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巧记单词五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记忆是智慧之母。培根说:“一切知识只不过是记忆。”一个英语学习者若不记住一定数量的词汇,他是无法进行听、说、读、写的。因此,词汇是学好英语的关键之一。常有人抱怨英语单词特别难记,常常前记后忘。其实,若想真正记住大量的词汇,不单要靠自身的努力勤奋,还需讲究一些记忆的方法与技巧。如有兴趣,不妨试试下列几种记忆方法:  相似文献   

2.
石文艳 《考试周刊》2013,(30):99-99
<正>英语是以单词为基础的,因此记忆单词是英语学习的基本。中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最感头疼的是记忆单词。尽管他们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记单词,可总是记不住。原因何在呢?就是他们没有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故而效率不高。如何帮助学生最高效率地牢牢记住单词?以下是一些记忆方法的介绍,供学生学习时选用。一、进行归类助记忆在记忆过程中,把所学到的全部单词进行归纳、分类、整理,使其条理清晰,一目了然,再分别记忆。例如:1.按题材分类。例如:把名词分为生活用品、动物、植物、水果、食物、家庭成员、人体各部位、学习用具、学科、交通工  相似文献   

3.
《辅导员》2012,(Z1):36
人类千百年以来保存智慧的手段不出两端:一是实物比如长城等,二是书籍,以后者为主。在发明文字以前,保存智慧靠记忆;文字发明了以后,则使用书籍。把脑海里记忆的东西搬出来,搬到纸上,就形成了书籍,书籍是贮存人类代代相传的智慧的宝库。后一代的人必须读书,才能继承和发扬前人的智慧。人类之所以能够进步,永远不停地向前迈进,靠的就是  相似文献   

4.
姚磊 《初中生必读》2010,(Z1):54-56
初中化学教材里有近百个化学方程式,它们涉及到多个化学式,配平过程又比较复杂,要想准确记住它们的确不易.事实上,化学方程式决不能靠死记硬背的方法去记忆,而应寻找规律加以巧记.  相似文献   

5.
现代战争,由于形势错综复杂,情况急剧变化,对军人的记忆标准要求越来越高.良好的记忆品质培养是军事院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仅对此谈点粗浅的看法.一、加强记忆的重要性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是一种心理现象,是人类智力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说:“一切知识,不过是记忆”.俄国卓越的军事家苏沃洛夫说:“记忆是智慧的仓库”.我国宋代哲学家张载也说:“不记则思不起”.  相似文献   

6.
创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石。人类文明的发展,是教育不断发展和创新的过程。若教育只有记忆和模仿,且一味地照搬和复制,就不可能有人类的文明。作为一个跨入需要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时代的教育者,我们肩负着祖国的重托和社会的期望,承担着创新教育教学的特殊使命。祖国的未来靠教育,教育的未来靠什么?是创新。因此,课堂教育教学的成败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和民族、国家的未来;也直接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命价值和每个家庭  相似文献   

7.
成人学员常常抱怨自己记性不好,这在地理教学中尤为突出,因此有必要从记忆规律入手加以研究,使成人学员了解和掌握行之有效的记忆方法,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效率。 一、记忆的重要性 一位生理学家曾把人的记忆比喻为物种的遗传,而理解则是物种的变异,没有遗传就不可能有物种的存在,没有变异也不会有物种的发展。人类的社会经验需要靠记忆一代代地传递、发展,每个人的知识、技能也要靠记忆来贮存、巩固。如果没有记忆,我们的感觉就不会留下任何痕迹,人类将永远处于混沌一片的新生儿状态。  相似文献   

8.
中学地理教材中有些名称、数据和具体位置,学生如只靠机械记忆,不但收获不大,而且会使学生逐渐失去学习地理的兴趣。以下是笔者在教学中归纳的几种有效的记忆方法。 理解记忆法:有些地理事物如按其排列顺序记忆,难度会比较大。如太阳大气层由里向外分别为  相似文献   

9.
学生对学过知识的遗忘,是有必然性和偶然性的,遗忘是人类共同属性,因而是绝对的,不会遗忘只是相对的.人是靠大脑皮层的活动而获得记忆的,记忆的信息通过眼、耳、嘴、手的器官活动反映到大脑皮层中.教材的编写、教师的教学方法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记忆.通  相似文献   

10.
巧记数码     
《中学教与学》2005,(7):32-32
爱因斯坦是世界顶级的科学家,有人称他有惊人的记忆能力,其实他的许多记忆是靠技巧而不是死记硬背.  相似文献   

