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毅 《记者摇篮》2000,(4):43-43
我国新闻摄影名家蒋齐生曾说:“优秀的新闻摄影作品,能把新闻价值、历史文献价值与形象的审美价值结合为一体”,因此,图片新闻是形象地记录时代与历史的重要手段之一。图片新闻的核心和灵魂是新闻图片一般来说,图片新闻由三部分组成,即新闻图片、标题和文字说明。也有些图片新闻只有图片和标题,有些则只有图片和文字说明,然而,无论图片新闻有几个组成部分,其核心和灵魂都只能是新闻图片。  相似文献   

2.
新闻图片在报纸版面上,具有天然的吸引力,它的形象性、直观性会在一瞬间给读者最大限度的信息量。一张质量好、有视觉冲击力的新闻图片,不仅可以活跃版面,还能代替一些连篇累牍的文字描写,在最短时间内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新闻图片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新闻图片是用形象来传播信息的,它所报道的对象不但要有新闻价值,还要具备形象价值。这就决定了它的局限性:有些新闻  相似文献   

3.
冯楠  李勇 《新闻窗》2006,(6):76-77
穆青同志早在1986年就提出,新闻摄影这一翼同文字报道那一翼相比,翅膀还不够硬,不够丰满,显得弱了一点。他说,文字报道再多,时效再快,也不能代替摄影。图片在宣传中的优势,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受到重视。通过新闻图片读者既能了解到新闻内容,又能享受图片在视觉上的美。更重要的是,它是最真实、最直接、最形象、最具体的事实凭证。文字报道,他可以不相信,说你夸大了,或者歪曲了;图片新闻,真凭实据,摆在你面前,容不得半点怀疑。所以说,图片报道征服读者的力量是相当大的,它比文字报道更有说服力。  相似文献   

4.
正标题制作中的几个要点一篇好的新闻,首先要有一个好的标题。标题就像新闻的眼睛,通过它能够看到整条新闻的价值。标题好,新闻价值就会得到充分体现。否则,新闻的价值就可能被湮没。那么,什么样的标题才是好标题呢?笔者认为,标题只要能吸引读者阅读,激发读者阅读新闻的兴趣,就是好标题。标题制作要点笔者结合自己长期的采编工作,谈  相似文献   

5.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是最先映入读者眼帘的文字,一张报纸是否好看,新闻能否吸引读者阅读下去,除了新闻图片外,标题是第二个重要的元素。  相似文献   

6.
陈小芃 《传媒观察》2004,(10):54-55
把党报的国际图片新闻打造成新闻精品,有一定的操作规则,因为党报国际图片新闻植根于党报,在图片画面上,有一定的品位和审美取向,符合大众的审美习惯,但绝不媚俗;在新闻内容上,信息容量大,信息内容新,具有独立的阅读冲击力,新闻价值不低于甚至超过相应的文字稿;编  相似文献   

7.
朱军  盛新华 《新闻界》2006,(4):132-132,129
报纸标题特别是新闻标题“既是新闻事实的浓缩与结晶,是新闻价值的集中体现,也是对新闻事实的认识与评价,是媒介对舆论的引导。”①因此,要求作者用精练的语言对新闻内容或中心思想做出最富有特色的概括,要能做到在第一时间内吸引住读者的注意力,因此作者在报纸标题语言的运用上趋新、创新意识很强,常常采用一切可能的手法来制作最具个性化的标题。同时读者对报纸标题的语用参与热情也很高,他们欣赏那些一瞥就能拨动心弦的充满新意的标题,贬斥那些内容平淡无奇、语言运用缺乏基本规范的标题。纵观当前的报纸,不乏高品味的标题,但也有很多标…  相似文献   

8.
标题作图     
忻志伟  周骥 《新闻实践》2013,(5):I0004-I0004
标题作图,就是利用新闻内容的特性,在标题上进行艺术加工,从而产生图片的效果。说白了,就是在无图的情况下,用标题来替代图片,并发挥图片的作用。如图一,美军突袭队接到情报后迅速出击,成功击毙头号恐怖分子本·拉登。出于宗教及其他因素的考虑,美军未公开相关图片,报纸自然也无法用图片来反映这一震惊世界的新闻事件。于是,美编巧妙地在标题上做起了文章,“拉登”两字分别各“挨”了美编一枪,这两个又大又圆的枪眼,足以告知读者:本·拉登已经毙命。  相似文献   

9.
新闻报道是对事件的一次叙事学改编,而新闻图片则是对新闻叙事学的二度改编。新闻图片将事件最惹人关注的部分展现出来,借以吸引读者,引导阅读。新闻图片把高潮普遍化,制造了图片事件。在图片事件中同一事件、同一人物自身对立起来,它也加快了事件的差异化,从而组成一个多元、对立、矛盾的图片事件群。  相似文献   

