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赛珍珠(1892—1973)是美国著名女作家。她一生的著作中有一半以上的文字同描写中国、介绍中国有关。赛珍珠所以能如此了解熟悉中国人民的生活并进行成功的描述,完  相似文献   

2.
赛珍珠一生热爱中国文化.她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富有个人色彩的思考,主要为没落的光辉——对孔子及儒家学说的依恋:心灵的慰安——对道家和佛教的体认:和谐——中国文明的总体特征。赛珍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把握具有“双焦透视”、注重个人体验以及对中国文化极度推崇三大特色,而她的中国文化观的形成又与其家庭出身、作家身份及人道主义立场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1971年7月,中美两国公告尼克松总统将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79岁的赛珍珠为此激动不已,上下活动,想尽一切办法随团访华,却被中国外交官明确拒绝。沉重的打击令她一病不起。“周恩来总理托尼克松转送给赛珍珠一套精美的漆盒作为纪念礼物,想以此抚慰她忧伤的心,然而这并不能挽救她的生命。”希拉里·斯波林写道。  相似文献   

4.
描绘旧中国农民苦难生活的长篇小说不多见,美国女作家赛珍珠(1892—1973)的《大地》是难能可贵的一部。由于视野开阔、取材丰富、刻划真切,1931年《大地》问世,顿时成了西方的畅销书,不长时期发行10余版,行销百万部以上,成了西方人了解中国基层社会的一个重要窗口。与此相关,赛珍珠在1936年当选为美国国家文艺研究院院士,1938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迄今《大地》已翻译成上百种文字,成为美国在世界文学宝库中影响最大的两部作品之一。(另一部是马格丽特·密西尔的《飘》) 长时期来中国拥有庞大的人口,其中绝大部分是农民。中国农民的生活,他们的悲欢离合,理应成为文学作品描绘的重要对象。事实如何呢!描写中国农民的作品且不说在国外,在国内也不多见。在长达数千年的古代,诗歌戏曲中、其他  相似文献   

5.
马儒 《出版参考》2014,(8):22-23
赛珍珠生于1892年,比生于1895年的林语堂大3岁。赛珍珠的父母是传教士;而林语堂父亲也是传教士,母亲是基督教信徒。只是赛氏父母是到中国传教的美国人,而林语堂父亲则是在中国传教的中国人。  相似文献   

6.
<正>按照诺奖将被保密50年原则,到今年,截至1962年所有关于诺贝尔文学奖奖获得者的提名和选择信息已达到可以公开的时限。记者昨天从诺贝尔官网获悉,中国哲学家、文学学者胡适曾于1939年被地理学家、探险家、瑞典学院成员斯文·赫定提名;1940年,作家林语堂被193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国作家赛珍珠和斯文·赫定同时提名;1950年,赛珍珠  相似文献   

7.
南京大学鼓楼校区北园西墙根下,矗立着一座砖木混合结构的近代西式小楼.小楼坐西朝东,地下一层,地上两层加一阁楼层,这就是赛珍珠与其前夫卜凯1920年至1934年在金陵大学执教时期的住宅.赛珍珠于1932年获得普利策奖,1938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是唯一获得普利策奖加诺贝尔奖的女作家,也是目前作品流传语种最多的美国作家.她的获奖作品《大地》等正是在此创作完成的.南京大屠杀期间,故居又是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的重要活动场所.赛珍珠故居蕴含着非同寻常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小楼于2011年开始修缮,设为“赛珍珠纪念馆”,以纪念这位对东西方文化交流作出杰出贡献的作家,缅怀抗日烽火岁月中那段难以忘却的历史.  相似文献   

8.
赛珍珠(Pearl S Buck,1892-1973)撰写的以中国农民为题材的小说《大地》(The Good Earth)不仅为她赢得了1931年美国普利策奖和1938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成为诺贝尔文学奖设立37年以来第三位获得该殊荣的美国作家,还使她有幸成为20世纪40年代美国知识分子当中令人瞩目的公众人物之一.利用这种身份,她不仅积极地游说美国政府支持中国抗战,还将自己对中国的深厚情感转化为支持美国的种族平等运动,并发起成立了东西方协会,帮助美国人了解中国乃至亚洲国家的文化和国情,进而帮助同盟国在亚洲的作战.  相似文献   

