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6 毫秒
1.
王影 《华章》2013,(27)
教室环境是一种无形的潜移默化的内在力量,每位教师和班主任在做好日常教学的同时,都应该重视教室环境的布置。那么,在班教室环境布置上,如何做到让班级的墙壁会说话,从而即烘托课堂的氛围又达到一定的育人功能呢?本文对教室环境的课堂教育作用进行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班级文化,应当涵盖以下三个方面:1.班级物态文化。它是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它主要表现在物质文化建设层面,是通过眼睛能够观察到的东西,比如桌椅的摆放、墙壁的设计等来表现的。教室是一个学生主要的活动、学习场所,优雅的班级环境有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教室布置要有文化特征,要注意室内各种设施的颜色搭配,使教育呈现出一种自然、平静、整洁的气氛,使学生触景生情,因美生爱,从而提高班级凝聚力。在教室墙壁上布置名人格言、警句、反映本班级特  相似文献   

3.
正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的灵魂,分为硬文化和软文化。硬文化是指显性的物质文化,如教室的摆设、布置,墙壁的装饰,标语张贴等。软文化是指隐性的精神文化,如班规、班风、学风等制度文化、观念文化、亲情文化和行为文化。在学校里,我们许多班主任都非常重视班级硬文化的建设,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了许多色彩丰富的名人警句、活动图片和学生手抄报等,教室被打扮得异常艳丽。我们班也不例外,孩子们暑假活动的精彩照片、他们创作的树叶贴画、设计的"我的梦想"手抄报等,我都贴到教室后面的墙壁上。图书角的墙壁上还张贴了"书山有路勤为径"的诗句,还有文明  相似文献   

4.
龙启彬 《贵州教育》2013,(24):10-11
作为班主任,我们经常在搞班级文化建设,而班级文化建设主要包含班级物质文化建设与精神文化建设。班级物质文化建设,简言之就是班级的教室环境建设,主要包括教室的环境布置、桌椅的摆放、黑板报的利用、墙面的布置以及班级卫生状况等等。它是班级文化建设的“硬件”,是一种显性的班级文化。只有把这种显性的文化建设搞好了,才可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  相似文献   

5.
班级环境布置,创设的是一种文化的氛围,营造的是学生日常生活的场所.它最大的功效就是可以形成一种人文氛围,对学生成长起耳濡目染的熏陶作用.由此,班级的环境布置作用可见一般.由于立场的不同,对于班级的环境布置,往往有多种不同的看法,本文仅选择三个方面作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6.
班级文化是指由班级全体成员通过教育、教学、管理、活动所创建和形成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文化氛围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积极的班级文化能使颇受冷落的中职学生唤起自我教育意识,达到自我完善。职业学校班级文化分为三个层面,即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一、班级物质文化层的建设班级物质文化层建设是班级的静态文化建设,是班级文化的载体。其主要内容是通过对班级所在教室环境的布置及对教室环境的要求,构造一种教育和学习的外部文化环境,包括硬环境建设(教室布置)和软环境建设(黑板报、图书交流中心等)。外部文化环境应体现一个班级的精神风貌以及教育和教学的主旨。环境具有育人的功能,优美的教室环境能给学生增添生活与学习的乐趣,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热爱班级、热爱学校的感情,促进学生奋发向上。教室环境的布置,要做到让教室的每个角落、每个墙面都能说话,都在育人,催人进步,让学生走进教室就能感受到无处不在的文化气息。具体而言,教室环境布置应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教室前方应有班级的“导航灯”——目标标语,它是全体学生共同的奋斗目标。目标标语要醒目,要能时时激励学生奋发进取。可以考虑从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7.
王文莉 《陕西教育》2009,(7):121-121
教室是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主要场地,是师生教学活动的主阵地,也是学生发展心智、健康成长的主要场所。作为一名班主任,要充分利用好教室这一阵地,建设良好的班级氛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工作中,我充分利用了教室的每面墙壁,精心选择内容,出好每期墙报,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从而去启迪学生智慧,感染学生情绪,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几年来,我和学生都获益匪浅。  相似文献   

8.
<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要"使学校的墙壁也能说话"。教育心理学认为,学校墙壁是教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非常重要的教育作用。因此,在很多学校的班级布置中,墙壁作为师生关注的焦点,时常被名人名言、班级常规以及学生自己的作品等充盈着。而笔者却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发现,这些被精心布置的墙壁往往开始能够吸引学生的目光,起着教育作用。久而久之,就会被作为一种被淡忘的存在,渐渐地,就成为了教室的装饰品。想要墙壁会"说话",就要把它的作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教学中,班级文化建设已被提上议事日程,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重视。到底该怎样建设班级文化呢?笔者认为应从三个方面下功夫。一、美化教室环境教室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基地。要建设好班级文化,就得美化教室环境。优美的教室环境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学生的情操,能给学生增添生活与学习的乐趣,消除学习后的疲劳,增强班级的向心力、凝聚力。凡是教室环境整洁、优美的班级,其师生荣誉感就比较强,班级的内聚力比较大。如何美化教室环境呢?就是力求教室的墙壁“会说话”。如主办优秀日记专刊、优秀美术作品和优秀书…  相似文献   

10.
一、优化班级的环境文化——润物无声班级物质文化具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特点,能使学生不知不觉、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所以在教室环境的布置上我努力为学生营造一种温馨雅致的绿色成长氛围,既充满童趣,又体现班级的个性。首先抓好班训,我将“我自律、  相似文献   

