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我家琦琦长得很可爱。我想让琦琦当模特,去拍广告,为那些童装啊食品之类的公司做代言,我想让我家琦琦当广告小明星。"这是一个妈妈的心声,也是许许多多妈妈的心声。让宝宝名扬天下,成为明星。让宝宝成为张一山、林妙可般的小明星,离不开父母的双手,明星宝宝制造进行时,不容错过!  相似文献   

2.
午睡时,我发现琦琦脱衣服比往日快了许多,就笑眯眯地用手拍了拍他的小脸蛋,说:"琦琦今天真乖,好样的."没等我说完,琦琦就嘟囔了起来:"说我乖,还打我."听到他的话,我很惊讶,反问他:"说老师打你,那你脸上疼不疼?"他说:"有一点点疼."  相似文献   

3.
一、案例呈现晨间活动一结束,孩子们开始收器械了,可是刚刚入园的琦琦手里还拿着跳绳忘乎所以地晃着,我赶紧去制止:"琦琦,做操了,要不我先帮你收好绳子,不然会甩到别人!"  相似文献   

4.
开学了,朋友读五年级的儿子琦琦兴高采烈地回家告诉父母:"你们猜今年是谁当我们的班主任?"朋友诧异地问:"谁啊,看把你乐的?"琦琦自豪地说:"是刚刚调来的刘老师,她长得真好看,有点像电影明星刘亦菲!她一进教室,我们班的同学就悄悄地说‘小龙女来了’,哈哈……"。  相似文献   

5.
任捷 《父母必读》2008,(5):121-121
11月出镜宝宝戎海宁(琦琦)girl妈妈:金丽莎满11个月时体重:9.4kg身高:72.6cm【妈妈经验谈】享受"傻"幸福这个月,是我和女儿的甜蜜期。琦琦总是很开心,一会儿在爸爸的怀里拱来拱去,一会儿在我的脸上亲亲,小女生就是乖巧啊,这么点大就会撒娇。抱着出门时,总想下来走,一遍一遍,执著耐心。在园子里遛弯,认识她的人比认识我的人多很多,偶尔,琦琦会转头笑嘻嘻地露着她的一颗小门牙,"妈妈——"一声呼唤,幸福无比!  相似文献   

6.
琦琦的变化     
琦琦,刚升到中班时,他见到老师的第一句话不是“老师好”,而是揪着妈妈的衣角小声说:“妈妈你告诉老师,我不会画画,不跳舞”。每天来到幼儿园,琦琦总是搬一把小椅子与小朋友隔开一段距离坐;不管组织什么活动,琦琦总是说:“老师,我不会。”这是一个缺乏自信心的孩子。   半年来,我是这样对待琦琦的:   第一,思想重视,表面淡化。尽管背着琦琦,我和他的妈妈多次探讨琦琦形成这种性格的原因,交流如何相互配合来帮助琦琦建立自信,但在琦琦面前,我从来没有问他为什么害怕参与集体活动,在小朋友面前我也从不提及琦琦的胆小…  相似文献   

7.
我女儿已满两周岁,很喜欢模仿别人。性格像男孩,爱动爱闹。我有一个5岁的侄儿,特别顽皮,他常教小女琦琦做坏事,例如:吐口水、踢人、摔玩具……有一次,他竟然对琦琦说:“琦琦,打你妈妈。”琦琦还真举起小手往我睑上打,气得我真想打琦琦一下,但  相似文献   

8.
正今天,琦琦一入园就开始哭,坐在座位上一动也不动,连早饭也不吃。看到孩子这样,我很着急,怎么劝也不奏效。我拉起她的手说:"琦琦,走,跟李老师到小二班溜达溜达。"我想,带她换个环境或许能缓冲一下她紧张的情绪。  相似文献   

9.
李舰 《家长》2009,(Z2)
在孩在子美的国教家育长上和永孩远子以眼别中人,"为中标国杆妈,妈人"家爱的攀孩比子,学钢琴,"中国妈妈"会要求自己的孩子学钢琴;人家的孩子考哈佛,"中国妈妈"也会要求自己的孩  相似文献   

10.
<正>琦琦姐姐: 您好! 我叫杨莹,今年11岁,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我的体重偏轻,整个人看上去骨瘦如柴,同学们都叫我"瘦骨头";我的皮肤偏白,他们说我是"抹面粉的";还有,我的头发比较黄,大家都说我是什么"美国人转世"……我的名字也招来不少外号,比如"萤火虫"、"荧光笔"等等。琦琦姐姐,我该怎么远离这些烦恼呢? 福建省长泰县第二实验小学 杨莹  相似文献   

11.
晨间入园时,我发现琦琦小朋友低着头一声不响。我纳闷地询问道:“琦琦怎么了,为什么不高兴呀?”琦琦的妈妈在一旁解释道:“他昨天一回家就要找关于‘牛奶’的资料,可家里没有,我说今天到书店去看看,可他非要跟着去。”看着琦琦欲哭的样子,我连忙安慰道:“琦琦,妈妈帮你去找不是很好吗?”琦琦抬起头认真地问:“老师,你不是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吗?”我望着他那双忽闪忽闪的大眼睛,一时不知所措。前几天,在一次偶发事件中,我发现孩子们对生活中的健康饮品———“牛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我发动孩子们收集有关“牛奶”的系列资料(如:牛奶是…  相似文献   

