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首先阐明了学术信息交流的相关概念,论述了传统学术信息交流模式和网络环境下的学术信息交流模式的优势和缺陷。以图书馆学为例,列举了目前五种网络环境下学术信息交流的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2.
浅论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交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程妮 《现代情报》2004,24(1):94-98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网络环境下的运用,出现了一种以网络为环境而进行的新型信息交流模式。通过对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交流模式与传统信息交流模式的比较研究,认为网络环境下信息交流将传统的直接交流与间接交流融合起来,具有“突破时空限制、时间间隔短、高度选择性和针对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成本低”等优势.并指出现阶段网络环境下信息交流存在的主要障碍.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消除障碍的对策和方法.并且分析这种新的信息交流方式所带来的影响,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探讨网络环境下由信息交流主体、内容、渠道等的产生变化出发,分析了信息交流多元化特征;对图书馆作为中介角色在信息交流过程中,由传统和数字的融合的转变进行了探寻,提出了在当前的网络环境下构建多元化的图书馆信息交流模式的构想.  相似文献   

4.
数字图书馆信息交流模式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段绩伟 《情报杂志》2004,23(9):75-77
数字图书馆是21世纪图书馆发展的走向,是现代网络化数字化信息环境下信息资源组织、管理、服务、交流的新机制新模式。在分析数字信息交流环境的基础上,以传统经典信息交流模式为理论原型提出了数字图书馆信息交流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5.
信息交流模式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秦鸿霞 《情报杂志》2007,26(11):80-82,86
对米哈依洛夫的广义科学交流系统模式、Shannon—Weave通讯模型、严怡民的信息交流栈模式、许志强的情报交流守门人模式、周文骏的文献交流过程循环模式、周庆山的文献传播过程基本结构模式、拉斯韦尔5W模式、控制论传播模式、集中与辐射的传递模式、马莱兹克的大众传播过程系统模式、亚里斯多德的传播模式、罗杰斯和金凯德的辐合传播模式、施拉姆的循环模式、施拉姆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进行了评述。认为米哈依洛夫提出的广义科学交流系统模式能够更全面地解释非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交流现象和规律,并指导信息交流和科学情报工作的实践;而Shannon—Weave通讯模型很好地解释了机器之间的信息互换,为基于计算机和Internet的现代信息交流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交流模式初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郝金星 《情报科学》2003,21(1):57-59
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的信息交流在网络环境下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文通过研究网络对信息交流的影响,分析网络环境下信息交流的变化,进而提出了信息交流的网络模型。  相似文献   

7.
科学交流模式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国红 《情报科学》2002,20(12):1322-1325
本文在简要阐明科学交流含义的基础上,讨论了传统交流模式对我国情报界的影响,分析了传统科学交流模式的理论在网络环境下面临的考验和网络环境下的科学交流模式的研究现状,提出加强对网络环境下科学交流模式与规律的研究势在必行。之后,介绍了两种基于论文的科学交流模式并进行了简要比较,指出两种模式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发挥优势互补,共同融合在现代科学交流模式中,但从总的趋势来看,公共域模式将因其符合社会的潮流而逐步成为占主导地位的科学交流模式。  相似文献   

8.
谈信息交流过程中的扁平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青端 《现代情报》2005,25(4):74-75,143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信息的数量成几何增长。网络信息交流也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和传统的信息交流相比,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交流具有许多不同的特点,本文初步探讨了网络环境下信息交流过程中的扁平化趋势。  相似文献   

9.
企业中的情报交流模式及其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企业中的情报交流模式,包括传统条件下的正式交流模式和非正式交流模式、网络环境下的半正式交流模式,通过不同交流模式之间利与弊的比较,指出网络环境下的交流模式是未来企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陈晟  刘春茂 《情报科学》2004,22(6):660-663
信息交流在网络环境下有着不同的背景和特点。本文着重分析了互联网这种新媒介下信息交流的全新模式及其负面影响,指出应加快信息立法,以保护信息交流的知识产权并规范信息管理。  相似文献   

