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陶莽 《新体育》2010,(1):51-53
中国到底是不是棒球荒漠,也许只有那些真正接触中国棒球的人才有发言权。在谢龙的眼中,中国棒球的土壤虽不肥沃,但只要辛勤耕耘,一样可以培育出良好的胚芽。  相似文献   

2.
中国棒球联赛已经举办到第三个赛季。但在国家队一场历史性的胜利后,默默无闻的中国棒球还要继续面对空空的看台……  相似文献   

3.
中国棒球队直接进入2008年北京奥运会,2002年第1届中国棒球职业联赛和2003年首届中国大学生棒球联赛成功举办,预示着中国棒球运动正在蓬勃发展。采用文献法和历史调查法,通过对棒球发展史以及棒球在中国的开展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发现目前中国棒球运动存在“两头大,中间小”的状态———小学覆盖面广、职业棒球队得到大力发展,中学队伍却很少的瓶颈问题,人才培养存在断档现象,针对这一问题提出:要使棒球运动在中国得到普及性的开展,必须搞职业棒球联赛和高校棒球。  相似文献   

4.
年初;一条爆炸性新闻从体育界传出:中国棒球将迈向职业化之路。3月,在澳大利亚佩恩举行的第17届亚洲棒球锦标赛,印有《中国职棒事业发展计划》的纪念册引起日、韩、澳、台湾等地棒球界人士极大兴趣,台湾棒球界惊呼:大陆以其优越的人才优势,职业棒球潜力无穷!各棒球强国对中国队更是刮目相看。“真是令人惊奇”“中国棒球的变化太快了”。推展大陆职棒的倡导者便是台湾棒球界知名人士、台湾钜声传播公司总经理周子玉先生。用北京流行词儿,周子玉可称为棒球界“大腕儿”;台湾报界则叫他“棒球疯子”;他却幽默地称自己为棒球“个体户”。周子玉对棒球情有独钟,并且到  相似文献   

5.
职业化条件尚不成熟4月,中国棒球联赛终于揭开了面纱。在经历了近半年的准备后,中国首届棒球联赛于4月26日至5月25日在北京、天津、广州、上海同时上演。惟一出乎人们预料的是,首届棒球联赛的名称前缺了“职业”二字。“目前中国棒球运动的水平还不具备称为职业联赛的条件”,中国棒球联赛秘书长申伟慎重地说:“中国棒球联赛还没有充足的市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中国与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棒球的开展状况及发展水平的对比分析,找出中国棒球落后的原因,以期为中国棒球更好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中国棒球联赛,参加的只有四个队,水平大概相当于美国的业余队,场边不过一两千观众。对于大多数中国观众来说,“看不懂”,依然决定着他们对这项运动关注与否。但就是这个看起来在中国没什么“前景”的项目,却有令不少项目羡慕的每年1000万元的赞助支持。支持中国棒球联赛的,是由美日韩三国合资,在日本创立的DSM王朝公司。而令DSM王朝公司如此大手笔投入的原因,是尚在襁褓期的中国棒球市场。  相似文献   

8.
棒球     
G848.03 20034847中国职业棒球产业化经营的可行性分析=Thefeasible analysis on chinese professional base-ball industrialized management[刊,中,A]/陈小敏,谭先明(广州体育学院科研所)//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3,23(4).-24-26 参4(SJ)棒球//职业化//体育产业//发展//中国本文运用文献资料和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中国棒球运动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中国职业棒球已进入了起步阶段,并且中国职业棒球走产业化道路是我国竞技体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提出发展中国职业棒球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与足篮排球相比,棒球在中国还是个不太普及的项目,但是中国棒球界并不甘愿寂寞。如今他们悄然起动,今年3月28日,中国将第一次推出自己的棒球联赛。“棒球作为冷门项目要向职业体育过渡,每走一步可能会比较艰难。”国家体育总局小球中心棒球项目主管杨杰说,“但是竞技体育走向职  相似文献   

10.
中国棒球联赛职业化进程的审视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法和统计法,对中国棒球联赛职业化的形成与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分析。文章认为:(1)走商业化与职业化的途径,是提高我国棒球运动整体水平的必由之路;(2)协调好新闻宣传、竞赛管理、市场运作等方面之间的关系,是保证中国棒球联赛经久不衰的重要手段;(3)以中国棒球联赛为依托,备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实现普及与提高中国棒球运动整体水平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1.
通过文献资料法、结合实际棒球教学经验,总结出少年儿童棒球传统选材法、科学选材法及选材标准,棒球的相关进攻、防守技术知识,以及棒球运动相关技术知识,希望能对棒球运动员初级选材及相关技术有一定的帮助,同时对中国棒球事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美国职业棒球水平是世界棒球的最高殿堂.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美国职业棒球在比赛中不同局面情形下击球员安打率和投手保送率的关系进行数据信息探讨.为提升中国棒球竞争力提供智力支撑,对中国棒球和体育产业供给侧和需求侧的信息数据、潜在问题进行结构性改革和分析,为国家棒球队参加奥运会和中国联赛办赛水平提供借鉴,也不断满足大众观赛需求.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棒球项目的了解深入,本文从项目比赛特点、技术动作及能量代谢分析棒球项目力量训练方向,探讨棒球力量训练的内容和方法,以及中国棒球力量训练目前的不足。  相似文献   