11.
巧记单词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大家普遍感到记忆单词是件困难的事.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记忆效率,我作了如下总结,供大家学习参考. 1.联系汉语拼音记忆法 适用于记忆一些读音与汉语拼音相同或相似的单词.如:pen(钢笔)与“喷”字的读音相似、拼音相同. 2.音节记忆法 将难记的长单词按音节划分为几部分来记.如:geography(地理)可分为ge,o,gra,phy四部分来记.  相似文献   

12.
知识观的核心是客观、科学地对所有的知识进行分类,分好类,再去看问题,角度就不一样了.好的分类有助于把当前的教育实践进行得更好,能够对当前的实践过程具有解释力的,能够解决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就是一个好的分类.知识可分为三大类: 1.事实性知识,也称学科知识,主要通过理解,记忆,再现,判断等方式去获得这类知识,简单概括就是记中学.这类知识是以记忆为目的,靠记忆作为主要手段,只要你记忆好,这类知识对你来说是小菜一碟.但是记忆的困难有三点:第一,记不住;第二,记住了忘了;第三,记住了但是又没有考,所以要时刻记住,增加了记忆的长度,而唯一对待这类事实性知识的策略就是,重复再重复,不断巩固.  相似文献   

13.
元记忆的内涵、结构及其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纵观记忆研究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人类对记忆研究的重点发生了三次重大转移。德国心理学家赫尔曼·艾宾浩斯(Ebbinghaus)在 1885年发表的《记忆》一书,标志着从对记忆现象的描述研究到对记忆过程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的第一次重大转移,开创了现代记忆研究的新纪元。沃夫和诺曼(Wangh Norman)在 1965年提出两种记忆说,将记忆研究焦点聚集在人脑内部的信息加工机制上,标志着记忆研究的第二次重大转移。随着记忆研究的逐渐深化,心理学家普遍认为:了解和控制自身的记忆活动是人类记忆独有特征之一,要彻…  相似文献   

14.
记忆是人们感知事物在大脑皮层留下的信息于一定条件下重现出来的一种心理活动.人类由于具有第二信号系统,因此不但能记住直观的事物,获得直接经验,而且可以通过第二信号系统获得间接经验.这就使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积累成为可能.由此可见,人们在学习、工作、乃至一切活动中,记忆具有重大的意义.记忆力是大脑的一种工作能力,自然与先天遗传有关;但是,主要靠后天的锻炼培养.在教学小如何发展学生的记忆力呢?  相似文献   

15.
你们知道吗?人类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大多都是靠心理来对待、处理。心理作用对人来说,是何等的重要!有时,心理作用的威力能大到掌握人的生与死。所以,人人都要争做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心理不健康有许多表现,如:嫉妒、恐惧、胆小等。我们要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呢?  相似文献   

16.
理解之难     
记忆以储存信息为特征,是学习的基础和前提;理解以编译信息、解释信息为特征,是学习的核心和关键.记忆对人类的学习固然重要,但理解对人类的学习更加重要.我们知道,没有理解的记忆一般被称作"机械记忆",其效果是很不理想的,除了极少数"白痴天才",大多数人也很难真正做到"机械记忆".记忆必须引入理解,因为理解才是学习的本质,也是学习的出发点和归宿.  相似文献   

17.
一、问题的引出现代教育学理论认为:教育的本质是实现自我教育,更强调教学本质上是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在一定制度文化规范下的,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实现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真正的教育是不制造"差生",而是人人学会学习,人人体验成功,人人享受幸福,为每一位学习者走向成功人生、惠及无穷能量的教育;真正的课堂教学是人人愿学习,人人都学习,人人会学习的真学习环境.学生在生生互动交流、师生交往交流中找到自尊、自信,体验成功快乐、品味成功愉悦.在理  相似文献   

18.
学习国籍词,应注意以下六个方面:1.国籍词书写时,每个单词的首字母都应大写。China中国,Chinese中国人;汉语2.通过下面的表格来记忆国籍词。  相似文献   

19.
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渠道是课堂.英语课堂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要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最终使其能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思维是人类特有的,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要用语言来表达.思维能力训练的种类很多,但在现行的英语教学中,教师侧重于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句型的操练,强调知识点、单词和课文的背诵记忆.这种方法虽然有效,但时间久了会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认为学习枯燥无味,继而产生厌学的心理.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如果教师不为学生创设人人想说、人人想学的教学氛围,仅仅靠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那么这种教学势必很难持久下去,学生也只能把它作为应考的工具,而不能发展自身的英语交际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20.
曹艳茹 《考试周刊》2014,(80):61-61
<正>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熄引擎,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话题。国家的发展,靠的是创新;社会的进步,靠的是创新;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国梦,更离不开创新。因此,创新是当代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尤其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的每一次升级腾飞,靠的都是创新。试想,我国有十三多亿人口,人人争相创新,将迸发出多大的活力?一个富强、民族、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久将屹立在世界的东方。鉴于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