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一条世界闻名的古训说道:“I hear and I forget,Isee and I remember,I do and I understand.”(我听说了,然后又忘记了;我看到了,于是我记住了;我动手做了,我才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它很客观形象地说明了听、看、做三者的功效。而我们今天的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只重视教材、教师,却忽视了学生;只重视听、看,  相似文献   

2.
“我听了,我忘了;我看了,我记住了;我做了,我明白了。”这句话充分体现了“做种学”这一先进理念。《信息技术指导纲要》中确立了“任务驱动”的教学原则,明确指出:知识及技能的教学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这个原则突出了“在‘做’中‘学”’的思想,“做中学”就是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3.
做“饿”梦     
晚上,我看了一部恐怖(kong bu)电影,临睡前我担心地说:“该不会做噩(e)梦吧?”妈妈听了,眨了眨眼睛,笑着说:“不怕!我在你床头放一个苹果,万一做‘饿’梦,把它吃掉就不会饿了。”爸爸也跟着说:“我再给你加一盒牛奶,保证你不会做‘饿’梦。”  相似文献   

4.
“做中学”需要老师们做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做中学”科学教育起源于美国,它是由美国科学家总结出来的教育思想和方法。1996年,法国引入这个项目,命名为LAMAP,并且由科学院院士、科学家和教育家合作,予以实施。2002年,“做中学”项目被引入中国,在部分地方展开试点。 “做中学”的理念就在于“我听了,我忘了;我看了,我记住了;我做了,我明白了”。这种理念旨在让所有的学前  相似文献   

5.
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喜欢用重复讲解的办法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为了向学生明确表示自己的意图,重复讲解时还往往加上一句:“我再讲一遍”;“我再强调一下”;“我再一次提醒大家”之类的话。这佯做,主观意图是好的,无可非议;但从客观上看,往往收不到顶期的效果。 我们可以从“充耳不闻”、“熟视无睹”这两句成语得到启发。“充耳不闻”、“熟视无睹”的本义,是指主观上存心不听别人的话,对眼前所见到的事漫不经心。但从另一角度来看,根据辩证法“过犹不及”的道理,倒也是讲得通的。听多了并不一定记得牢,看多了也并不一定印象深。原因何在?因为简单的重复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听懂了的学生认为你多余,未完全听懂或完全未听懂的学生也认为已经听过,甚至自以为听懂了,因而都不注意你讲的第二遍、第三遍。俗话说,“话说三遍无人听”嘛!  相似文献   

6.
6岁的昕昕原来在家里很不听话,是个平时娇惯了的“小公主”,令父母头疼;在幼儿园,却又胆小怕事,老师常常鼓励她要勇敢点。一天早上,爷爷在做早操,站在一旁的昕昕说:“爷爷做操不好,看我的!”于是她示范给爷爷看,操做得倒是挺漂亮。爷爷问她:“做得好!哪儿学的?”“幼儿园老师教的。”受到赞许,昕昕得意了。老师教的东西,她愿听、愿学,也喜欢教给别人。爷爷灵机一动:“那么你在家里做爷爷的体育老师,教爷爷做操,好吗?”“我还会跳舞、画画呢。”“那么也教爷爷吧。”“爷爷,我教你,你不教我吗?”“爷爷教你什么呢?教识字、计数,好吗?”  相似文献   

7.
“新改的”     
王老师范读课文,把谬论的谬字读作“niù”。一个小学生举手发言;“您那个谬字可能念错了,昨天我予习时,我爸爸告诉我念‘miù’。”“你是听我的,还是听你爸爸的?”老师有点生气了。“……”孩子哑口无言了。这时,另一个小学生举起了翻开的字典说:“老师,字典上的注音是miù!”老师拿过字典看了一看,然后慢条斯理地说:“反正我过去学的时候还念  相似文献   

8.
……“看,墙上有个清洁员,像个蜘蛛人爬上爬下的。他竟做这种工作,真是丢人。”“是啊!看我爸爸,是个领导,整天坐在办公室里,上下班都有‘奥迪’接送呢!”这时,李小明开口了:“当清洁员怎么了?如果没有清洁员,大厦就不会那么干净。我看,劳动人民最光荣!”同学们听了李小明的话,  相似文献   

9.
“妈妈,‘看电视’英语怎么讲?”莉莉问。“Watch TV.”妈妈正在看一本书,听到莉莉又问她,头也没抬就答了一句。“啊?不是‘look TV’呀?”莉莉又问。“那么,现在,may I watch TV(我可以看电视吗)?”“No. I’m reading a book.”(不行。我正在看一本书呢。)“那晚上爸爸妈妈可  相似文献   

10.
周四下午放学前,该班孩子布置数学家庭作业,走进教室一看,该班教语文的景老师和教英语的李老师已经分别在黑板上布置了家庭作业,“语作:围绕圣诞节话题写一篇小作文……”“英作:默写单词,背诵……”,再看有的同学还见缝插针,挤时间做起了英语作业。我让大家停笔,听我布置数学家庭作业。可同学们爱理不理,一半做自己的事,只有一半听我说。见此情景,我灵机一动,当即决定改变数学家庭作业的内容,对学生说:“同学们,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  相似文献   

11.
杨子谦 《作文》2023,(22):17-18
<正>天上有“神马”,地上有“神妈”!我妈会施“奇计”,想知道吗?且看。欲擒故纵我一看到作业,就仿佛病魔缠身。这不,我看到妈妈手里拿着一张试卷,气得要命,只能苦笑。谁料妈妈开口说:“这是给人家‘学霸’豆豆买的,明天带给他。你不用写,反正你也看不懂!”说完,把试卷放在桌子上走了。什么?“学霸”才能做?太小看我了吧!我拿起试卷,瞄了几眼,发现很简单,于是干劲儿十足地开始做起来,就算遇到一些难题,也会冷静思考。我做完试卷,  相似文献   