9.
1982年,美国的《迈阿密先驱报》和加拿大的《麦克莱恩杂志》报道了她和她主持的北京晚报《家》专栏,称她为“中国的安·兰德斯”和“亲爱的艾贝”。安·兰德斯是美国著名的女专栏作家,以主持报刊的恋爱及家庭生活专栏而广为人知,许多人写信向她请教时,常以“亲爱的艾贝”开头。在美国,在西方,安·兰德斯是一位名人,在中国,她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文化孕育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赛珍珠宋安群1938年底,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当瑞典国王将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证书及巨额的奖金授予美国女作家赛珍珠,美国文坛却一片哗然。缘何如此呢?1938年以前,美国只有辛克莱·刘易斯和尤金·奥尼尔获过诺贝尔文学奖,他们...  相似文献   

11.
书架     
《出版广角》2013,(12):92-93
文学艺术《春月》作者:[美]包柏漪著吴世良译版本:外文出版社2013年7月版定价:39.80元提要:这是一部描写中国题材的小说,书中的主人翁春月是出生在苏州一个封建专制家庭的女子。作者以她为主线,描写了一个老式家庭五代人的悲欢离合。作品人物众多、情节曲折、文笔流畅、寓义深刻。故事从光绪五年写到1972年,时间跨度将近一个世纪,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漫长岁月的动荡和变迁。  相似文献   

12.
她在丛中笑──《中国信息导报》印象·读者来函·笔者从最近几年对贵刊的订阅中感到,您们所取得的成绩和突破是笔者接触到的其官同类刊物所不能比的,所以就有感而发,写了拙文《她在丛中笑》。以此略表笔者对本刊的热爱和企盼。《中国信息导报》自1993年从《中国情...  相似文献   

13.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设计主任、2008年奥运会会徽设计参与者之一布雷德·科普兰德先生.从许多会徽设计方案中一见到"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便当即脱口而出:她是中国的!  相似文献   

14.
王晓莉 《档案天地》2009,(12):29-33
从历史公正的角度来看.宋美龄是一位极为坚定抗日反侵略的民族主义者。在抗日战争中.她为中国做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正是因为宋美龄在抗日战争中所做的贡献.在当时她曾一度被评为“中国最美的女性”!显然,宋美龄的美.和她不屈不挠的抗战精神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5.
霓姿虹影     
一 依莎多拉·邓肯 “我听见美国在歌唱.我听见各种各样的歌……”这是诗人惠特的感悟.依莎多拉·邓肯从中受到激励.当她在舞台起舞,仿佛“看见美国在舞蹈.高踢的一条腿掠过洛基山的峰峦.展开的双臂伸向大西洋和太平洋.美丽的头颅耸入云霄.戴着缀满星辰的皇冠。”  相似文献   

16.
中国运动员重返洛杉矶奥运会的1984年,刚好也是法国自行车运动员让妮·隆戈第一次参加奥运会的年头。令人吃惊的是,这之后的每一届奥运会中,我们都能看到她的身影;  相似文献   

17.
<正>米利·贝内特(Milly Bennett)是一名美国女记者,但是她并不像她的自传《自力更生》(On Her Own)中所涉及到的那些外国在华记者那么有名。在她的自传中出现了众多1920年代活跃在中国的外国记者,有安娜·路易斯·斯特朗、雷娜·普罗梅、兰道尔·古尔德、文森特·希恩等,也有伍海德、候雅信、柯乐文、高孟奇等,这些外国记者要么因为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印记而扬名,要么因为在中国近代新闻史上具有学术研  相似文献   

18.
在赛珍珠(Pearl S.Buck)的帮助下,林语堂的著作得以在国外畅销。文章从赛珍珠的特殊地位、赛珍珠的敏锐策划、赛珍珠的运作三个角度来分析林语堂的《吾国与吾民》和《生活的艺术》两本英文著作能够成功畅销并创造版权神话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2011年6月4日,29岁的中国女将李娜在巴黎的罗兰·加洛斯体育场,历史性地斩获了法国网球公开赛的女子单打冠军。全中国和全世界的媒体对这位女子给予最高级别的赞誉之词。中国媒体说她书写了历史。CNN说她的夺冠就像童话一样。毫无疑问,李娜职业网球生涯成功的直接原因是2008年开始的单飞,  相似文献   

20.
1938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赛珍珠是中国文化的传播使者.其结合自身的亲身经历书写了“中国题材”系列英语小说,赋予了“中国故事”以世界的舞台.此类作品在中国的出版始于上世纪30年代,漫长的译介历程映射出赛氏作品被国人接受的坎坷之途以及“中国形象”在海外传播过程中的历时嬗变与重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