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彩浓抹“都丽梦”──“都丽梦”泳装98潮流介绍小萍编者按:在以往介绍泳装的文章中,我们大多介绍在挑选泳衣时的注意事项。在近日召开的“98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上,本刊记者却有了新的发现。在众多的展台中,我们发现两个泳装展台是那么独特、醒目,那五彩...  相似文献   

2.
美国《体育画报》最近推出了泳装特刊。拍摄组云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超级名模20余人,还有一流的摄影师和文字记者,在全世界最优美的几大著名海岛取景,制作成了这期泳装特刊。特刊评论员雷利说,这有可能是《体育画报》出版的最后一辑泳装专辑,因为“拍摄泳装的所有可以尝试的方式我们都试过了。”虽然玩笑意味浓厚,但更添其魅力。本刊特别选择了两名模特的“泳装秀”,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八一队下榻的酒店大堂里,刘玉栋如约而至。还是那张与“石佛”邓肯有些相似的没有太多表情的脸,不同的是,大栋的身份如今已经变成了八一队的领队兼助理教练。原本记者打算在八一队上午训练结束后采访刘玉栋,却被他那些热情疯狂的“粉丝”打乱了计划。大栋费力突出重围,“飞”上了球队大巴,记者也只好打电话与他另约采访时间。刘玉栋挤出了午饭后宝贵的休息时间,欣然打开了话匣子。  相似文献   

4.
一泳装成为流行服饰,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隆隆的炮声,使人们特别是女性改变了对于自身从事体力劳动的看法,改变了人们的审美观点。虽然1900年泳装尚被视为有伤风化,到1910年穿着泳装到沙滩去已成为一种时尚。不过,那时所谓的“时尚”,在今人眼里也实在是一种受罪:长度没膝,裙部多褶,或成荷叶状,或成灯龙裤,还有的长袖遮臂,长袜护腿,穿这样“行头”游在水里够累赘的。一般来说,凡不适合运动的东西都得改,游泳装  相似文献   

5.
《游泳》1999,(1)
一、国外泳装市场信息泳装大致可以分为“竞泳泳装”和“时装泳装”两大类。竞泳泳装又可以分为游泳竞赛选手穿用的泳装和一般运动休闲用泳装两类。游泳选手穿着用的泳装,由于选手是以提高比赛成绩为目的,因此在设计上需研究探索使用特殊面料和款式,一般运动休闲用泳装...  相似文献   

6.
泳装的变迁     
胡晓峰 《游泳》2001,(1):29-30
一、追根溯源话由来一部泳装史 ,也是一部20世纪的女性服饰文化史。泳装 ,又称泳衣 ,作为女性着装最具革命性的部分 ,如同晴雨表 ,真实地反映了时代潮流下的审美情趣。女性穿着泳装的历史 ,与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同步。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 ,欧美妇女的泳装是整件浴衣式的 ,一点儿也不“露”。自然不能在水中伸展自如。“一战”期间 ,大批成年男子开赴前线参战 ,农村妇女不得不代替男人从事生产劳动 ,城市工厂也大批招收女工。妇女的社会地位迅速提高 ,为战后妇女的服饰新观念的流行奠定了基石。裸露较多的针织式泳装开始出现。今天看来 ,它…  相似文献   

7.
汉城奥运会,我国共派126名记者,世界各国所派记者的总和是14000多人。赛场上运动员艰苦拚搏,场外记者也激烈“角逐”。但这场角逐对中国126名记者来说却感怀颇深。不屑说我们的设备及技术落后,单只是文化素质,例如有的外国记者能操多种语言采访,而我们充其量也只是勉为其难地用一、二种语言工作。另外,外国记者非常刻苦,临场采访,有一次人家都进了场地,而我们竟去晚了,被拒之赛场门外,大丢其人。作者对此颇有感受。  相似文献   

8.
尼博 《电子竞技》2016,(20):62-67
虽然拥有萌系少女的外表,但简言时刻都按耐不住自己心中污系少女的另一面。直播的时候讲讲段子也就算了,采访时回答择偶标准的“长的帅的”真是让见惯了大场面的小编也不得不俯首称臣。但一码事归一码事,无论简言是萌系少女还是污系少女,总之这套泳装D.VA的COS也同样让不少男生俯首称臣……。  相似文献   

9.
94年日本的夏季非常炎热,于是大家更多地进行水上运动,穿泳装的机会也随之增多了。因此,去年是泳装销量最好的一年。 近年来,泳装的潮流一直是色彩鲜艳的热带鱼图案,但是去年却是白色泳装最畅销,这是为什么呢? 通常,白色是最不受欢迎的颜色,浸水后会变得透明。而且有被联想成内衣的嫌疑等,这些都是白色泳装滞销的原因。但是现在情况有所变化。一是浸在水中也不会变透明的新  相似文献   

10.
记者千方百计联系上中国足球队主教练博拉·米卢蒂诺维奇在墨西哥的妻子,但登门采访的梦想,却被谨慎的米卢在大洋彼岸封杀了。记者于是展开暗访行动,找到了“茅庐”。  相似文献   

