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谭慧华  徐财彬  向少伟 《大众科技》2023,(8):115-118+86
狼疮性肾炎(Lupusnephritis,LN)是一种多系统损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目前临床上西医主要以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LN,以控制其活动、保护肾功能,但长期用药毒副作用大,且在激素撤退过程中易复发。而经方及中成药治疗狼疮性肾炎可改善临床症状,减少不良反应,凸显它们独特的优势。中医学采用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方法,为LN的临床诊疗提供了新思路。文章通过回顾近年来经方及中成药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文献及实验研究,并进行整理分析,为临床合理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狼疮性肾炎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最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近年来,中医药治疗狼疮性肾炎展现了一定的优势。现就其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疗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心力衰竭(CHF)是一种进行性病变,可不断发展,即使没有新的心肌损害,是各种心脏疾病的最终结果。纵观近年来中医药对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现状,其临床上疗效确切,作用靶点多,毒副作用低,在延缓病情进展,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生存率等方面有独到的优势。同时应该看到中医药治疗心衰仍存在一些不足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诸如证候诊断标准,疗效标准不统一,报道病例样本量过小,缺乏大样本、多中心、前瞻性的临床研究;中医药治疗心衰机制的研究缺乏客观证据,对其理论研究深度不够;对治疗机理的探讨缺乏现代药理、客观指标等现代化科技方法和手段支持。因此,要充分认识到中医药治疗存在的缺点和不足,重视中医药研究和研究中医药两方面的发展。随着中西医结合的日趋深入,做到扬长避短,深入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衰的机制,充分利用现代医学理论,进行严格合理的科研设计,为中医药对慢性心力衰竭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慢性肾衰竭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肾脏慢性损伤以及进行性恶化的结果,其临床表现复杂,涉及到多个系统的损伤。其中,肾性贫血(RA)是慢性肾衰竭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也是导致慢性肾病进展和增加心血管并发症的重要危险因素,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与预后密切相关。目前中医药在肾性贫血的治疗上疗效显著,在临床治疗上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现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肾性贫血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以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5.
疼痛是晚期癌症患者最为多见的临床表现之一,约70%的晚期癌症患者可发生,往往对患者生存质量产生严重不良影响。西医药物止痛是目前控制癌痛最常用的方法,疼痛虽可得到较大缓解,但其不良反应大,而且伴随癌痛进展,疼痛不断加重,使得原有药物难以维持、甚至失效。中医凭借其独特的治疗方式,采用内治、外用等方法,对癌痛的治疗也取得了一些进展。文章通过对相关文献报道的整理,综述了中医药在治疗癌性疼痛的一些研究进展,为癌症疼痛的临床研究和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病     
高血压是指动脉血压持久升高.一般收缩压长期>18.6kPa(140mmHg)而舒张压长期>12kPa(90mmHg)称为高血压病.本病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与继发性高血压两类.原发性高血压多由于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缺乏体力活动以及多食甘肥及遗传等因素引起.继发性高血压多见于肾炎等病引起,发病率较低.高血压病主要症状为头昏、头痛、失眠、四肢麻木、颈部发胀,也有无自觉症状,仅在体检中发现.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轻、中、重三型,多见于40岁以上中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7.
高血压病     
《中国科技信息》2002,(7):89-89
高血压是指动脉血压持久升高.一般收缩压长期>18.6kPa(140mmHg)而舒张压长期>12kPa(90mmHg)称为高血压病.本病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与继发性高血压两类.原发性高血压多由于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缺乏体力活动以及多食甘肥及遗传等因素引起.继发性高血压多见于肾炎等病引起,发病率较低.高血压病主要症状为头昏、头痛、失眠、四肢麻木、颈部发胀,也有无自觉症状,仅在体检中发现.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轻、中、重三型,多见于40岁以上中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8.
2型糖尿病是临床上糖尿病最常见的类型,占糖尿病患者的85%,往往伴随血脂代谢异常的发生.近几年,大量的文献报道,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能有效改善胰岛素抵抗,缓解临床症状,调控血糖和血脂水平,无明显不良反应,因此在临床治疗上值得推广应用.文章主要从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和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变应性鼻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疾病,且易反复发作。文章分析了中医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研究文献,介绍了中医药对该病病因病机和治法的认识,以及辨证施治的研究进展情况,探讨中医药对变应性鼻炎患者临床疗效。文献研究结果表明,应用中医药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疗效确切,不仅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还可降低变应性鼻炎的复发机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李建娴  张永全 《大众科技》2021,23(1):74-76,96
癫痫是以突发意识障碍、四肢抽搐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神经系统慢性疾病.目前其发病机理尚不明确,而西药治疗是癫痫的主要手段,但西药治疗毒副作用大,且治疗周期较长.近年来随着中医药的不断发展,发现中医药在治疗癫痫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因其疗效肯定且毒副作用小越来越被患者接受.为探讨相关中医药疗法在癫痫的研究进展,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发现,中医药形成了中药汤剂口服内治法及针灸、穴位埋线等外治法防治癫痫的发作,文章将从癫痫的病因病机、治则治法、中药汤剂、针灸疗法等方面对中医药疗法在治疗癫痫的概况作一综述,为临床诊疗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