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住宅商品化政策的实施,我国正在经历从未有过的住宅大规模开发建设时期,公共建筑的需求量似乎并不是主导了,住宅也逐渐成为人民消费和投资的最大商品,同时,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们对住宅的要求也日渐提高,消费者在若干年的发展中已逐渐成熟起来,对住宅消费转向开始追求和注重住宅的品质。住宅设计的重要性终于体现,住宅的优化设计有了合适的环境和土壤,这是一件令人欣喜的事。在解决、不断完善建筑技术的基础上,如何优化住宅设计,更好的为人所用,创造优质的住宅产品,提高人居环境是今日建筑师的一大课题。  相似文献   

2.
李德颖 《金秋科苑》2009,(2):166-166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住宅商品化政策的实施,我国正在经历从未有过的住宅大规模开发建设时期,公共建筑的需求量似乎并不是主导了,住宅也逐渐成为人民消费和投资的最大商品,同时,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们对住宅的要求也日渐提高,消费者在若干年的发展中已逐渐成熟起来,对住宅消费转向开始追求和注重住宅的品质。住宅设计的重要性终于体现,住宅的优化设计有了合适的环境和土壤,这是一件令人欣喜的事。在解决、不断完善建筑技术的基础上,如何优化住宅设计,更好的为人所用,创造优质的住宅产品,提高人居环境是今日建筑师的一大课题。  相似文献   

3.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住宅商品化政策的实施,我国正在经历从未有过的住宅大规模开发建设时期,公共建筑的需求量似乎并不是主导了,住宅也逐渐成为人民消费和投资的最大商品,同时,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们对住宅的要求也日渐提高,消费者在若干年的发展中已逐渐成熟起来,对住宅消费转向开始追求和注重住宅的品质。住宅设计的重要性终于体现,住宅的优化设计有了合适的环境和土壤,这是一件令人欣喜的事。在解决、不断完善建筑技术的基础上,如何优化住宅设计,更好的为人所用,创造优质的住宅产品,提高人居环境是今日建筑师的一大课题。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住宅产业蓬勃发展,人们对居住条件和质量需求逐渐增大,住宅对能源的占有逐渐增大,随着世界能源资源不断紧张,要求合理利用能源,减少能源消耗的呼声日益强大,节约能源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对住宅的规划设计和结构设计采取的技术措施的论述,实现住宅在设计方面的能源节约。  相似文献   

5.
朱海生 《金秋科苑》2008,(4):165-165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住宅产业蓬勃发展,人们对居住条件和质量需求逐渐增大,住宅对能源的占有逐渐增大,随着世界能源资源不断紧张,要求合理利用能源,减少能源消耗的呼声日益强大,节约能源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对住宅的规划设计和结构设计采取的技术措施的论述,实现住宅在设计方面的能源节约。  相似文献   

6.
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住宅商品化政策的实施,我国正在经历从未有过的住宅大规模开发建设时期,公共建筑的需求量似乎并不是主导了,住宅已成为人民消费和投资的最大商品,同时,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们对住宅的要求也日渐提高,消费者在若干年的发展中已逐渐成熟起来,对住宅消费转向开始追求和注重住宅的品质.住宅设计的重要性终于体现,住宅的优化设计有了合适的环境和土壤,这是一件令人欣喜的事.在解决、不断完善建筑技术的基础上,如何优化住宅设计,更好的为人所用,创造优质的住宅产品,提高人居环境是今日建筑师的一大课题.  相似文献   

7.
在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新时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现代建筑的质量和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当前的住宅建设过程中,为了提高住宅的性能和质量,就必须要做好住宅建设中的各个环节。而住宅卫生间作为现代住宅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其早已不是传统那种功能单一的洗漱场所,其已经逐渐成为了人们享受生活和缓解疲劳的重要场所,因此如何才能够提高住宅卫生间的建设水平,就成为了当前住宅建设所亟待解决的问题。然而在当前的住宅卫生间电气施工中却还存在着一些较为严峻的问题,因此,为了提高住宅卫生间电气施工技术水平,加大对其的分析研究力度不仅意义重大,而且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对住宅卫生间电气施工技术的深入分析,然后对该施工技术中的难点部分进行了详细阐述,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房屋住宅的居住环境质量问题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居住环境的采暖通风问题也逐渐进入到人们的视野之中。在建设住宅的建筑工程中,住宅采暖通风工程的建设和实施也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房主住宅的采暖通风工程建设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质量,更会影响到房屋用户的使用,如何对住宅建筑的采暖通风工程技术进行高效地提升,成为建筑行业之中迫在眉睫的紧要任务。本文通过对房屋住宅采暖通风的施工及其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质量控制的要点进行分析,旨在通过分析对建筑行业房屋住宅建筑工程采暖通风工程施工技术产生积极作用,从而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以及社会和经济的进步。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愈加明显,人们越来越重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在住宅施工建设方面,也注重将人类的社会生活同自然环境相结合,使之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维方式正在逐渐的走进住宅施工建设中,绿色住宅之所以能够迅速的夺取人们关注的眼光,使之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率.  相似文献   

