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童言悟教     
朱华东 《师道》2006,(2):42-42
我们经常可以在童言中感受童真,在童思中感受童趣,在童真童趣中感受生活的乐趣。同样,我们亦可在童言童思里寻找知识的源头,在童言中领悟教育的真谛。“此地无银三百两”一天,我和刚上幼儿园的女儿一块去市场买苹果。在拣苹果时,看到苹果上贴着一张张小巧的贴纸,贴纸上还写着福、禄、禧等字,让人看了顿生爱意。我指着一只大红苹果上的贴纸对女儿说:“你看,多漂亮呀!”女儿看了竟神秘地冲我招招小手,她凑到我耳边说:“爸爸,此地无银三百两,苹果贴纸里有秘密,上次妈妈买的苹果贴纸里都有小洞。”我悄悄揭开贴纸一看,一个虫斑赫然在目,我哑然失…  相似文献   

2.
童心如镜     
跌倒之后 晚饭后,两周岁的女儿随我出去散步。走到一处台阶前,她突然停下脚步,指着地面对我说:“妈妈,跌跟头。”我以为她害怕摔倒,便拉着她的手继续往前走。回家途中,女儿又指着台阶前的地面说:  相似文献   

3.
女儿爱说:“妈妈,我又长大了。” 两岁时,女儿看电视,见小朋友们又唱又跳,脸上露出了极大的羡慕之色,我说:“一柯(女儿名字),等你长大了,你也会!”于是,女儿满心舒畅。 在以后的日子里,看着上幼儿园的小朋友的快乐劲儿,女儿说:“妈妈,长大了,我也上幼儿园。”到商场,女儿撅着小屁股坐在高高的童车上信心十足地说:“长大了,我也会骑!”电视里小主持人一出场,  相似文献   

4.
女儿当大人     
记得女儿才三虚岁,走路还摇摇晃晃,说话便用“文言文”了,即一个字或几个字要表示一句话,一件事。一天中午,女儿随我在办公室里休息、闲聊,突然,门打开了,一位同事气喘嘘嘘地从外面进来,说:“啊,跑得气都没了。“我女儿听到了她的话,摇摇晃晃地走到门旁,从门后面拖出自行车的打气筒,一边往那位阿姨那里拖,一边朝她说:“给,给。”众人一看,哈哈大笑。  相似文献   

5.
女儿小时候一走累了,便会伸出两只胖乎乎的小手,对身边的我嗲声嗲气地说:“妈妈,宝宝累了,宝宝要抱抱。”我看着惹人喜爱的女儿,真想将她抱起,可我没有,而是压抑住内心的感情蹲下身来,微笑着说:“妈妈知道宝宝累了,可妈妈也很累了。”我抬头指着不远处的楼房,又说,“你看前面就要到家了,再坚持一会儿,妈妈相信宝宝一定能自己走到家。”在我的鼓励下,女儿没再让我抱着她,真的自己走回了家。有时女儿口渴了,也会娇滴滴地对正在干家务的我说:“妈妈,宝宝想喝水了。”我便会柔声细语地对女儿说:“宝宝渴了就自己去端点水喝吧,你看妈妈正在忙着,…  相似文献   

6.
卢兴梅 《幼儿教育》2002,(12):39-39
放学后,我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正准备抬手敲门,女儿凭着直觉已经把门拉开。她接过我手里的书本,高兴地说:“妈妈,我用买早餐剩下的钱,买了一只小鸭子,它好可爱,我很喜欢它!”我笑了笑,没说什么,进厨房做饭去了。吃过晚饭,外面刮起了大风,接着下起了大雨,天气一下冷起来。小鸭子显然忍受不了天气的变化,“呷呷”地叫起来,在纸箱里不断扑腾。女儿急忙跑到纸箱边看小鸭子,又是喂水,又是加食,但小鸭子依然叫着扑腾着。女儿着急了,抚摸着小鸭子,自言自语地说:“小鸭子,你是想妈妈,  相似文献   

