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洪水神话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共同的神话主题。作为人类社会童年时期文化的一部分,反映了早期人类对自然现象的理解。同样是洪水神话,在细节上中西方存在很多差别。文章以中西方洪水神话的相似之处为基点,从文化视域下价值观的以下分析中西方洪水神话的不同之处,分析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进而实现中西之间更好的交流。  相似文献   

2.
将以伏羲、女娲为核心的中国洪水神话和希伯来洪水神话(《旧约·创世记》洪水神话)进行了比较、互释,认为这两个神话的初次创世产生于原始母系社会,再次创世产生于父权社会,洪水是两次创世的分水岭,其功能在摧毁母系社会、开启父权社会。神话中的洪水可分自然洪水和文化洪水,中国的洪水后兄妹婚神话和《旧约·创世记》洪水神话不反映洪水自然现象本身,属文化洪水,与所谓的历史上爆发过的一次淹没全世界的大洪水无关,想从中挖掘历史真相是徒劳的。  相似文献   

3.
洪水神话在很多古老民族的神话传说中出现过,本文对古希伯来和希腊民族中的洪水神话从洪水起因、过程、结果及独创之处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试图发现两个民族在洪水神话上的异同并分析产生这些异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洪水神话是世界上广泛流传的一个著名神话,对它的研究一直是国际学术界的热点。几个世纪以来,西方学者对这个神话进行了非常深入的研究,从不同视角对洪水神话加以解读。如神学家对挪亚方舟文本的分解、文献学对美索不达米亚文本的清理、考古学家对洪水遗迹的探查、地质学家对洪水由来及规模的争论、故事学家对口头传说的研究、心理学家的惊世骇论,等等。由于中国目前已在40多个民族中发现了洪水神话的大量异文,西方学者的这些研究方法与成果将为我们提供很好的经验与教训。  相似文献   

5.
我国洪水神话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它们大多与龙发生联系,无论是洪水泛滥还是治服洪水,龙总在其中。这一现象标志了洪水神话与龙图腾民族文化的密切关系。启开洪水神话的大门,对这笔财富进行多角度的透视,我们完全可以看出在这个神秘的世界中所蕴藏的被浓缩了的龙族社会和它所凝聚的龙族精神及其文化。洪水神话产生的地域环境与龙图腾文化圈  相似文献   

6.
黎族神话蕴藏丰富,文化涵蕴深厚。本文主要对黎族的开辟神话、人类起源(族源)神话、洪水神话、自然神话和英雄神话等五种类型的神话进行归纳梳理、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7.
洪水再生型神话在世界各地流传都极为普遍。中国南方山地少数民族对此类神话的传承更为广泛。这一类型的神话是洪水神话和人类重新繁衍的神话的复合。这些神话包含了非常鲜明的生态思想,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自然生态观、行善施惠的精神生态观及自然选择中的人口生态观。理解神话的生态思想对平衡当下的生态建设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广泛流传于彝族民众中的洪水型兄妹婚活态神话以民间信仰为源头,并借助定期、反复的信仰仪式展演而不断活化和强化。民间信仰又运用口耳相传、文本记述、媒体录制等方式,唤醒并加深彝族民众关于洪水型兄妹婚神话的记忆。彝族洪水型兄妹婚神话中的主人公或神物即是民间信仰中的祖先神、崇拜物,在供奉、祭祀祖先的活动中人们的神话思想逐渐明晰,神话寄托愈加强烈。依托民间信仰这一载体,神话的自然传承便有序、顺畅地延续开来,所以说,神话与民间信仰水乳交融,难分彼此,两者在强化对方的同时也加强了它们之间的存续关系。  相似文献   

