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在当今社会,企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每个企业,承受着强大的压力,如何从林立的企业中脱颖而出。是每一个企业决策者所面临的问题。1984年海尔公司的张瑞敏在企业亏损147万元的情况下,首先提出文化先行、企业理念先行,为中国企业界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注入了强心针。中国企业逐渐开始关注“企业文化”这个名词,至今已经有将近20年的历史了。然而,在我国企业逐渐探索的这20年中,企业文化建设成功的案例还并不多,比较国外企业几十年近百年的企业文化探讨和建设历史来说,我国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还刚刚开始。  相似文献   

2.
嵇自强 《职业圈》2007,(19):36-37
21世纪是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也是企业正向着文化管理阶段迈进的时代.企业文化作为新的管理理论受到企业界的广泛关注,企业有无自己特有的先进文化,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持续发展并保持朝气和生命力.文章探讨了企业文化的作用,并提出企业加强文化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王燕珂 《职业圈》2014,(15):5-6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企业管理的核心已由重物质的“硬性”管理逐渐转移到重精神的“柔性”管理,“企业文化”已成为现代优秀企业“柔性管理”的核心手段之一。而对企业文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环境要素”,也有了更深层次和更广泛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杜伟 《职业圈》2012,(20):22-22
企业文化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一种“知识资本”,被人们越来越关注和重视。它是一个企业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它所产生的生产力是企业寻求生存发展、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是凝聚人心以实现自我价值、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无形力量和资本,更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根源。  相似文献   

5.
潘雪亮  马召印  贺明霞 《职业圈》2012,(30):127-127
当今。企业文化的概念已经越来越多地在各种场合被企业家所关注。无论是声名显赫的跨国公司,或是中国本土的民营企业,都开始认识到企业文化的作用。随着中国市场企业竞争日趋激烈。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许多企业面临企业改制、战略转型等管理变革问题,企业文化已逐渐成为能否顺利实现管理变革的最大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6.
施玲 《职业圈》2010,(32):25-26
“企业文化”这一概念,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首先出现在日本,后经美国发展成为系统的企业文化理念。我国正式提出企业文化建设是在1986年党的十四大报告中。通过二十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先进的企业管理思想和理论,已经被我国社会各界广泛接受并认同。  相似文献   

7.
20世纪80年代,企业文化作为西方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开始在中国传播。 20世纪90年代,美国AT&T高层管理者将运动场上的教练方式转移到企业管理中,让管理者成为教练.像体育教练训练运动员一样去管理知识型员工,诞生了“教练技术”这一崭新的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8.
赵量芳 《职业圈》2013,(8):10-11
建设以员工为本的企业文化.有利于我国民营小企业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在世界经济潮流中立足并发展,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谐的“人和”企业文化.有利于加强企业管理。一、建设我国民营小企业“人和”企业文化的重要意义建设以员工为本的企业文化。有利于我国民营小企业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在世界经济潮流中立足并发展,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重视了企业中“人”的因素。可以提高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和谐的“人和”企业文化,有利于加强企业管理。管理机制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企业文化的成长,对企业员工素质的提高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二、怎样建设我国民营小企业的“人和”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9.
黄斌生 《职业圈》2013,(3):9-11
当前。企业文化建设已成为我国企业界关注的焦点之一。根据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CESS)发布的2010年度中国企业经营者成长与发展专题调查报告显示,大多数企业经营者已经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新的社会现象,已经被人们所认识和重视,并正在打破国界在全世界兴起。成为新世纪企业改革、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0.
一、构建人本主义的建筑企业文化的意义 随着建筑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建筑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人本管理,逐渐被广大建筑企业管理者所重视,并作为建筑企业文化建设的首要内容。并加以研究和利用。“人本主义”中的“本”,我们既可以解释为“根本”,也可以解释为“资本(人力资本)”。人本主义的建筑企业文化强调以人为中心的建筑企业发展。即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依靠人、发展人和服务人。  相似文献   

11.
周小凤 《职业圈》2012,(9):18-18
企业文化作为现代企业管理中一种新型管理理论。一直被誉为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灵魂,而创新能力则被看成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内在动力。两者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具有相当重要的战略地位,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获得胜利的关键。俗话说,“意识决定行动”,只有在高强度企业文化的作用下,创新能力才能得到显著提高。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经营理念、企业精神、管理制度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形式,反映着企业的文化观念和价值观.影响着创新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相似文献   