10.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是新闻的精华,是受众识别新闻内容、判断新闻价值的第一信号。标题的优劣直接决定着读者的阅读欲望。当下,新闻已进入读题时代,这对纸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试以笔者十余年的社会新闻编辑工作经历,分别从简洁化、切题化、形象化、趣味化等角度剖析社会新闻标题的语言特征。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大家一方面需要了解世界上发生的大事,一方面又没时间和兴趣看冗长的文章。让文字新闻和图片新闻两翼齐飞,是现代报纸的一大特征。但长期以来,我们的许多组版编辑却对新闻照片所具有的比文字新闻更集中、更直观、更形象、更可以表现事物的最典型瞬间的优势,以及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有选择地汲取新闻”,可以长期保存,因而具有较高的资料价值和文献价值的独特键力认识不足,忽略了它可以作为一独立的宣传手段的作用,而仅仅把它当做美化版面的一个要素来对待,以致版面常出现“文字不够照片凑,文字稿多挤…  相似文献   

12.
党西民 《新闻通讯》2012,(11):28-29
新闻报道是对事件的一次叙事学改编,而新闻图片则是对新闻叙事学的二度改编。新闻图片将事件最惹人关注的部分展现出来.借以吸引读者,引导阅读。新闻图片把高潮普遍化,制造了图片事件。在图片事件中同一事件、同一人物自身对立起来,它也加快了事件的差异化,从而组成一个多元、对立、矛盾的图片事件群。  相似文献   

13.
曲宏 《记者摇篮》2006,(7):48-48
华盛顿邮报说:“一张好的新闻图片有助于报纸的销售,而好的文章却没有这样的功能”。在以浏览为主要阅读方式的今天,新闻图片成为吸引读者注意力的重要手段。今天,纸质媒体无疑进入了厚报时报。就拿沈阳的报纸来说,辽沈晚报平日48版,而一旦有特刊,60多版、80多版是常事,有时甚至超过100版。读者阅读报纸的方式逐渐向速读转化。根据美国一家媒体的调查,读者阅读的顺序一般是图片——标题——图表(包括插图)——文字。读者79%的信息来自视觉,大量使用图片的《今日美国》报,成了美国发行量最大的报纸。重视图片成了以视觉思维为主的编采理念的…  相似文献   

14.
什么是新闻标题?通俗的说:新闻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和灵魂,是对新闻最有价值内容的浓缩、概括和提炼。按照教材上的说法是:"新闻标题是用以揭示、评价新闻内容的一段最简短的文字,用大于正文的字号刊于正文之前。它通常被用来指代整篇新闻"。新闻标题的最终目的就是:突出新闻价值,吸引读者阅读新闻。著名学者、新闻理论家梁衡说:"一篇稿,无论采、写、编,第一件事就是找‘眼睛’,并且努力把它提炼到标题上。  相似文献   

15.
王聪华 《青年记者》2007,(14):76-77
很多情况下,由于人们对新闻摄影的认识只限于从图片的角度或者图片生成的角度来认识,特别是报纸上的图片在大多数时候没有独立性,它只是报纸整体传播中的一个元素而已。其实,报纸上的新闻图片在承载、传播相应的新闻信息的同时,还有一个客观的功能,就是形成视觉兴趣区,刺激读者的眼球,强化整个版面的视觉张力,从而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相似文献   

16.
傅克强 《新闻前哨》2012,(10):81-82
如何使新闻作品的标题,具有能够勾住读者的眼球.并煽起其内心冲动的要素——可读性呢?这是标题制作艺术的关键所在。一、标题的可读性与新闻事实标题是新闻的组成部分.是对新闻的概括、提示或评价,是新闻内容最凝炼、最集中的表现形式,因而它必须以新闻内容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依据,并担负起传递新闻的重要使命。以最恰当的形式、最恰当的语言,将最能体现新闻价值的那部分事实提炼成标题.是体现新闻编辑业务素质必不可少的功力。  相似文献   

17.
郭燕平 《新闻窗》2007,(2):74-75
如今,我们的社会经济正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几乎没有更多整块的时间阅读报刊。而与此同时,各种高密度的信息却铺天盖地的袭来,强迫现代人必须用最快捷的方式来了解一些对自己有价值的信息,以适应这个信息快速更替的时代。我们都知道,新闻版面呈现的是一种具有独立报道功能的新闻载体,以定格新闻事件过程中的高潮、瞬间和典型事件,再现事件现场。而图片在报刊上的应用,无疑更是一种最直观、最有感染力、最能强化人们记忆的方式,它能使受众在瞬间就能实现与新闻的零距离接触。同时,由于图片独有的视觉冲击力,会让读者的眼球在一瞬间被吸引,更快的让读者进入摄取信息的过程,进而更深入地了解报纸的其他内容。  相似文献   

18.
在新闻实践中,标题不仅能吸引读者阅读新闻,而且能帮助读者理解和评价新闻。一则好的标题甚至可以让新闻的作用延伸,使新闻的影响得以发展。制作标题的水平,是衡量一个编辑合不合格、优不优秀的重要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19.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是吸引读者阅读新闻的"法宝"。在制作新闻标题时,引用手法的运用能增强表达效果,拉近新闻与读者之间的关系,使读者产生阅读的兴趣。本文归纳了几种引用的形式,并试举了一些新闻标题作为例证。  相似文献   

20.
林奇 《中国记者》2012,(6):72-73
创意性标题就是把新闻事实中的各种主要元素以及相关元素进行优化组合或整合所产生的新意,通过题目表现出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做过的一次读者调查表明,在被阅读的新闻里,有94%的内容是读者先读标题后看新闻的,而读者通过阅读标题对新闻的吸收率为34%①。可见,新闻标题创出新意,争取受众第一印象产生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