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流星愿     
[主编提醒]写不出佳作,不少同学埋怨运气不好,没有碰见落水儿童,没有遇到商店起火,没有谁需要爬冰,没有谁需要卧雪,如此等等。为什么不尝试一下破译心声呢?一花一世界,一个大脑便是一个宇宙,为啥视而不见呢?心声,需要从一颦一笑中去捕捉,需要从一言一行中去破译。从自我开始,从亲人开始,破译其一便可立见佳作。当然,心声的破译,不要仅限于人,为什么不可以尝试破译花的心声,草的心声,云的心声,雨的心声,山的心声,川的心声呢?——详见《王浴海作文指导文选》148页“晶晶,流星来了,快快许个愿吧!”妈妈温和地对我说。我冲着妈妈神秘地一笑,可不…  相似文献   

2.
前些日子,在书上看到这样一段话,觉得很是受用。“一个孩子就是一个世界。父母们都应学会倾听,倾听他们的话语,倾听他们的心声,倾听他们对世界的理解和对未来的梦想。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走入孩子的心灵深处。父母这样听,孩子才肯说出自己的心里话,从而进一步与父母交流。”父母需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老师又何尝不是呢!  相似文献   

3.
对于独特的学生群,蹲下身来倾听他们的心声,是多么重要啊!我以一颗充满柔情的爱心,满怀信心和期待地聆听着那些生命之音.蹲下来倾听学生心声,不仅仅听到了学生的言语,更倾听到言语背后的思绪和性情、欲望和需求,这些都要加以热情地呵护和细心地引导.当学生发现自己那些藏而不露的内心角落被老师认可和爱护时,他们就会与教师建立起更深一层的信赖和乐于交往的关系,同时也使自己更充满自信,真正感受到作为一个独立生命而受人尊重、爱护的喜悦之情.……  相似文献   

4.
对于独特的学生群,蹲下身来倾听他们的心声,是多么重要啊!我以一颗充满柔情的爱心,满怀信心和期待地聆听着那些生命之音.蹲下来倾听学生心声,不仅仅听到了学生的言语,更倾听到言语背后的思绪和性情、欲望和需求,这些都要加以热情地呵护和细心地引导.当学生发现自己那些藏而不露的内心角落被老师认可和爱护时,他们就会与教师建立起更深一层的信赖和乐于交往的关系,同时也使自己更充满自信,真正感受到作为一个独立生命而受人尊重、爱护的喜悦之情.  相似文献   

5.
林枫 《福建教育》2006,(9A):21-23
“倾听”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细心地听取”,即要持谦虚认真的态度,明确说话人的意思并及时应对。“听”是口语交际的第一步,但在课堂上,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在精心创设的情境面前,学生个个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当教师让别的学生发言时,他们或悄悄地与其他同学窃窃私语,说些与话题毫不相关的话;或急不可耐,没等别人说完,就跳着喊着举起了手……课堂上可谓一片热闹,但真正能坐着倾听别人说话的学生不多。缺少了“倾听”的口语交际不能说是真正的口语交际,因此,口语交际教学首先要教会学生善做“倾听者”,只有听清楚、听明白,才能架起通往“理解”的桥梁,才能提高“说”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思想政治理论课上,师生关系中学生的“言说贫困”和教师的“倾听缺失”愈来愈引起学者的普遍关注,“倾听学生心声”的呼声日益高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重视倾听学生心声,讲求方法。  相似文献   

7.
从倾听开始     
朱圣宏 《生活教育》2011,(12):57-58
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说:“上天赐人以两耳两目,但只有一口,欲使其多闻多见而少言。”寥寥数语,形象而深刻地说明了“听”的重要。“倾听”的“倾”含有“用尽(力量)”的意思,倾听即指十分专注、非常细心地听取。在我们的教育生活中,师生情感要融洽,“视界”要融合,交流对话要畅通,人格修养要陶冶,毫无疑问,这一切都有必要从“倾听”开始。  相似文献   

8.
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说:上天赐人以两耳两目,但只有一口,欲使其多闻多见而少言。寥寥数语,形象而深刻地说明了“听”的重要性。语文新课标中提出一个新的名词——学会倾听。何谓倾听?现代汉语词典这样解释:细心地听取,它是一种有意识、主动的听。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倾听能力是指听者理解言者口语表达的信息和能在头脑中将语言转换成意义的一种能力。听的能力强,就能抓住说话人的要点,有效地吸收营养,融入自己的知识能力结构。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让学生爱上倾听呢?一、感受“倾听”的力量1.倾听者——思维碰撞,点燃火花。…  相似文献   

9.
<正>导语:在这个谁都不会轻易吐露心声的社会,你是否藏有一些话,想说给自己听,说给他人听,说给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听?轻启心门,让那些愿意倾听你心声的人走进你的心房。  相似文献   

