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藏林芝地区生态旅游产品开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生态旅游产品是高品质旅游产品,林芝地区生态旅游资源丰富且独具特色,为生态旅游产品开发提供了重要基础。文章从分析林芝地区生态旅游产品开发条件出发,阐述了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原则,并就林芝地区生态旅游产品体系的设计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调查的基础上,对藏东南地区的山地生态旅游资源、水域风光生态旅游资源、冰雪地带生态旅游资源、森林生态旅游资源、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人文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系统分析,并针对藏东南地区在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生态旅游的内涵、天祝县生态旅游的现状以及生态旅游的保护措施等三个方面论证了天祝县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并为有关部门研究制定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对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我国古人早就有“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规划思想。生态旅游景区作为生态旅游活动的直接对象,不仅是生态旅游产品的核心和生态旅游业的重要支柱,而且对生态旅游目的地的经济发展、社会文化进步、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因此,景区的开发必须做到规划先行。藏东南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生态旅游景区类型多样,科学合理的规划能够使旅游目的地的环境得到保护,并能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本文在藏东南生态旅游区功能的分区基础上,着重运用景观生态学理论,将参与式设计引入景区规划设计中,探讨民族地区合理开发生态旅游景区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辽宁省海岛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辽宁海岛地处我国海域的北端,受沿海区域开发的影响、海岛自然资源的开发正全面开展,其中海岛的旅游的资源独具珍奇性,自然景观构成了丰富的生态旅游内涵,海岛生态旅游的群体性、互补性明显、在海岛旅游开发的初期阶段,通过逐步引导、规划,形成海岛生态旅游体系,这对海辽宁海岛、生态旅游、开发保  相似文献   

6.
刘焰  邓明然 《科技与管理》2005,7(6):120-122
中西部地区生态旅游产品绿色创新的动力机制是否健全,关系到中西部地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我国自然生态链的绿色质量。与工业产品绿色创新动力机制相对比,提出了中西部地区生态旅游产品绿色创新的构想框架。  相似文献   

7.
贫困地区的生态旅游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荣金凤  闵庆文  郑林 《资源科学》2007,29(1):112-117
贫困地区与生态系统脆弱地区具有高度的耦合性,因此,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就成为这一地区面临的突出矛盾。脆弱的生态环境使常规的产业发展模式受到了限制,但贫困地区所拥有的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则为旅游业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本文从贫困地区生态旅游资源类型、生态系统娱乐文化价值、生态旅游开发潜力出发,指出贫困地区生态旅游发展不仅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最后根据贫困地区的实际与生态旅游的特点,提出了贫困地区发展生态旅游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包括:珍惜资源与环境;协调利益,群众参与;注意保护旅游点的生态环境;努力克服淡旺季的影响;实施生态管理。  相似文献   

8.
赵红霞 《中国科技信息》2005,(20A):158-158,167
生态旅游作为旅游的一种方式,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就现存的生态旅游组织以及召开的相关会议我们可以对于生态旅游发展历程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中国西部生态旅游产品绿色创新的理论与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西部生态旅游产品具有资源特色突出以及绿色质量堪忧的特点,具有以绿色创新提高生态旅游产品绿色质量的内在需求。西部生态旅游产品绿色创新是具有正外部性的行为,具有不同于传统旅游产品创新的内涵、原则与理论范式;生态旅游产品由于具有不可位移性、异地消费性等特点,绿色创新具有独特的生命周期过程及绿色创新过程链。  相似文献   

10.
李莉  王璐  向婧 《内江科技》2007,28(8):69-70
以绿色营销理念为指导,开发生态旅游示范区,推动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新模式,本文以桂林花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分析了保护区内开展生态旅游的优势和惠义。提出了桂林花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发生态旅游示范区新模式的构建.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建设理应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以甘肃碌曲县为例,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分析了该区域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意义和有利条件,提出了开发建设生态旅游景区的指导思想和建设原则。  相似文献   

12.
卧龙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市场营销规划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沈晔 《软科学》2001,15(3):55-59
本文将管理学中的市场营销理论、生态旅游的特点及卧龙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的特定情况相结合,按照分析市场环境、细分市场及确定目标市场、制定营销战略及策略、市场营销组织及计划的步骤,论证卧龙生态旅游市场的巨大潜力,并以此而制定卧龙生态旅游市场的营销计划。  相似文献   