14.
在台湾歌手周杰伦的歌曲中,“想和你去看棒球”是浪漫爱情中再简单不过的事情;在日本漫画《机器猫》中,主人公大雄最常见的游戏就是和玩伴们在空地上挥棒上垒;在日韩乃至香港的暴力影片中,量轻质密的球棒又是众多古惑仔极力推崇的趁手兵器……棒球在东亚年轻人中影响力可见一斑。但这项早已风靡日韩等国的运动却始终难以敲开中国的大门。已经羞答答静悄悄进行了两个赛季的中国棒球联赛在第三个年头总算有了些大张旗鼓的架势,密集的赛程、渐多的洋将、规范的运作使得中国棒球与职棒之间看似遥不可及的距离变得现实起来。或许在棒球联赛的启蒙下,“安打”、“双杀”也会成为中国老百姓街头巷尾津津乐道的话题。  相似文献   

15.
中国棒球运动与亚洲职业棒球发展差距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棒球在日本、韩国和中国的台湾省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很高的竞技水平,与其职业棒球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中国棒球联赛称不上真正意义的中国职棒联赛,只是看到了中国职棒的雏形,成为真正意义的职棒联赛,还需要有一定的时间进行棒球市场的培育与开发,只有队伍规模的壮大,球员水平的提高和拥有一定数量的球迷,真正气候的职业棒球才会实现,竞技水平才能赶超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  相似文献   

16.
中国棒球职业联赛管理制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探索棒球职业化的管理模式为切入点,在对我国棒球运动有关材料的收集和客观分析的基础上,以实现我国棒球运动职业化为目标,从管理方面对目前我国棒球运动现状进行客观分析,对棒球联赛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本研究为推进中国棒球运动的职业化过程,对我国棒  相似文献   

17.
在当今世界上。日本喜爱棒球的人数之多,开展棒球的广泛性,可算是首届一指了。棒球在日本,正像乒乓球在中国,足球在巴西一样,是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一项体育活动。日本人称棒球为“第二国技”。日本开展棒球运动历史悠久。据记载棒球从国外传入日本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一九七三年日本举行了棒球传入日本一百周年的纪念活动,广泛地宣扬一个世纪以来日本人开展棒球运动的盛状。在这次纪念活动中,日本棒球体育博物馆专门开办  相似文献   

18.
席翼  杨谦  谭思洁  姜达维  张一兵  严丽 《体育科学》2007,27(6):24-28,34
选择代表中国最优秀棒球投手水平的国家队、2004年国内棒球锦标赛全部主力运动员共计39人。在理论筛选指标的基础上,经过教练员经验筛选和实际测试筛选后的统计学筛选等过程,确定了中国优秀棒球投手的形态、机能、专项素质、心理、技术和战术等能力的选材指标体系,并建立了中国优秀棒球投手选材的评价标准。对样本内的回代检验结果证实,选材指标体系与评价标准是有效的和客观的,适合于中国优秀棒球投手选材。  相似文献   

19.
2004年中国棒球联赛(CBL)已于4月2日分别在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四个城市挥棒打响。这是中国棒球协会继2002年尝试性地推出,2003年正式举办主客场联赛获得成功之后,不断总结、完善后,推出的新一轮充满悬念和挑战的国内最高水平的棒球联赛。与其他球类项目相比,棒球运动在中国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棒球规则的复杂性和棒球器材的专业性是制约棒球发展的部分客观原因,职业联赛目前在国内还处在“坚冰期”,不过经过两年的沉淀,这项既刺激又需要智慧的运动以它独特的魅力逐渐在青年一代心中燃起了激情。在全国多所中、高等学府中相继成立了…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优秀棒球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选择了代表中国最优秀棒球运动水平的国家队、省市一级队主力队员123人。经过专家访谈和教练员经验筛选,得到优秀棒球运动员的竞技能力结构组成,在经过对组成中各项指标的测试和统计学处理,最终确定了中国最优秀棒球运动员的竞技能力结构模型。此模型一方面将为优秀棒球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发展提供训练的目标系统,另一方面为优秀棒球运动员选材指标体系的确立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