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喜欢孙云晓,源于他采写的震撼全国的那篇报告文学《夏令营中的较量》,中央电视台12集专题片《改革开放20年》中称此文推动了中国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孙云晓似乎总是能够抓住中国教育的软肋并且直言不讳,这从他的诸多作品中不难窥见。最近他和李文道、赵霞推出了一本新书《拯救男孩》,该书以独特的视角论述了男孩成长中的问题,深刻详尽地揭示了男孩成长与教育的四大危机:学业危机、心理危机、体质危机、社会危机,并尖锐地指出其原因在于对男孩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文化走入了误区。  相似文献   

2.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孙云晓及其合作者在2010年年初出版了《拯救男孩》一书,将男孩在成长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称为"男孩危机",并指出男孩危机的表现是全方位的,是客观存在的事实,需要"拯救男孩"。这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同时也引发一些争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著名教育专家孙云晓在《拯救男孩》这本书中提出了当代男孩在学业、体质、心理和社会等方面面临的危机,其中,危害最烈的是以升学考试为中心的应试教育对男孩成长的危机。应试教育模式下男孩弱势地位的种种表现是什么呢?学校教育应该如何体现“因性施教”的措施呢?  相似文献   

4.
正孙云晓(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拯救男孩,势在必行正方在《拯救男孩》一书中,孙云晓称,男孩危机从内容上来看是全面性危机,主要体现为学业、心理、体质和社会四大危机;从时间上来看,男孩危机更是全线性的危机,从幼儿园、小学、中学直到大学,各个年龄段的男孩都面临着重重危机,并指出:男孩危机的主要原因在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流行文化走入误区。其中,以升学考试为中心的应试教育倾向,是男孩成长危机中最为凶猛的杀手。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和现有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与女孩相比,男孩在学业、体质、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中出现了更严重的成长危机:从中小学到大学,男孩的学业成绩普遍落后于女生;近20年来,男孩的体质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在各种成长热线、咨询机构、网瘾戒除机构中,需要帮助的男孩往往多于女孩,在工读学校、未成年犯管教所中,男孩的数量也要远远多于女孩。男孩危机凸显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危机:以升学考试为中心的应试教育,忽视了男孩与女孩不同的学习方式,没有注意到男孩发育落后于女孩的事实,限制了男孩的成长需要,是造成男孩危机最主要的原因;家庭教育中父教缺失与母亲不当的教养方式也与男孩危机密切相关。应对这一问题,教育者应尊重性别差异,因性施教,同时要平衡教师性别比,充分发挥父亲的教育作用,才能够真正实现男孩与女孩的公平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前,"男孩危机"作为一个新的社会现象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其实女孩在教育方面的各种提高并不能证明存在"男孩危机",相反会有助于改善性别歧视.教育工作者应该在平等教育的前提下,给予男孩女孩各具个性的成长支持,使其更好地成长.  相似文献   

7.
写给那些为培养一个好男孩操碎了心的父母们、老师们——在畅销书《西点男孩》的封面上,写着这么一句动情的话。作为一本专门探讨男孩教育危机的著作,朱鸿召的《西点男孩》2008年一出版就引发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热议,此后还入选"2009年度影响教师的100本书"。其实在写此书之前,朱鸿召作为《解放日报》  相似文献   

8.
《陪儿子一起长大》作者:蒙谨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他为什么总是羞答答的?他为什么不够勇敢?他为什么……《陪儿子一起长大》一书,针对当今普遍存在的男孩教育危机而创作,是作者多年来家庭教育研究心得的凝结,也是其对儿子15年教育经验的总结。本书采用讲故事的形式,精心选择作者教育儿子的点滴琐事和身边发生的教育案例,并结合当前男孩的典型问题,向妈妈们阐述了正确、科学的教养男孩之道,并提供了可行的思路和可操作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班主任之友:在网上搜索"拯救男孩"或"男孩危机",不难发现,无论是出现在媒体讨论、热门书籍还是人大议案中,中小学教育中"女强男弱"的现象已成为难以回避的问题。这其中,受到最多关注和热议的是孙云晓的《拯救男孩》。这本书以触目惊心的数据力图向读者证明:今天,中小学男生正遭遇学业、体质、心理、社会的"全面危机"。作者直指现代教育体制  相似文献   

10.
从已有研究的视角、内容、结果等方面来看,男孩危机的说法尚缺乏严密的论证,相关的理论研究也不足以得出男孩危机的结论.站在教育学的立场看,男孩问题的实质在于相对于女孩,其自身的潜能未得到充分发挥.教育中的异性交往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消解这种问题.  相似文献   