12.
张云龙 《职业圈》2013,(22):32-35
“没有评价,就没有管理”,在企业文化进入中国的这三十多年来,经过企业文化界以及院校的专家、学者的学术理论研究探讨,经过有文化自觉的企业以及企业管理者的一线实践检验,最终表明企业文化不仅能够被测评,  相似文献   

13.
马明鑫 《职业圈》2013,(24):109-109
企业文化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统一员工行为、塑造企业形象、提升企业管理、增强企业凝聚力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一门科学和系统工程,企业文化建设客观上需要遵循其内在规律。立足实践,把握关键开展建设工作。一、要注重领导先行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家文化,是企业领导者的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领导者的学识修养、管理思想、管理能力的集中体现。企业领导者对企业文化的认知水平决定了企业能否主动去建设企业文化,企业领导者的学识修养又反过来影响其对企业文化的认知程度,企业领导者的管理能力、创新精神和战略思维更是决定着企业文化的建设方向和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14.
邵佳 《职业圈》2011,(17):95-95
80年代初,企业文化这一概念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教授泰伦斯·迪尔和麦肯锡咨询公司顾问艾伦·肯尼迪在《企业文化——企业生存的习俗和礼仪》一书中首先提出。该书被评为本世纪80年代最有影响的10本管理学专著之一,成为论述企业文化的经典之作。企业文化传人我国以后,其作用也引起了企业界的重视,被称为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和“源动力”。  相似文献   

15.
企业文化年     
万江心  李静 《职业圈》2012,(1):62-64
由于关于企业文化的奠基之作都是在八十年代诞生的,从那时到如今,是企业文化在中国实践与发展的30年。这30年,是企业文化从一个逐步被企业认识。逐步被重视、逐步升温成“文化热”的30年。 2011年11月12日,“企业文化三十年:实践路径与方式——中外企业文化2011北京峰会”在企业文化理论诞生30年之际隆重召开。30多年来,我们的企业坚持改革创新,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企业文化理念,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6.
企业文化年     
由于关于企业文化的奠基之作都是在八十年代诞生的,从那时到如今,是企业文化在中国实践与发展的30年。这30年,是企业文化从一个逐步被企业认识。逐步被重视、逐步升温成“文化热”的30年。 2011年11月12日,“企业文化三十年:实践路径与方式——中外企业文化2011北京峰会”在企业文化理论诞生30年之际隆重召开。30多年来,我们的企业坚持改革创新,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企业文化理念,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7.
史玉龙 《职业圈》2014,(2):15-15
安全生产是铁路运输企业的永恒主题,而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理论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引起我国企业界关注。本文通过对铁路企业安全管理现状以及企业文化与安全管理的关系的分析,提出了针对铁路企业文化建设和安全管理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8.
李晓琴 《职业圈》2012,(11):14-14
上个世纪80年代,企业文化风靡全球。人们发现,精神文化就像企业机体的神经中枢和潜意识。是其凝聚力和活力的源泉。当时有专家预言,21世纪的企业竞争,实质上将是文化竞争。事实也不断证实了专家的预言,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企业文化建设越来越多的引起管理者的重视。进入21世纪中原油田企业文化建设也逐步启动,提出了“创业创新创效,建设和谐油田”的企业精神。在全油田深入学习贯彻油田企业精神的同时各基层单位也陆续酝酿和启动了各自的企业文化建设。怎样把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的发展有机结合是我们工作中面临的重要课题。我认为建设企业文化建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相似文献   

19.
张付勇 《职业圈》2013,(29):143-143
文化.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随着社会的进步。安全文化作为文化创新的一项重要内容。带动全新的价值观念.在“关注安全.关爱生命”及“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下。弘扬和倡导安全文化建设已成为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的主流。逐渐为企业领导者所重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本质是实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核心是树立“安全就是效益”的观念,目标是达到安全保产、杜绝各类安全事故。安全文化建设的关键是各级领导安全文化素质的全面提高,从而达到用自身对安全生产的责任来保证整个企业安全生产监督体系和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相互配合。共同促进企业形成良好的安全生产局面。  相似文献   

20.
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大庆石油会战时期。“为国分忧、为民争气”的爱国精神;“困难面前有我们、我们面前无困难”的英雄主义;“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豪迈气概:“三老四严、四个一样”的工作作风:“两论起家、两分法前进”的思想方法等,凝结成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为核心的油田企业文化,它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强大的政治优势、坚强的组织领导、良好的工作格局、坚定的群众基础,并被外界广泛认同。但随着当前油田面临的社会环境、经济基础、体制机制、内部结构的不断变化,企业文化也必须要不断整合创新,并赋予新的内涵以适应油田持续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