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圣叹在评改《水浒》时是否“独恶宋江”,这是《水浒》研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本文论证了金圣叹“独恶宋江”是真,是“骂杀”而不是“捧杀”;指出金圣叹是明代后期重要的启蒙思想家,他率性任情、以情格理的反道学的思想倾向是其“骂杀”宋江的主要原因;同时,对金批《水浒》时而出现对宋江的“赞语”,也做了具体分析,认为这主要是为了使用“障眼法”,使其作品在朝廷明令禁毁《水浒》的特定政治环境下得以付梓问世。  相似文献   

2.
金圣叹在评改《水浒》时是否“独恶宋江”,这是《水浒》研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本文论证了金圣叹“独恶宋江”是真,是“骂杀”而不是“捧杀”;指出金圣叹是明代后期重要的启蒙思想家,他率性任情、以情格理的反道学的思想倾向是其“骂杀”宋江的主要原因;同时,对金批《水浒》时而出现对宋江的“赞语”,也做了具体分析,认为这主要是为了使用“障眼法”,使其作品在朝廷明令禁毁《水浒》的特定政治环境下得以付梓问世。  相似文献   

3.
学术界对于金圣叹批改《水浒》的问题一直存在着很大的分歧,拙文《金圣叹批改〈水浒〉的思想立场》就是想对这个问题发表一点浅见,行文之间不免涉及一些不同的看法,而不是专对某个同志的论点而发的。易名同志在《再谈金本〈水浒〉》一文中说我是针对他的文章《谈金本〈水浒〉》的,其实倒不完全如此。既然易名同志在他的文章中提出与我有分歧的三个问题,即金圣叹反不反皇帝?同情还是反对农民起义?《水浒》对宋江的描写是理想主义的还是现实主义的?这三个问题都是评价金圣叹思想的关键问题,那么讨论一下,仍然必要。  相似文献   

4.
金圣叹在评改《水浒》时是否“独恶宋江”.这是《水浒》研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本论证了金圣叹”独恶宋江”是真.是“骂杀”而不是“捧杀”;指出金圣叹是明代后期重要的启蒙思想家.他率性任情、以情格理的反道学的思想顿向是其“骂杀”宋江的主要原因;同时,对金批《永浒》时而出现对宋江的“赞语”,也做了具体分析.认为这主要是为了使用“障眼法”.使其作品在朝廷明令禁毁《永浒》的特定政治环境下得以付梓问世。  相似文献   

5.
关于金圣叹删批《水浒》及其中主要人物宋江的功过是非,六十年代初期曾经掀起过一场激烈的争论。在目前学术理论逐步趋于活跃的时刻,此问题重新提出来。这对于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和文艺作品、文艺形象,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学术理论,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我做为一个《水浒》评论的爱好者,认真阅读了周学禹同志的《试论金圣叹所谓“独恶宋江”说》一文。我以为,周文关于对金圣叹“独恶宋江”的评价,自然可以看做是一家之言,持  相似文献   

6.
金圣叹把《水浒》砍掉二十多回,砍掉了不真实,鲁迅非常不满意,专门写了评金圣叹的文章,叫做《谈金圣叹》。鲁迅用阶级分析的方法,一针见血地指出金圣叹腰斩《水浒》的反动实质:“单是截去《水浒》的后小半,梦想有一个‘嵇叔夜’来杀尽宋江们,也就昏庸得可以。”金圣叹把《水浒》搞成“断尾巴蜻蜒”,这样一来,七十一回本的《水浒》也就显得较隐晦,宋江的叛徒嘴脸也还没有完全暴露出来,使历代统治阶级机会主义头子,更能利用宋江这个投降主义的典型来欺骗人民,腐蚀革命。金圣叹何许人也?他为什么要腰斩《水浒》,又以什么手法来肢解《水浒》呢?金圣叹,明末清初的反动封建文人,苏州人,又名人瑞,圣叹是他的号。他一生没有做过官,连补一个秀才也曾被黜革,但他是一个孔孟之道的忠实信徒,是一个顽固的地主阶级分子。在他的一生中,为了宣扬反动儒学,曾呕心呖血地评注了所谓六才子书,他以《离骚》为第一才子书,《庄子》为第二才子书,《史记》为第三才子书,《杜诗》为第四才子书,《水浒》为第五才子书,《西厢记》为第六才子书。通过对这些书的评点,来鼓吹孔丘那一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治人之道。他自以为是孔丘之后  相似文献   

