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蒙古语中表达“母亲”、“姐姐”、“妻子”、“女儿”等称谓意义的词互相间尽管其派生形式不同,但是它们的词根形式相同或相近。通过比较分析认为,这些称谓词曾有过同源关系,它们的共同形式为,并且进一步认为,同表达“乳房”意义的词同源。它反映了如下情况:人类在其早期阶段,“乳房”是女人区别于男人的重要标志,从而女人也有了“乳房”的称谓意义,之后,随着“女人”的社会分工的加细和明确,由“女人”派生出了“母亲”、“姐姐”、“妻子”、“女儿”等不同称谓词。  相似文献   

2.
“炎黄子孙”是国内外华人引以为荣的自我称谓。这个词的真正出现与广泛使用是在清朝末年,但其雏形“黄炎之后”、“黄帝子孙”等早在战国秦汉时期就有了,这些都是“炎黄子孙”称谓在不同时代、不同语境下的不同表现形态。  相似文献   

3.
在古代, “小哥”多是对男性青少年和幼儿的客气称呼,有时也特指官宦人家子弟.而现代生活和网络媒体中出现的“小哥”最初多指服务行业的男青年,并常以组配称谓的形式出现,后逐渐形成了词语模“XX小哥”,继而模因出大量“小哥”称谓,目前仅限于背称.“小哥”用于背称与交际中的礼貌原则有关,有其独特的语用动因.  相似文献   

4.
语用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其诞生至今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学习、研究和探讨。学者们认为为了取得交际成功,要遵守一定的原则,而合作原则、礼貌原则以及恰当原则被认为是语用学的重要原则。林大津从语用学与修辞学两方面重新界定了恰当原则。林先生将言语行为的恰当性定位于表达者的言语内容与言语形式对交际目的和语境因素的适应程度,并将之视为言语交际的根本原则。笔者非常认同这一观点,并在本文从言语内容与语境因素以及言语形式与语境因素的恰当搭配这两个方面探讨了恰当原则在言语交际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来,中外学者利用功能对等理论和语境论等相关理论,从不同角度研究了女性称谓,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随着研究的深入,性别研究被越来越多的学者和大众所重视。遗憾的是,大多学者对女性称谓的研究比较具体专业,都是针对某一文学作品中的女性称谓进行研究,或是针对某一历史时期女性称谓的不同变化进行研究;亦或是笼统地介绍历史上所有的女性称谓;针对不胜枚举的"妻子"称谓的英译研究还存在进步空间。本文尝试以语境理论和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分析探讨汉语"妻子"的不同称谓及其英译。  相似文献   

6.
称谓系统是人类用于识别身份、指代称呼对象以及交际中角色关系定位的特定的语言符号系统。从语用学的角度看 ,称谓的使用是一个顺应语境关系变化的动态的选择过程。称谓的可选择性是由称谓本身所具有的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特性所决定的。称谓的选择是一个过程 ,目的是语境关系的顺应 ,即物理语境、社交语境和心智语境的顺应。称谓选择的语境顺应主要体现在群体定势和个体差异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语境(context),通俗的称谓是“语言环境”,即说话的现实情境,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实际场合。语言是人类所独有的第二信号系统,离开了语境,教学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学好和教好英语,语境因素绝不可忽视。构造语境,有利于拓宽教学方向,增强“教”的责任,提升“学”的技巧和能力。同时,更有利于理解和接受英语语言习惯。  相似文献   

8.
“言传语境”与“意会语境”是对低语境和高语境内涵的表征,是跨文化交际的核心问题。两种语境差异有着不同的溯源,容易令交际者产生困惑、误解和不适。在“意会语境”中从事跨文化交际,应该在语言风格、逆向思维和交际观念等策略层面寻找突破口,并坚持差异性、倾向性和合作性三大语境交流原则。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剧、传播技术手段的进步和民权思想的崛起,“意会”语境中的中国文化有着向“言传”语境迁移的态势,不仅要求“知识共享”,还要求“价值互补”,既要坚持文化“本土特色”,又要加强外部语言文化的“认同”,这对于培养我们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理解度和宽容度,增强我们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缩小不同文化之间的差距,从而促进跨文化交流,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语境与口译紧密相连。“5P”商务英语口译教学模式以国际商务语境为切入点,由三大内容模块和五项口译环节(5P)构成。该模式突出“核心口译技能训练”“复合型知识培养”“商务口译语境顺应训练”与“跨文化商务交际”四大特色,培养商务口译者在国际商务语境下利用语境要素理解与释意的能力,促成其顺利完成传达交际意义的口译任务。  相似文献   