10.
宁卫华 《今日科苑》2007,(24):164-165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逐步迈向小康生活阶段的城镇居民,对环境质量的要求已越来越高,能生活在一种至美的环境中成为人们生活的理想追求。随着人们购房心态的理智和成熟,居民对住宅需求已逐渐从"居者有其屋"普通住宅转向了"居者优其屋"的有益身心健康的绿色住宅......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在逐渐的提高,极大的促进了我国的住宅建筑结构的施工技术的发展。不过目前并不是所有的住宅建筑结构都符合人们的要求,由于该建筑结构自身的暖通系统存在问题,或者在对其建筑结构进行改造过程中,对建筑结构的造成了破坏,因此导致在施工的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给人们的正常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如何解决住宅建筑的暖通系统的问题做了探讨,主要论述了在住宅建筑施工中暖通工程的施工要点和注意事项,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12.
曾剑辉 《内江科技》2009,30(7):99-100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住宅建设步伐的加快,康居住宅建设已逐渐成为工程设计人员的当务之急。因而,电气工程设计也自然成为小康住宅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针对目前广东梅州城区的康居住宅电气工程的设计进行初步探讨,以求使设计的住宅更合理,最大限度的满足人们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陈虎 《华夏星火》2005,(5):96-97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逐步迈向小康生活阶段的城市居民,对环境质量的要求已越来越高,能生活在一种至美的环境中成为人们生活的理想追求。随着人们购房心态的理智和成熟,居民对住宅需求已逐渐从“居有其屋”普通住宅转向了“居优其屋”的有益身心健康的绿色住宅。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住宅的建设一直是城乡建设的热点,住宅建设也从一开始对量的追求逐渐过渡到对质的追求,特别是住房制度的改革,人们对住宅的使用功能、舒适度以及环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生活水平和消防安全意识逐步提高,消防安全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各类家用电器逐渐增多,一旦发生火灾,损失巨大。改善人们居住环境,完善住宅使用功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当前社会可持续发展倡导的主题。因此,要求电气设计在完善住宅电气设备使用功能的同时,也要考虑到以人为本的安全设计理念。本文对电气火灾分析入手,剖析了家用电气火灾成因的重要性,探讨了住宅用电的电气设计,并提出了自己的相关见解。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越来越多的家用电器逐渐增多,特别是空调、大荧屏彩电等大功率电器进入普通家庭,使住宅室内电气设计由原来纯照明向多功能的方向发展.所以更合理的设计住宅电气,将满足人们的需求,使用起来更加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7.
莫莉 《科技风》2012,(1):200
在城市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人们对生活环境、建筑住宅环境的认识及要求逐渐提高,景现设计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在阐述景观设计与建筑的相符相称,与人密切相关的程度等,分析其本门学科的发辰环境覆时未来景觋设计产业化的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得进步,人们对住宅的要求不再停留在住得下、分得开上,而由对住宅设计的面积和平面布局为主,转向对水、电、厨、卫、储的多方位要求.厨房、卫生间布置的是否合理,成为人们选择小康住宅的重要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住宅健康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健康住宅的技术指标有很多项,文章介绍了楼地面隔声技术指标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20.
浅谈中小户型住宅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住宅的建设一直是城乡建设的热点,住宅建设也从一开始对量的逐渐过渡到对质的追求,人们对住宅的使用功能、舒适度以及环境质量更关心.住宅设计因居住者层次不同,审美意向和价值取向不同,家庭结构不同,对住宅要求不同;同一居住者在不同时期对空间的使用也有不同的要求与选择.因此在住宅设计时除了提供丰富多样的户型平面外,同时也要求住宅的平面布局能适应这种变异性和差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