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协论坛》2008,(7):6-6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推进《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实施,按照中国科协七届三次全委会议关于“加强科普资源共建共享工作,搭建高水平科普服务平台”的部署和“深入基层,务求实效”的要求,5月,中国科协印发《关于组织开展2008年科普展览资源共享服务工作的通知》,为全国各地科技馆提供展览资源共享服务。《通知》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2.
“专业科普工作者,特别是在广大科普基地、科技馆中从事展教工作的人员,没有自己的专业技术职称系列,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科普教育人才的队伍建设。这是我们目前面临的一个大问题。”3月6日晚,记者如约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中国科技馆馆长徐延豪。简短的开场白后,徐延豪便澡有感触地谈起了自己的提案。  相似文献   

3.
对中国科协的特殊组织结构进行了分析,对"中小科技馆支援计划"的项目概况、特点、效益进行了实证研究.科协是知识扩散的良好桥梁,将来应从项目宣传、常规化、布展变革、展品研发和展教人才培养五个方面拓展项目.  相似文献   

4.
《学会》2020,(8)
以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国科技馆展教团队的应急科普实践为例,通过对比应急科普与常态科普在背景、关注度、内容、形式、目标等方面的差异,探讨科技馆应急科普与常态科普内涵的异同,同时尝试理清科技馆应急科普与常态科普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今后科技馆开展应急科普工作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6月17-19日,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尚勇到福建省福州市、泉州市、厦门市等地调研。6月17日,尚勇先后到福建省科技馆新馆工地调研新馆建设情况和到福州市鼓楼区军门社区调研社区科普工作情况。福建省副省长洪捷序一同调研。尚勇实地查看了福建省科技馆新馆施工现场,详细了解了新馆建筑功能布局和施工进度,听取了福建省科协对新馆项目和展教工程的情况介绍。在查看展教大厅建筑工地时,尚勇指出,  相似文献   

6.
中国数字科技馆从中国科协信息中心承担的国家科技项目建设转为中国科协的常态化工作,由中国科技馆、地方科技馆担当带动全社会共建共享的重任,是基于中国科协打造科普资源开发、集成和服务中心战略思维基础上的一个重大工作部署。  相似文献   

7.
《科协论坛》2007,(5):22-23
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长年累月地活跃在广阔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利用科普大篷车面向各族公众,通过技术培训、创办科普示范基地、举办群众性科普展教活动等方式,开展着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普传播工作,被称为“科普轻骑兵”、“流动的科技馆”。他们就是我国西部地区各科协近年来成立的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 这里介绍的是获得全国“2006年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称号的5支科普工作队中的3支科普工作队——[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宋南平 《科协论坛》2006,21(12):19-21
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是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助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财政部、中国科协对这项工作都给予了高度重视,从今年初开始,联合组织座谈、调研分析农村科普工作情况,在系统总结多年来特别是“十五”时期农村科普工作的基础上,共同制定了“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实施方案及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部署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我主要讲3点意见。  相似文献   

9.
中国流动科技馆作为科普教育工作的一种新形式,已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老少边穷地区公众的科学素质。流动科技馆的展品具有科学性、趣味性、互动性和可管性,让公众在思考和感知中走近和认识科学。中国流动科技馆发挥了弥补科普资源空缺、丰富科普工作形式、实现科普资源共享等作用。为此,要进一步整合资源发挥流动科技馆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学会》2015,(6)
<正>我国科技馆建设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进入21世纪以来,科技馆已成为我国发展速度最快、规模最大、接待观众数量最多的科技类博物馆。2000年底,全国冠名"科技馆"的场馆共有320余座,其中以科普展教功能为主、基本符合《科技馆建设标准》的科技馆仅有11座,大多数名为"科技馆"实际上是办公楼、招待所。此后,中国科协颁布了《科技馆建设标准》,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以科普展教功能为主的"达  相似文献   

11.
“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实施5年来,陕西省共有204个集体和56名个人受到了中国科协、财政部的表彰。为了发挥“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的辐射带动作用,在中国科协表彰的基础上,陕西省科协和省财政厅加大资金投入,2007年~2010年间,投入950万元实施“陕西省科普惠农富民计划”,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以来,随着科技类博物馆功能的不断提升和完善,科技馆已经从早期的“以物(藏品)为中心”发展为“以人为本”基础上的教育活动。因此,从现代科技馆的运营实践来看,科技馆“以人为中心”的观念应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以提高公众科学素质为主要教育目的;二是展教内容着重表现人与科技、人与自然的关系;三是展教内容与方式要适应观众需求。  相似文献   

13.
彝州科协系统创新“科技下乡”长效机制,深入开展科普展教、农函大科技培训、创作科普作品、实施科普示范项目、培强壮大农协会、为农民评职称等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从中得出5点启示。  相似文献   

14.
《科协论坛》2013,(8):11-13
为扎实推进"基层科普行动计划",了解"社区科普益民计划"的实施情况,中国科协科普部组织开展了2012年"社区科普益民计划"实施情况调查并撰写出以下调查报告。一、调查工作概况调查工作由中国科普研究所组织调查组完成。调查组成员包括中国科协科普部、中国科普研究所、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以及部分省市科协科普部的人员。  相似文献   

15.
彝州科协系统创新“科技下乡”长效机制,深入开展科普展教、农函大科技培训、创作科普作品、实施科普示范项目、培强壮大农协会、为农民评职称等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从中得出5点启示。  相似文献   

16.
《科协论坛》2007,(8):5-5
为落实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指示精神,进一步加大“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的激励、示范和引导作用,让更多的农村基层科普组织和人员积极踊跃地投身到农村科普工作中来,由中国科协和财政部共同实施的“科普惠农兴村计划”,今年将英补资金总额由2006年5000万元增加到1亿元。  相似文献   

17.
牛东方 《科协论坛》2007,(11):15-17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的“三农”问题,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毋庸置疑,“三农”问题也是科普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国科协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应对新形势,对科普工作进行战略部署,适时提出和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已成为惠及千百万农民的系统工程,深入民心,深得民意。现就科普惠农兴村计划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关问题谈一些个人的认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吴江市科协根据中国科协“搭建平台、资源共享”的工作思路,将科普资源共建共享作为科普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力推进科普资源共建共享建设,积极争取和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科普资源的开发、集成和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19.
赵路 《科协论坛》2006,21(12):22-23
中国科协的宋南平书记就中国科协和财政部联合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的目标、背景、任务、要求作了详细的介绍。下面我结合财政工作谈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20.
《科协论坛》2013,(4):30-30
近日,中共安徽省委常委、副省长陈树隆深入省科技馆调研指导科协工作,看望慰问科协系统干部职工。在省政府副秘书长余焰炉,省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周建强等陪同下,陈树隆一行考察并体验了专门为服务社区科普益民计划研发的“社区科普之家”数字化展教平台,听取了周建强书记关于近年来科协主要工作情况汇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