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探究文化本质视角下高校新手教师身份认同的影响因素,既能为社会深入理解高校新手教师身份认同提供一定理论支持,也能为教师身份认同研究提供文化本质视角的参考和借鉴。通过半结构化深度访谈采集3位高校新手教师身份认同的相关数据,借助NVivo11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编码与分析,归纳出影响高校新手教师身份认同的6个基本范畴并聚焦为3个主范畴,在此基础上建构高校新手教师身份认同理论模型。研究发现,教师主体因素为内部驱动因素,直接影响高师新手教师的身份认同感;人际关系与文化社群因素是外部情境因素,间接影响高师新手教师的身份认同感。教师主体的文化理解是身份认同的根源,社群关系的建设是新手教师身份认同的表现形式,社群文化的建设是新手教师身份认同的软尺。  相似文献   

2.
学习已经成为教师职业生涯中一种新的"生活艺术",新手教师学习是新手教师持续追求专业发展和个人发展相统一的实践性活动.新手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呈现"边缘人"的身份,其教学实践能力、教学关注点、职业认同等方面相对于熟手型教师、专家型教师具有边缘性.基于新手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边缘人"的身份,需要依托相互关联的专业成长模式、混合学习环境中的知识管理模式、临床指导学习模式支撑起新手教师的学习过程,使其最终走向教育教学"中心追求者"的身份,促使新手教师实现以发展教学专长、关注学生学习、自我认同与完整为中心的学习目标.  相似文献   

3.
教师德育专业能力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内容。专业人员的身份标定了教师德育专业能力发展的路向,教师德育专业能力发展受到自身内在因素和专业外在环境两个方面的影响,身份认同是教师德育专业能力发展的内在理据。教师专业身份是教师德育专业能力发展的逻辑起点,身份认同与教师德育专业能力发展共生共享,身份认同程度决定教师德育专业能力发展水平,教师德育专业能力发展是身份认同的结果。教师通过德育专业价值认同、德育专业角色认同、德育新师生观认同和德育文化认同等身份认同的策略来促进自身德育专业能力发展。  相似文献   

4.
运用问卷法对广西某市50名幼儿园新手教师的归属感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新手教师归属感处于中上水平,身份归属、情感归属、精神归属这三个维度都高于对应临界值,不同生源地、性别、学历的新手教师在归属感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领导管理、园所环境、职业认同与教师归属感存在显著性正相关。因此,建议通过加强政策导向、加大宣传、改变观念,保障新手教师的权益;营造良好环境与氛围,构建和谐人际环境;完善幼儿园新手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平台,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倡导幼儿园新手教师的个人努力等方面提高幼儿园新手教师的归属感。  相似文献   

5.
职业认同对于维持教师的工作动机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调查发现,贫困地区幼儿园教师的职业认同处于中等水平,并在年龄、教龄、学历、工资水平、择业动机、劳动关系、园所性质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这表明教师的工作经验与专业经历、社会地位与工作待遇、身份属性及幼儿园的工作环境都对教师的职业认同有重要影响。为提升贫困地区幼儿园教师的职业认同水平,各级各部门要注意选拔和培养具有内部动机的幼儿园教师,不断改善贫困地区幼儿园教师的工作环境和工资待遇,持续促进幼儿园年轻教师职业胜任力的发展,增强其专业发展动力与自我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6.
在建设新时代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国家战略背景下,新手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已成为中等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布迪厄社会实践理论以其独特的视角开辟了一个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理论切入点。通过文献回顾发现,布迪厄社会实践理论场域、资本和惯习等概念已用于我国教师教育发展研究领域,但与中学新手教师结合较少。新手教师一般自身文化资本积累不足,社会资本及物化资本均薄弱,导致其位于教育场域的边缘位置,处于受支配地位,在学校竞争中处于劣势。中学新手教师应努力增进文化资本积累,拓展社会资本网络,正确应对物化资本薄弱现实,提高专业身份认同。同时,学校要动态调整场域资本架构,加强教研共同体建设,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不断完善教师专业发展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7.
教师专业阶段化发展是把教师的发展历程视为一个分阶段不断发展的过程。采用访谈作为收集质性资料的方法,运用内容分析法开展质性研究,将教师发展阶段分为新手阶段、能力构建期阶段、职业稳定期阶段和专家阶段,并将教师专业发展与职业周期、生命周期以及家庭周期有机融合,多视角解读教师专业发展各阶段影响因素,给出教师专业阶段发展的具体策略。研究表明,对新手教师的激励措施和支持体系应重点关注其对组织系统的融入以及对教师角色的理解;对能力构建期教师应重点关注其教学技能的改进,给予其学习的机会;对职业稳定期教师应重点处理职业高原、职业倦怠或专业成长机会缺乏的问题,以促进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的深入融合;对专家教师则应满足其分享专业才能的需要,以任务导向和破解专业发展难题为主要着力点。  相似文献   

