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前沿技术是高技术领域内具有指引性、先进性的核心技术,前沿技术的准确识别与预测对技术资源有效配置至关重要。从专利主题相似性的角度设计涵盖离群技术的前沿技术识别方法;引入TRIZ理论技术进化法则(九屏幕法)对未来前沿技术进行预测,具体包含确定当前系统、识别技术进化点及延伸性预测3个过程;通过搜集2001—2021年石墨烯专利文本数据,对石墨烯前沿技术进行识别与预测。分析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前沿技术识别方法可弥补传统识别方法完整性不足的问题,能够准确识别离群的非热点前沿技术。前沿技术延伸性预测结果对未来产业技术布局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在总结知识发现规律及现有技术机会分析方法基础上,提出基于多维空间专利地图的技术机会分析方法,并对多个创新维度的定义进行阐述。同时,以手机供电系统为例,检索1997—2016年的相关专利作为数据来源,从多个维度提取有效专利进行聚类总结,构建手机供电系统的多维空间专利地图,结合总体态势分析、技术关联度分析,找出该领域的技术密集区、稀疏区和空白区,识别出可能存在的技术机会。最后,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与总结,为企业相关生产活动提供科学决策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产业变革快速演进,技术创新成为驱动社会经济发展、提高国家和企业科技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如何对前沿技术进行识别和预测,成为国家科技政策研究和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关注的热点。[方法/过程]以人工智能作为重点研究领域,首先以LDA模型进行技术主题抽取,并结合K-means算法进行专利文本聚类;在此基础上,以Z分数表示技术主题创新度,以Sen's斜率估计技术主题授权趋势,两个指标结合形成技术主题前沿度并将二者映射到二维空间,识别前沿技术主题以及划分技术主题类型;再,计算前沿技术主题的新颖度和关注度,二者融合形成技术主题趋势度指标;最后,采用三次指数平滑法对前沿技术主题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结果/结论]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技术主题有“智能家居”“电动汽车”和“自动化控制系统”,其中“智能家居”在未来3年的发展呈下降态势,而“电动汽车”和“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发展呈明显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船舶领域专利大数据进行分析,在Kleinberg突发监测算法基础上提出前沿技术/创新主体的识别指标,并将识别结果与专利网络图谱分析法相结合,清晰展现该领域的前沿技术/创新主体在整个网络中的位置和关联。结合相关资料对全球船舶领域前沿专利图谱的解读,主要有以下研究发现:目前全球船舶领域的技术创新前沿呈现多点开花的局面,LNG船舶的系列技术成为最亮眼的前沿技术群落,水上运动休闲专用船、船舶自动驾驶、海洋环境监测、海洋农业、海洋钻井、海洋环保、深海潜水等也都处于创新前沿;同时,全球船舶领域的创新主体开始出现结构性变化,处于创新网络核心的传统强企在新一轮技术竞争中的创新活力在退化,取而代之的是处于交叉新兴技术领域的中小型创新企业、研究机构和大学。根据研究结果给出相关建议,为政府部门制定发展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蔡霖  任锦鸾 《科研管理》2021,42(12):100-107
    如何与产业融合是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关键。鉴于“万物皆媒”的未来场景,对智能媒体技术的发展趋势、技术集群演变和国际竞争态势研究对媒体行业及其相关行业的发展,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提高都至关重要。本文对2008年至2020年间的专利数据进行检索,鉴别出75 051条德温特专利数据作为分析基础。采取关键词、专利代码及学科领域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智能媒体技术涉及的专利范围;结合时间变迁和聚类分析将智能媒体技术的发展分为平稳、迅速、平缓和迅猛发展四个阶段;利用共词分析建立了不同专利代码之间的共现关系,利用社会化网络分析将共现关系可视化,识别出不同阶段的主要技术集群;结合企业专利拥有量及所属国家分析了智能媒体技术的国际竞争态势。基于以上定量分析从媒体业务与智能技术融合视角提出了媒体机构的智能化战略建议,从智能媒体技术研发、行业应用、国际竞争力提升视角提出了智能媒体产业发展政策建议。本文基于专利测度从发展趋势、技术集群演变和国际竞争态势三方面分析了智能媒体技术发展规律,为从专利视角对人工智能技术与产业融合的研究提供了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6.
胡泽文  周西姬  任萍 《情报科学》2022,39(2):183-192
【目的/意义】高价值专利识别与培育是我国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重要环节,全面解读领域研究概况与进展 能够为科研和从业人员提供借鉴。【方法/过程】综合运用扎根理论和 NVivo 分析工具,通过领域主题的程序化编 码,识别出高价值专利评估与识别研究的重要主题,并从时间维度进行分析和综述。【结果/结论】专利质量与专利 价值是一对相互交融的概念,高价值专利可以从经济价值、市场价值、战略价值和法律价值等维度来衡量;高价值 专利评估数据主要来源于专利案例、专利数据库和专利行业数据;专利价值评估与识别研究主要涵盖三大主题:专 利价值的市场评估分析、专利价值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专利价值评估指标组合与模型构建。【创新/局限】扎根理 论能够系统梳理领域的重要研究主题和进展,未来可以通过科学知识图谱动态展示领域科研合作态势、研究热点 与前沿,以及从实践的角度分析高价值专利评估与识别的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7.
