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2 毫秒
1.
本文基于就业导向,介绍了校企协同创新"双导师制"育人模式的内涵及构建的重要性,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为例分析目前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实施过程中的问题,提出优化措施。通过深化校企合作,强化企业主体作用,明确校企双导师职责,优化校企协同创新"双导师制"育人模式,以培养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双高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2.
校企联合导师制能较好地解决当前工程专业教育中存在的缺乏对学生个性差异的关注问题,并实现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紧密结合。同济大学地质工程专业自2012级本科生开始开展校企联合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本文结合校企联合导师制实践,分析探讨了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程序、校企导师的职责与工作要求、导师的工作考核等问题,归纳总结了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国家对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要求,结合其"双导师制"培养模式特点,深入分析了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双导师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产学研培养机制,建立校企合作双赢模式,建立多维度的"双导师制"遴选、考核、激励机制,加强导师的培训力度,提升其指导能力的初步构想,为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培养提供可行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高职院校主动融入区域地方经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了一种全新的校企合作模式——专业导师工作室和企业工作站模式,这种模式创新了工学结合的“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了高职院校导师工作室和工作站管理机制,为导师能力提升、解决企业难题创造了途径,为学生搭建了能力提升平台,为同类高职院校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随着大学招生规模的逐步扩大,本科生教育进一步普及化,其教育目的更加侧重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培养。为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武汉科技大学理学院对2013级学分制下的本科生教育进行全程导师制的探索和试点。在健全本科生导师制体系的前提下,对全程导师制从定位到创新培养模式,探索导师与辅导员、班主任双重模式、导师与科研团队互补模式和导师与企业导师交叉模式的"三位一体"全程导师制培养模式,以期提升本科生教育教学与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应用型本科校内双导师制实施中存在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之间沟通不顺畅、校企合作双导师制培养实践技能单一、企业导师受学生重视度不够等问题。建立校内创新设计指导教师和校内实训加工指导教师的双导师制培养体系、平台建设和双导师制运行机制,以研究小组为单位—问题为导向—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将企业案例式教学、课赛一体式教学、项目式教学等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去,使课程设置更加实用化,经过长时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调整,形成了应用型本科校内双导师制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7.
高等学校学分制下导师制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高等教育的形势和学生培养的需求,对学分制下的导师制进行了分析和探索,确立了导师制的任职条件和工作职责,建立学分制下"阶段导师制+英才导师制的本科生导师制体系"和"‘导师’与‘学长’相结合的导师制模式"。对各阶段各学期的任务和要求进行了明确,建立了较为有效的导师制模式。  相似文献   

8.
杨静 《辽宁高职学报》2014,(1):24-25,58
目前高职报关专业单证技能培养教学模式不足主要体现在校内教师队伍职业实践能力较弱,而弥补这一不足的有效途径是建立双导师制教学模式。报关专业单证技能双导师制教学模式,即由校内专业教师和企业导师合作完成学生的核心职业能力的培养模式。构建双导师制教学模式从组建企业导师队伍、建立企业导师管理考核评价相关管理制度、确定校企合作开发课程标准、创新实践学生单证技能的考核评价方式等入手,能切实提升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单证技能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9.
针对当前高职园林专业学生生源杂、差异大但人才培养模式上却是工厂化、批量化培养的矛盾,提出"导师制"与"工匠型"深度融合,以加强学生个性发展,导师因材施教,学生德技双承,毕业生零距离就业为研究目标,以加强学生个性发展,导师因材施教,学生爱岗敬业为主线,实行双师双选导师制度,按照专业认知期、学业精进期、企业受训期三个阶段递进培养,以校企共育导师、拟真场景教学、实施翻转课堂、实行三方评价等手段完成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当前校企合作和导师制存在的不足,阐述校企合作和导师制创新融合的必要性,提出“企业导师+专业教师+辅导员+高职学生(1+1+1+n)”的校企合作导师制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校方和企业的人才及资源优势,切实提高高职院校的职业技能培养水平.  相似文献   

11.
校企联合,作为双语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之路,通过创新复合人才培养方式、创新核心课程体系、创新双语人才培养环境、创新人才资源共享体系和创新合作长效机制等提升双语人才的核心竞争力和社会服务能力,能实现高素质复合型双语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2.
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独有特色,也是实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本文按照“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改革思路,对构建“校企一体、互通互融”紧密型校企合作办学体制进行了探讨和思考。  相似文献   

13.
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进程中,对校企合作十分重视,也开展了多种模式的探索。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已由传统、单一的模式发展为现代、多元的模式,表现为以人力资源合作为基础、资源信息共享为手段、技术服务为推动力、文化交流为纽带等内涵,并主要发展出订单培养、"校中企"、"企中校"、产学研合作、实习基地建设、专业共建等六种模式。基于每种模式的内涵、基本要件和发展方向,应建立对六种校企合作模式的评价指标体系,从而实现对校企合作的科学评价。  相似文献   

14.
“订单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校企合作的一种重要途径。校企资源整合就是要通过组织和协调,把学校和企业内部彼此分离的资源,特别是企业的生产管理的各种资源,充分运用到教学中来。校企资源整合为学校提供了良好的实训基地,提高了企业资源的利用效率,为教师实践技能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5.
高职企业教师流动站管理模式探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院校依托校企合作平台,在企业中设立企业教师流动站,有利于整合、优化、共享校企资源,实现校企合作深度融合,提升整体师资队伍实践教学效果与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在建立企业教师流动站初期,高职院校要设立企业教师流动站管理办公室,明确企业教师流动站的筛选与申报、审定与建设的流程,落实一师一企实践制度,突出等级评选和绩效考核,做好流动站的动态更新与调整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6.
“一对一”导师制与班主任制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是一种具有实践意义的教育教学改革方法,对医学生的理论知识培养与个人医德素质指导具有相当大的意义,是回归传统“学堂制”与“师徒制”的有益结合。某校在四、五年级的儿科专业学生中实施“一对一”临床导师制与班主任制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四年来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17.
高职实训基地建设共享机制的特点是:政府、学校、企业协作共建、资源共享,对内实行企业化管理,对外实行准市场化运作。目前大多数由政府扶持企业共建的共享型实训基地已初步达到集“教学、科研、生产、培训”多种功能于一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要求,但存在着开放力度不够、准市场化运作效果不明显、软硬件不相配套、实训师资短缺、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急待改进。  相似文献   

18.
在职教师资培训工作改革和发展中,要解决的问题的确很多,但有一个关键点即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是一种职业教育育人模式,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校企合作既体现了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行业企业联系最紧密、最直接的鲜明特色,又是当前改革创新职教师资培训办学模式、教学模式、培养模式、评价模式的关键环节。探索高职师资培训的校企合作模式,是培育培训特色,提高培训质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文章在分析了构建校企共建育人模式必要性的基础上,以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索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运作模式,构建适合专业特点的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对于提高建筑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培养适合社会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