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008年10月12日,陕西省新闻传播教育学会成立大会在西北政法大学举行.会议提供的信息显示:截至2007年底,全省有27家全日制普通高校开办了新闻传播类专业,在校学生人数超过1.3万人.  相似文献   

2.
尹蓉 《今传媒》2009,(12):98-98
2009年11月21日,陕西省新闻教育50年暨新闻教育核心竞争力学术研讨会在西北政法大学隆重召开。我省27家新闻院系负责人参加此次大会,省新闻传播教育学会会长慕明春教授、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尹维祖主席及各大新闻媒体老总到会并讲话。  相似文献   

3.
《新闻界》2016,(20):10-16
何微是西北政法大学的前身西安政法学院、西北政法学院时期的副院长兼教务长。来校工作之前,他已长期执业于我国的新闻实践工作,深谙新闻规律;来校担任领导职务后,又长期从事新闻教学和教育工作,对新闻教育规则也十分熟悉。上世纪60年代,何微较好地克服了当时因国家经济困难,新闻教育将被裁撤的种种困难,使西北政法大学的新闻教育在当时得以保留并坚持培养完首届学生。随后又经他长期呼吁,在文革中停办的政法新闻教育,终在上世纪90年代得以复办。他不仅是西北政法大学新闻教育发展史上两个重要阶段的奠基人,而且还摸索出一套"新闻理论与新闻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规律,体现了他"新闻有学"的教育培养理念,对今天政法大学的新闻教育发展具有很大的启发。  相似文献   

4.
王洋  王琳 《传媒》2021,(15):88-90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构建与之相应的现代化传播体系,这就要求将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的培养置于更广阔的背景和需求中来考量,在学生了解世情、国情、社情、民情的基础上,培养其综合运用全媒体知识技能和跨学科思维解决现实问题的实践创新能力.基于此,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针对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培养的主要问题,构建了"一二三四"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实施了一系列强调文文融合、文工交叉的改革措施,取得了良好培养效果.  相似文献   

5.
宦佳  郭梦圆 《新闻战线》2023,(21):84-86
<正>新时代的网络空间治理需要具有新气象的网络研究,良好有序的网络生态事关网络强国建设的效能。为回答这一重要时代议题,由西北政法大学、延安大学、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传播教育史专业委员会、中国新闻史学会媒介法规伦理专业委员会、中华全国法制新闻协会法制新闻研究专业委员会、北京健康产业协会联合主办的第七届网络空间治理与传媒法治建设论坛暨“何微新闻奖”学术论坛于10月14日至15日在革命圣地延安举办。本次活动由网络空间治理与传媒法治建设主论坛、融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学科发展研讨会、  相似文献   

6.
高方 《传媒》2014,(20)
正本刊讯(记者高方)10月27日,第十二届中国传播学大会在北京召开。本次传播学大会以"传播与变革:新媒体,现代化"为主题,由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传播学分会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联合举办。来自全国新闻传播研究机构、高校新闻传播院系以及媒体单位的近200人参加了会议。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会长李东东,中国社会科学院秘书长、党组成员高翔出席大会并致辞。李东东在题为《学界业界携手共进在变革时  相似文献   

7.
《今传媒》2010,(6):26
郭远光(1976年7月9日—),青年学者,中国新闻人网总编辑。陕西乾县人,从中学开始校园新闻报道和文学写作,2000年7月毕业于西北政法大学。毕业前已进入《华商报》开始新闻工作。  相似文献   

8.
2011年1月8日,新闻传播与区域发展研究院成立大会暨传播·发展·探索——发展方式转型与传播生态研讨会在重庆大学举行。新闻传播与区域发展研究院由重庆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共同组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郑保卫任院长,重庆大学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院长马胜荣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兼副院长,中国人民  相似文献   

9.
【前面的话】标准化工作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发展战略,也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新闻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有统一的技术标准,标准对促进新闻信息的整合与利用、交换与共享,提升中文新闻信息的传播能力,提高我国新闻科技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和作用。为提高我国报业新世纪全球新闻竞争能力、增强我国媒体的国际传播能力,"全国中文新闻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定于2010年11月24日在吉林省长春市召开国家新闻标准推荐会·东三省报业峰会。大会召开前夕,本刊记者专门联系了此次大会上的部分演讲者,并提前将他们的演讲内容在此刊发。此外,在大会闭幕后,本刊还将在下一期杂志中做出专题报道,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10.
为新闻法制建设做实事——记“新闻与传播法制研究中心”暨首届学术研讨会一明997年5月2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在京召开了“新闻与传播法制研中心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研讨会”。20余名首都法律界、新闻界的专家学者一就目前的新闻司法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  相似文献   

11.
黄瑚 《新闻记者》2001,(10):60-61
8月下旬的兰州 ,天高气爽 ,已有几分秋意。20日~21日 ,来自海内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大众传播媒体等37个单位的80多位新闻传播学专家聚首兰州大学 ,参加由中国新闻史学会、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兰州大学联合主办、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系承办的“世界华文媒体与华夏文明传播学术研讨会”。这次大会的主题是海内外华文媒体和华夏文明的传播 ,具体研讨内容涉及网络传播、传播学基础理论、新闻传播事业史、海外华文媒体、欠发达地区新闻传播事业、华文地区新闻传播教育乃至海内外有关中美撞机事件的报道。中国新闻史…  相似文献   