11.
没有被淹死     
《体育师友》2010,33(1):18-18
一支游泳队参加国际比赛归来,在机场上,教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是的,虽然我们队一块奖牌也没得到。但也应该看到,在比赛中,我们队也没有一人被淹死。”  相似文献   

12.
孙楠 《新体育》2003,(9):46-47
龙和马 7月8日,网上首先传出消息称,在皇马到昆明训练期间,红塔基地每天要向记者收取近千元的采访费用 7月9日,记者打电话报名采访皇马,红塔方面称:“采访费肯定要收,但具体数额未定。” 7月15日,红塔方面在基地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澄清记者,球迷将被高收费的传言,但记者必须交纳每天580元的费用,“享受”组委会的住宿、车辆、娱乐、采访等周到的服务 点评:从每天收取采访费用千元,到580元包吃包住,应该说红塔方面已经做了很大让步,但是这种做法仍然受到记者们的非议。因为谁都知道,每天580元就是变相的采访费。 到昆明才知道,记者住的酒店,与往年  相似文献   

13.
近日一直被炒得沸沸扬扬的中国乒乓球队“蔡陆矛盾”问题,在当事人说了话之后,终于可以平息了。但是了解了“矛盾”的全过程,超脱出所谓的是是非非,记者在采访了中国乒协的有关领导后反倒认为,还应该有话要说。 所有的传言都来自于中国乒乓球队教练班子变动的表象,有关的解释也仅停留在此。但是记者认为,这确实只是表面现象,如果能站得高一  相似文献   

14.
(本报中国体育记者协会专讯)一向热衷于赞助中国体育记者的宁波波导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在北京又向采访世界杯的近百家新闻媒体提供了最新型的C58CDMA中韩漫游手机。同时被中国体育记者协会授予“中国体育记者”2002年赴韩日采访专用出征手机”称号。 中国足球在苦苦奋斗了44年的今天,首次闯入世界杯决赛,早已成为国人和世界  相似文献   

15.
今年是西藏登山队成立40周年。日前,记者采访不惑之年的西藏登山队后,又驱车400多公里赴世界最高蜂珠穆明玛峰。记者在山峰下仰望横空出世的“女神”时被深深地震撼了。1960年,中国登山队首次攀登成功,王富洲、屈银华和藏族队员贡布3人,战胜高寒缺氧,跨越被称为死亡线的“第二台阶”,把五星红旗插  相似文献   

16.
关于采访的采访 在沈阳主场采访十强赛,碰上了大批同行,很多人都是刚从西亚回来,就风尘仆仆赶到沈阳,态度可谓敬业。于是我就采访了这些从西亚回来的记者,让我们大家一起体会,除了足球的阴晴圆缺,还有足球记者的酸甜苦辣。 天气的故事 也许西亚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天气了,其实这里的天气很简单,就是热。白天尤其是中午在室外呆着有一种“蒸桑拿”的感觉。这里的相对湿度又比较高,有人戏称这里是“露天免费桑拿”。中午下午都没法出门,记者们只能在饭店写稿,不过即使出去啥也干不了,因为这里的商店和其他服务设施,都是上午8、9  相似文献   

17.
伊木 《新体育》2008,(4):63-63
偶然地.一位体育圈的资深记者跟我聊起他当年下队采访的一次经历.一位如今的“大牌”.当年名不见经传的二线队员.在记者采访完自己赫赫有名的队友后对记者说:你也采访采访我吧.我也特想说点什么。  相似文献   

18.
一位署名“乐心”的浙江读者寄来一份采访提纲,请本刊记者代她采访董炯。记者遵命前往中国羽毛球队,董炯对这种“新奇”的采访亦颇感兴趣,愉快地回答了乐心的提问。  相似文献   

19.
以前就听说张效瑞性格内向,不善言谈,被记者们归入不太好采访的球员之列.可是到了天津;如果不采访一下这位天津泰达队的“当红之星”,总觉得心里缺点儿什么。于是笔者暗下决心,一定要把他“搞定”。第一次见到张效瑞是在训练场上,由于在头一天的比赛中脚受了伤,他只好一瘸一拐的围着球场走圈.看起来有些形单影只。记者自认为这是个绝佳的机会,连忙凑过去问他什么时间方便接受采访。对于我的突然“光顾”,他身然没有心理准备,戒各地审视了我一番才答应训练之后可以找他。总算有了点周围,我暗自欣喜。谁知“半路杀出个程歧全”,…  相似文献   

20.
当赵薇站在记者面前时,依然是一个活脱脱的“小燕子”形象,天真、热情、毫无遮拦,就连动作也依然给人一种随时“跃跃欲试”的感觉。也许是对“小燕子”的印象太深了,在整个采访过程中,记者总是下意识地想从那双会说话的大眼睛中读出她下一步会不会使出“损招”,以便提前防范。事实证明,是多虑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