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灵感是智慧的闪光。是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典型特征之一。在倡导教学改革的新形势下,如何激发灵感,运用灵感进行教学革新,是每一个创新型教师必须关注的问题。本文从对灵感的分析入手,结合教师的活动,对教学灵感的激发与运用作了分析。探讨了发挥教学灵感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论写作活动中的灵感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有关灵感思维在各个领域的研究方兴未艾 ,成果斐然。本文仅就写作过程中的灵感思维现象进行探讨 ,剖析了灵感思维在写作活动中的表现特点 ,进而提出了创设“灵感”赖以产生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3.
灵感是智慧的闪光,是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典型特征之一。在倡导教学改革的新形势下,如何激发灵感,运用灵感进行教学革新,是每一个创新型教师必须关注的问题。本文从对灵感的分析入手,结合教师的活动,对教学灵感的激发与运用作了分析。探讨了发挥教学灵感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灵感作为认识活动的特殊现象,在创造性思维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通过考察灵感现象的本质及其发生过程,为理论界探讨提高主体创造素质的途径提供参考。本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对灵感现象的本质作了探讨,论证了灵感的实质是以直觉力为媒介的理性和非理性相统一的最佳思维状态,分析了灵感的构成要素,对直觉力进行了重点研究。第二部分对灵感的发生过程作了深层次的分析,阐述了灵感的表现形式,指出了梦活动中灵感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5.
灵感是智慧的花朵,是思维的奇迹。本文从灵感的本质、灵感的主要特征和灵感的获得三个方面对灵感进行探究,使人们更多地认识灵感,抓住属于自己的神来之笔。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文论对艺术灵感的探讨兴于六朝,这时期影响最大的是陆机和刘勰。具有发端意义的《文赋》生动地描述了灵感与文思的关系,《文心雕龙》则进一步将感物与灵感联系起来考察灵感的产生,并深刻地触及到灵感过程的创作心理机制的本质。唐以来文论继承并发展了六朝灵感论,主要观点有:灵感是创作的最佳状态,在灵感推动下进行创作,可达自然浑成之境;灵感可由外物触动与研读诗书激发;灵感稍纵即逝,故作者须时时“身在意中”,对灵感保持高度警觉,“兴来即录”;灵感的来去受制于创作主体的心境;灵机成异趣,不可苦吟亦不必拘于有无“寓意”;灵感来自偶然;灵感来自必然。  相似文献   

7.
我不是作家,也成不了作家。因为我写作的时候很少有灵感———灵感常常是在写作前出现的,凭着那点灵感我进行写作。如果灵感已经消失,而我的写作还没有完成,就只能预支下次灵感。然后很长时间都不想写作,等待灵感的来临。我成不了作家,因为我一直在等待灵感。灵感无法控制,所以我不能把写作当成职业,否则我一定会饿死。那样就永远无法得到灵感,也就不能写作了。在写以上文字的时候我是有灵感的。如果跑题了请不要见怪,因为我在有灵感的时候经常会跑题,啊不,是一般都会跑题。老师坐在前面监考的时候我没有灵感,老师站在旁边看我…  相似文献   

8.
灵感这一术语,在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中没有正式出现过,但在中国古代的文艺理论中,围绕着“灵感”现象而予以概括其内涵的术语还是不少的。“灵感”一词,是从西方翻译过来的。它既吸收了我国古代“童”字所含的神、巫等意,又较大地符合西方文化中灵感的原始含义和现代含义。在魏晋南北朝之前的中国古代文论中,很少有人涉足于文学创作中的灵感现象,更没有形成较为完整和系统的灵感理论,这和西方灵感理论的产生具有较大的区别。在中国古代的灵感理论建构过程中,文论家们对灵感的特征主要从偶发性、独创性和情感性三个方面进行了把握。自陆机描述了灵感现象之后,文论家们还试图对灵感做出自我独到的解释,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独具东方特色的“养兴说”。总之,经过一代又一代文论家们的不懈努力,逐渐地建构起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灵感理论。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数学直觉思维、数学灵感,并对数学直觉思维、数学灵感的培养进行了初步的尝试。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学习灵感的基本涵义,并就高校体育教学如何深化改革激发学生的学习灵感,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造性人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灵感思维是创造性思维中最难得、最宝贵的思维形式,它能够加速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加强学生灵感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于创造性思维的产生具有重要作用。在化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灵感思维能力培养可通过开展讨论激发灵感、克服定势诱发灵感、探究学习刺激灵感三种方法。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我结合学生实际,在作文教学方面进行了多次实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明显地提高了学生的作文水平。其中收集学生锦言并与作文紧密结合起来,就是一种比较成功的做法。学生锦言来自学生的灵感。中学生正处在青春期,好奇爱动,思维敏捷,富于联想。针对这一特点,我首先向学生讲授有关形象思维、悟性灵感的常识。灵感是精神处在高度兴奋状态,形象思维异常活跃的现象。它属于勤于观察,善于思考,感情丰富的人。同时还分别讲了触发灵感、凝思灵感、联想灵感、梦觉灵感的例子,介绍灵感的突发  相似文献   