13.
李毅 《专家工作通讯》2006,(1):F0003-F0003
2005年11月,应江西省九江市外国专家局邀请,德国生态旅游学专家艾希勒博士,荷兰园艺设计专家皮特斯教授来到九江,就生态旅游规划,城市园林设计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开发生态旅游的初衷是善意的,它可以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然环境的现状,了解野生动物的生存状况,并把旅游收人的一部分用于更好地保护生态:然而,英美科学家的新研究发现.善意的生态旅游正在逐步沦为残害野生动物的“新杀手”?这些研究人员呼吁相关组织应制定更为严格的生态旅游规范,以免野生动物遭受到更多的伤害。  相似文献   

15.
邓杰 《中国科技信息》2005,(22B):80-80,81
生态旅游是一种正在迅速发展的新兴旅游形式,而云南旅游资源的独特的生态性,造就了它的开发和运营必须走生态旅游路线,这是可持续发展战略与云南旅游业发展策略的结合。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生态旅游目的地的概念和内涵入手,介绍了国内外生态旅游目的地研究的主要问题和进展,包括生态旅游开发与保护、生态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生态旅游目的地评价等3个方面。针对国内生态旅游目的地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从发展的角度,提出国内生态旅游目的地研究的具体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17.
王巧铃 《科教文汇》2007,(2):142-142
本文基于SWOT分析对自然保护区和生态旅游的关系进行探究,力图理清两者之间的优劣势及其互补与冲突,并且提倡利用目前旅游界正在研究的“双向责任模式”进行协调和发展,希望对自然保护区开发生态旅游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18.
海南省具有生态旅游产品开发的优越条件.笔者在对海南生态旅游产品市场进行细分的基础上,提出生态旅游产品开发设计的指导原则, 并根据生态旅游资源的特色,提出海南生态旅游产品系列化开发设计的设想.  相似文献   

19.
基于生态位的黑龙江省中俄界江生态旅游潜力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彬  钟林生  陈田  张爱平  戚均慧 《资源科学》2014,36(6):1142-1151
中俄界江是黑龙江省发展生态旅游的重要潜力区之一,科学评价其生态旅游潜力是合理开发生态旅游资源,促进中俄边境地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基于生态位理论,结合中俄界江生态旅游发展实践,从旅游资源、旅游环境、旅游社区、旅游市场、旅游区位和旅游交通6个维度构建了生态旅游潜力生态位评价指标体系,使用Simpson模型和Pianka模型计算了中俄界江生态旅游潜力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度。研究表明:①中俄界江沿岸14个县市区生态旅游潜力生态位宽度评价值为6.15~18.80;②中俄界江生态旅游潜力生态位宽度空间特征明显,漠河、黑河、抚远、密山为I级潜力区,萝北、嘉荫、同江、虎林和饶河为II级潜力区,塔河、呼玛、孙吴、绥滨和逊克为Ⅲ级潜力区,乌苏里江河段生态旅游潜力生态位宽度大于黑龙江河段,生态旅游资源子系统与生态旅游潜力生态位宽度的相关性最高;③中俄界江沿岸共有69对县市生态旅游潜力生态位重叠度大于0.5,占到总数的75.82%,表明其生态旅游潜力要素具有较大的相似性,易导致激烈的旅游竞争。最后提出了黑龙江省中俄界江生态旅游总体发展对策包括加强生态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开发特色多元的生态旅游产品、培育和开拓境内外市场、深化境内外生态旅游合作、完善生态旅游设施,并针对不同潜力区给出了差异性的生态旅游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0.
日本的生态旅游管理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生态旅游管理的课题是促进对生态旅游概念的宣传和普及.管理政策包括:确定生态旅游实施的管理机构;制定推进生态旅游的基本方针;加强对生态旅游的宣传和财政支持,以及执行情况的监督、指导;提出生态旅游推进整体构想和负责生态旅游推进的联络调整等.而管理对策则是制定宪章、开设网页、实施大奖、制定指南和示范推进等.我国应加强对生态旅游的管理和规划,同时加强对生态旅游的环境意识和生态意识的教育以及人才的培养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