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立健 《上海集邮》2000,(12):35-36
国家邮政局于11月20日发行了《中国“神舟”飞船首飞成功纪念》三角形邮票,这是我国三角形邮票于1951年发行其第一套以来与集邮者的阔别重逢,因此特别受人青睐。那末,世界上最早发行三角形邮票是在何地?这些邮票目前的价格又是几多呢?  相似文献   

2.
杨波 《上海集邮》2007,(11):20-22
《中国邮票史》第8卷封片部分记述了1966—1978年发行邮资封片的情况,其中有一些问题需要讨论。为此,我曾著文阐述(参见041132),以下继续讨论:1.56种邮资信封的发行起止时间第248页(为《中国邮票史》第8卷页码,下同)"在1969年10月至1977年3月期间,共发行普通邮票6.5套60种,普通邮资信封4套56种……"  相似文献   

3.
水果形邮票求新求变是当今世界邮票发行的一种趋势,非洲的塞拉利昂及南太平洋岛国汤加开创了发行异形邮票的先河,多次发行异形邮票。如按照平面几何学要求,对有些邮票的形状,则无法形容,估且用邮票形状来形  相似文献   

4.
2002年国家邮政局颁发了《关于邮票选题的若干规定》,其中对普通邮票发行频次做了如下规定:“普通邮票一般5年左右发行一套(遇有邮政资费调整可根据需要提前或推后)。”  相似文献   

5.
标新立异常常会产生引人注目的效果,集邮领域中亦然。长方形邮票看久了,突然见到三角形、圆形、非几何形状的邮票,会觉得眼睛为之一亮,有异军突起之感。邮票形状上的标新立异产生异形邮票,邮票齿孔上的标新立异产生异形齿孔,邮票发行方式上也时有标新立异之举。  相似文献   

6.
蔡秉旋 《集邮博览》2009,(12):30-31
澳门是世界上开办邮政较早的地区之一,邮政事业始于1825年,1869年6月设立第一个邮局,1884年3月1日发行第一套"皇冠"普通邮票,1898年推出第一套纪念邮票《伽马发现印度400周年》。澳门邮票可分为三个时期:澳门邮政自主前发行的邮票(1884—1980年);澳门邮政自主后至回归前发行的  相似文献   

7.
邮资凭证和丰富集邮收藏的作用。但是,这类异形邮票和其它邮票相比较,除了形状不同外,究竟还有什么不同?还有哪些特征?本文试作肤浅分析。富于变化的观赏性综观世界各国所发行的异形邮票,虽然大多仍为规则的几何图形,但它却富于变化,多姿多彩,使邮票园地分外灿烂。这类邮票外形有正方形、平行四边形、菱形、梯形、三角形、五角形、六角形、八角形、圆形、椭圆形、十字形、多边形等等。此外,还有不少是无章可循的  相似文献   

8.
一、新普票面目一新: 众所周知,普通邮票是邮票家族中的老大哥,世界上第一枚邮票——1840年英国的黑便士,我国的第一枚邮票-1878年的大龙邮票,以及世界各国的早期邮票,都是普通邮票。随着邮政的发展,特别是集邮的催化,才逐渐出现了纪念邮票、特种邮票、航空邮票、附捐邮票等。但普票还是以它面值种类齐全,适用于各种邮件;发行量大;发行时间长;每套枚数多;同一设计常常  相似文献   

9.
位于太平洋中南部的皮特开恩群岛1998年10月发行的全套4种《热带花卉》邮票,不但是等边三角形的异形票,而且采取正、倒各2种的交错排列形式,全套票按面值从低到高放置在一起又构成平行四边形(如图)。三角形是异形票中较常见的票形,但像这种  相似文献   

10.
笔者自1991年编组《天安门图邮票》邮集参加全国集邮联合会在上海举办的“庆祝建党七十周年集邮展览”以来,在传统集邮的道路上已经艰难地行走了13年,其问邮集几经修改(仅题目就曾先改为《天安门图普通邮票》,再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套普通邮票》),素材不断补充、提高,相关的集邮知识也随之日积月累、水涨船高。今将己之感悟择要倾吐,与同好共勉。传统集邮,是一种按照邮票的发行顺序、国家(或  相似文献   

11.
从1995年开始,我国纪特邮票发行增加了地方选题,这对扩大邮票选题范围,搞好邮票的发行起到了推动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1995年纪特邮票发行原计划33套,其中地方选题12套,但实际发行的地方选题仅6套,有一半落空。 另外,从1987年开始,我国隔年交替发行《水浒》和《三国演义》系列邮票,但1995年列入计划的《水浒》  相似文献   

