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 毫秒
1.
胡小勇 《考试周刊》2014,(34):24-24
<正>2013年8月,我参加了南通市暑期教师全员培训,并有幸担任海安县高中化学班的班级辅导员。在暑期研修过程中,我向学科专家学习,组织班级化学教师进行交流,深刻地认识到暑期研修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平台。一、以教学资源为平台的看课评课——教师专业发展的推进剂这次研修的资源库为我们准备了优质资源,特别是四位名师的教学观摩课,让我们有了向名师学习的机会。董金水老师执教《二氧化硫性质探究》时,注重落实学生  相似文献   

2.
谌飞 《贵州教育》2005,(18):31-33
视频课例研讨是教师研修基地的活动之一,视频课例有着很多优势,第一,全员参与,使执教者既是实施者又是参与讨论者.第二,"以问题为中心"的研修模式能有效的带动教师的理论与阅读,促进教师对问题的深度思考.  相似文献   

3.
一、高中班主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班主任主宰班级事务受到传统教师中心观念的影响,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担任着主宰者的角色。教师根据学习成绩确定班级学生的座位安排,根据学习成绩确定班干部。在班级活动的参与和班级展示中,成绩优秀者优先,教师会用言语和非言语的方式表扬和激励学生,而学习后进生只有在班级活动需要众多学生参与时才有资格,并且通常是活动的从属者。2.缺乏与家长的沟通在中国的传统认识上存在一个思想误区,学生进入学校教育,  相似文献   

4.
基于设计的学习具有"迭代性""设计性""整合性""项目性"等特征,对计算思维培养具有适切性.文章首先对计算思维及DBL教学模式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论证了DBL教学模式下培养计算思维的可操作性与契合性,并构建出面向计算思维培养的DBL教学模式原型,该模式从"思考—探究—设计—优化"四个模块展开,围绕教师活动、课堂教学过程、学生活动和计算思维培养四个方面进行构建;选取广州市某学校两个班级学生为研究对象,依托编程课开展一学期的实证研究,对构建的DBL教学模式进行两轮的迭代优化.实验研究表明,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的计算思维水平没有显著差异,而实验后实验班的计算思维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班.  相似文献   

5.
文章考察了大学生成就动机、成就(包括学习成绩和社会成就)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探究了背景不同的大学生在成就动机、学习成绩、社会成就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发现:不同性别大学生在成就动机和学习成绩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学生干部成就动机和社会成就显著高于普通学生;大学生成就动机与社会成就存在显著正相关,和学习成就不存在显著相关,对心理健康有较强的预测力.  相似文献   

6.
由于学力基础存在差异,学生的学习成绩存在优劣,就很容易在班内形成等级观念。特别是数学学科,学习成绩差异更大,加上教师自觉不自觉表现出来的好恶,无形中助长了班级内等级呈现显性。班级等级观念一旦形成,必然挫伤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两极分化问题更加突出。因此,教师要改变教学认知,不人为制造班级等级观念,以促使整个班级有进步。一、一视同仁,让学生享有平等的发  相似文献   

7.
"同课异构"是当下为中小学普遍采用的一种教研活动形式. 语文教学"同课异构"的大多是阅读教学课.通常由一定区域(含学校教研组)内的教研活动组织者发起,确定教学的文本、班级、执教者;执教者独立设计教学方案;执教者上课,教师观课;集体评议(也有专家点评的).有的还要求执教者根据评议进行二次备课、上课,教师再次观课、评议,执教者撰写反思文字等.  相似文献   

8.
学生探究活动是科学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教师在日常教学设计中会有意识地安排学生探究活动,但实施下来总觉得学生活动参与度、有效度较低,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如何优化教师指导,提高学生活动有效性?带着这个问题,我和同伴们针对徐泾中学沈兰老师执教的《地球圈层结构》一课开展课例研究。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心理测量法、数理统计法对体育专业大学生学习策略、学习倦怠与学习成绩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体育专业大学生在学习倦怠三个纬度上,行为不当每题平均得分最高,其次为情绪低落和成就感低.四个年级学生存在显著年级差异,不存在显著性别差异.不同学习倦怠的学生其学习策略存在一定的差异.学习倦怠对学习策略和学习成绩都有消极影响.(2)体育专业学生学习策略总体处于中等水平.不同的年级学习策略总体和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两个维度存在显著差异.男女生在元认知策略方面存在显著性别差异.(3)学习策略与学习成绩存在显著正相关,表现为获得奖学金者的学生学习策略优于不获得奖学金的学生.学习成绩影响学习策略的使用及学习倦怠的程度.不同学习成绩学生,其学习倦怠不同,学习策略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混合式研修已经成为新时代深化教师队伍建设、助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常规研修方式。教师研修满意度是一个受教师个体特征、研修过程和结果感知等多种因素影响的复杂概念。首先,本研究基于文献综述探讨了教师研修满意度的内涵及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研修动机、感知支持、学习获得、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和研修态度六项变量的教师参与混合式研修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假设。其次,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并利用主成分分析、相关分析、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等对研究假设进行分析与验证。结果表明:(1)教师的感知有用性、学习获得、感知支持对混合式研修的满意度有积极影响,并具有较强预测作用;(2)教师的感知易用性的预测作用较弱;(3)教师研修动机、研修态度与混合式研修满意度之间存在正向相关关系,但不具有预测作用;(4)学段差异显著影响混合式研修满意度。最后,研究从提高线上资源质量、加强线下实践成效、实施精准研修三个方面为提升教师混合式研修满意度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