11.
蓝莓兔子 《家长》2012,(4):36-36
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我们对男孩的教育出了问题,一些教育专家甚至喊出了"拯救男孩"的口号。男孩真的需要拯救吗?人们对于该问题或许会有激烈的争论,但假如我们换一种比较平和的说法——"帮助男孩",争论就不会那么激烈了,人们或许会提出一些更有建设性的意见。 《妈妈如何帮助男孩成长为男人》一书便是从如何帮助男孩这个层面上为广大家长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法。该书由外文出版社出版,作者是美国著名教育专家里克·约翰逊。该书介绍了青春期男孩的内在特征,父亲和母亲对男孩的影响,如何帮助男孩成长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等内容。仔细阅读该书,不管是女性读者还是男性读者都会有很大的收获。  相似文献   

12.
丁锋 《江西教育》2012,(25):30-31
所谓"男孩危机",就是由于现行教育模式、社会流行文化、父母教育理念等因素的影响,使男孩在学业成就、体质、心理以及社会适应等方面面临的重重危机。"男孩危机"的主要表现是:男子汉偶像缺位,责任意识缺失,性别意识缺乏,竞争能力下降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丁利民 《现代教学》2013,(10):33-33
据美国《新闻周刊》杂志报道:男生占学业成绩为D或F档学生总数的70%;占有纪律行规问题学生总数的80%;占学习障碍学生总数的70%;占多动症患儿数的80%。在惊讶全球范围"男孩危机"的同时,我们叩问:"我们能为男孩女孩做些什么?"基于学校《男孩女孩》的良好实践,我们将视角延伸到"学习科学"领域的"基于小学男女生性别差异的教育教学实践研究"。为男女生差异而做的教育发现为了了解男女生的不同,我们从日常教学、相关资料查阅、社会学等角度进行了学习和调研。同  相似文献   

14.
2010年一本由著名教育家孙云晓先生主编,著名儿童教育心理研究员李文道、赵霞合编的名为《拯救男孩》一书出版问世。该书列举了一大堆国内外关于男孩在学业、体质、心理和社会等方面存在的日趋严重的全线性危机,呼吁男孩亟待"拯救"。该书的发表在社会各阶层引起强烈反响,人们纷纷探究反思男孩在当代社会逐步走向"弱势"的原因及补救措施。本文就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存在的"男孩英语学习危机"现象、成因和转变作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大学生家长的心理危机干预态度、知识、行为和大学生成长表现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完善高校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方法:采用自编《大学生家庭成长问卷》对我校抽样学生家长实施问卷调查。结果:家长的心理健康知识与态度和学生成长表现,家长的态度和行为之间,都高度相关。结论: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表现与大学生目前的心理危机状况高度相关,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姬莉 《文教资料》2009,(28):15-17
本文选取在二十世纪欧美青少年文学中较有影响的四部作品《在轮下》、《麦田里的守望者》、《在我坟上起舞》和《少年小树之歌》分析青少年成长中的四种认同类型.指出青春期的认同危机反映了现代教育的缺陷.守望青少年的精神健康应倡导蕴含着对话意识的生态教育。  相似文献   

17.
教育感悟701:好的儿童教育一定是以儿童生命成长的需要为需要。英国学者研究提出,儿童主要的需要是爱及安全、新体验、赞扬和认可、责任感等等。儿童教育要回到儿童生命本身。如刘慧教授所说,回到儿童的生命特性中,主要是回到儿童的生命需要、儿童的天性和儿童期生命发育特性之中。教育感悟702:男孩危机的实质是教育危机。一般来说,男孩具有运动优势,也有高于女孩的运动需求。  相似文献   

18.
青少年面临的心理发展主要任务是自我认同感的建立,其中性别角色认同是一个重要的成分。在现实情况下,我认为首先要进行性别认同的教育,在性别角色认同的基础上,进行双性化人格教育。近来因市八中学进行男子班教育试点,再次引发了对所谓"男孩危机"的论争。男孩危机究竟存在吗?女生成绩优于男生就是男孩危机吗?办男校可取吗?一时间议论纷纷。其实这些议论的背后话题就是男孩教育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拯救男孩     
《父母必读》2010,(3):113-113
很久以来,男孩比女孩在学习上更有后劲的说法似乎是个不争的事实。但是《拯救男孩》一书开篇便用一系列的数据颠覆了这个说法,揭示了男孩身上存在着深刻的学业危机(“四大危机”之一)。为此作者从利于男孩身心发展的角度提出了明确的主张:晚入学一年——送给男孩最好的礼物。孩子何时入学,  相似文献   

20.
瞭望     
《教育》2012,(13):9
》声音"‘男孩危机’的出现是社会、家庭和学校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单纯的恢复男中和女中,并非解决教育中‘阴盛阳衰’问题的唯一方式,男生女生隔离教育需要谨慎对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