苏平  全骞 《现代情报》2016,36(9):128-135
以CNIPR专利信息检索平台和INCOPAT专利数据库为专利数据来源,结合专利申请信息和专利法律状态信息,从竞争环境和竞争实力两个维度,通过专利申请趋势、技术领域、国别分布、专利申请人等指标,全面分析了我国搜索引擎行业的竞争态势;同时通过对专利文本进一步的挖掘聚类,全面了解该技术领域的创新状况,发现该领域核心技术的发展趋势,为国家、企业及高校规划技术路径和研发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马荣康  王艺棠 《科研管理》2021,42(5):153-160
随着我国发明专利申请数量的迅猛增加,如何通过事前和事后指标测度并识别技术和经济价值高的突破性技术发明就成为学术界面临的焦点问题。针对我国专利普遍缺乏引文信息的现状,本文利用专利的国际专利分类(IPC)信息构建两两专利相似度指标,并引入时间维度对过去、当前以及未来三个时间段的专利相似度比较,测度专利的新颖性、独特性和影响力,从而构建突破性技术发明的综合识别方案。然后,以纳米技术为例,利用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在1975-2015年的授权发明专利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基于专利IPC四位和六位分类的相似度指标分别可以识别出6.23%和5.06%的纳米技术专利为突破性技术发明;(2)基于专利相似度识别的突破性技术发明与基于专利被引数识别的突破性技术发明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是,两类识别方法得到的结果中仅有不足总样本的0.5%是相同的,表明以往单纯依赖专利被引数据识别突破性技术发明可能存在一定偏差;(3)对突破性技术发明来源特征的实证检验表明,基于专利相似度和基于专利被引数的突破性技术发明的发明人和组织来源特征基本一致,而发明层面的知识来源特征呈现不一致的结果,进一步反映出两类识别方案的差异性。本文基于专利相似度构建的突破性技术发明识别方案既为企业在实践中挖掘和利用高价值的发明专利提供参考,也对未来突破性技术发明相关研究达成一致结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关键技术识别对国家、产业以及企业的创新活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聚焦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技术,通过大数据挖掘,运用基于专利共被引聚类和专利组合分析方法,分析智能网联汽车相关专利信息,利用共被引信息形成数个聚类簇,对聚类簇进行判读和命名,从重要性和引领性两个维度区分关键技术、潜力技术、活跃技术和一般技术,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未来的研发布局及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对我国稀土抛光材料技术发展现状的专利文献进行检索收集、数据提取,通过对整体概览、技术分析、专利地图、专利关键词、专利价值等维度进行全面统筹概括,得到我国稀土抛光材料技术的发展现状和研究进度,并对技术发展进行趋势预测。通过分析为我国未来几年稀土抛光材料应用领域技术创新提供一些参考,对中国稀土抛光材料技术专利策略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精准识别潜在专利技术组合,将相互关联的技术组成保护范围更大的专利网,对于打破单项专利的局限性、构建更为缜密的技术壁垒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首先在对关键词与核心IPC进行语义抽取的基础上,筛选出核心专利集合,然后计算基于专利相似性与互补性的专利组合强度,最后利用MCL聚类算法直观、精准地识别潜在专利组合,并以艾滋病疫苗领域专利对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结论]该方法以核心专利集合为数据源有效降低了组合识别中的噪音,基于多维度的专利组合强度计算克服了以往组合识别指标的片面性,利用MCL聚类算法无需人为规定簇群数量,保证识别质量。  相似文献   

12.
