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刘星 《新闻世界》2013,(10):289-290
作为财富论坛举办地成都的两家报纸《华西都市报》和《成都商报》,对财富论坛的报道有明显的差异,这两家报纸究竟是如何处理这次报道的呢?本文对这两家报纸为期三天的报道内容进行文本分析,找出其中同质化内容和差异化处理的内容,试图分析和总结出同质题材差异化处理的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2.
丹璐  黄丽媛 《新闻传播》2009,(12):62-62
版面语言是实现报纸价值的重要手段。当今社会步入读图时代,报纸版面语言是否具有视觉冲击力,能否在“三步五秒”之间就吸引受众的眼球。已经成为各大报纸竞争的关键。尤其是在重大新闻事件发生的时候,报纸更是推陈出新、妙笔生花,努力做到版面与新闻事件合二为一。本文以《人民日报》、《北京晚报》、《中国青年报》、《北京青年报》、《CHINA DAILY》五家报纸在2009年国庆60周年期间的报道为例。对报纸版面语言进行分析解读.体会在重大新闻事件报道中版面语言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3.
报纸新闻与电视新闻的相同点第一,报纸新闻与电视新闻同属新闻,都是当前事件的报道。电视与报纸都负有及时报道当前大事和评述时政的任务。第二,报纸新闻和电视新闻都是通过采集报道的方法来报告当前事件,即真实地描述事件现场目击者耳闻目睹的事实。第三,报纸新闻和电视新闻的报道同样都是由专业机构的人员撰写的,他们的职业就是采访新闻。第四,报纸新闻和电视新  相似文献   

4.
科普文章在报纸上占有一席之地。鲜明的新鲜性是报纸科普文章区别于期刊科普文章及科普书籍的主要特点。报纸科普文章的新闻性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事件性。报纸往往结合新闻事件宣传科技知识。在报道重要新闻事件的同时,配发科普稿件。如1987年我国科技界在超导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各大报纷纷报道了这一成果,同时配发了有关超导的科普文章,很受读者欢迎。如果不报道这一新闻事件,单发有关超导的科普文章,就很难引起读者注意。另外,报上的科普文章,一  相似文献   

5.
非事件性新闻是相对于事件性新闻而言的。1997年5月版《新闻学大辞典》中认为:“非事件性新闻,即对一段时间内或若干空间里发生的诸多事实、情况、事件的综合反映,揭示带有分析性、启发性的总体性情况、倾向或经验等。”对于许多报纸,尤其是对于省报、行业报而言,一种风气的形成、一段时间情况的总结、开展一项活动的经验等这类长期性活动是常常需要报道的内容。因此,写好这类非事件性新闻是很重要的。然而,通过对多家报纸的调查,我们发现,刊登在报纸上的非事件性新闻有相当一部分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总体说来,缺乏恰当的…  相似文献   

6.
由于信息传播技术的提高和灾难性事件的极高新闻价值,灾难报道成为受众关注的热点以及各类媒体抢占市场的关键。和其他媒体相比,报纸在时效性上处于劣势,但是报纸具有长期树立起的公信力和权威性,以及属于更能引起受众思考的静观的视觉范式,因此报纸在灾难报道中依然独具优势。本文通过总结和分析多家报纸对灾难性事件的报道,从整合、理性以及深度三个报道角度来阐述报纸如何在灾难报道中成功突围。  相似文献   

7.
无论是有影响的全国大报,还是覆盖域集中的地区报纸,都不能忽视法制报道,各报都有专跑法制战线的记者.大都辟有法制专版。《三秦都市报)、《西安晚报》和《华商报)}是西安地区较有影响的三家报纸。它们都不是法制类专业报纸,但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这三家报纸上的法制报道越来越多,今年以来更是突出。本文试以此三家报纸为例,来探求现象背后的原因和后果。法制报道与法制新闻“法制报道”与“法制新闻”这两个概念有区别。它们的内容都是有关法律制度、违法犯罪和立法司法行为,但“法制新闻”是狭义的消息.事件发生后即时见报,…  相似文献   

8.
“媒介环境是对媒介置身的环境的静态考察,主要研究媒介存在的经济社会制度和报道制度。”那么大众传播媒介在报道新闻和发表评论时,必然受到其所在的媒介环境的影响。本文试以《北京青年报》和《联合早报》对“艳照门”事件的报道为例,对两种报纸的报道进行对比分析,以求探寻两家报纸媒介报道理念的不同,继而探寻出媒介环境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吴军 《新闻实践》2006,(11):49-50
8月底,成都某高校武术系两学生因为一点小事在大街踢死一人,这一事件经当地媒体强势报道后引起社会强烈反响,不少市民对两名“武夫”的暴力行为表示谴责。本文无意讨论事件本身的是非曲直,而是当地两家有名的报纸在报道内容上的巨大差异让笔者惊叹记者的“求证意识”竟然如此淡薄。  相似文献   

10.
环境新闻作为一个新兴的报道题材,已迅速闯进我国主要新闻传媒的主阵地,并逐渐成为与时政新闻、经济新闻、科技新闻、体育新闻、文化新闻等并驾齐驱的报道领域,成为各家传媒和记者争相采访报道的重要内容。据一家环保组织对全国51家主要报纸环境新闻关注度的调查,这51家报纸对环境新闻的报道1995年是6928条,1996年增加到17555条;而1997年调查的76种报纸环境内容的报道增加到22066条,1999年调查的75种报纸关于环境内容的报道则高达47273条,是1997年的2倍多。从去除广告以后所占版面来看,环境内容的报道在1995、1996、1997这三年所占比例分别…  相似文献   