7.
女儿渐长大     
女儿小名妞妞,今年4岁。俗话说:“育儿莫过娘辛苦。”确实如此,四年来,养育女儿的艰辛恐怕只有我自己知道。然而,女儿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懂事所带给我的惊喜和甜蜜也只有我才能体味到。有一天,妞妞拉肚子了,她坐在抽水马桶上哭着喊妈妈:“妈妈,很疼!”她指着小屁股。我看了看她发红的小屁股,就说:“马上洗澡。”妞妞  相似文献   

8.
一天傍晚,一串响亮的哈哈随着她们母女俩一起飘进来:“快来看呀,女儿在幼儿园得了小红花!” “小红花?”我将信将疑地把正在炒菜的锅铲递给妻。女儿兴高采烈地告诉我:“爸爸,今天幼儿园的老师表扬我舞跳得好,奖给我一朵小红花呢!”说着,她小心翼翼地从口袋里掏出了那朵绸纸剪成的小红花给我看。看到女儿那种自豪样,我由衷地感到欣慰。  相似文献   

9.
晚饭后,两岁的女儿随我出去散步,走到一处台阶前,她突然停下脚步,指着地面对我说:“妈妈,跌跟头。”我以为她害怕摔倒,便拉着她的手继续往前走。回家途中,女儿又指着台阶前的地面说:“跌跟头。”我虽然觉得有些奇怪,但只是更紧地抓住她的手。到家后,我将此事讲给丈夫听,丈夫惊讶不已。原来女儿半个月前跟丈夫出去散步时在台阶前摔倒过的。忘记跌倒过的地方往往是大人们的事。砸电视机  相似文献   

10.
女儿别害怕     
有一天,2岁的女儿指着墙上的壁挂对我说:“妈妈,宝宝怕。”看着女儿惊恐的小脸,我蹲下来抱住她,微笑着对她说:“那是宝宝家的壁挂,宝宝不用怕啊。”女儿看着我,笑了起来,对我说:“那是壁挂,宝宝不害怕。”又跑开玩去了。我想,平时我总是小心地不在孩子跟前说“害怕”这个词,目的就是不  相似文献   

11.
一位家长曾向我讲过她女儿的一件事:一天,他带女儿到医院去拔牙,女儿有点害怕,这位爸爸就安慰她说:“别怕,爸爸就守在你身边。”可谁知进了诊疗室,女儿却更加恐慌,紧紧抓住爸爸的手不放,哭哭啼啼地就是不跟医生合作。这时,一位老大夫走过来对他说:“请你出去,离开你的孩子!’,孩子的爸爸有些为难,可看到老大夫不容置疑的态度,只得很不情愿地退出了诊疗室。孩子的爸爸忐忑不安地在外面竖着耳朵听着诊疗室里的动静,焦急地等待着。不一会儿,女儿平平静静地走了出来。爸爸急切地问女儿:“疼吗?你哭了吗?”  相似文献   

12.
教育的偏见     
“爸爸,你看,这条狗太大了!”在动物园,女儿指着笼子里一个犬状动物,满脸惊喜地对我说。我告诉她,这不是狗,虽然像狗,其实是匹狼,我们方言中,叫它老豺狗。  相似文献   

13.
姥姥说外语     
姥姥最疼我了。最近为了督促我学习,她竟然每天早早地把我从被窝里拉起来,和我一起背诗、学英语。有一天,我正在看英语书,姥姥指着书上的图片,说:“这些我也认识!”她一本正经地指着桔子说:“饿蚊子(O range)。”又指着狗说:“稻壳(D og)。”听到这儿,我笑得直不起腰。姥姥自己  相似文献   

14.
人与猴     
栅栏外。一大人指着里面的猴子对小孩说:“记住,孩子!这种动物叫猴子,是专门供咱们人类开心的动物。不信你看——”大人说着,摸出一个花生,朝大猴的背后扔去。只见大猴急转身,以很滑稽的动作接住,剥开,吃掉。被大猴的举动逗得开心的大人和小孩便接连不断地扔起来。大猴则不断故伎重演,或接住,剥开吃掉,或给身边的小猴吃。栅栏里。一大猴指着外面的人对小猴说:“记住,孩子!这种动物叫人,是专门供咱们猴子开心的动物,不信你等着瞧。”大猴说着,就有个大人往里扔花生,大猴急转身,以很滑稽的动作接住、剥开吃掉。外面的人不断地扔,大猴不断地接…  相似文献   

