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木船》是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习作例文。教学这篇文章,要体现单元"写一件事,把事情写清楚"的语文要素目标。课堂上,教师通过复习导入、走进例文和小结练笔等教学环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达成了写清楚一件事的目标。这样,有效促进学生掌握习作的技能,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奠定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习作练课堂"是单元习作整体教学思想的体现,是基于表达要素提出的以读写练为纲的课堂教学模式。它强调以"练"为核心,由铺垫性训练、靶心性训练、补偿性训练和提升性训练四个写作训练环节组成。在对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习作"我有一个想法"进行习作练课堂整体设计时,通过四个环节的扎实推进,引导学生将"写清楚"的单元表达要素转化为表达能力。这样,读写融合,读写整体推进,既体现统编教材阅读与表达并重的编写理念,又达到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是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列出的语文要素。在这个语文要素的落实上,教师要能够从单元整体目标出发,并且能够依据不同课文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学习起点,对学生进行资料的查找、搜集与整理等知识的点拨,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结合资料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落实语文要素。  相似文献   

4.
习作单元中"习作例文"的教学,直接指向习作表达,让学生掌握文本表达的基本策略。教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习作例文《我家的杏熟了》《小木船》两课,教师通过复习前面两篇精读课文的内容,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文本,运用学过的方法进行分析,掌握把事物写清楚的方法。这样,使学生熟练掌握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为下面的习作打下基础,获得表达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是一个习作单元,围绕"写一件事情,把事情写清楚"这一习作要素展开,单元导语、精读课文、交流平台、习作例文、初试身手和单元习作六个版块相互衔接、有机整合,通过这样层层推进,最终形成习作成果,学生的叙事能力在这次习作单元的学习中逐步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6.
秦斌 《江西教育》2022,(14):50-53
《我来编童话》是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习作,这一单元是童话主题,语文要素为:"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试着自己编童话,写童话."教学时,教师应从儿童本位出发,创设童话情境,运用"猜、聊、编、评"等方式唤醒学生的想象思维,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指导学生习作技巧,让学生感受到童话的神奇.  相似文献   

7.
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因此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应是在准确把握单元课文表达方法的基础上,运用读、比、品、写等策略,引导学生体会作家的表达方法,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实现单元语文要素的真实落地。  相似文献   

8.
<正>任务一:了解单元内容,走进文言文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第六单元的《文言文二则》,先看单元导语,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分别是什么?生: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成长故事”。语文要素是“学习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按一定顺序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师:本单元课文介绍了不同年代少年的成长故事,阅读要素是“学习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表达要素是“按一定顺序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为了完成这些学习任务,本单元安排了四篇课文、口语交际、习作和语文园地。  相似文献   

9.
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是习作单元。单元围绕语文要素——"写清楚一件事",安排六个部分。这六个部分衔接紧密、环环相扣,构成了一个以习作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系列,其教学顺序不可改变。在教学时,教师要通过对精读课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习作"的教学,让学生在阅读与习作的实践中,学习、体验、巩固、运用表达方法,形成表达能力,养成表达习惯。  相似文献   

10.
编版教材中单元语文要素的落实往往需要通过朗读的方式达成。以《海底世界》一课为例,教师要指导学生借助学习单,在自主朗读中初知"写清楚";借助角色分工,在合作朗读中夯实"写清楚";借助细致辨析,在对比朗读中深入"写清楚";借助表演体验,在角色朗读中凸显"写清楚"。  相似文献   

11.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课文《童年的发现》,是前苏联作家费奥多罗夫写的一篇富有趣味的儿童文学作品。该文所在单元将"风趣与幽默"作为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的共同指向。本文的语言也极具幽默风趣的风格。五年级的学生普遍都认为本文很有趣,作者很有趣,却并不清楚趣从何来,阅读的收获便在呵呵一乐中淡化了、泛化了。  相似文献   

12.
《我家的杏熟了》是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习作单元的习作例文。教学这篇习作例文,教师根据单元教学要素"写一件事,把事情写清楚"的要求,准确确定教学目标,精选教学内容,并将学法提炼、内化、运用作为教学重点,并通过"导学—启学—研学—践学"几个环节,步步深入,引导学生掌握把事件写清楚的方法,提高了习作技能,为后面的习作教学做好铺垫。  相似文献   

13.
统编教材第五单元是个特殊单元——习作单元。教学这一单元,教师要树立单元整组意识,各板块要围绕"习作"这一核心目标开展教学,注重单元语文要素的联结。在课堂上,要突出"想象"这一核心目标,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合理想象。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学会运用想象的方法进行习作。  相似文献   

14.
<正>本单元指向阅读的语文要素是“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纵观该语文要素的发展,呈现出螺旋上升的培养梯度。本单元是在“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基础上的提升,为四年级“抓住关键句,初步体会思想感情”做准备。指向表达的语文要素是“写一个身边的人,尝试写出他的特点”,继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猜猜他是谁》之后,首次在单元表达目标中明确提出写人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麻雀》是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教学这篇课文,教师要根据单元教学目标,正确选择教学内容,通过整体感知、学习表达等途径,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理解老麻雀的护犊之情,掌握作者如何写清楚事件发展的整个过程,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这样,才能提高学生习作表达能力,为单元写作做好铺垫。  相似文献   

16.
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是习作单元。习作题目为《生活万花筒》,要求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把事情写清楚。教学时,教师要明确这一单元的内容与定位,把握"单元导语""精读课文""交流平台""习作例文"等的特点以及教学要求,精准设计教学目标,强化学生的实践训练,让学生掌握习作方法,形成习作习惯。  相似文献   

17.
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的第八单元是"走近鲁迅"单元,其习作要素是"通过事情写一个人,表达出自己的情感",习作题目是《有你,真好》。教学这一习作,教师要认真解读教材,读懂编者的思想,确定教学目标,选择适宜的教学策略。在课堂上,教师可通过捕捉习作初感、分享美好事件、练写场景片段、完成整篇习作等教学环节,引导学生掌握选择材料、直接和间接抒情的方法,从而发现、表达生活的美好,使学生获得习作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太阳》是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习作单元的第一篇文章。教学这篇文章,要根据单元的语文要素,确定教学目标。课堂上,通过检查预习、整体感知、理解方法、梳理内容、学以致用等环节,引导学生不仅感悟课文内容,更掌握把某种事物介绍清楚的方法,从而为单元习作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9.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是统编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文章,承载着实现单元教学目标的主要任务。在教学中,教师根据单元的人文主题——"了解外国名著"和语文要素——"了解梗概和写作梗概"展开教学设计,以"梗概是什么—梗概有哪些特点—梗概怎么写"为主线,引导学生进行读、议、写,从而使学生读懂故事,掌握写作方法,理解小说的艺术价值和人物形象,受到人文的熏陶。  相似文献   

20.
翁根姬 《天津教育》2022,(20):52-54
<正>语文要素是教学的关键点,是全面培育语文素养的生长点,他是教学目标的落脚点,更是教学活动开展的策划点。在教学实践中,必须深入研究语文要素的内涵,有机地结合语文课程标准、文本特点、学生学习需求等将教学目标进行细化,实现语文要素分层推进,合理融入教学内容。合理划分课时目标,有序推进语文要素的精准落地,扎实有效地全面落实单元语文要素的目标达成,为培养、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