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王勇 《中国出版》2012,(4):18-21
作为长期指导我国对外传播工作的一项基本原则,"内外有别"近年来受到以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构建的新媒介环境的挑战。论文分析认为,"内外有别"对外传播原则的本质是以受众为本。在新媒介环境下,"内外有别"对外传播原则并没有过时,在国际传播竞争日益白热化的今天,对外传播不但需要提倡和坚持"内外有别",更需要进一步细化为"外外有别"。  相似文献   

2.
“内外有别”是我国对外传播的重要原则之一,在我国对外新闻传播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从根本上界定了我国对外传播的特点和工作方法.建国后,“内外有别”的对外传播原则受到国际国内环境不同程度的影响,经历了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3.
连小童 《今传媒》2016,(12):51-52
"内外有别"原则作为我国对外宣传的经典原则之一,长期以来在外宣领域发挥着巨大作用.如今,"内外有别"原则受到传播全球化和网络化的挑战,同时也带来改革契机."内外有别"原则应由传统的外宣范式转化为跨文化传播范式,注重"外外有别""传者有别",以文化为传播的重点途径,以实效性为根本检验标准,继续指导我国的对外传播实践.  相似文献   

4.
外宣“内外有别”原则:地理与心灵的辩证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78年以前的外宣工作,追求的是超验的"内外一体"的宣传目标,超验的"内外一体"理念根植于"指令经济"制度,而非计划经济制度.20世纪80年代,国家对外宣传工作开始向"内外有别"原则回归,在制度设置上奉行"理性主义"与"科学主义".本时期计划式外宣的可行性在于,中国社会具有与计划手段相适应的政治和经济条件;可靠性在于,借助地理上的"内外有别"就可以有效地控制传播内容、传播对象和接受反应,从而实现对共同体的建构和维系.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向"内外有别"原则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5.
“内外有别”是我国对外宣传领域一个约定俗成的原则。历史上它对党和国家的对外传播工作起到过积极作用。现在。全球化背景下,尤其是新媒体时代的来临和我国内外环境发生的变化给这一原则带来了新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对“内外有别”的具体内涵、“内外有别”在现时代受到的挑战等问题进行探讨,寻求这一原则的出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美国之音"的对外传播策略,从中吸取其对外传播中的经验和教训,能够更好地看到我国在对外传播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进而进行改善。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传播活动日益频繁,形式日趋多样,内容不断丰富,沟通不断深入。但在文化融合、科技进步、新媒介涌现的背后,也正对我国民族文化的对外传播的内容与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探讨了当今民族文化对外传播活动形式的基础上,我们强调了"介质"在传播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据此构建了民族文化对外传播活动的模式,以求从传播学的角度更直观地反映民族文化对外传播的过程与特征。  相似文献   

8.
自2013年9月和10月,国家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以来,经过两年的发展,我国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在增进和加强我国与周边国家政治互信、经济融合以及文化包容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但是,受“西强我弱”的传播格局、西方国家对我国歪曲化报道以及历史上我国并不注重、不善于对外传播的影响,“一带一路”一些沿线国家对我国的国家形象依然存在歪曲、片面的认识。在实施“一带一路”战略过程中,我们应当借助此契机积极对外塑造和输出我国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9.
"一带一路"建设不仅开拓了经济领域互利合作,促进共同发展,也在某种程度上提升了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力,更扩大了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一带一路"建设促进文化传播;文化传播助推"一带一路"建设;语言是"一带一路"文化传播的重要支撑;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实现合作共赢。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呈现全球传播视角,进而探询在全球传播时代对外传播过程中媒介“传播主体”的维度认知,在分析全球传播特性及其产生的对外传播形成的可能性障碍基础上,来理解宏观中观微观层面呈现全球传播如何影响媒介“传播主体”维度,并进而分析媒介“传播主体”身份构建与角色扮演难题,以期在对外传播过程中寻找更为稳妥有效的方式参与国际对话与交流.  相似文献   

