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春样 《成才之路》2010,(19):49-49
现实生活是多样化的,学生作文也应该真实地反映生活。然而,由于缺少生活的积累和感悟,很难写出个性化的作文来。因此,指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是个性化作文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反思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我认为,“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作文教改返璞归真、正本清源的成功之路。那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呢?一、细心观察生活。是培养学生感悟能力的前提写作材料从何而来?“写作材料的来源于整个生活里,整个生活时时向前发展,写作的材料自会滔滔汩汩地无穷无尽的流淌出来,而且常是澄清的。”  相似文献   

3.
作文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之重要手段,也是语文教学难点。那么生活作文是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如果想写好生活作文不能生搬硬套或是随意编造。既然是生活作文就要来源于生活。要注重平时学生对生活的积累,写作时也要写出自己对生活的感悟。  相似文献   

4.
<正>作文,是人把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文字的感悟相加而成,核心是深刻的感悟和流畅的表达,方法和技巧只是辅助,所以一味地讲方法,讲技巧,只能是缘木求鱼,不得其法。笔者认为,作文能力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培养出来的。重在培养学生对文字的感悟和对生活的感悟,并且要长期培养。唯此,才能使学生的作文能力在一个完整的过程中有所提升。为此,个人对作文能力长期培养提几个小建议:一、增加背诵量,积累词句背诵,能增加词汇的积累量和句子的积累量,这  相似文献   

5.
陶维东 《考试周刊》2012,(36):44-44
作文本身就是生活,是生活的延伸,生活的提炼,生活的感悟。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写作,在作文中赞美、讴歌生活。教师要有效利用生活,挖掘生活,把作文教学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效联系起来,使学生真正地幸福生活,快乐作文。  相似文献   

6.
生活是一切知识和情感的最初源泉,写作也同样依赖于生活。体会生活、了解生活、感悟生活中蕴含的丰富哲理,才能给写作以无限的生机。感悟生活是阅读和写作的重要基石,对写作起着决定性作用,没有感悟就不会有写作。所以说,感悟是写作的源头,是写作的基石,是写作的生命。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是语文与作文创新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作文教学中,  相似文献   

7.
感悟生活是作文教学的源头活水,作文要表达对生活的感悟,要充满真情实感;注重阅读积累是写好作文的保证。  相似文献   

8.
路胜 《考试周刊》2011,(35):57-57
师生心灵的沟通,是作文教学取得成功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小学生作文应是情感的真是流露,是对生活的真实感悟,教师对于学生的真情流露及生活感悟要及时地品读与研究、整理与归类,以评语为桥梁,用饱满真情的笔与学生交流,达到心灵的真正对话。  相似文献   

9.
生活与作文是相似律动、和谐共生的。生活是作文的源头活水。生活在学生眼里是一个奇妙而梦幻的世界,是一个充满遐想和灵性的天地。生活为作文提供了绚丽缤纷的鲜活素材——生活中的一切都可成为学生的笔下之物;作文是生活的真实反映与超越,随时随地地记载下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随时随地地采撷下飘荡在心头的片片花絮,随时随地地刻录下对生活、对人生的丝丝感悟——学生作文中的一切都可在生活中找到原型。生活与作文裹挟融合不仅给学生写作指明了通径,而且更强烈地传递着用作文表现生活、美化生活、体味生活的真切意愿。  相似文献   

10.
生活与作文是相似律动、和谐共生的。生活是作文的源头活水。生活在学生眼里是一个奇妙而梦幻的世界,是一个充满遐想和灵性的天地。生活为作文提供了绚丽缤纷的鲜活素材——生活中的一切都可成为学生的笔下之物;作文是生活的真实反映与超越,随时随地地记载下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随时随地地采撷下飘荡在心头的片片花絮,随时随地地刻录下对生活、对人生的丝丝感悟——学生作文中的一切都可在生活中找到原型。生活与作文裹挟融合不仅给学生写作指明了通径,而且更强烈地传递着用作文表现生活、美化生活、体味生活的真切意愿。一、研读文本,指向生…  相似文献   