10.
社交称谓是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我国语言学者对社交称谓的结构、语义学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从社会语言学———交际角度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而交际因素深刻地影响着社交称谓,人际关系中“权势”和“同聚关系”对社交称谓的影响可以体现在社交称谓的构成、社交称谓反映的文化内涵及整个社交称谓系统的发展变化等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波兰哲学家沙夫 ( Adam Schaff)在其《语义学引论》一书中写到 :“一个表达式的意义是随着它所在的那个论域而不同的。这是由于 :语言表达式是极其含混的 ,它容许人们做出各种不同的解释。”这里所谓“论域”即指语境。实际交际过程中的任何语言形式 ,都离不开特定的语境。语境是交际的双方都不可忽视的确定话语的语义值并完成交际的重要因素。如果交际双方或一方忽略语境因素 ,信息传递就会出现失真甚至中断的情况 ,交际就不能顺利进行。一句话 ,语境对于交际双方的言语表达和理解都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不准备全面讨论这一问题 ,只想从听话…  相似文献   

12.
“称谓”是交际主体在语言交往中处理主体间关系、进行人际定位的一种语言活动,是言语交际的先导语.符号学家把它看作是一个特殊的符号系统,它同其他符号一样由能指(signifier)与所指(signified)构成,并具有一般符号的标记性、统一性、强制性和任意性,但也有其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就在于它比一般的符号系统具有更强的民族性.正因为此,它为人类学家和民俗学家所重视.根据民俗学家对称谓系统的归纳,人类的称谓可分为“亲属称谓”和“社交称谓”两大类.前者又可分为父系称谓、母系称谓、姻系称谓和类亲属称谓等四种,但不属本文讨论范围,这里不再赘述.后者包括非亲属称谓(人称、姓名、职事、仿亲属称谓等)和语境称谓(敬称、谦称、呢称、贬称、谑称和婉称等).恰当使用社交称谓是打开社交大门的钥匙.它不仅表明个人的身份、地位、职业等标志,而且表明个人在社会集团中的位置及其所属的文化范畴.反映出使用该语言的民族的风土人情、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下面试就英汉社交称谓的国俗差异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3.
马欣建 《文教资料》2010,(33):31-33
跨文化交际从广义上包括不同语言与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以及使用同一语言但文化背景不同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语用学是研究语言使用者在具体的语境中如何理解和使用语言的一门学科。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双方不可避免地要运用某一种特定的语言在具体的语境中进行交流.因此,语用学与跨文化交际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探讨了语用学中的“礼貌原则”和“面子理论”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称呼语作为言语交际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附带有鲜明的社会属性,它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受交际和具体语境下现实指称需要等生活中诸多因素的影响,“乖”作为称呼语在交际过程中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泛化现象。称呼语“乖”的泛化,在一定程度上是利用了语言的模糊性,扩大了其指称范围和语用范围。  相似文献   

15.
“语境”的理解与把握对语言的教与学至关重要,任何语言中语篇的含义取决于特定“语境”的结构和内涵。大学英语教学中,要促成学生听、说、读、写、译及交际技能的有效训练与提高,和英语综合能力社会化、交际化的语用目标,重视“语境”分析和“语境”识别是最为理性的答案与策略。  相似文献   

16.
朱小丽 《考试周刊》2007,(36):27-28
本文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考察语言称代系统在社会语境中的表现,并试图揭示语言形式同社会意义之间的关系。称谓系统的选用为整个交际活动定下基调,能够反映出交际双方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17.
“OK”或“okav”,英语中形容词短语“all correct”的变体形式,以其形式简短,易于上口;词性多样,易于表达;含义丰富,易于接受与理解而备受使用者青睐,以至成为当今英语日常口语交际申使用频率最高的用语之一。文章从介绍“OK”寓意、“OK”话语入手,通过实例分析理解不同语境下“OK”的话语意义与话语人的言语行为,探究其语用规律。  相似文献   

18.
浅谈称谓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称谓系统是人类用于识别身份、指代称呼对象以及交际中角色关系定位的特定的语言符号系统,称谓语是社会语言学研究领域中不可忽缺的一部分,称谓的选择是一个过程。本文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考察一下语言称谓系统在社会语境中的表现。  相似文献   

19.
语言交际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信息交流活动。这种信息交流活动融合了生理、物理、心理、个人及社会等众多因素,显得错综复杂。语言交际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表达主体与接受主体的“心”、“意”对应与错位,语言交际信息差的存在,交际目的与效果的统一与背离等方面。造成误言交际复杂性的原因主要有:交际主体的复杂,交际语境的复杂,交际的媒介:语言形式的复杂以及审美要求的复杂。  相似文献   

20.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李小二称自己的“老婆”为“大姐”,为何要称自己的妻子为“大姐”呢?这是因为我国古代妻子的称谓有的是单义的、固定的,如内人、浑家、拙荆等,但有的是多义的、临时的,要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才能确定,妻子称“大姐”就是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