专利是衡量技术创新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指标,从技术研发角度,通过对发明人的专利信息分析可以揭示技术创新者的科研水平和竞争力。以智能机器人领域为例,以DI数据库检索清洗出申请量排名前100的发明人为研究对象,基于专利信息构建技术创新人才评价指标体系,结合主成分分析法,筛选指标特征。对这些发明人的技术创新水平进行统计分析和综合评价,通过DDA分析平台共现矩阵和聚类分析,挖掘技术创新人才及团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 我国专利数量巨大,但质量高低不齐。高质量专利对技术追踪、技术引进和资产管理极其重要,低质劣质专利则会阻碍科技创新的评估。聚焦高质量专利并进行挖掘可以获取更加深层与核心的情报,但高质量专利筛选却如"大海捞针",目前尚无可行的识别筛选方法。探索适合中国专利的高质量专利评价模型及筛选方法迫在眉睫。[方法/过程] 通过文献调研法对当前专利质量及评价进行综合归纳的基础上,延伸并界定高质量专利的内涵,对专利质量评价维度及指标进行创新拓展,构建分级、分层的多维视角专利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创新指标体系建立高质量专利识别方法流程模型,最后以上海市高质量专利分布现状为例验证了方法模型的实用性及可行性,并为创新主体提出相应建议。[结果/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高质量专利指标模型及识别方法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利用该指标模型和识别方法可对某地区或某领域的大批量专利进行筛选识别,为实现专利技术情报的科学高效利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专利分析的通信制造业上市公司技术竞争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选取通信制造业代表中兴通讯为研究对象,通过共现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等信息可视化方法对中兴通讯专利数据集进行可视化,采用历年专利数量分布、高被引专利分析、德温特手工代码和技术主题4个维度从技术层面进行分析,并归纳从技术研发投入、技术研发规模、技术研发质量3个角度构建企业技术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灰靶理论评价模型展开实证分析,通过德温特手工代码共现分析识别出中兴通讯及通信领域内的技术热点,可视化企业在全球范围通信领域内的竞争态势,从专利信息分析的视角把握通信制造业上市公司竞争力现状。将实证分析结果与专利计量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合十九大报告关键词为中兴通讯战略决策提出建议,以期为通信领域企业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以广东南沙为例,建立科技自主创新绩效评价指标,运用Malmquist指数以及DEA中CCR、BCC以及超效率模型对南沙科技自主创新绩效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南沙在"十一五"期间,全要素生产率是增长的,其中技术进步发挥了主要作用,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是有效率的。与珠三角主要城市进行横向比较发现,2010年南沙在综合技术效率得分方面排名第一,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都是有效的;同时南沙在专利授权量,中小学在校生人数和医疗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16.
周海炜  吴成凤 《情报杂志》2022,41(2):86-94,48
[研究目的]对新兴技术进行识别,有助于跟踪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为企业提供最新的情报。[研究方法]通过分析以往相关文献,针对目前新兴技术识别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构建了基于专利SAO结构和多指标评价的新兴技术识别模型。首先,将基于语言层级的SAO结构和基于关键词语义的TF-IDF算法相结合,划分出各项子技术领域;其次,根据新兴技术特征建立多指标评价体系,结合专利数量年度变化,判别出新兴技术;最后,根据术语的语法规则,利用语言过滤器抽取出特定专利文献中的技术术语,识别新兴技术主题。[研究结论]将新兴技术识别模型应用于手机芯片行业,成功识别出了5G基带芯片和新型存储芯片两项新兴技术,与业界动态基本一致,从而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首先,梳理并总结国内外核心专利识别方法的研究进展。国外学者主要通过专利引文、同族专利大小、权利要求数及专利诉讼4个指标来识别核心专利,国内学者主要通过专利引文、同族专利大小、布拉德福德定律和综合指标来识别核心专利;国外学者未给出核心专利的定义,国内学者给出了核心专利的定义。然后,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重新定义核心专利的概念,将一定时期某技术领域内具备一定竞争力和/或市场价值的专利称为核心专利;并假设这些专利与其他专利相比具有某种特殊属性,可以从专利文献信息中分离出来,称这种分离方法为核心专利识别。最后,提出采用综合指标识别核心专利,采用客观方法确定核心专利指标权重,并基于时域和技术领域开展核心专利指标效力研究是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专利使用者的视角,通过专家咨询法构建包含技术、法律、市场和主体特征等多维度的专利质量评估指标体系,以机器学习技术领域的专利为评估对象,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结合的组合赋权方法计算特征指标权重,同时引入物元分析理论,计算待评估专利各个指标对于质量等级的最大隶属度,以实现对专利质量的评估,并选取与电数据数字处理技术相关的某一件专利进行评估测度。结果表明,该专利在技术维度、法律维度、主体维度的价值为Ⅰ级,市场维度的价值为Ⅲ级,综合质量为Ⅰ级。评估得到的专利质量等级与实际质量结果吻合,证明基于组合赋权与云物元的评估模型在专利质量评估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9.
不同于以往运用CITESPACE软件主要依据被引频次、中介性、突现性等指标识别互联网+、智能制造等前沿技术领域和核心技术领域,从投入产出分析的视角,以专利为研究对象,即引用其他专利是投入或消耗,而发表的专利是产出,运用投入产出方法分析新能源的前沿技术领域和核心技术领域,最后通过敏感性分析得到新能源各个领域对整体新能源领域的影响程度。文章的专利数据来源于德温特专利数据库(Derwent Innovation Index,DII),利用Python编程语言提取出专利的PN字段和CP字段信息,并在SQL数据库进行匹配,从而得到一种能源领域引用另外一种能源领域的专利数量。在此基础上构建专利引用矩阵,通过技术感应力系数的测算得出海洋能是新能源开发和研究的前沿技术领域,影响力系数的测算得出太阳能技术领域属于新能源技术领域的核心技术领域且太阳能技术领域专利数量变化对整个新能源领域专利变化影响程度最大。  相似文献   

20.
潘颖 《情报探索》2014,(10):16-18
提出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估法相结合的专利价值综合评估方法。该方法首先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再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估专利各指标,最后得到综合评分。实例证明该方法为专利价值评估提供了一个更科学、可操作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