11.
"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创造人。"我国古代很早就注意环境对人的影响,"孟母三迁"的教育故事一直被后人传为佳话。孩子心灵的成长需要一片沃土,故而教室环境的布置是班级管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具有异乎寻常的意义。当刚刚接手新班级时,我看到教室里有四面白乎乎、光秃秃、贴满瓷砖的墙壁,觉得自己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与学生共同把教室四面墙上的方寸瓷砖变成一个五彩的大干世界,努力建设班级文化,为学生创造一方心灵的沃土,使教室成为孩子心灵柄息的地方。  相似文献   

12.
唐玲 《教师》2012,(26):21-21
"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创造人。"我国古代很早就注意环境对人的影响,"孟母三迁"的教育故事一直被后人传为佳话。孩子心灵的成长需要一片沃土,故而教室环境的布置是班级管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具有异乎寻常的意义。当刚刚接手新班级时,我看到教室里有四面白乎乎、光秃秃、贴满瓷砖的墙壁,觉得自己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与学生共同把教室四面墙上的方寸瓷砖变成一个五彩的大干世界,努力建设班级文化,为学生创造一方心灵的沃土,使教室成为孩子心灵柄息的地方。  相似文献   

13.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本文谈谈自己在实践中的一些成功做法。一、自主设计标语名言,充分发挥教室的教育氛围作用。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不少教师在学年初布置教室时,总是习惯地将印刷精美、考究的名言警句、标语,往教室墙壁一贴了事。这虽然能对学生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但却不能化作全体学生自我管理、相互监督的内在动力。我们往往可见,虽然教室前面张贴着大大的“守纪”,学生的课堂违纪现象却不时发生;虽然教室里抬头就可见“勤学”,有的学生上课注意力也难以集中;“尊师”标语虽然从学生…  相似文献   

14.
教室环境布置不容忽视舒莉萍班级教室环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室环境中如何体现学校制度、班级纪律、学校精神、班级精神,大有文章可做。当前,对教室环境大致有两种意见,一是教室环境以整洁为主,不必花大力气去布置,教室里布置得花花绿绿,对学生的学...  相似文献   

15.
易建 《教学与管理》2015,(11):11-12
教室是学校教育的主场所,教室文化亦是非常重要的教育教学资源,其对学生各方面发展的作用和影响已无须多加论证,本文从“微布置”(教室细处布置)的角度来探究教室的布置文化。一、让墙壁上的开关也有“童话的表情”——“微美化”,一种由内而外的翻转案例:洋是个“内向”的小男孩,他的“内”不仅表现在课堂上很难看到他发言,在平时的课间休息  相似文献   

16.
让无声的墙壁会说话,让会说话的墙壁更精彩。墙壁语言是班级重要的文化载体,在班集体的建设、班风学风的形成以及教室环境的美化上都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笔者总结出以下设计原则。一、切合实际,忌简单模仿墙壁语言内容的设计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从班级建设管理的实际需要出发,做到有的放矢,讲求实效,切忌形式主义。简单模仿名人名言或者  相似文献   

17.
<正>古语云: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班级文化的浓郁与否,直接关系着一个班级学习生活风气的塑造,对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要使教室的每一面墙壁都具有教育的作用。因此,我们一说起班级文化就会想到墙面文化,我们的老师会精心设计班级的每一处角落:墙报、黑板报、活动角及教室内外环境布置等等,努力赋予每一面墙壁无限的生命力,让它能成为学生精神的营养餐。当然,我们不排斥墙面文化的建设,但我们更  相似文献   

18.
教室里的独特风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学了,学校的教室环境布置评比又拉开了帷幕。班级文化氛围的营造很重要,环境的美化也必不可少,但这些都是让中队辅导员大伤脑筋的事。每学期搞,点子出新难,搞出特色更难,还要搭进去不少人力、物力。再说,刚开学时,队员们对教室的布置会觉得挺新鲜,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图书角”、“巧手角”、“作家栏”便渐渐无人问津了。那么,如何让教室环境布置成为队员们关注的对象,让每面墙壁、每个版块都发挥出育人的功能呢?我陷入了沉思……突然,一个大胆的念头跳出脑海:让教室成为队员的成长记录册!说干就干,我让每位队员自行设计一  相似文献   

19.
刘美娟 《师道》2012,(3):38-39
提到班级文化建设。许多班主任首先想到的就是教室的文化氛围布置等硬件建设,多年的班主任实‘践告诉我。建设好班级“硬”文化环境.只是给这个班级做了一件好看的外衣,班级真正的精神体现还要看班级“软”文化环境的建设。班级“软”文化才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是最能体现班级个性的,也是对学生影响最大的。  相似文献   

20.
班级作为学校的一个细胞,是全班同学参与集体活动、一道学习、共同成长的基本单位,班级育人环境对全班同学的影响最直接最具体,因此班级管理工作也就显得非常重要。现根据多年来的班主任工作实践,就班级管理中如何优化教育环境、培育班级文化谈几点看法。一、重视环境氛围,美化生活空间教室和宿舍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其环境氛围给学生的感性刺激,直接影响学生的精神面貌、学习态度以及生活情趣和生活质量。这些环境因素对学生的情绪,尤其是对心理健康起着重要作用,因而是班级管理应该关注的地方。教室正面布置应该显示庄重气氛,为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