11.
信息交流系统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信息交流系统应包括网络环境与非网络环境,而网络环境中的信息交流只是非网络环境情报交流模式的一种延伸和发展,因此以前的情报交流系统即正式交流与非正式交流的划分还可以继续延用于信息交流系统中.  相似文献   

12.
网络环境下信息服务的范畴和模式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盛功平  黄洪超 《现代情报》2002,22(6):134-135
在网络环境下,信息服务的范畴包括传统的文献信息服务、网络化的传统信息服务和新型的网络信息服务。传统的信息服务模式在网络环境下已不适应时代的要求,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的,面向用户的现代化、整体化的信息服务模式已成为网络环境下信息服务的规范。  相似文献   

13.
网络环境下信息交流的新变化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岳泉 《情报科学》2000,18(4):307-309,321
本文对网络环境下信息交流所呈现的一些新变化进行研究。探讨了网络环境下信息交流的新媒介和信息交流的不均衡现象指出了互联网络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一种全新的信息交流方式以及网络环境下信息交流的负面影响和面临的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14.
基于科学交流的网络文献交流模式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陈雅  郑建明 《情报科学》2005,23(10):1516-1520
科学交流的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文献交流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现代科学交流的需要,研究网络环境下的文献交流模式显得十分有现实意义。文章在论述科学交流实质的基础上,针对当前网络化的现状,提出了适合当前科学文献交流形式的网络文献交流模式——复合交流模式,并就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论述Web2.0网络环境特征,分析Web2.0环境下非正式信息交流的内容和过程.在研究非正式信息交流行为的主体、表现形式及特点的基础上,初步构建了基于Web2.0的非正式信息交流行为模式.  相似文献   

16.
学术博客的"无形学院"交流模式探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江亮 《情报科学》2006,24(2):296-299
从人类的交流历史看,非正式交流一直发挥着正式交流无法替代的作用,特别是网络信息交流中传统信息交流和网络交流的融合,博客的出现正是人际交流在互联网上的一种延伸。本文分析无形学院以及在网络环境下的具有无形学院特征的博客,同时通过两者的比较,探讨学术博客的“无形学院”交流方式。  相似文献   

17.
网络环境对传统信息交流理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晓红 《情报科学》2003,21(10):1045-1046,1060
本文阐述网络环境对传统信息交流理论的冲击。作者从信息交流的基本概念和交流体系的影响两方面分析,试图揭示传统信息交流理论需产生变革之处。  相似文献   

18.
成全 《科学学研究》2010,28(11):1691-1699
无纸化信息传播的广泛应用为科学知识的交流与共享提供了新的思路,各种适用于网络环境的交流与共享模式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涌现而获得了极大的发展,通过比较研究可以发现网络环境下的科学知识交流与共享模式较之传统模式存在着交互性强、低成本、高效率等众多优势。Web2.0时代的到来使网络环境下的大规模协同工作成为可能,在信息技术发展的推动和协同科研需求拉动的共同影响下,科学知识的交流与共享模式将朝着以网络协同工作平台为环境的开放、主动、互动与高效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刘斐 《中国科技纵横》2011,(19):204-204
网络环境下,各种网络社交网站以及各种网络信息服务提供者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用户,对信息交流与传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分析网络环境下学生的信息需求以及网络交流工具,对比各种不同网络交流工具的特点,提出在网络环境下确立图书馆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20.
虚拟空间信息交流模式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张凯 《情报理论与实践》2004,27(1):81-83,10
从目前已有的信息交流模型来看,它们大多停留在对一般信息交流情况的讨论。然而,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们急切需要对它的信息交流模式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其中的规律。本文试图通过对互联网信息交流模式的讨论,总结出一种新的信息交流模式。最后,我们通过引出虚拟空间已经存在的现象或事例来说明虚拟空间信息交流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