12.
当我写下这个小标题时,忽然想到我国的纪10《保卫世界和平(第二组)》邮票,它是三角形的,发行至今已55年了。三角形邮票最早出现在非洲的好望角,即1853年的“希望女神像”邮票。三角形以及各种异形邮票,各国陆续有所尝试,但小型张少得多。我所谓“六十年前的三角形邮票小型张”,指的是罗马尼亚1945年发行的一组2种三角形邮票小型张——纪念罗马尼亚工程师协会第16次大会。第1种绿色,所含三角形邮票打有齿孔,图案为“雷希察上空的飞机”,画了希腊神话中振翅飞翔的代达罗斯的塑像,群山环绕,天线耸立,一架巨型飞机掠过长空;第2种洋红色,所含三角形邮票不打齿孔,图案为“锡纳亚上空的飞机”,画了一个手持量规的蹲坐着的神祗,背景中高炉林立,巨大的烟囱冒着浓烟,远处有飞机飞过。这组小型张所含均为航空邮票,所以图案都离不开飞机。小型张的发行量仅3万套。  相似文献   

13.
王渭 《集邮博览》2008,(7):38-40
众所周知,普通邮票是邮票家族中的老大哥,世界上第一枚邮票——1840年英国的黑便士,我国的第一枚邮票——1878年的大龙邮票,以及世界各国的早期邮票,都是普通邮票,又称作常用邮票、通用邮票。但是俗话说得好:习焉不察。经常用它见它,反倒不被人们注意了。实际上,普票历史最悠久,品种最多,印量最大,流传最广,是邮票之本。中国邮政从2002年2月1日,开始发行新的普通邮票:普30  相似文献   

14.
《集邮博览》2012年第3期发表的署名文章“新中国第一套普通邮票订印的历史记录”,披露了一份1950年1月913,邮电部邮政总局向上海供应分处发出的,关于调整全国通用普通邮票(即天安门图第一版,1955年1月中国集邮公司开业后首次编印售品目录时编定为普1——笔者)面值种类及数量等的供字第2/65号指示影印件,并予以了详细解读,之后又根据《中国邮票史》第7卷(以下简称“7卷”)的相关记述,指出“新中国第一套普通邮票从1949年12月19日计划订和到1950年2月10日通令发行,其间对邮票面值和各枚印量进行了3次调整……”  相似文献   

15.
山外 《中国集邮》2001,(2):12-13
1981年发行的《普21》,是建国以后到1981年间,枚数最多、且第一次采用山水风光图案的一套普通邮票。这套邮票,从选题、设计到雕刻、印刷,都是成功的,是非常理想的一套邮票。  相似文献   

16.
秦军 《集邮博览》2010,(5):12-13
清代发行的邮票主要包括清代海关试办邮政和国家邮政发行的邮票。1878-1911年共发行了普通邮票8套59枚、纪念邮票3套21枚、欠资邮票3套16枚、快信邮票7套7枚、加盖改值邮票9套61枚、西藏贴用邮票1套11枚、对剖票3套3枚。  相似文献   

17.
2013年韩国邮政发行纪念、特种、贺年邮票19套共54枚,普通邮票11枚,个性化邮票4枚。  相似文献   

18.
邵林 《上海集邮》2000,(6):40-41
自从1944年山东战时邮务总局最早发行毛泽东像普通邮票以后,不少解放区都曾采用毛泽东像作为邮票图案,主要是普通邮票,大多全套同图,也有:全套不只一种毛泽东像,且另有其他题材图案,如“陕南版”;与朱德像同为一套,且另有其他题材图案的.如江淮邮政邮票;与朱德像同为一套,且另有与朱德像同为一枚邮票图案的,如安东一版;作为纪念邮票主图的,如《中共七代大会纪念》邮票;  相似文献   

19.
《上海集邮》2002,(1):6-6
邮电部设有邮票发行的专门机构,五十年代专门从事邮票设计工作的有六七人,绝大部分人员都是分工设计纪特邮票,邮政业务上用的普通邮票却几乎都是孙传哲先生一人承担。因为普通邮票一般是两三年要更换一套,有时是更改邮票使用面值,临时要提供邮票图稿。普通邮票使用量大,面积也相对小。  相似文献   

20.
一凡 《上海集邮》2003,(11):29-29
自邮票票形突破矩形,便诞生了"异形邮票",发展至今可谓"异"得五花八门,这符合事物发展规律,不足为怪。从最初的三角形、菱形,到后来的梯形、平行四边形、圆形、六边形、八边形……再后来的票形直接就是邮票所描述事物的原形,如香蕉、五角星、地图等,不再用凿打工艺制成传统的齿孔,而是用压印工艺制成适应自粘票的分割线,用邮者只要一揭一贴即可,倒也方便。笔者以为,这些形状的邮票再用"异形邮票"作其归类的表述已不能涵盖其形式上与通常异形邮票的区别,而应称作"象形邮票"较贴切,也符合其票形是事物原形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