12.
受"全面二孩"生育政策影响,我国出现了"独生""准二孩""二孩"三种不同的家庭结构。为探索家庭结构的变化对幼儿亲社会行为意向的影响,本研究以6岁幼儿作为被试,运用艾森伯格亲社会道德两难情境范式,分别考察来自"独生""准二孩""二孩"家庭的幼儿在助人、合作、分享等亲社会行为上的意向表现,结果发现6岁幼儿的亲社会道德推理水平处于他人需求取向阶段,亲社会行为意向整体较高,其中助人意向最突出,其次是合作与分享;6岁幼儿的亲社会行为意向不存在性别差异;来自"独生"和"准二孩"家庭的幼儿的亲社会行为意向高于"二孩"家庭的长子女,可见家庭结构的变化会影响幼儿的亲社会行为意向。政府应为"全面二孩"生育政策启动全方位的家庭服务支持策略;幼儿园应大力开展亲职教育和同胞教育;家长应重视幼儿的家庭角色地位,把握"准二孩"家庭结构过渡阶段的教育契机,提高长子女照料二孩的参与度,发挥幼儿同胞竞争意识的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13.
魔女——KIKI     
在魔女的家族,小魔女满十三岁之后就要独立,到一个新的城市立足,开创属于自己的天地。琦琦就是一个小魔女,她已经十三岁了。这天她躺在湖边的草地上,拧开从爸爸那里拿来的收音机,里面正播放着天气预报,琦琦下定决心要去修行。爸爸虽然很不舍,但也没有阻止,并把收音机送给琦琦。妈妈给琦琦穿上魔女服,并嘱咐她要保持纯洁的心灵,脸上时常要有笑容。妈妈将自己的扫把给了琦琦,琦琦虽然飞得磕磕碰碰的,但还是向着目标前进了……五彩广场是邛崃(qiónglái)市最大的休闲广场(chǎng)。广场的灯光多美啊!各种造型(xíng)的灯光不时变幻色彩,把广场…  相似文献   

14.
"全面两孩"政策之后二孩家庭将增多,二孩家庭幼儿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对社会、家庭和幼儿自身均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二孩家庭幼儿的心理表述为切入点,分析和总结二孩家庭幼儿的主要心理健康问题表现为缺乏安全感、行为错乱、没有原则,其解决方法为营造和谐的情感氛围、树立正确的角色定位、建立平等的相处规则。  相似文献   

15.
星期天中午,琦琦缠着爸爸带她去吃肯德基。没想到爸爸立刻就答应了,爸爸开着他平时送货的小货车带着琦琦出发了。来到地下停车场,只见停车  相似文献   

16.
"全面放开二孩"政策提出后,"二孩"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通过访谈与观察发现,经济落后,外出务工人员众多的农村地区,伴随生养二孩出现了家庭收入减少,孩子发展受阻;父母外出务工,隔代教育盛行;母亲精力有限,易疏忽细节;大孩被迫分享,心生焦虑与嫉妒;大孩处处忍让,依然受责备;家长为减轻负担,大孩被放任自流;将孩子进行比较,产生偏爱心理;父母偏爱孩子,影响孩子心理和情谊等问题。面对诸多挑战,农村父母应审慎决定何时生养二孩;以父母照看为主,祖辈帮助为辅;对待孩子公平公正,给予大孩安全感和平等感;引导孩子共同发展;时刻警惕周围环境对孩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宜宾学院学报》2017,(1):44-48
通过对南阳市H镇农村女青年的生育意愿的调查发现:其理想生育年龄段为26~30岁,理想子女数以2个为主,性别偏好于"男女都一样"。受教育程度、宗教信仰、养育成本和计生政策是四个显性影响因素,其中养育成本是制约"全面二孩"政策能否有效落实的关键因素。"全面二孩"政策激发了部分女性的二孩生育意愿,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有较大的实施空间,因而政府需重构和谐的家庭伦理体系,着力消除就业歧视,健全整体性配套制度,以促进"全面二孩"政策有效落实。  相似文献   

18.
以"全面二孩"政策为背景,选取5个二孩家庭为个案,通过半结构访谈和参与式观察分析二孩家庭教养方式的共同经验和基本特征,得出二孩家庭教养方式的共同经验为:逐渐互为主体的儿童发展观;求同存异的父母教育观;顺其自然的父母期望观。教养特征为:独立且亲密的教育关系;公开或私密的教育空间;分工和合作的教养角色。  相似文献   

19.
自2011年起,我国的生育政策逐渐由"双独二孩"到"单独二孩",再到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三孩政策"和鼓励生育,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家庭转变为非独生子女家庭。面对二孩的到来,大孩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引导与疏解,可能会抵触弟弟妹妹的出现,极易出现心理障碍。家长面对家庭结构的变化,在养育多子女的过程中,极易出现手足无措的情况,家庭教育理念亟待更新,为此,家长要多途径学习新的家庭教育理论,主动参与大孩学校组织的家校活动,帮孩子扩大社交范围,引导其正确认识自己的角色;教师应注重课堂教学的渗透性,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与素养,为大孩营造健康的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20.
开学了,朋友读五年级的儿子琦琦兴高采烈地回家告诉父母:“你们猜今年是谁当我们的班主任?”朋友诧异地问:“谁啊,看把你乐的?”琦琦自豪地说:“是刚刚调来的刘老师,她长得真好看,有点像电影明星刘亦菲!她一进教室,我们班的同学就悄悄地说‘小龙女来了’,哈哈……”。正在闲聊的大人们也哈哈大笑起来,取笑琦琦是个“小色男”。可一个星期后,琦琦只要一讲起班主任刘老师就小嘴一撇丢下一个字:“哼”。父母追问他怎么一下子就不喜欢这个漂亮老师了,琦琦狠狠地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