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语篇指向即语篇主题,为语篇的主要基本思想。在生成任何一个语篇时,说话人总是从语篇主题出发构思全文,运用各种手段,力求语篇的指向被读者(或听者)所理解。本文运用语言学中语篇分析的有关理论,对辛弃疾词《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作语篇指向性分析,探讨正确的理解方法。  相似文献   

2.
语篇分析理论与外语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篇分析理论与外语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外语教学中的语篇分析理论符合整个语言体系的教学要求,并适应教学改革。外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能够运用所掌握的语言技能,分析与理解外语文章及材料,注重应用性。而语篇分析理论恰恰适应这一要求。本文就语篇分析理论与语言学研究方向的转变,作了深入的分析。对如何让语篇分析理论更好地应用于语言教学,作了明确的解释与说明。  相似文献   

3.
语篇连贯是语篇与非语篇的最大区别,韩礼德和哈桑把语篇的显性衔接看作是连贯的必要前提条件,本文对此作了批评,并以斯佩尔和威尔逊的关联理论为基点,集中讨论用关联认知方法构建连贯的语篇。  相似文献   

4.
桑文波 《现代语文》2006,(4):119-121
成书于西汉时期的《乐记》,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音乐理论专,在中国音乐美学史中占有独一无二的地位。它的思想直接影响了两千年来中国音乐美学理论的发展,至于它的作则一直存有争议。郭沫若认为是战国时期的公孙尼子,成书时间亦在战国。另有学详细考证了历代关于《乐记》作的献,得出作为西汉河间献王刘德及其门人的结论,这一说法已基本被学术界所接受。《乐记》原有二十三篇、二十四篇两种版本,现仅存十一篇,这十一篇分别是《乐书》篇、《乐象》篇、《乐言》篇、《乐化》篇、《乐施》篇、《乐论》篇、《乐理》篇、《乐情》篇、《宾牟贾》篇、《师乙》篇、《魏侯》篇,《乐记》体大精深,以儒家思想为主,包容其它各派思想,谈到音乐的本源、音乐的特点、音乐与政治的关系、音乐与社会价值、音乐形式与内容的关系等问题,余篇仅留篇目,由篇名看,涉及乐器演奏、音乐创造、音律理论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我们本期发表一篇宏文。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它可能会成为中国语文教育史上一篇重要文献。这篇宏文,不是对中学语文教育进行冥思遥想的空泛的理论之作,也不是满腔激情与义愤的批评之作。它是在《新语文读本》的编写过程中结晶的一个重要的阶段性学术成果;是一群知识分子以极大的热情自发参与语文教育建设实践的思想浓缩。  相似文献   

6.
章首先根据语篇分析理论提出语篇翻译的实质是以原试图传递的信息为主线,习可能完整地、准确地表达作的思想意图。从语篇分析的角度,在主题、连贯、统一等方面对翻译实践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章最后提出语篇翻译仍是以“信”为本,只是追求“信”的手段和策略以及判别标准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7.
从系统功能语法的语篇衔接功能理论出发,以莎士比亚第116首十四行诗作语料,从语音、词汇、语法几方面分析诗中的语篇衔接手段,旨在更进一步检验语篇衔接功能理论在语篇研究中的可操作性和可适用性,加强读者对衔接理论的掌握和对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语篇的衔接与连贯是语篇研究的核心,主述位理论又是研究语篇衔接与连贯的一大功能体系.本文通过对主述位理论的描述,就大学英语教材中的某些语篇作了详细分析,旨在讨论该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特别是阅读与写作教学,以此来帮助学习者对语篇进行快速准确的构建与解读.  相似文献   

9.
《马氏文通》是在语篇整体性思想指导下创建汉语语法体系的。从及物性结构、语气结构、主位结构、信息结构和韵律结构等语篇结构性衔接手段的角度回溯《马氏文通》中的相关阐述,可以看出这部汉语语法开山之作对今天语篇连贯与衔接理论研究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阅读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语言活动过程,是作、语言信息和读三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阅读理解实际上是一个人的概念能力、背景知识和加工策略三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语篇阅读教学的目的是把阅读材料的感知输入转化为对阅读材料的最佳理解过程。章阐述了语篇语言学的四种理论模式,分析了三种语篇阅读的推理模式,并提出了语篇阅读的具体处理过程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The paper examines the ways in which group work teachers deal with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the complexities of group work, while they support students acquisition of practice skills with groups. The students' ability to acquire skills in working with groups, and demonstrate them will vary greatly. Principles and techniques used in teaching group work should reflect these variations. Specific and concrete ways that instructors may use to individualize their approaches in teaching and communicating are presented. These principles and techniques also are relevant for teaching other social work practice methods.  相似文献   

12.
《荒原》和《情人》是20世纪享誉文坛的著作,二者虽然在体裁上有所区别,但在主题、雌化处理、身体叙述等方面都有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近20年小说叙事中的少儿视角为研究对象,分析这一视角艺术的建构方式,并探讨它对于文本内容传达以及文本叙事形式突破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民国初年城市粮食供应危机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宏 《巢湖学院学报》2005,7(6):102-106
近代农业生产力的衰退,城市人口的增加,农田面积的减少,米粮时间、空间上的分布不均,米商的操纵垄断等造成了民国以来严重的粮食供应危机,使许多城市,甚至是产米之乡也出现了粮食不济之虞,造成了很多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5.
结合相关设计规范,阐述住宅漏电保护器的设计,包括漏电保护器的设置安装、漏电断路器的额定动作电流值的合理整定、优先选用电磁式漏电断路器、室内空调电源支路宜装设漏电保护器、电涌保护装置和漏电断路器安装位置的确定,以及住宅等电位联结等。  相似文献   

16.
本文涉及了变分不等式以及各项应用,给出了其一些性质的讨论,还有用变分法解决一些最小值问题的思想,比如火箭最优控制问题。  相似文献   

17.
犹太教和儒学分别对犹太民族和中华民族产生过深刻的影响,在犹太王国时代和中国封建社会时期,它们分别制约着两国王权的极端膨胀,限制着两国统治者的私欲,规定着一国之君的伦理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相似文献   

18.
抗日战争胜利后,根据内战危机十分严重,解放区广大农民强烈要求进行土地改革的新形势,中共中央制订了《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即《五四指示》),将党在抗日战争以来实行的"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它是党在农民土地问题上由削弱封建剥削向变革封建土地关系、废除封建剥削制度转变的一个过渡性政策,具有不彻底性。但在当时特殊的历史条件下,这种不彻底性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对这一问题的重新认识,有利于我们进一步客观评价《五四指示》的历史作用,深化对党土地改革政策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腹部是人体极易储存脂肪的部位.男子储存在肚脐上部位,而女子则大多储存在肚脐四周或下腹部。腹部与腰部的肌肉萎缩会给脂肪储存以可乘之机,由于腹壁脂肪堆积对内部消化器官形成压力,从而小腹凸起难看。下腰部呈凹形,极大的影响身体的健康与健美的形体,但通过对腹部与腰部肌肉群的训练,可使身体健康、形体健美。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海于为代表的诗人集体自杀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社会现象,而是有其深刻的思想根源。本文从思想角度阐释了诗人们在中西文化中的碰撞中无所傍依,而最终走向了死亡的思想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