12.
一天下午,孩子们在教室里打打闹闹,吵得一塌糊涂,为了使大家安静下来,我对孩子们说:“小朋友,老师给大家讲个故事,想不想听?”我料想孩子们一定会异口同声大喊“想听”,谁知李君等几个小朋友却说:“不听,不听,我要画画!”在一旁的周老师火了,她大声呵斥道:“老师让干啥就得干啥!都给我老老实实听故事,看谁敢再说‘不’!”我知道周老师这样做,是出于好心,为了使我不致在孩子们面前丢面子,但我觉得不必勉强孩子,让他们怀着满肚子的委屈听故事,于是我说:“那好,  相似文献   

13.
<正>小粗心正在公园里散步,突然从花丛中跳出“旁”“榜”“傍”三个形近字,原来它们三个在做游戏。小粗心看它们三个长得十分相像,就对它们说:“你们三个长得这么像,别人会分不清楚的!”“旁”“榜”“傍”三个字听了,呵呵笑了起来,然后就自我介绍了一下:“我们三个是形近字,长得当然相像,但是还是有办法区分的!”“我读páng,旁边的‘旁’。”“我读bǎng,榜样的‘榜’。”“我读bàng,傍晚的‘傍’。”  相似文献   

14.
我真“傻”     
看到这个题目,你一定会瞪大眼睛惊奇地说:“难道你的头脑有问题?”不是的,是我的确做了一件“傻”事。下面,就给你讲讲吧! 那是两年前的事。一天,妈妈到哈尔滨去进货了,我很早就放学回到家,爸爸还没回来。不知哪里“咕咕”直响,我好奇地看了看,朝肚子一听,哦!原来是肚子饿了。  相似文献   

15.
刚一进班,就听见同学们在议论:“等他一进班,一定要给他个下马威。” “对,太对了,我看干脆把他清出去算了。” 许多同学都在议论着,随声附和着,这使刚推开门的我感到莫名其妙:她们是想对付我吗?我也没做什么“重大刑事案件”啊,她们怎能如此对待我这只无辜的羔羊呢?向前走了几步,没人理我,她们还在议论着,看她们那表情,好像诺查丹玛斯的预言明天就要降临似的。 “真是的,好端端的一个‘女儿国’却闯进来一个‘少数民族’,这叫咱们如何是好啊!” “哎,哎,听着,今天晚上咱们共同商量一下计策,如何?” 哦!原来如此,…  相似文献   

16.
“牵手”与“放手”是两种课型的俗称,也是一种比喻;是打破教师只管“讲”学生只管“听”的框框,为训练学生生动活泼的思维,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形成良好的自学习惯所进行的课堂教学结构改革的一种实验。从形式上看,教师把“讲”改变为“指导”。学生把“听”改变为做阅读笔记;从内容上看,教师着重在思路的开启和分析的方法上作指导,学生须得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7.
一天晚上,小明正在做作业,忽然,字典里传来了叽叽喳喳的音。小明仔细一听,原来是“辨”和“辩”两兄弟在互相诉苦。只听“辨”大哥说:“上语文课时,老师出了一道选择题:法庭,被告人和原告争()着。[辨、辩]这原本是‘辩’小弟你的作,可小主人却硬拉我去,害我在法庭上坐了半天也没吐出一字。”“我的遭遇还不是一样。小主人在造句时,竟把‘辨别哪杯是开水’的‘辨’写成了‘辩’,弄得我看了半天,也没有说出。”“辩”小弟也诉苦道。“我真想告诉小主人,我们兄弟俩虽然长得像,读音也相同,可意思却截然不同。我‘辨’字的中间是“”,表示用眼睛…  相似文献   

18.
镜头一母子游世界公园。孩子指一建筑物:“真棒!……”母亲:“那得有知识才能设计得出来,你行吗?”孩子游兴大减。镜头二孩子在听录音机,高兴地对母亲说:“妈,您听,唱得多好?”母亲:“你就知道追星,功课做了吗?”镜头三一家人看电视,火箭起飞。孩子:“我将来要当宇航员!”父亲:“你那学习成绩,也就配蹬三轮!”孩子大扫兴。孩子(自言自语):您瞧见没有,我无论说什么,我爸妈都能拉到学习上去,我算服了!用这种方法启发人学习,就是成年人也会厌烦的,何况孩子?这是最笨拙的家庭教育方法。实际上是在培育孩子的逆反心…  相似文献   

19.
育教界有“听课”的行话,却没有“看课”的说法,但我认为“看课”的内涵远非“听课”所能包括。传统课堂教学最基本的方法是先生讲、学生听。讲得如何是领导、学生和教师们衡量一位老师知识水平与教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叶圣老曾很风趣地形容过讲与听的关系:“似乎这一讲一听之间事情就完了,象交付一件东西那么便当……”,“课堂教学既然是一讲一听的关系,教师当然是主角了,学生只处在观众的地位,即使偶尔举手答个问题,也不过是  相似文献   

20.
在我刚担任班主任的当儿,就有经验丰富的老班主任向我面授机宜:进班之初就要树立班主任的绝对威信.对那些“刺几头”一定要先发制人.切不可受制于他;等把学生捋上路以后,班主任就可以轻松管理了。我无限崇拜地请教:该怎么判断哪些学生是“刺儿头”呢?他一脸神秘莫测地对我说:一看头发二看衣.三听讲话听语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