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作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乡镇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对于完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繁荣农村文化,推进我国主流文化的建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加强乡镇图书馆建设,有利于保证主流文化建构中“大众性”、“民族性”、“传统性”及“现代性”特征和内涵的成立,大力推进乡镇图书馆建设对我国文化的顺利转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2.
陈跃 《图书馆学刊》1998,20(4):51-54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占全国人口80%的广大农村人口,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国家政治和经济的根本问题。在实施“知识工程”方案中,应以广大农村为重点,把爱书、读书、传播知识与建设乡镇图书馆,发挥乡镇图书馆作用融为一体,把乡镇图书馆作为农村“知识...  相似文献   

3.
盛亚光 《图书馆学刊》2014,(4):18-18,112
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乡镇公共文化建设得到国家重视.加强我国乡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保障广大农民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只有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才能促进乡镇公共文化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张爱华 《贵图学刊》2007,(1):12-13,17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乡镇、村级图书馆(室)建设是农村文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应该是农民,依靠乡镇或农民自办图书馆(室),从中央到地方给予补偿,上级图书馆加强指导和辅导,认清和摆正乡镇、村图书馆(室)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从而充分发挥乡镇、村图书馆(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现代化首先是“化人”。占全省人口70%的农民素质的整体提高,对我省的现代化进程无疑有着重要影响。乡镇图书馆直接面向广大农民,对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化素质,促进农村先进化建设,加强农村精神明建设及推进农村现代化进程,都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配合社会主义新农村教育,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磐安县图书馆开展了“图书为农服务”系列活动。一、送图书下乡活动。全县20个乡镇,给每个乡镇送二千册图书,为农民朋友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二、举行了农村图书馆专业知识培训班。各乡镇文化员、乡镇村图书管理员共30余人参加了培训。培训班邀请了浙江省图书馆学会专家主讲。县图书馆对如何做好乡镇村图书登记、编目、上架工作做了业务辅导。三、开展了“全民读书”活动。建立武警中队、高速公路工程、以及乡村图书流动站,为在一流工作的武警战士、民工和农民们送书上门,开展“全民读书”活动。四、开展为基层图书馆(室)服务活动。县图书馆送业务下乡、送图书登记册、书签、读者查阅卡下乡,为乡镇村图书馆(室)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7.
乡镇图书馆(室)的建设对于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实现农村经济、文化的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部门应当以新农村文化建设为契机,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从根本上消除乡镇图书馆(室)发展的瓶颈,实现乡镇图书馆(室)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乡镇文化站、图书室是发展农村文化事业的重要基地,既担负着组织、领导、开展农村文化活动的任务。又肩负着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农民素质的职责。为此,红塔区图书馆以标准文化站、室建设为契机,来“加强乡村图书室建设,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乡镇为依托,以村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通过发展乡镇、农村图书室,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的工作思路是积极可行的,其实践经验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乡镇图书馆建设事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为改变我国乡镇图书馆的现状提供了契机。乡镇图书馆作为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石,在推进农村文化建设中举足轻重。乡镇图书馆建设要趁势而起,搭乘新农村建设的快车加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1997年初,中宣部、文化部等9部委联合发出了《关于在全国组织实施“知识工程”的通知》,这项工程是以发展图书馆事业为手段,以倡导读书、传播知识、推动社会文明与进步为目的的一项社会文化系统工程。乡镇图书馆要以贯彻知识工程为动力,把知识送到农村,送进农户。送到田间地头。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图书馆在农村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新闻界》2021,(6):21-28
"建设"一词是反映共产党执政历程的核心词汇,研究其在执政时期的意义变迁,对于探讨中国共产党角色转型、丰富当下的执政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1949-2020年《人民日报》"七一"社论为分析对象,融合批评隐喻分析和观念史的研究方法,探讨了建国以来"建设"意义的变迁。研究发现"建设"最常用的四大隐喻是战争、建筑、进程和有机体隐喻。"建设"的"建筑隐喻"意义在改革开放后得以凸显。共产党在转型后的工作重点在于全面加强党的自身建设、解决国家建设过程中的实质性问题。  相似文献   

12.
建构图书馆的“云”时代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介绍云计算基本原理和应用实例,论述云计算给图书馆发展提供的机遇,从技术角度设计图书馆云计算应用的模型结构,探讨图书馆云计算的应用方向及云平台的建设,阐述图书馆云计算技术开发方面存在的瓶颈,指出图书馆应该充分利用云计算技术,在现实的基础上架构图书馆资源共享和图书馆大联盟,最终进入图书馆云时代。  相似文献   

13.
马越 《高校图书馆工作》2022,42(2):20-23,40
在“双一流”建设目标和任务的驱动下,高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对数字资源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在全面分析“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数字资源建设的需求变化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系统提出数字资源建设的策略与措施,以期为高校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建设提供从理论到实践的全面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金林 《新闻界》2008,(4):187-188
本文简述了学习网站理论,探讨了学习网站的设计、开发、应用的一般规律与特点,以及学习网站在网络学习环境中的优势和特色。  相似文献   

15.
戴海波  杨惠 《编辑之友》2015,(10):72-75
在传播学发展史上,关于构建“传播中心理论”的争论曾引起诸多著名传播学者的关注,也影响了对传播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认知.所谓“传播中心理论”是指统摄传播的所有过程,将传播现象进行普遍意义上归纳和揭示的传播理论.文章对其产生的历史进行溯源,指出构建“传播中心理论”的难处即范式的不同,在分析传播理论缺乏的基础上,提出构建“传播中心理论”存在的问题,认为这是传播领域研究逐渐地“内眷化”和“窄化”的表现.  相似文献   

16.
刘俊  张昕 《编辑学报》2014,26(1):59-62
在总结大数据特点的基础上,梳理各科技期刊数据库已经进行的数据收集、数据整合、数据利用等具有前瞻性的基于数据的实践。认为今后科技期刊数据库应注重数据的精化和标准化,积极向信息服务商转型,并始终以大数据的思维来指导实践,从而更好地顺应大数据趋势。  相似文献   

17.
数字档案馆建设 ,要坚持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信息内容特色化、馆舍建筑多功能化三化一体同步进行。  相似文献   

18.
论"以人为本"的图书馆建筑设计理念   总被引:12,自引:12,他引:0  
"以人为本"是图书馆工作的重要思想,也是图书馆建筑设计的基本理念.它包含着适用性、灵活性、高效性、安全性、舒适性和社会性、私密性等一系列图书馆建筑设计原则和要求.  相似文献   

19.
“双一流”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大举措,为高校图书馆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文章分析了“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新使命,以此为目标确立信息资源建设的指导原则,在此基础上探究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策略与路径,以期对高校图书馆助推“双一流”建设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图书馆承担着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战略目标服务的职责与使命.在文化背景下,文章阐述现代图书馆是“人与文化”共同建构的统一体,是“人与文化”的共同存在.图书馆的文化意义在于促进“人文化成”.在文化语境中,对图书馆和“人与文化”的共同建构进行学理探究,提出推进共同建构的策略,揭示共同建构的哲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