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2 毫秒
1.
随着80C51单片机在工业上的广泛应用,对定时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由于指令周期考虑不全和硬件自身的原因易引起定时误差。从软硬件方面分析了误差原因,并针对误差不确定性的特点从指令执行周期、计数器初值、计数器当前值、适时开关中断四个方面给出了纠正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相统一的观点,探讨了时间与经度的关系,提出如何用圭表定时测量经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从理论上讲,可编程控制器延时控制的准确度很高,但具体到某一延时控制电路程序,可能会产生较大的延时误差。本文以定时器与计数器串联组合的长延时电路程序为例,分析产生延时误差的原因、延时误差的大小以及减少延时误差的办法。  相似文献   

4.
一般普教实验室很少设置定时电路。但物理、化学和生物诸学科的实验,往往需要定时控制,因而要求具备较为精确而宽时域的定时器。本文所介绍的万用定时电路,是采用大规模CMOS集成电路设计的数字式定时电路,其定时范围为1~9999s。  相似文献   

5.
Windows应用程序中通常要用到时间控制的功能,VB中定时器Timer控件不能进行长定时,最大间隔时间是1分多钟,如需要长时间计时,该控件就无法完成。利用计数器和创建超长时间计时器对象能较好地解决长定时问题。  相似文献   

6.
浅谈PLC的自动化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可编程控制器的技术特点以及在自动化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RSA算法是目前公钥密码体制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算法,本文就该算法的定时攻击,提出了其防范措施,并对其安全性提出一些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赋予设备的功能也得到不断强化。而系统的各种功能是依赖其中的核心控制单元可编程控制器来实现,其中电源环节作为提供可编程控制器工作电源的核心部件,其应具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是设计者考虑的重要指标。本文以纯水供给系统停机故障为例,介绍了由于系统前期设计时未考虑设备运行环境等条件对元器件性能的影响,长期运行后该系统电源环节元器件发生突发故障,导致可编程控制器断电停机事故。通过分析事故现象总结原因,建议同行在设计系统时考虑元器件的运行条件,慎重选型。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由变频器、可编程控制器(PLC)构成的恒压供水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运用布尔代数设计了梯形图软件。  相似文献   

10.
应用可编程控制器技术,根据轮机模拟器图解板上的各阀、泵以及主机耗油量的大小,对流动光带进行了有效的动态显示。  相似文献   

11.
针对卫星扩频通信系统的时间同步需求,提出一种基于GNSS授时的卫星通信前向链路间接时间同步方法。通过由星地自发自收链路与锁相环构成的钟差间接修正环路,对发送端码时钟进行闭环修正。这将使前向链路信号起始扩频码相位在到达接收端的时刻与卫星导航授时模块输出的1 PPS保持精确稳定的同步。实现了不需要位同步的扩频信号定时接收。分析并得到间接时间同步误差表达式及其与环路带宽的变化关系,给出使同步误差最小的最优环路带宽值。星地链路试验结果表明时间同步误差随环路带宽的变化关系与理论分析一致,最佳环路带宽对应的钟差间接修正环路秒脉冲1σ同步误差约为20 ns,验证了本方法的有效性。在此同步误差条件下,接收端成功地进行扩频伪码的同步和电文解调,实现了卫星导航授时对通信的辅助。  相似文献   

12.
社会发展对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继续教育成为时尚。成人学习语言有其自身的特点,就体育院校非全日制及函授英语教学改革提出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为改进传统的海上甚高频(Very High Frequency, VHF)的模拟通信方式,实现海上通信现代化,针对国际灯塔与航标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Lighthouse Authorities, IALA)和国际海事组织(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 IMO)提出的VHF数据通信系统(VHF Data Exchange System, VDES)研究计划,建立基于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的数据传输模型.海上无线信道的多径时延的确定是建立OFDM系统的关键,因此通过建立海上无线信道的多径传播模型分析和计算海上无线信道的多径时延.通过实验证明,该方法能够获得较低的误码率,有效实现海上VHF数据通信.  相似文献   

14.
为准确进行港口货物吞吐量预测,采用逐步递归的方法,建立基于时间序列的港口货物吞吐量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eneralized Regression Neural Network,GRNN)预测模型.利用该模型预测某港口货物吞吐量,结果表明:对于小样本的短期预测,该模型具有适应性好、误差小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摘要:以人口学和体育学交叉学科的视角对1985—2014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监测报告数据进行研究。方法:用均值、标准误、方差分析、趋势检验、F检验、t检验、发展增量和增速对耐力发展趋势进行描述性分析;用时间序列分析法,2019年、2024年耐力发展进行预测。结果:对7次全国7~18岁汉族学生耐力指标长期趋势进行分析;对7~18岁汉族学生2019年和2024年耐力指标进行预测;探索用新方法、新思想研究体质测试相关数据,希望推动我国体质与健康研究向纵深方向发展。结果和结论:29年来,中国汉族7~18岁学生耐力素质整体呈线性下降趋势,存在性别、城乡、年龄差异;2019、2024年不同年龄组耐力素质预测方向不同。  相似文献   

16.
建立在小波分析基础上的综合脉冲星时算法,能把脉冲星的观测计时残差在小波域分解,提取出不同频率范围的分量,然后用小波方差表征脉冲星在不同频率范围的稳定度来对单脉冲星时进行加权平均,得到综合脉冲星时;脉冲星的计时残差包括了计时参考的原子钟的误差和与脉冲星本身有关的计时误差两部分,用维纳滤波的方法可以将两者进行一定区分,并消除掉估计的参考钟误差,将剩余部分作为计时残差实现对脉冲星计时的综合。实验证明,小波分析和维纳滤波方法比经典的加权算法更好,得到的综合脉冲星时的长期稳定度有了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7.
为准确预测集卡的港内周转时间,进而提升整个物流系统的作业效率,通过对集装箱码头闸口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得到3种不同任务类型的集卡港内周转时间序列,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分解和自回归移动平均(autoregressive moving average, ARMA)模型的集卡港内周转时间预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小波分解技术对集卡港内周转时间序列的多维变化特征进行逐层分离,再利用ARMA模型对分离后的多个时间序列分别进行拟合,然后对拟合结果进行合并,以此近似模拟原序列的时变规律,继而实现集卡港内周转时间的短期预测。为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将数据样本划分为训练集(75%)和测试集(25%),训练集用于拟合多维ARMA模型,测试集用于检验ARMA模型的预测结果误差。研究结果表明,对于3种任务类型,该模型均可以精确预测集卡的港内周转时间,为物流企业调整集卡运输计划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针对船用电控柴油机推进控制系统存在模型偏差、负载扰动等不确定性问题,设计基于齐次有限时间收敛的柴油机转速自抗扰控制(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ADRC)方法。利用齐次有限时间收敛理论设计ADRC的误差反馈控制律,并进行有限时间收敛证明。利用反双曲正弦函数构造ADRC的跟踪微分器和扩展状态观测器,使其调节参数少、稳定性证明简单。仿真试验表明:改进算法收敛速度快、抗扰能力强。  相似文献   

19.
对通过微机实时接收气象传真图进行了介绍,并说明接收软件是在WINDOWS3.1环境下开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