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现行的刑事再审制度受“实事求是,有错必纠”指导思想影响,以及程序设计缺乏科学合理性,已经日渐显露出其弊端,未能有效地维护司法公正和保障被告人人权。根据最高法院五年改革纲要设定的目标,本文提出改革我国刑事再审制度的一些构想,分为过渡阶段和确立阶段,循序渐进扭转“实体真实”的单一价值观,重新设计再审管辖,建立再审之诉制度,加入再审不加刑原则等,这些措施都将会对我国构建科学合理的刑事再审制度产生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对我国刑事审判监督程序的理性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事审判监督程序是我国审判程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人权保障和公正价值。我国审判监督程序在申诉制度、审判监督程序的启动和具体程序的运行等方面存在着不少弊端,亟待完善。因此,应强化当事人申诉权;取消法院主动决定再审权;明确再审的管辖、再审方式和效力;确立再审不加刑原则。  相似文献   

3.
我国现行民事再审制度有两大特色:一是“家长式”干预打造了强势法院;二是再审裁决权的“因案制宜”导致裁决权主体多元化。要矫正民事再审结构,实现再审制度的司法救济功能,必须重新调配当事人和法院之间的关系,注重民事再审制度的衡平。  相似文献   

4.
我国现行民事再审制度是建立在国家监督权基础之上的,在再审程序的主体、客体、时限、再审理 由设置,以及再审管辖等诸多方面存在弊端,亟需改革。  相似文献   

5.
中外刑事再审制度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外刑事再审制度在发起主体、发起理由、管辖方式、发起时限及次数和改判原则上存在差异.我国应借鉴国外制度设计的价值理念,使再审程序设计做到实体真实和正当程序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建立一种制度是为了解决一定的问题,而制度的建立是基于一定的价值取向。我国现行民事再审制度是以法的正义性为价值取向,基于“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原则建立起来的。依我国现行法律规定,提起民事再审程序的主体,包括: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及有法定申请事由的当事人。本文中,笔者从民事再审程序的价值取向出发,对发动民事再审程序各种主体的合理性试作分析。  相似文献   

7.
论行政再审     
郑宇  胡传东 《红领巾》2005,(6):47-50
通过对我国行政再审概念的分析可知,我国并没有完整的再审程序,有的只是审判监督程序,而再审基于人的认识能力的有限性、权利救济、诉讼公正等理论有其存在的必要,针对在我国再审中存在着指导思想与两审终审制背离、申诉与申请再审混乱、启动再审的主体不明、再审管辖模糊等问题,应对再审进行重构.  相似文献   

8.
文章针对我国现行民事再审体制的局限性作了深入剖析,并提出了重塑再审体制的理论思路,认为今后我国民事再审程序的构造应突出当事人主义,最大限度地减少国家干预,以顺应国家经济结构状况的变革,保持整个民事诉讼制度内在的协调统一,保障民事诉讼纠错机制的科学、有效。  相似文献   

9.
我国现行的再审制度面临的是诉累的危机,启动这一程序必须要有严格的限制条件,对改变生效裁判的再审应设定严格的程序,将非常救济控制在“极端例外”的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0.
“九七刑法”是我国人权保障事业的一大进步,主要体现在:确立“罪刑法定”原则,取消“类推制度”;完善管辖规定,增加普遍管辖原则;放宽正当防卫限度,增加绝对正当防卫制度;保留死刑刑种,严格限制死的适用。  相似文献   

11.
管辖是民事诉讼中的基本制度 ,在现行法律有了较为明确的规定下 ,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如协议管辖与管辖权转移的效力冲突、管辖权异议制度的缺陷等。对此需从立法上加以完善 ,以促使民事诉讼追求的终极目的———司法程序的公平与公正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对我国国际民事管辖权制度进行了论述评析,然后结合国际民事诉讼法的发展趋势以及司法实践中出现的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3.
电子商务案件管辖权冲突须通过国际协调途径合理鳃决。遵循合理合法、便利有效、国际合作等原则,电子商务案件管辖权的国际协调已初见成效。而在此基础上,电子商务案件管辖权原则或标准的确立和发展呈以下趋势:协议管辖原则进一步获得国际普遍认同;有关消费者的保护性管辖原则继续受到重视;弹性管辖权原则或标准的适应性品质日显突出;传统属地性管辖权标准逐步得到适应性改造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子商务纠纷也越来越多,但是我国用于解决电子商务纠纷的法律却相对匮乏,尤其是关于电子商务纠纷管辖权的规定。目前我国专门涉及电子商务管辖权的规定只有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两个司法解释。很显然,远远不能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需要。所以应当重新构建我国的电子商务纠纷管辖权制度。构建时应当既要考虑电子商务本身的特点,同时应当避免管辖权的积极冲突和消极冲突。为此我国应当建立以协议管辖为主,以长臂管辖和不方便法院管辖为辅的电子商务管辖权制度  相似文献   

15.
上海公共租界内的审判机关是中国所有租界中数量最多,变迁最为复杂的。而这些建立在租界内的审判机关大多与领事裁判权息息相关。无论是租界当局还是中国政府对于设立在上海公共租界内的审判机关都非常关注,因为这不仅仅是国家独立主权的一种体现,更是在独立法权与治权之上的“掠夺”与“对抗”。从在租界内设立的各国领事法庭,到以工部局为主要对象的领事公堂。从洋泾浜北首理事衙门到上海公共租界特区地方法院,从租界初期清政府在租界内拥有的完全的审判权到一步步被租界洋人所蚕食掠夺.再到中国官民不懈的对抗,一点点收回审判权,上海公共租界内的审判权力变化纷繁复杂,租界内中外势力通过对审判权力的争夺,以扩展出各势力当局的行政权在租界中的博弈。  相似文献   

16.
论司法独立及其保障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法独立是现代法治国家的重要标志和法制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坚持和保障司法独立是实现法治的前提。本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引,紧密结合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和法制进程,从司法权的独立、司法机关的独立和法官的独立等方面阐述了司法独立的基本内涵,并从权力分立制度、法院组织制度、法官遴选制度、审判程序制度等方面,论述了加强制度建设、用科学的制度体系防范法官的主观随意性、保障司法独立的途径和实现司法公正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明示选择的方式是国际民事诉讼协议管辖的有效方式;默示管辖协议实为法院据于最密切联系原则而实施的一种推定权,默认规则不宜适用于国际民事诉讼协议管辖中,以此不能推定协议管辖成立。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我国区际民商事管辖权冲突的特点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结合我国作为统一国家多法域的情况以及欧盟内部多个国家之间民商事法律冲突的特殊情况进行比较,阐述了欧盟解决民商事管辖权冲突对我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刑事诉讼法》第27条关于指定管辖的规定中,没有明确指定管辖仅适用于刑事第一审程序,而在司法实践中指定管辖通常都仅发生于刑事第一审程序,因整体回避发生的刑事第二审指定管辖则实属例外。在我国《刑事诉讼法》现有法律框架下,刑事第二审指定管辖虽然有效解决了整体回避制度阙如所带来的实际问题,但同时也暴露出此举于法无据的明显漏洞。文章以王成忠民事枉法裁判案为视角,对刑事第二审指定管辖的争议及合理性进行分析,并据此从立法和实务两方面提出完善刑事第二审指定管辖制度的相关思路。  相似文献   

20.
行政诉讼管辖在行政诉讼中非常重要,但由于我国现行《行政诉讼法》中对管辖规定得不够合理,导致司法实践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也为更好地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完善行政诉讼管辖制度至关重要,同时,合理规定行政诉讼管辖制度也会加速以法治国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