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生命教育视角下学生如何成长?本文秉持生命是教育的逻辑起点和归宿,以爱己、修身、奉献为主要内容,通过多种渠道多种途径,对中学生进行生命与健康、生命与成长、生命与价值的教育,帮助和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个人、集体、社会的关系,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爱惜生命的态度,学会欣赏和热爱自己的生命,进而学会对他人生命的尊重、关怀和欣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2.
<正>【教学理念】一、通过朗读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的朗读相当重要,它是将无声的书面语言转换为有声语言的过程,有助于学生深入的理解课文内容,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让学生从中受到审美教育。以《爱莲说》的教学为例,中国传统文化以含蓄为美,文言文更是言简意赅,蕴义深远,尤有"只可意  相似文献   

3.
生命是美丽且鲜活的,但生命又是极其脆弱的,生命十分可贵,值得我们去珍惜。但是,中学生漠视生命的事却时常发生。他们不了解生命,不能正确认识、尊重生命,他们甚至没有健康意识。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接受教育,学校教给学生的不应该只是那些知识,学校还应教会学生珍惜、尊重生命。因此,从探究中学生生命教学策略出发,旨在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魅力,培养他们的健康意识。  相似文献   

4.
方蓓 《生活教育》2012,(18):47-50
当前语文阅读教学面临文本生命与学生生命相脱节的困境。教学理念影响着教学行为,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做到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设法拉近学生与文本、与作家、与教师的距离,消除彼此的隔阂,为学生营造一个美丽、和谐、幸福的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5.
褚成红 《天津教育》2014,(19):37-38
品德与社会课程注重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课外文本资料的交流是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和运用信息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品德与社会课常用的教学活动之一。课外文本资料指教科书之外的、与教科书内容有关的文字、图片、图表等资料。在品德与社会课堂上,经常出现学生机械地宣读课外文本资料,进行资料简单堆砌的现象:一人读课外文本资料,其他人听,交流资料的活动表面化、形式化、简单化,造成读者和听者都没有多少收获,学生的思维也没有得到激活和训练。那么,如何提高品德与社会课外文本资料交流的实效性呢?  相似文献   

6.
阅读教学具有对话的“性格”。这一对话过程是生命与生命的交流,是师生、文本乃至更多方面、更广泛范畴的对话。尊重学生理解体验的多元性、鼓励发表独到见解或不同的声音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在对话的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才能培养主体意识、创新精神.才能使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才能使学生的生命得以自主地发展。但尊重独特感悟.不等于可以忽视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7.
生命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根据中学生的特点,从中学生命教育的意义、目标出发,就生命教育的内容、实现途径进行了探析,以激发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对生活的热爱.提高他们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8.
一、网络时代中学生心理问题干预的有效途径探索(一)内涵界定,引领研究网络时代中学生心理问题干预,需要按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整体规划初中和高中心理问题干预的内容序列:初中阶段,以"尊重生命"为重点,着重利用网络环境的正面影响及网络信息技术帮助和引导学生了解青春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掌握自我保护、应对灾难的基本技能;学会尊重生命、关怀生命、悦纳自我、接纳他人;养成健康良好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9.
生物作为一门研究自然生命和生态现象的学科,承载着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关注环境、爱护生态的重要使命。步入新时代,社会对学生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时代课程教育改革,对中学生生物学习的重点进行了调整,在生物教学的过程中融入生态伦理教学,成为中学生物教学的重点内容。本文主要从初中生物教学出发,探讨对学生进行生态伦理教育的重要性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
教科书是国家培养未来人才的权威文本和重要载体,人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直接或者间接地涉及了众多爱国教育元素.数学教科书整体编排符合小学生的认识发展规律,不同年级的数学教科书中爱国教育元素侧重点不同,占比也不同.从了解自然到保护自然,尊重生命到社会结构发展,文化传承到文化创新,立足中国到面向世界.文章从自然、人民、文化、社会主义建设和国际交流五个角度详细阐述了人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中的爱国教育元素.世界不断变化,人类也在发展进步,未来的数学教科书应以学生认识规律为基础,从不同角度编排具有时代气息的爱国教育元素.另外,教师应在数学教学课堂中深入挖掘教科书中的爱国主义素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11.
当前,中学语文教辅图书已成为中学生学习语文不可缺少的学习资源,但在辅助中学生学习的同时,多、杂、滥的中学语文教辅图书也出现了令人担忧的问题。为了中学生的健康发展,迫切呼唤中学语文教辅图书从片面追求应试向着力提高语文素养回归,从单一模式化解读向注重启发学生思维回归,从偏重工具性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回归,从脱离教材和教学向围绕课标和拓展教材回归。  相似文献   

12.
错位:高师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与中学语文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现当代作家的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高师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与中学语文教育质量息息相关。但从目前的现状来看,二者在教材文本、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存在着严重的错位现象。纠正这种错位现象,疏理高师和中学语文教育的通道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3.
沪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选文中女性形象审察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务院在《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年-2010年)》中重申:“将性别平等意识纳入到教学内容。”教材作为教学内容最重要的载体之一,其隐含的基于一定的社会文化的性别观对学生的性别观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近年来,随着女性主义研究视角在教育领域中的延伸,教材中出现的女性形象开始受到关注,上海作为我国女性在经济、文化等方面最活跃的城市,具有一定地域性质的沪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其选文中的女性形象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4.
作为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插图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与记忆、培养审美情趣、影响情感态度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回顾了初中语文教科书插图编绘的概况 ,同时对插图教学的现状进行了调查 ,发现目前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插图仍存在一些问题。由此 ,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在编绘方面 ,应立足学生 ,结合教学 ,重在引导 ;在教学中 ,应指导学生读图 ,组织教学用图 ,根据需要配图  相似文献   

15.
现行的中学语文课本,选材有许多不足之处,选用已知各种作品充作教材应遵循四个原则,科学性原则,拓展性原则,兴趣性原则与开放性原则。  相似文献   

16.
构建和谐、高效的初中语文课堂是新课程背景下深化语文教学改革的关键。根据构建主义理论,学习是学生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因此,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率应当从开拓知识的宽度,延展知识的长度,提高知识的高度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7.
语感是人脑对语言材料的一种最直接的反映。对于缺乏敏锐的语言感受力的初中生来说,语感的培养尤为重要。在初中语文的教学实践中,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提高学生的语感素质:积淀,提高感受力;阅读,增强感知力;实践,强化语感能力。  相似文献   

18.
关于语文教材中的青少年形象对中学生成长的积极作用,不少研究者早已有所述及。但教材中这一形象与学生成长实际影响究竟如何,一直没有较全面的论述,无法为语文教材编选提供具体明确的指导意见。本文对此作了专门研究,认为其影响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促进作用、抑制作用、无效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初中语文教材中选用了一些我国古代的著名文学作品,对学生学习古代汉语与传统文化十分有益。教材中的注释有些不够准确,容易造成误解,现在做些辩证工作,供教师参考。  相似文献   

20.
伪满洲国时期,日本侵略者通过伪满政权对当时的中小学教科书实施了全方位的控制,一方面强化对教材的审核力度,加速废止原有教材,另一方面依据奴化中小学生的要求,全力炮制新教材,并倾力打造配送教材的迅捷通道。日伪对中小学教材的控制,便利了其实施奴化我国东北中小学生的罪恶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