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7 毫秒
1.
"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意识",是音乐教育的目的之一。欣赏教学作为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但是,从目前初中音乐欣赏教学来看,很多教师忽略利用欣赏教学实施美育,而是单纯地让学生无目的地欣赏音乐,因而音乐欣赏课成为了"催眠课"。为此,教师必须改变观念,有效利用音乐欣赏课,实施美育,以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结合人音版初中音乐教材实例、音乐教学特点,深入分析如何在音乐欣赏中渗透美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林晓丽 《广西教育》2011,(10):57-57
音乐欣赏课是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欣赏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力。但是,一些教师却在音乐欣赏课中对学生进行音乐知识的灌输、音乐节奏的训练,把欣赏教育的本质“异化”了,使学生在课堂上不能产生审美体验。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要以学生对音乐的审美感受为前提,但每个学生对音乐的审美感受又是富有个性化的,因此,我们应当奏响小学音乐欣赏课的“个性乐章”。  相似文献   

3.
初中音乐欣赏课旨在扩大初中学生的音乐视野 ,引起对音乐的兴趣爱好 ,陶冶情操 ,启迪智慧 ,提高其音乐的审美文化素养 ,培养音乐的审美能力 ,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音乐欣赏贯穿中学音乐教育的始终。如何在初中进行音乐欣赏课教学 ,是摆在我们面前急待深入研究和实验的新课题。音乐欣赏教学以音乐作品为媒介给教学带来很大的艺术空间 ,通过教师对学生有目的地引导 ,使学生通过听和想象的活动 ,进入情境 ,获取美的感受 ,再把个性化的东西以及自己的生活经验感受通过语言艺术或非语言艺术表现出来。欣赏音乐的目的在于引发…  相似文献   

4.
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高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 ,是促进大学生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手段。在高校中 ,音乐教育多是以开设音乐欣赏课的形式来进行的。要提高高校音乐欣赏教学的质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合理选择欣赏作品、激发学生倾听音乐的兴趣、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音乐表现手段。  相似文献   

5.
重视音乐欣赏教学,加强对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是当前初中音乐教学的重点。遵循学科规律探讨音乐欣赏教学的特殊性,科学地认识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理念,对于提高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水平有重要意义。本文探讨了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中如何引导与培养学生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听觉能力和音乐想象能力等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6.
初中音乐教学中的音乐欣赏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本文主要强调了欣赏课教学的重要性和意义,并且就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应该避免的问题提出了如何建立高效的初中音乐教学课堂。通过培养学生对美的欣赏和感受,提高对音乐的欣赏能力。  相似文献   

7.
重视音乐欣赏教学,加强对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是当前初中音乐教学的重点。遵循学科规律探讨音乐欣赏教学的特殊性,科学地认识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理念,对于提高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水平有重要意义。本文探讨了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中如何引导与培养学生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听觉能力和音乐想象能力等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8.
韩明萍 《学周刊C版》2024,(17):155-157
初中音乐欣赏课的价值在于让学生通过对各种类型音乐的欣赏,提高审美品质,培养情感理解与表达能力,提升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而提升综合素养。为此,在音乐鉴赏教学当中,教师要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与综合素养为根本出发点,把提高学生音乐欣赏能力作为目标,摒弃以往只是以知识灌输为目的的教学方式,在音乐课堂教学改革当中不断地创新,提高音乐欣赏课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音乐欣赏是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特别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的今天 ,音乐欣赏教学已越来越被音乐教育界所重视。因此 ,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 ,通过教学有效地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促进学生品德、智力、审美能力的全面发展 ,是摆在每位音乐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我通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和探索认为 ,只有以学生为审美主体 ,抓住听、唱、想、说四环节 ,让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欣赏活动 ,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优化音乐欣赏教学。一、“听”的参与是欣赏教学的关键音乐是听觉的艺术 ,音乐欣赏的一切实…  相似文献   

10.
小学音乐教学是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享受音乐和欣赏音乐的重要途径和阵地。小学音乐教学的主要内容和形式是音乐欣赏,教师要让学生在音乐欣赏中感受音乐的美,在音乐欣赏课中体验音乐,用欣赏式评价指导学生欣赏,培养学生音乐欣赏能力和音乐素养。  相似文献   