11.
陈屏 《新闻窗》2010,(4):34-35
本文主要研究媒体在灾难事件报道中的功能,并以20H08年5月12日的汶川地震为例,选取国内最具影响力的报纸《人民日报》、当地新闻报纸《成都晚报》以及国际上比较知名的《纽约时报》作为研究样本,分析了三份报纸在汶川地震后一个月之内的新闻,探讨国内报纸之间,  相似文献   

12.
寻找社会新闻的最佳坐标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新闻因其新鲜、通俗、有趣、在婚姻、恋爱、家庭、人生祸福、人伦关系的层面直接牵动人们的神经,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读者喜读爱看。但长期以来,一些报纸在这—报道内容上或处于迷惘、困惑的状态,或  相似文献   

13.
特色是地市级晚报文化版的生命线。如何体现特色呢?本人认为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地域性文化新闻的报道 地市级晚报由于财力、人力资源方面与大报有一定的差距,在参与全国性重大文化新闻事件的报道上,往往不占优势。因此,作为一张地方晚报,最重要的报道点还是当地的文化新闻。 根据新闻贴近性原则,受众最关心的是自己身边发生的新闻事件,或者是对自己有直接影响的新闻事件。报纸所在的这座城市里发生的文化事件是读者最为关注的,也是从其他报纸上很难了解到的。因而,从整个版面安排来看,当地的文化新闻事件一般情况下…  相似文献   

14.
为报纸找到一条发展的道路,是很多报人在实践中不断思考的问题。在速度方面,报纸由于其本身条件的限制,很难有大的突破,将晚报的发行时间改为早晨,已经算是时间上争分夺秒的一个极限,因此,报纸只能在内容上进行创新研究,通过新闻策划对重大的新闻事件进行新闻背景以及新闻深度的研究和报道,以内容取胜、以内容吸引受众。此外,新闻的选题和报道的深度是很大的  相似文献   

15.
报纸上多发些短新闻,是读者长期以来的呼声,但抓一阵,好一些,稍一放松,新闻又变长了。这里推荐的马克思恩格斯写的一些短新闻,值得我们学习借鉴。马克思喜欢“简短的,但很有趣的报道”,他认为:“直率的报道,正由于没有矫揉造作,所以能够给人以强烈的印象。”恩格斯也谈到,对于一期普通报纸来  相似文献   

16.
张芷菡 《今传媒》2016,(4):74-76
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各类媒体都越来越重视宏观经济新闻的报道.其中围绕GDP的国民经济总体运行状况的报道,是宏观经济报道的核心内容.笔者选取《人民日报》《新京报》《每日经济新闻》三家报纸媒体,结合新闻框架理论,采用内容分析法对这三家媒体分别在2014(1月)、2015年(1月)、2016年(1月)对上一年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的报道框架进行分析,以探讨不同媒体面对同一事件在建构现实过程中的差异及原因.  相似文献   

17.
据《中国记者》报道:为调整报业结构,成都的《蜀报》和《商务早报》停办。两年多来这两家报纸虽然在发行上达到了一定规模,但由于报纸定位不准,一味模仿当地的综合性报纸,缺乏个性特色和目标读者群,发行搞低价扩张,均严重亏损。这两家报纸的失败证明,一个城市容纳综合性报纸总归是有限的,国外很多地方流行的“一城两报”现象不无道理。成都停办两家报纸  相似文献   

18.
2月28日,温家宝总理首次与网友在线交流。这不仅是亿万网友的幸事,也是媒体关注的重点。作为新闻事件,这无疑是当天新闻中最大看点,都市类报纸几乎清一色在头版配大幅照片报道。而作为地方权威媒体的省级党报,对这一事件却缺乏应有的关注。据统计,31家省级党报中,仅5家在头版显著位置予以报道,其中配片的只有3家。  相似文献   

19.
非事件性新闻,即反映事物发展变化的阶段性、概貌性、经验性或典型性的报道,而不是仅仅报道一个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1998年,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的蔡惠福主任对部分军区军兵种报纸所刊发的新闻稿做过这样的统计分析:当年9月,各报所发的新闻稿件中,非事件性新闻平均占到了71.8%。今年3月,笔者对部分军区军兵种报纸的再一次统计结果表明,非事件性新闻比例有增无减,大约占到了73.1%。由此可见,非事件性新闻在军内报纸上依然占据着主导地位。鉴于非事件性新闻在军队报纸中的主导地位,它的成功与否已经成为军队提高报纸质量的关键。增大非…  相似文献   

20.
当全国各家报纸、电台、电视台等新闻传媒纷纷看好“社会生活”这块宝地的时候,便形成了社会新闻、经济新闻和政治新闻三足鼎立的新格局。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对社会新闻的写作实践和理论进行探讨和研究。新闻界的权威人士认为:社会新闻是以报道社会现象、社会事件和社会问题为题材,以反映社会风范、思想道德为宗旨,具有教育意义的新闻。社会新闻的核心是具有教育意义,也就是说它对人具有教化作用。一篇好的社会新闻不但能够吸引读者,还能唤醒公民的社会、道德意识。《新晚报》1993年5月报道了一篇《小光宇露宿街头遭阉割》的文章,文章见报后立即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仅一天之内,编辑部就接到近百位读者打来的电话,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