课改革方法设计与具体改革措施,以期探索出大学物理教学新模式有效服务于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新体系.  相似文献   

19.
国家工科数学课程教学基地对于工科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特殊作用,工科数学基地建设应该进一步得到加强。基于"新工科"发展背景与新经济对人才培养所提出的新要求,指出数学课程教学基地建设应更加重视建设理念、建设内容的创新与教学模式改革,加强教学能力建设。应主动融入"新工科"发展行动,把握"新工科"发展对数学教育改革带来的新机遇,创新建设理念,引领基地在"新工科"建设中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发展是基地建设的首要任务。着力提升教师的数学化、计算思维与学科融合能力,更好发挥数学对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驱动作用,进一步深化工科数学课程教学的全面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新工科"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支撑是基地建设的中心工作。  相似文献   

20.
以新经济和新产业为背景的新工科的提出为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一流本科人才培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为此,文章以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建设为例,总结其在专业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和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及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方面的主要举措,探讨新工科背景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一流本科人才培养方法,以适应高等工程教育的范式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