11.
赵国泉 《家教世界》2013,(8X):127-128
美术欣赏教学是初中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培养理解能力和审美能力,有助于开拓学生的创造想象力,所以上好美术欣赏课是初中美术教学的重要任务。本文从中学美育的性质和新课标的要求出发,针对中学美育的教学现状,从多元化的角度对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做出探索,力图为初中美术欣赏教学在新课标实施下找出新的思路和合适的教学途径。  相似文献   

12.
音乐教学大纲指出:“音乐教学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着重要作用。”在音乐教学中,音乐欣赏则是扩大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爱、记忆和鉴赏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学生间接参与音乐实践的重要内容。音乐教学中欣赏课占教学总时数近30%,因此,上好音乐欣赏课应成为音乐教师的基本素质要求。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以为  相似文献   

13.
在音乐课程中,欣赏这一教学领域被视为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因为音乐欣赏课具有最直接、最具体的审美教育价值.“它以一定的音乐为审美对象,以参与欣赏活动的人为审美主体,形成一种特殊的审美观,通过这种音响的聆听,实现对音乐美的感受和鉴赏.”然而,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普遍存在学生对音乐欣赏课表现不太感兴趣的现象.要想改变这个现状,提高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的有效性,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人手.  相似文献   

14.
在素质教育中,音乐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高校音乐欣赏课的开设,正是美育实施的具体形式。作为美育实施的重要途径之一,高校音乐欣赏课的审美教学成为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审美教学中,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培养学生对音乐各方面的鉴赏能力,把握音乐作品的内涵,感受音乐的审美功能。  相似文献   

15.
正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都须依赖于听觉。因此,懂得去欣赏,如何去欣赏就显得尤为重要。《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了以审美为核心,提高音乐感受与评价鉴赏的能力,初步养成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基础的教学目标。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经常抱怨欣赏课难上,学生缺少兴趣。笔者认为,教师应打破传统的欣赏课教学套路,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对音乐欣赏的  相似文献   

16.
初中音乐欣赏课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欣赏课能够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开阔学生的音乐眼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是培养初中生音乐鉴赏能力以及艺术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音乐欣赏课的本质就是审美教学,因而初中音乐欣赏课一定要以新的课程标准为依据,合理选择教学内容,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注重学生欣赏能力的提高。但由于初中生的能力水平、应试教育的影响等主客观原因,初中音乐欣赏课的效果一直并不理想,本文就此试探析提高初中音乐欣赏课效率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7.
美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学校开设的高中艺术欣赏课,目的是通过艺术欣赏教给学生如何正确鉴赏、表现美和创造美,我在担任高中音乐欣赏课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深刻体会到,只有以学生为审美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欣赏活动,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相似文献   

18.
音乐欣赏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音乐欣赏教学已越来越被音乐教育界所重视,因为音乐欣赏是一种审美感受、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审美能力的全面发展。因此,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是我们每个音乐老师的一个重要课题。我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认为,只有以学生为审美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欣赏活动,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一、“听”的参与是欣赏作品的关键音乐是听觉艺术。音乐艺术的一切活动实践都必须依赖于听觉,因此听的参与是音乐欣赏教学的关键,教师应引…  相似文献   

19.
小学音乐教材中,每课歌曲后都安排几首欣赏曲。欣赏教学,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音乐感受和审美能力。然而,在教学中却普遍存在欣赏课难上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为:欣赏曲难度较大,学生不易理解: 学生年龄特点决定其难于静心欣赏领悟抽象的音乐,不能从单纯的“听”音乐过程中获得感性体验。针对现状,我努力探索改进了欣赏课“教师讲解、学生听音乐”的老模式,利用多种形式丰富欣赏教学,提高了欣赏课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艺术具有多元性,需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音乐教师在教学时要不拘一格地将多种元素的音乐欣赏引进课堂之中,丰富音乐课堂教学资源,不断整合教学内容,以此来培养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使学生接受艺术的熏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这也是音乐教学的一种必然趋势。音乐欣赏课可以说是高中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板块,学生能借助学习音乐欣赏课提高自己的想象力,还能有效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