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人体生物钟”又称“人体生物节奏”本文根据“人体生物钟”的基本规律,探讨了此规律与青少年训练及竞赛的关系,并提出青少年训练及竞赛必须依据“人体生物钟”的基本规律。“人体生物钟”现象是一个有待于继绩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运动生物节律的模式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在漫长的社会历史进程中,人类相继发现人体自身和周围世界存在着许许多多具有周期特性的运动节律。作为研究人体的体育科学工作者,有必要了解和掌握运动生物节律的科学知识。 运动生物节律的基本规律 运动生物节律(或称“运动生物节奏”、“运动生物钟”)是指人们在从事体育运动过程中所发生的生理方面的周期性运动。到目前为止,科学家已证明:人体的生物节律有  相似文献   

3.
一、规律生活与生物钟养生古今中外,健康长寿者的“养生之道”千差万别,但“规律生活”这一条却是共同的。世界卫生组织(WHO)最近把原来的四大健康基石补充修改为“规律生活、心理平衡、适当运动、合理膳食、科学饮水、戒烟限酒”六大健康基石,把规律生活列为六大健康基石之首,认为人体内有一个“预定时刻表”,即“生物钟”在支配着生命正常运转的节律,人的一生有100多个“生物钟”构成了“生物钟之网”,在严格、准确、连续地“工作”着,直到生命结束才停止。机体的各个系统、器官、组织等各自都存在着生命活动的节律。如果人的“生物钟”…  相似文献   

4.
体育科学的对象是人。人和一切生物一样,属于一种概率性的系统。就是说,人的各种行为和结果不能象机械系统一样,按预见的方式准确地相互作用,一定的作用始终只引起一定的结果。在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中不存在确定性的规律,而只遵循更广泛的规律——统计的规律或者概率的规律。为了提高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的效果和精确性,二十世纪的科学——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就自然而然地进入了体育科学领域,形成了象程序教学、模式训练这样一些  相似文献   

5.
练气功应当强调天地人合一,三位一体;精气神合一,统一论;身意气合一,三位一体问题。其问题是:人体应适应宇宙日月星辰,使人体生物钟与宇宙钟同步共振;产生人类自身的生物动力。挖掘人体潜能,引出自身的特异功能。因为人自身能量,只用上约百分之二十左右,还有约占百分之八十的潜能没有释放出来,假若通过某种特殊的训练手段,打开“玄关”、引开慧目;引“元神见性”,人体  相似文献   

6.
运动有利于健康,但如何科学运动则是门学问,很有讲究。■择时根据运动生理学的研究,人体活动受“生物钟”控制。因此,按“生物钟”规律来安排运动时间则对健康更为有利。早晨阳光初照,空气新艳,这时锻炼可以增强肌力,提高肺活量,对呼吸系统或患有呼吸道疾病的人大有好处。下午则是强化体力的好时机,肌肉的承受能力较其他时间高出50%,特别是黄昏时分,人体运动能力达到最高峰,视、听等感觉较为有利,而心跳频率和血压上升。晚上运动有助于睡眠,但必须在睡前3—4小时进行。强度不宜过大,否则反而导致失眠。  相似文献   

7.
<正> 一、前言近年来,在体育科学中一门研究运动训练过程一般规律的新兴学科——运动训练学正在迅速地发展着。由于运动训练是一个为实现对人的在各种竞技运动项目所需特殊运动能力进行最大限度开发,争取在高水平竞争中获得优胜这个目的,而对健康人体进行旷日持久的生物学和心理学改造的复杂过程。所以,以这种过程的规律为研究对象的运动训练学,涉及的学科知识便颇为广泛,横跨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这两大领域,具有明显的综合性“大学科”的性质。直到目前,国内在这一学科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8.
文摘与信息     
一、人体有序状态是运动训练的直接作用对象茅鹏在对训练控制探讨之二、之三中继续指出(前文“运动成绩与人体有序状态”本刊节载于1991年第10期): 1.训练效应的客观规律基础运动训练的对象是人体。人体是生物体进化史上迄今为止的高峰。各种现实的生物体都是一个运动着的控制论系统。这个生物体的生命史的控制因素一共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先天遗传下来的体内固有的发展动力学规律;一个是后天生活环境与这个生物体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确选材、科学训练、合理营养是运动队取得辉煌成绩的三个重要环节,特别是当今竞技体育正在向人体体能极限冲击之际,科学训练更是运动员成功与否的最关键因素.科学训练就是在掌握人体运动时身体机能变化的基本规律基础上,选择适宜的训练方法和运动负荷并合理组合与调配,使训练能达到专项要求,提高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从现代运动训练的构成来看,包括了体能训练、技能训练、智能训练和心理训练诸方面,它们相辅相成,从不同的侧面构成了一个统一体.教练的“艺术”就在于能科学地将上述诸方面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针对项目的特点,遵循身体机能变化的内在规律,合理地制定较完善的训练计划,以确定和安排训练的内容、手段和负荷,从而取得最佳训练效果.科学地制定训练计划.从体育生物学科的观点看,至少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正> “一条龙”业余训练体系是在吸收美、苏、德等先进国家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当前运动训练体制不够完善的情况下提出并进行实验研究的。我们的研究始于1980年,从三个方面入手: 1.从教育入手,遵循教育规律研究建立从小学——中学——大学的“一条龙”业余训练体制的可行性,塑造运动水平高、文化学习合格、道德品质优良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2.从训练入手,遵循体育运动训练规律,在全面训练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1.
按照人体“生物钟”的“体力节律”,科学地安排运动时间,以达到强身健脑的目的,体育运动的效率。  相似文献   