12.
跨入新世纪,中国的新闻传播学术研究和媒体的机制创新,在中国加入WTO已有一年的背景下,已是厚积薄发,硕果累累,当然同时也显得更加紧迫。2002年11月5日,来自海内外近百名新闻传播专家学者相聚在暨南大学,参加中国新闻改革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新闻史学会年会。本次大会由暨南大学、中国新闻史学会主办,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承办,同时得到了深圳特区报报业集团、羊城晚报集团的大力支持。这次为期两天的大会采用了主题演讲和分组讨论两种方式。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方汉奇教授主持了开幕式。南方日报总编杨兴锋作了“高度决定…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初叶,新闻传播活动的国际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为了协调各国的新闻传播活动,加强新闻传播界的合作与交流,建立世界新闻传播的良好秩序,国际新闻职业道德建设问题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1910年,国际期刊业联合会在布鲁塞尔宣告成立。1916年,第一届世界报业大会通过了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院长沃尔特·威廉主持制订的《记者守则》,使之成为第一个具有国际影响的新闻职业道德规范。1926年,第一届泛美报业协会通过一项规则,旨在协调美洲国家之间的新闻传播活动,要求新闻从业人员正确而真实地报道新闻,不在报道中掺…  相似文献   

14.
西部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现状2013年9月在新疆召开的中国新闻教育学会理事大会的统计数字显示,我国当前开设新闻传播学类本科专业661个,其中,新闻学类专业209个,广播电视专业146个,广告学专业232个,编辑出版学专业50个,传播学专业24个。而在1994年时,我国新闻传播类专业点仅有66个。通过这些数字,我们可以看到,原来由全国重点本科院校  相似文献   

15.
《当代传播》2012,(1):57
2011年12月3日,中国新闻史学会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研究委员会在北京成立。来自少数民族地区民族院校的新闻传播学研究学者和少数民族新闻传媒的代表参加了会议,并就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学学科建设进行了专题研讨。出席大会并致辞的领导有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副司长马继祖、中央民族大学副校长马文喜、人民日报新闻研究中副主任王刚;  相似文献   

16.
2017年以来,从春节联欢晚会、《新闻联播》的新气象,到《见字如面》《中国诗词大会》等文化类节目的开播与发展,都向我们展示着文化元素在新闻传播中的效果与力量.好的新闻传播一定是具有温度,带有情感,充满人文关怀与文化意义的.在新媒体环境中更是要充分利用文化元素,讲好中国故事,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融入到新闻传播中,在新闻稿件制作过程中注重人文关怀,充分注意对新颖的传播形式的利用.  相似文献   

17.
孟航宇 《新闻窗》2009,(1):21-21
日前,在人民日报社网络中心、《网络传播》杂志社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互联网品牌大会”上,金黔在线网站从参选的三百多个地方新闻网站中脱颖而出,荣获“中国地方新闻网站十大品牌奖”。  相似文献   

18.
夏涛 《新闻记者》2003,(3):48-49
2003年1月12日,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系举行了建系十周年庆祝会暨“新闻传播理论创新”学术研讨会。本系师生向大会提交学术论文近70篇,内容涉及新闻史、新闻传播理论、新闻传播业务、新闻教育等领域的创新性研究。方汉奇教授、何梓华教授、丁淦林教授、赵玉明教授、黄芝晓教授等十多位应邀出席的专家、学者,也与师生们一道,共同围绕“新闻传播理论创新”这一主题,各抒己见。在寻找新课题、新方法中创新在新闻史研究方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方汉奇教授在主题发言中指出,多年来,新闻史研究中对“中间势力”报刊的重视不够,…  相似文献   

19.
Web2.0时代的网络新闻传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互联网由于与生俱来的在传播新闻信息上的优势,因此在应用之初就在新闻传播领域崭露头角,技术的不断发展给互联网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应用开辟了更大的空间,新闻媒体开始在网络上进行传播,并成为网络新闻的主要信息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8年将网络定义为“第四媒体”,充分肯定了互联网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重要地位。2004年10月,在美国旧金山召开的全球第一次Web2.0大会上提出了Web2.0的概念,Web2.0以个性化、去中心化和信息自主权为主要特征,使原本散布在社会各个角落的、被忽视遗忘的大众智慧的价值“碎片”有效聚合和利用起来,从而翻开了一个新的传播时代的序幕。  相似文献   

20.
2001年10月18日—21日,全国第七次传播学研讨会在南京大学召开。此次大会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和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系共同主办的,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系承办。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新闻学院院长郭振羽教授特邀为大会研讨作了精彩的评点。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新世纪的中国传播研究:创新与发展”。浓郁的时代气息,愈发显出新世纪的中国传播学研究与时俱进的鲜明特征。传播“全球化”研究阔大闳深与国际接轨,进行国际交流,要求我们处在一种全球化视野中来审视中国的传媒事业发展和传播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