11.
领导人形象作为国家形象的人格化表达,是传播国家形象的有力武器。而漫画,是一种在国际上接受程度高、易于理解的表达方式,是对外传播国家形象的重要信息载体。我国领导人的动漫形象相继涌现并形成潮流,深受民众喜爱,这样的"图像化"传播正成为国家形象健康传播的新态势。  相似文献   

12.
对外传播“金鸽奖”是浙江省唯一的对外传播政府奖。它不仅是了解浙江对外传播状况的一个平台,更是我国对外传播领域评价体系的组成部分,引领着浙江省对外传播事业的导向。  相似文献   

13.
促进武术项目进军奥运会,一直是我国开展武术对外传播的重要目标,但在我国全面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当下,武术传播应有更高追求,既不放弃争取进入奥运会的目标,同时要把武术文化传播作为今后武术全球化传播的核心任务。在此框架下,我国当前的武术传播策略存在欠缺之处,应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和优化。  相似文献   

14.
陈蕾  王沧 《今传媒》2010,18(9):100-101
论文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以"姚明现象"为研究对象,在概述姚明"成星"的历程和其所发挥的作用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姚明在跨文化传播中成名的原因。并且,文章进一步对如何提高跨文化传播能力作了思考,从而使本文具有一定程度上方法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文章分别从革命时期、建设时期、改革时期、复兴时期四个阶段,阐述中国共产党对外传播思想的承继、拓新、变迁主线及其影响因素.通过对中国共产党不同历史时期的对外传播思想的考察,文章认为百年中国共产党对外传播思想呈现出统一战线—"把地球管起来"—"内外有别"—"外外有别"—"融通中外"的演进路径,演进过程遵循相互渗透、补充完善而非前后替代的逻辑,体现出党的对外传播从思想的武器向文化自觉、自信的转变.中国共产党对外传播思想的形成及演进有其深厚的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应国内国际局势变化,适时革新对外传播实践是对外传播思想演进的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的对外宣传报道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发生了很大的改进,但是与面对复杂的国际舆论环境和外宣工作承担的艰巨任务相比还存在着差距。突出的问题是:对国外受众的需求特点研究不够,一般化东西多,没有特点,适合国外受众的东西少。因此,坚持对外宣传"三贴近"原则,是增强外宣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提升吸引力、感染力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7.
全球传播概念的提出与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是紧密相连的。与传统的国际传播相比,媒介全球化将以文化为代表的“软权力”推到了核心的位置上。国际传播以政治宣传和教育为首要的目标和手段,指向特定对象国的阅听群。国际传播中的一个显著特征便是“内外有别”的原则。而全球传播则以文化为外包装,以意识形态为“隐形内核”,  相似文献   

18.
《新闻界》2016,(18):12-16
互联网时代得信息交换和传播超越了历史上任何时期。陕西华县皮影被誉为世界上最早的电影,它在几千的发展过程中从未间断过对外交流的步伐。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分析研究陕西华县皮影艺术对外传播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将为我国民间艺术的对外传播活动上升到更高一个层次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对外传播,关乎国家形象。在媒介全球化的态势下,面对国外传媒巨头对我国传媒市场的迅速扩张,我国媒介在对外传播中怎样占据高地,既让中国在全球传媒中发出自己的声音,又树立中国良好的国家形象,是媒介探讨的重要课题。本期刊登的这组稿件,有对我国媒介在山西"黑砖窑"、重庆"钉子户"等事件报道中由于传播失当产生不良后果的反思,有对我国媒介在香港回归十年报道中塑造良好国家形象的成功解读,也有对我国媒介对外传播中存在问题提出的对策,对我国的对外传播具有一定的启迪。  相似文献   

20.
大学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已经成为大学对内对外发声的主要渠道。大学"官微"的目标受众是一所大学的消费者和潜在消费者,他们把"官微"作为大学输出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之一,或者把大学"官微"作为大学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延伸,用消费者的眼光来评判"官微"质量的优劣。因此,大学"官微"必须关注目标受众的消费诉求,精心制作每一条信息和每一个版面,提高传播力,只有这样,大学"官微"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