15.
星期天中午准备用餐时,我发现有一只螃蟹的一对大螯特别引人注意,一大一小,大的一只螯上长着黑黑的绒毛,小的一只螯上却光秃秃的。我连忙喊正读二年级的女儿:“颖颖,快来看,快来看,真有意思。”我把那只螃蟹拿在手上,女儿跑过来一看就明白了,不禁喊起来:“咦!真好玩!真好玩!两只大脚不一样的。”我追问:“这是怎么回事呀?”女儿抬起头,很自信地说:“那只脚肯定是曾经断掉了,后来重新长出来的。”我装做恍然大悟的样子说:“哦!经我女儿一讲,我终于明白了其中的秘密,原来,螃蟹脚断了,还能够长出新的。”女儿听我这么一说,脸上露出得意的表情。…  相似文献   

16.
5岁的女儿从幼儿园回到家,忙不迭地从书包里拿出一幅画,得意地说:“爸爸,老师说,今天我画的苹果是班上画得最好的。”我接过来一看,只见画面上画着一个  相似文献   

17.
女儿做生意     
女儿今年8岁,小名贝贝,这孩子生性顽皮,你不让她做的事他偏爱做。一天,我和丈夫下班回来,发现小区里的孩子们异常兴奋,其中一个认识我的孩子跑过来跟我说:“阿姨!贝贝在那儿卖气球。”当时丈夫很生气要过去把女儿揪回来,我说不妨让她干干,我们看结果如何。我和丈夫先回家了,做好饭等了好久不见女儿回来,在小区里找了一圈也没有踪影,很是焦急。于是丈夫到小区外面去找。不知什么时候我听见门开了,急忙跑出去看,只有丈夫一个人回来,我问:“找到贝贝了没有?”他说找到了,原来女儿到别的小区去卖气球了。包括我们认识的朋友还有小区商店那里都堆…  相似文献   

18.
等待春天的丁香 2006年3月13日星期一晴今天上午,我和妈妈出了家门,下了楼,妈妈上班,我要上学去了。外面真冷,我缩(suo)着脖(bo)子问妈妈:“什么时候春天才来呀?”妈妈指着楼前不远处的一棵小树说:“看,丁香花开了,春天就到了。”我一看,很失望,那棵叫丁香的树别说开花,连叶子也没有,光秃(tu) 秃的枝条在风中轻轻摇晃(huang)。妈妈说:“走,到跟前看一看吧。”我们走到跟前一看,那些枝条并不是什么也没有,而是有很多小包,像鼓(gu)着“肚子”一样,又像一个个小拳(quan)头。我高兴地说:“啊,这是快要长叶子了吧。”妈妈说:“是呀。它们也在盼着春天呢。”原来,丁香和我—样在等待着春天的到来。  相似文献   

19.
又是一个星期天,阳光明媚。我和往常一样带着刚上一年级的女儿逛街去了。“妈妈快看,两个大人!两个大人!”我顺着女儿手指的方向,发现公园里有两个充气的巨人,在微风中,不时地摆动着身子,挥动着双手;时而挺着,时而弯着,时而又侧着身子……此时的我,像突然明白了什么似的,问: “你看,这两个人在干什么呢?”女儿噘着嘴不说话。我故意亮起嗓门说:“噢,我想到了,它们在说  相似文献   

20.
童言趣语     
毕洪发 《山东教育》2005,(30):48-48
买钥匙一天,爸爸下班回家,按响门铃,听到3岁女儿倩倩的声音。爸爸“:倩倩,快叫你妈开门。”倩倩“:你自己开嘛!”爸爸“:我忘记带钥匙啦!”倩倩“:你怎么不到超市买呢?”佳佳“:妈妈,我可知道我为什么有时候不听你的话了。”妈妈“:为什么?”佳佳指着自己的耳朵说“:我的耳朵里有许多耳屎,把你说的都给堵在耳朵外面了。”妈妈“:是谁告诉你的?”佳佳“:小姨。小姨说耳屎会堵住耳朵的。”不听话的理由童言趣语@毕洪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