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高校英语专业在新世纪里课程改革与教学改革必须齐动.教育理论中"课程教学"理念的提出,第二语言教学研究领域里开发综合课程和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等思想的流露,体现了课程与教学的整合.而高校英语专业目前的课程与教学的现状堪忧.笔者分析了课程与教学分裂产生的问题及根源,并提出了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将敏捷开发思想融入高职软件开发类课程教学,探讨基于敏捷开发思想在团队教学中的应用,包括团队组建、团队管理和团队评价。实践表明,敏捷开发思想具有较高的教学适应性,能强化团队管理、有效激励学生和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针对成人高等教育课程问题,提出了"成人学习者需求导向型"的成人高等教育课程开发观,并探讨了成人高等教育课程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4.
由"课程开发"向"课程理解"的课程范式转型是课程研究领域的深化与升华,这一重大转型不但影响了人们对课程本质的看法,还对教学形态、教学评价及师生关系方面造成了一系列重大影响.通过对课程范式转型及其对我国课程实施的影响进行剖析,使广大教育工作者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和把握当代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为更有效地推进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5.
南京市秦淮中学校本课程开发以"多元发展"理念为引领,旨在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求。学校提出了四类校本课程及其实施方案,在实践中提炼出了重视顶层设计、结合学校传统与优势、充分整合校内外资源等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在总结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提升学校未来课程建设品质的三个设想:有效融通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借助信息技术实施"私人定制"课程与教学、加强探究性课程开发,提升学生学科贯通能力。  相似文献   

6.
由"课程开发"向"课程理解"的课程范式转型是课程研究领域的深化与升华,这一重大转型不但影响了人们对课程本质的看法,还对教学形态、教学评价及师生关系方面造成了一系列重大影响。通过对课程范式转型及其对我国课程实施的影响进行剖析,使广大教育工作者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和把握当代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为更有效地推进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线教学是后疫情时代高等教育的"新常态"。关注价值主体需求、创新在线开放课程质量优化路径,是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任务。在质量功能展开的视角下,在线开放课程教学服务质量在课程教学特性满足价值主体需求方面有显著的中介调节作用。为提升课程质量,课程设计与开发者应:注重价值主体需求实在信息的伴随式采集和深度分析,增强课程的移情性设计;加强联通主义学习理论指导的在线开放课程设计,系统性优化学习支持服务模型,增强课程的响应性设计;组建跨学科团队,强化学习科学领域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增强课程的有形性设计;加强在线开放课程先期运行效果的有形性和响应性评估,实现课程的动态优化。  相似文献   

8.
程序设计类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这类课程的特点是强调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教学方式已经不能达到较为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针对程序设计类课程的特点,提出了基于敏捷开发的项目驱动教学理念,改革了课程考核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战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对程序设计类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初步改革探索。  相似文献   

9.
学习领域课程从开发到教学实施都与职业活动紧密相连,它以工作过程为逻辑进行开发设计和实施课程教学,与传统学科逻辑课程相比更适合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目标。文章根据学习领域课程开发设计及其教学实施的内在逻辑,对学习领域课程开发及其教学实施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了系统化研究,构建了学习领域课程开发与实施系统,并提出"职业活动-学习活动-职业活动"所包含的两次转换是学习领域课程开发与教学实施能否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远程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中的关键角色及其主体间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远程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中的主要角色及其职能的基础上,提出教师团队、教学设计人员、学习者是其中的关键角色,阐述了关键角色的角色意识、主体间的共在交互关系(即主体间性)及其对保障课程资源开发质量的影响,建立了关键角色关系模型,以期能够对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关注主体间性和学习者反应批评的资源开发模式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1.
试论课程领导与课程发展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随着课程改革和课程问题研究的深入,对课程领导的研究也从课程管理的研究中分离出来,成为课程理论研究的一个新领域。课程领导是指为了实现课程目标,在一定条件下对课程领域的组织和人员施加影响的过程,具有决策、组织与引导等职能,对课程的形成、实施、改革与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课程领导方式的改革要适应世界课程变革的需要,实行课程的三级管理,实现课程领导方式的民主化和科学化;课程的发展要与世界同步,体现现代社会的价值追求和价值选择。  相似文献   

12.
13.
我国在世纪之交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基础和条件是对课程资源的认识、开发以及利用.课程资源是决定课程目标能否有效实现的重要因素.充分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积极开发新的课程资源,是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任何课程的开发都需要课程资源的支持.本文以校本课程开发为例,试图对课程开发与课程资源的相互关系进行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校本课程开发与课程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想要合理有效地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必须冲破已有的不甚科学的课程意识的樊篱,形成与校本课程开发相适应的课程意识。本在分析目前我国广大教师已有的课程意识的基础上,提出了校本课程开发所需要的课程意识,以及教师应如何构建这样的课程意识。  相似文献   

15.
16.
There is a movement in higher education to think of a curriculum less as a sequence of independent courses and more as a set of highly integrated learning and assessment experiences designed to help students develop clearly defined outcomes. This paper reports on a case study that illustrates how internal curriculum assessment processes used by an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icy department in an institu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lead to the creation of an innovative tenure-track faculty line for someone whose primary activities and scholarship focus not on traditional disciplinary scholarship but instead on coordinating the holistic development of an integrated curriculum. This paper goes on to show how I, the person hired into this position, am facilitating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a senior thesis programme, a junior entry course into the major and a disciplinary writing programme for the purpose of developing a more integrated curriculum.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校本课程开发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本课程开发是对国家教材的再改造,是跨学科的综合课程资源整合,也可以是对原有课程进行的拓展。校本课程开发类型主要包括技能型兴趣课程、社会性的实践课程和情感教育类课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