12.
一、问题的提出射击运动是一项对动作技能精确度要求很高的静力性运动项目,随着我国和世界射击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发展,对运动员机体的运动生理能力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如何科学地安排运动训练过程使之能更有效地发掘和提高运动员现有的运动潜能和竞技水平就成为了一个急待解决的重要课题。生物节奏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生理现象。这种生理现象的存在使得人体所具有的各种生理机能在不同的时间周期里或高或低地按一定的规律不断地变化着。并对人体的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使人  相似文献   

13.
孙登潮、靳效成二位同志在《运用生物“三节律”原则挖掘优秀运动员的潜力》一文中,主张以人体生物三节律作为确定和划分运动训练节奏周期的依据,并提出了相应的“训练模式设想”,以此控制运动训练,以有利于挖掘优秀运动员的内在潜力,取得更优异的运动成绩。笔者综合分析了有关资料,深感运用三节律理论指导运动训练是缺乏科  相似文献   

14.
现代中长跑训练中,通过逐步提高训练强度加大训练负荷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而且正朝着最大限度地挖掘人体承受极限训练负荷的深层次发展。中长跑项目的竞争,是运动员速度的竞争,是运动员高“速度”持续跑专项运动能力的较量。 80年代以来,运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监测、诊断运动员的训练过程,进一步深入地揭示人体承受不同训练负荷的生理变化规律,人体各运动因素、运动能力改善和提高的规律。为不同运动项目训练负荷的定向、定性、定量,为教练员规划、控制运动员的训练过程和整体评价运动员的训练效果,提出了科学的方法和依据。并根据运动  相似文献   

15.
体内的生物节律是由机体的内源性生物钟驱动的,该生物钟可以自激振荡,同时又接受环境周期变化的信号,调控自激振荡,使机体的生命活动与外周环境的变化有节奏地、协调地进行。运动中准确把握和利用生物节律,可前瞻性地安排和调整训练计划,使人体的生理功能和运动能力能在特定的时间内得到最好的表现。  相似文献   

16.
洪昭光:尊重生命规律就是养生
  洪昭光是全国著名的心血管专家、卫生部首席健康教育专家。
  【养生主张】洪昭光认为“一个人如果想要健康,就一定要尊重生命规律,认识规律、尊重规律、顺应规律,回归自然的生物钟节律,这样才能获得健康。”他认为最好的养生方法不是服用保健品,而是合理的睡眠。他因此建议人们要树立科学的睡眠理念,摆脱“睡得多就是睡得好,睡得多就会精力充沛”的误区,规律作息。另外还要学会管理和控制自己的情绪、遵循人体生物钟对睡眠的提示;学习并掌握一定的睡眠知识,不要让娱乐、电子信息毁了睡眠。  相似文献   

17.
儿童少年举重运动员的基础训练孙杰生物学告诉我们,运动成绩的提高,是通过运动训练促使人体生物学改造的结果,这一改造是建立在人体自然发育基础上的一个长期过程。基层体校举重运动训练的对象是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的儿童、少年。对他们的训练除了遵循一般训练规律外...  相似文献   

18.
“三从一大”训练原则,作为一个系统性、思想性很强的指导原则,对竞技体育的整个训练实践过程的指导作用已得到体育界人士的共识。“三从一大”训练原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指导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是我国竞技体育多年训练探索的经验概括和理论升华,是运动训练基本规律的反映并在训练实践中不断深化、完善和发展。在体操训练中理解好“三从一大”的原则。认清项目本质特征和制胜规律,严格遵循项目制胜规律是训练取得理想效果的强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19.
恢复过程是运动结束后的必然生理过程。它主要的作用是消除疲劳,恢复人体的工作能力。因此,研究恢复过程的规律,对于科学地安排体育教学和训练具有重要意义。但笔者认为,《运动生理学》教材(1984年版体育系通用教材)中关于“恢复过程”的论述内容有欠妥之处,主要有以下两个问题: 1、定义的内容提法不当教材为恢复过程下的定义是:“在体育运动结束之后,人体的各种机能活动仍处于一个很高的水平。必须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才能逐渐恢复到运动前的状态。这一段时间的机能变化,叫做恢复过程。”定义中“在体育运动结束之后,人体的各种机能活动仍处于一个很高的水平”的提  相似文献   

20.
一、体育中的思维训练是“有意识”的具体表现在“有意识”地用人体自身的运动或锻炼来增强体质、促进健康时。练习者要根据动作或操作对象的规律进行思维活动。《运动心理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