10.
一、不要说教,要真诚的倾听 一些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总喜欢站在自己永远正确的立场上,总喜欢高高在上地对学生进行“发号施令”地教育,而不喜欢听学生的心声,不喜欢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一味地向学生灌输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需要倾听,倾听学生的快乐与痛苦,倾听学生个性的表白。善于倾听,才是成熟的人最基本的素质。  相似文献   

11.
一、小学低年段培养倾听能力的重要意义 (一)倾听、倾听习惯、倾听能力的含义 倾听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细心地听取,有两方面的含义即“倾”和“听”。它需要一个人全身心地去感受对方谈话过程中表达的言语信息和非言语信息。在课堂学习过程表现为:能积极主动地听取他人言语的主体状态,包括倾听习惯和倾听能力两个方面。倾听习惯是指学生在倾听别人讲话时能集中注意力,听清楚、听完整,这是对说话者的尊重。倾听能力主要指学生能边听边思边提炼,通过倾听能理解别人的发言和见解,给予恰当的指正、欣赏并吸纳别人的见解,从而完善自己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我想,欲让家长不怕被班主任“召见”,得从改变与家长沟通的方式方法上着手。第一,与家长沟通要善于倾听家长的心声。多数班主任约见家长时,说得多而听得少,只顾自己一时痛快地发泄完情绪。家长被数落得颜面尽失,回去便拿孩子出气。我认为,与家长沟通时要多倾听。这有两个好处:  相似文献   

13.
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说:上天赐人以两耳两目,但只有一口,欲使其多闻多见而少言。寥寥数语,形象而深刻地说明了“听”的重要性。语文新课标中提出一个新的名词——学会倾听。何谓倾听?现代汉语词典这样解释:细心地听取,它是一种有意识、主动的听。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倾听能力是指听者理解言者口语表达的信息和能在头脑中将语言转换成意义的一种能力。听的能力强,就能抓住说话人的要点,有效地吸收营养,融入自己的知识能力结构。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让学生爱上倾听呢?  相似文献   

14.
《用心灵去倾听》(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真实地记录了“我”与“问讯处”工作人员苏珊交往的过程,赞美了苏珊用心灵倾听孩子的心声、用爱心帮助孩子的善良品质,表达了“我”对苏珊的深切怀念之情。  相似文献   

15.
倾听,是指认真细心地听取对方的意见甚或是渲泄。倾听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即使你在倾听的过程中没有给学生指点什么或帮助什么,但因为有了倾听,你便已经在心灵上给予了他们十分丰厚的精神馈赠。因此,教师要自觉地让倾听成为自己的一种教育态度,认真倾听,善于倾听。  相似文献   

16.
“倾听”就是细心地听取,即听话者要持谦虚的态度,明确说话人的意思并及时应对。新的课程标准强调学生要学会倾听,要求学生善做“倾听者”,只有听清楚、听明白,才能架起通往理解的桥梁,从而提高学习质量。  相似文献   

17.
《现代企业教育》2011,(23):56-57
乔布斯威力无穷的摄魂大法,概括起来也就三个点:共振、专注和植入。正向的“妙有”是一切的前提。商家借助“定位”所倾听到的不是客户的心声,而是他自己的某个经验或者框框发出的怪叫,乔布斯不屑于此。  相似文献   

18.
1.在观察与倾听中寻找幼儿感兴趣的活动主题 在师幼互动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幼儿的行为,倾听幼儿的心声,追随幼儿的思想发展,从中发现幼儿的兴趣、需要和问题。有一次,我发现咏咏和源源在争论着什么,便走过去静静地观察他们。咏咏拿着自己的家庭合影照片着急地说:“你胡说.我明明就是我妈妈生的!”“可是你看照片,你和你妈妈长得不一样。我妈妈说,孩子和自己的爸爸妈妈应该是一样的!”源源反驳道。“又不是什么地方都要一样的。”两人争执不下。我问旁边的幼儿,他们谁说得有道理。幼儿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只要血是一样的,就是一家人。”“克隆人也是一样的,他们是什么关系呢?”……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以崭新的设计理念指出:语文教学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学会倾听”虽然只有四个字,却包含着深刻的内涵。“听”和“倾听”之间有很大差别。“倾听”在字典中的解释是:认真、细心地听取。“听”是消极被动的,因为和嘴巴不同,人的耳朵几乎随时都处于工作状态;“倾听”则完全不同,参与“听”这个动作的是耳朵,参与“倾听”这个动作的则是耳朵、眼睛和…  相似文献   

20.
李静 《湖北教育》2007,(5):47-49
提起“倾听”,似乎应该是学生的责任。然而,自主探究式学习理论认为,学生一旦主动学习,教师的责任就由讲授、提问转换为倾听;即使是传统的接受式的学习理论也认为,如果希望学生学会倾听,那么也必须先从教师的倾听开始,用一颗真诚的心,细心地、耐心地倾听每一朵花开的声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