8.
邢青 《教育探索》2022,(5):74-77
具有教师和干部“双重身份”的辅导员,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而清晰有效的辅导员身份认同是其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和保障,但种种现实因素导致辅导员队伍面临着价值冲突、角色冲突和发展冲突,严重影响了辅导员身份认同的建构和理想价值的实现。为消解高校辅导员身份认同冲突,辅导员自身应转变角色观念,坚定辅导员从业信念和信仰;通过他者认同强化职业价值,提升辅导员自身认同感和效能感;高校应完善机制建设,拓宽辅导员职业发展路径和空间。  相似文献   

9.
作为职业名称的“教师”,其涵义很难界定,所以,教师身份认同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时下阳光文化的出现,对教师身份认同,尤其是外语教师身份认同提出了新的思考。阳光文化是长江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学院文化,是外国语学院全体师生的精神追求、价值取向、行为表现以及所处环境的集中展示。基于阳光文化的教师身份认同对已有的教师的职业身份的界定“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有新的理解。依据阳光文化的内涵,教师身份认同由三部分构成:阳光的职业情感、阳光的职业知识和阳光的职业技能。  相似文献   

10.
双师型教师身份认同关注双师型教师对自我及职业的认知和诠释。身份认同是双师型教师价值判断的基础,能帮助双师型教师获得职业尊严感,赋予双师型教师职业生活价值,是教师实现主体性价值的前提。在职业教育中双师型教师的身份认同还赋予实践教学积极意义。双师型教师身份认同的内容框架包括三种类型和四个维度:专任教师、兼职教师、实训指导教师;自我认同、专业实践身份认同、他者认同和群体认同。  相似文献   

11.
国际中文教师身份研究是在全球化步伐持续加快和国际中文教育不断深化发展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已有研究在内容视野上凸显了国际中文教育复杂、多元、跨文化的特殊性;从职前、新手和有经验的熟手教师等角度描述了教师职业发展阶段的不同现状;关注了不同国别语境的多元性;并且注意到身份认同冲突在国际中文教师群体上的突出表现并剖析身份认同冲突的产生原因主要是学科定位重实践、人才培养轻科研、评价认证缺体系。国际中文教师研究同时也面临困于对复杂多元对象的划分、研究缺乏跨学科理论视角以及忽视认同冲突的积极作用等挑战。后方法理论为教师身份的解构与重塑提供了新的路径,国际中文教师身份研究应将“身份”建立在个人、社会、国家和全球现实的交叉点上,真正从理解转化为行动,推动高素质国际中文教师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2.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关乎整个乡村教育的发展,而乡村教师身份认同是影响乡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的重要因素。乡村教师身份认同危机的成因包括复杂制度的现实规约、乡村学校环境的弱势、社会支持系统的乏力、教师主体自我的缺席等。为纾解乡村教师身份认同危机,应建立长效政策支持机制,均衡发展乡村学校文化,激发教师主体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13.
研究运用系统性文献综述法,对SSCI数据库中收录的2000-2017年教师教育者身份认同研究的分布特征,发展趋势进行梳理和分析,聚焦教师教育者专业身份认同的困境、影响因素和建构路径.研究发现:工作环境与机构文化的变化,教学与科研压力,专业实践能力不足引发教师教育内心紧张、焦虑、孤独、无助等多种消极情绪,这些消极情绪体验和较低的职业效能感导致教师教育者难以认同并建构"研究者"和"教师的教师"的专业身份.自我研究、叙事探究和学习共同体协助下的反思性教学实践能有效支持教师教育者建构新的专业身份,提高专业能力.  相似文献   