11.
作文写作是作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的作文素养,提高写作能力,成为当下中学作文教学的重要问题。作文写作的目的是通过设置话题,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与人生感悟,用文字的方式来叙写生活、抒发情感,从而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应当借助作文这一工具,通过适当的引导,实现与学生的心灵交互,以了解学生内心的真实情感,这也是中学作文教学的重要的目的。教师通过训练学生的写作,帮助他们具体明确地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感,学会多角度的观察生活、感悟生活、体验生活。  相似文献   

12.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观察生活、立足生活"是作文教学的奠基石。作文必须从真实的生活中来,教师要着重引导孩子到社会大环境中认识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要切实地指导孩子观察生活,积累素材,使孩子们都能用自己的眼睛发现生活,用自己的笔抒写他们真实的生活。  相似文献   

13.
2006年某地小考作文题目13岁,充满梦想的年龄;13岁,也是开始领悟人生感悟的年龄。你一定也有很多很多的美好愿望,也有很多很多的生活感悟,请大胆地说出你的这些愿望和感悟吧,自己命题写篇作文。  相似文献   

14.
作文教学应走唯物主义道路。用心观察生活,感性积累生活是作文教学的前提;作文教学应该引导学生深切地思考自然与社会生活,用心感悟自然、社会与人自身生命所蕴涵的哲理,并且要教会他们理性思考生活的方法与技巧。引导学生观察自然与生活,教会他们理性思考的技巧与方法,是作文教学的坚强基石。  相似文献   

15.
针对现实中的"学生怕写作文,老师怕改作文"现象,应该有意识地把学生的目光引向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在留心中发现,在发现中感悟,在感悟中书写,在书写中提升。  相似文献   

16.
课堂教学是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的第一阵地,创新性作文课堂教学必然是培养学生创新性作文品质的主渠道。一、创新性作文的表征判断学生的作文是否具有创新品质的标准,是确定创新性作文课堂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1、创新性作文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具有深刻性,使人读后受到启发或心灵的震撼。对生活的深刻感悟,来自人们对生活的积极体验,来自对生活的细致观察,科学思考和精细总结。学生头脑中生活信息链接缺失,导致写文章无真意,不知从何说起。所以,近年来写想象作文的学生特别多,这也许是他们解决“生活困扰作文”的一个好招,即绕开了对生活…  相似文献   

17.
作文是什么?     
作文是生活的浓缩,是思想的展示,是个性的张扬。一、作文是生活的浓缩。作文的实质,是一个人对现实世界与生活的观察和思考,并将自己的观察和思考用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想使作文有"源头活水",写作者就要学会观察与储存生活,善于浓缩和提炼生活,进而感悟并思考生活。"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生活永远是作文最丰富、最本真的素材。二、作文是思想的展示。作文是思想的载体,是独立思想深厚的土壤。作文应该有写作者的思想,成为写作者思想展示的舞台。没有思想的作文,不管外表多么华丽,也只能是一具空壳。思想来源于对生活的观察和挖掘,来源于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要想  相似文献   

18.
小学生作文大多千篇一律、缺少新意。因此,笔者引导学生通过体验生活、观察生活和感悟生活等方式将生活引入小学生作文教学,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背景下主动表达,帮助他们在感悟生活中获得表达思维灵感。让生活与作文合拍,让学生用真心抒发真话,使作文有情感、有力道。  相似文献   

19.
正写作的源泉来源于生活,只要我们善于用心感受生活,在我们接触到的人、事、景、物那里得到深刻的感悟,我们的文章就有了气场,有了立意,有了灵魂。什么是感悟呢?感悟,就是对事物有所感触而领悟。什么是作文中的感悟呢?作文中的感悟,就是通过对人、事、景、物的记叙、描写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与领悟。是一种情感的抒发,一种哲理的表述,是一种诗化了的思想。在作文中运用感悟有什么作用呢?在作文中运用感悟,常具有画龙点睛之美,卒章显志之妙。能引发读者思考,使文章更有深度,更具感染力。生活中时时处处都有感悟,比如居里夫人在《我的信念》一文中写道: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我们必  相似文献   

20.
学生不爱写作文或作文写不好,主要原因是缺少对生活的感悟。细心观察生活,感悟生活,挖掘生活,从生活中撷取朵朵浪花,可以解决学生作文"无米下锅"的难题,写出内容充实、生动活泼的好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