13.
试论认识灵感本质的第三条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哲学唯心、唯物的对立本性导致了“灵感”的唯心、唯物之争。西方思辩理论的替代性决定了“灵感”理论对立的永恒性。混淆不同思维阶段出现的性质不同的灵感是导致西方灵感理论矛盾的根本原因。中国古代的文学创作理论中精密的“原生灵感”、“再生灵感”原理深刻地揭示了灵感的奥秘,为我们提供了认识灵感的第三条途径。  相似文献   

14.
我不是作家,也成不了作家.因为我写作的时候很少有灵感--灵感常常是在写作前出现的,凭着那点灵感我进行写作.如果灵感已经消失,而我的写作还没有完成,就只能预支下次灵感.然后很长时间都不想写作,等待灵感的来临.  相似文献   

15.
于春燕 《教师》2012,(20):126-126
本文在探讨灵感和灵感来源产生机制的基础上,结合服装风格以及灵感出现的特征,讨论了灵感在服装设计过程中的具体应用,旨在通过灵感思维激发、丰富和深化服装设计,寻求服装设计灵感来源与风格形成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
西方哲学唯心、唯物的对立本性导致了“灵感”的唯心、唯物之争。西方思辩理论的替代性决定了“灵感”理论对立的永恒性。混淆不同思维阶段出现的性质不同的灵感是导致西方灵感理论矛盾的根本原因。中国古代的学创作理论中精密的“原生灵感”、“再生灵感”原理深刻地揭示了灵感的奥秘,为我们提供了认识灵感的第三条途径。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学习灵感的基本函义,并就高校体育教学如何深化改革激发学生的学习灵感,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造性人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灵感在本质上是一种精神或情感准备与认知准备处于交互状态时的某种突然的明悟。灵感的激发和捕捉对艺术创作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但这又是很难做到的,别人的经验未必适合他人。不过,对灵感进行心理机制上和审美机制上的分析可以有助于创作者形成独特而有效的灵感激发方式。从心理机制上来说,灵感是在意识松懈,潜意识"放纵"的状态下涌现的某种意象;从审美机制上来说,潜意识意象是被审美规则规范化过的才蜕变成为了真正的艺术灵感。在艺术灵感激发过程中,有一定的审美准备是必需的。  相似文献   

19.
灵感思维是作家创作中感情受到出发后文思泉涌的表现。灵感思维的出现并非偶然,是作家长期生活积淀和知识储备的结果。灵感思维也不非神赐之物,完全可以通过后天培养触发。本文通过对灵感思维产生的原因和特点进行分析,着重阐述写作活动中灵感思维的产生与培养。  相似文献   

20.
赵敏 《培训与研究》2006,23(10):22-23
诗歌创作与灵感有着千丝万缕割不断的联系。灵感存在于诗歌创作心理过程之中。灵感的闪现符合诗歌创作的内在规律。灵感具有自发性和突发性,稍纵即逝,不可复得,所以古今中外诗歌创作大家都非常留心捕捉灵感。值得探究的是灵感还富有创造性,诗人一旦有了灵感,即如神助般地创作出天然浑成的佳作。千古流传的优秀诗篇无不与灵感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