14.
双师型教师身份认同关注双师型教师对自我及职业的认知和诠释。身份认同是双师型教师价值判断的基础,能帮助双师型教师获得职业尊严感,赋予双师型教师职业生活价值,是教师实现主体性价值的前提。在职业教育中双师型教师的身份认同还赋予实践教学积极意义。双师型教师身份认同的内容框架包括三种类型和四个维度:专任教师、兼职教师、实训指导教师;自我认同、专业实践身份认同、他者认同和群体认同。  相似文献   

15.
专业身份(认同)作为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成为教师教育研究关注的热点问题.实习(职前)教师对教师职业身份认同的实现是实习教师不断与实习环境的多种构成要素之间互动的结果.在实习环境的构成要素中,人际互动对实习生身份认同的影响最大,而人际话语沟通是人际互动中最显著的方式.文章通过个案展现了话语在一位硕士实习教师对小学教师职业认同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认同的过程是在外部权威话语和内部话语的张力作用中伴随着自我效能感的提高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6.
乡村振兴基础在乡村教育,关键在乡村教师.新型城镇化、教育现代化和教师专业化在给乡村教师带来良好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容易使他们在专业特质、专业价值、专业境遇、专业自我等方面产生遮蔽与迷思,遭遇身份认同、生存状态、自主发展、专业文化、职后培训等现实困境.乡村教师现实困境的超越和突破,必须注意提高乡村教师地位待遇,减轻乡村教师生存压力;培育乡村教师乡土情怀,增强乡村教师身份认同;强化乡村教师自主发展意识,提升乡村教师自主发展能力;厚植乡村教师文化情感,激励乡村教师文化自觉;充分利用网络教育资源,推进乡村教师菜单式培训.  相似文献   

17.
《滁州学院学报》2021,(2):94-99
提升"对口择业意愿"是促专业教育与就业岗位高度匹配的重要途径。通过758份大学在校生问卷调查,利用多重中介模型等统计方法,对"专业认同"影响"对口择业意愿"的效应程度及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专业认同"影响"对口择业意愿"的过程同时具有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随着专业认同程度的加深,对口择业意愿趋于强烈,同时以"行业认知"和"职业认知"为途径,二者之间存在显著的多重中介作用机制;受到个体特征因素影响和"新冠疫情"冲击,"父母为体制外工作人员"和"个体对专业兴趣的持续关注"将促进学生对口择业意愿,但"新冠疫情"也使在校大学生出现转变择业意愿的想法。  相似文献   

18.
从专业能力、教育理念和专业精神三方面展现了一名幼师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新手教师的专业发展历程。幼师学校新手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包括个人特质、个人成长史、自主发展等个人因素和幼师生素养、他人认同、学校管理等环境因素。为此,高师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幼师学校给予新教师针对性的专业支持,教师自身应注重有效快速地"补短"。  相似文献   

19.
教师专业发展关系到教学质量、师资队伍建设、教育理论的提升等.制约教师专业发展存在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包括外因和内因.马克思主义哲学观认为,内因是决定着事物的变化发展,外因通过内因发生作用.因此,处于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的是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笔者经研究发现教师专业身份认同建构趋势:文化依从、文化觉醒、文化创生.探索并揭示其建构路径,旨在促进教师成长,实现其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20.
教师是课程变革的关键。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中,由于深刻的文化、制度缘由,教师阻抗表现为改革认同缺失、专业自我认同危机、课程权力泛化、课程素养弱化等,导致改革并非一帆风顺。应对课程改革对教师文化的挑战,重建教师教育专业共同体、重构教师教育者的专业自我认同并推进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发展,从而再造教师教育专业文化,应成为高师院校课程改革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