9.
世界各民族的神话有创世神话、人类起源神话、洪水神话、文化神话和英雄神话五个类型,在同类神话的比较中,可以看出不同民族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原始理解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0.
彝族神话与原始宗教产生于氏族社会同一个意识形态的统一体。初始阶段,彝族神话与原始宗教,互为因果,相依而存,结成一体,以神话为核心,构成一个统一的意识形态。后来,彝族神话与原始宗教经过发展繁荣期后,逐渐从一个统一体中分化出来,它们之间出现了本质的区别。彝族神话演变为传说的过程,同时也是原始宗教转变为人为宗教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由于时代精神以及文学理论旨趣上的契合,浪漫主义运动对童话倍加青睐,大力推动了童话的发展与繁荣。最著名的欧洲童话,包括格林童话和霍夫曼童话等德国童话、安徒生童话以及王尔德童话,几乎都是浪漫主义文学潮流浇灌而成的果实。  相似文献   

12.
对童话幻想的现实性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国度的童话幻想中都存在着现实性的踪影,体现为生活本身形式与非生活本身形式的结合。在不同作家的笔下,幻想和现实性的结合又有不同的体现方式。在中国新时期的童话创作中,出现了更明显的将现实融入幻想的趋向,既影响我们对于童话的判断,又进一步影响童话研究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3.
神话起源于人类的童年,是人类童年天真烂漫的幻想.中国远古神话具有情节美、人物形象美、幻想美、思想内容的崇高美和悲剧美.它是积极浪漫主义的源头,后世许多文学家都从远古神州中汲取题材、色彩和风格.  相似文献   

14.
“玫瑰“是安徒生童话中常见的意象,并被赋予了多层次的象征意义。尽管西方文学中的玫瑰意象常表达出爱情的甜美,但在安徒生童话中,这种象征却较少出现。在许多作品中,玫瑰都被用来形容美丽的事物、美好的思想,表达出作者对美的阐释。此外,在更多的童话中,“玫瑰“象征着人与上帝之间的情感,具有浓郁的宗教意味。而这些都使安徒生童话在浅近平淡中呈现出一种悠远静穆的诗意。  相似文献   

15.
童话的题材大多植根于民间题材背后,蕴含着深厚的民俗基础,本应从童话常见题材来考察它与民俗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以郑渊洁为代表的中国"热闹派"童话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个儿童文学流派。虽然"热闹派"童话在新时期曾受到批评界的关注,但对其是否是文学流派却一直未有定论。借助艾布拉姆斯对文学活动的研究方法,从世界、作家、作品和读者等方面来研究"热闹派"童话,可见中国"热闹派"童话具有文学流派的特性和价值,是新时期童话创作中重要的文学现象。  相似文献   

17.
童话,作为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通过不同的情景展示,给予孩子知识和经验,并有助于他们形成某一社会的道德观和价值观。童话的一个主要作用是强化信念,道德和观念。童话中的故事情节则反映出整个社会共享的价值观,包括爱和宗教等诸多方面。通过分析这些童话故事,我们可以看到中西方文化于孩子形成的不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8.
童话作为儿童文学的一种文学体裁,在民间文学的滋养下成长。20世纪中国创作童话中的民间童话以两种质态存在:其一,民间童话为创作童话文本提供素材和故事原型;其二,民间童话为创作童话提供创作技巧经验。民间童话在创作童话中以隐蔽的方式和全新的审美价值呈现出来,而创作童话源于民间童话又跳出了民间童话的窠臼,通过作家文学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法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超越。  相似文献   

19.
中外学术界对鲧、禹传说性质的认定,经历了一个由传说到历史、由历史到神话、再由洪水神话到创世神话三个阶段的认知过程。将鲧、禹神话认定为创世神话并进行研究是最近半个世纪的事情。大林太良、叶舒宪、胡万川等人的成果具有重要意义,他们都将鲧、禹神话认定为陆地潜水型创世神话。笔者先前也将其认定为世界父母型创世神话,现在看来,这些观点都有重新探讨的必要。  相似文献   

20.
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童话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认为由于童话的幻想融进了儿童心理特点,童话的拟人契合了儿童泛灵思想,所以儿童能够自然地亲近古今中外的童话文本。童话是促进儿童心理成长的十分重要的动力,主要体现在:抒情童话有利于儿童美好情感的培养;热闹童话有利于儿童自我意识的觉醒;科学童话促进儿童知识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