7.
腰斩《水浒》的金圣叹,过去有许多人吹捧过。买办文人胡适,就把金圣叹誉为“十七世纪的一个大怪杰”,把金批《水浒》说成是“一部永不会灭的奇书”。解放以后,仍有人把金批《水浒》捧为“最佳版本”,并说金圣叹“生得无愧清白,死的尤为壮烈”。然而,鲁迅早就写过《谈金圣叹》一文,指出“单是截去《水浒》的后小半,梦想有一个‘嵇叔夜’来杀尽宋江们,也就昏庸得可以。”这是对金圣叹及其腰斩《水浒》的深刻批判。为了使大家进一步批判金圣叹其人其行,不妨为他写个小传,看看这个号称“狂生”“怪杰”的人,究竟何许人也!  相似文献   

8.
育英同志: 接到你的来信,介绍你们那里热烈地评论《水浒》的情况,很受鼓舞和启发。来信谈到有这样一种观点:《水浒》中的李逵反皇帝固然很坚决,可是照他那条道路走下去,不是晁盖当皇帝,就是宋江当皇帝,最终还是脱不出封建制度的束缚,跟不反皇帝的结局不是一样的吗?那么,这与宋江主张受招安,在本质上到底有什么不同呢?还有一种观点:金圣叹否定宋江,我们也否定宋江;金圣叹反对招安,我们也批判招安。这个问题如何理解? 我想,这两个问题不是今天才产生的。根本是由于在修正主义文艺路线统治下,长期宣传的一些不正确的观点的影响。今天,应该通过学习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予以澄清。先谈谈你提的第一个问题。毛主席教导说,我们看问题必须首先划清“革命和反革命的界限”,“否则就会把问题的性质弄混淆了”。划清革命与反革命的界限,对《水浒》来说,就是要划清坚持农民起义的革命路线同推行叛卖革命的投降主义路线的界限,就是要划清奴隶与奴才的界限。李逵是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光辉灿烂的文学宝库里,《水浒》是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巨著,它真实地反映了时代的风貌,成功地塑造了个性鲜明的一百零八人的艺术形象。在这众多的绚丽多姿的人物画廊里,宋江是一个复杂而独特的艺术形象。自从《水浒》成书以来,对于如何评价宋江的问题,《水浒》研究工作者们一直争论激烈:对他褒勉有加,热情肯定者有之;对他贬责无已,全盘否定者也有之;对他有褒有贬,一分为二者亦有之。这里,我不准备参加他们的辩论,我所要谈的是:我国杰出的文学批评家金圣叹的所谓“独恶宋江”说。  相似文献   

10.
<正> 金圣叹对《水浒》英雄人物形象的评批,是他现实主义文学理论最杰出的成就之一。由于宋江、李逵三人的金批内容特多,我已单独析出成文,这里论述其他几位主要英雄人物的金批,略述浅见。《水浒传》中除宋江、武松、李逵外,着力刻划的英雄人物还有鲁达、林冲,其次是吴用、杨志和石秀。金圣叹对这些人物都有深刻卓特的见解。  相似文献   

11.
一我这里所要说的宋江,既不是历史上的宋江,也不是经过金圣叹改造过后七十一回本《永浒》里的宋江。而是一百回本《忠义水浒传》里的即原来的那个宋江.自来评论《水浒》者,对宋江的评价分歧最大。有人说他是农民起义的英雄,农民起义军中的杰出领袖;有人说他是农民起义队伍中的叛徒,镇压农民起义的刽子手;也有人想把这冰炭不能相容的二者调和起来,说宋江前期是农民起义军的英雄、领袖,后期是农民起义军中的叛徒,是镇压农民起义军  相似文献   

12.
武小新 《文教资料》2013,(9):7-8,42
金批《水浒》中有三个问题一直是《水浒》研究和金圣叹研究的焦点,那就是金圣叹对《水浒》创作动机认定的矛盾说法、对《水浒》人物令人费解的点评及对《水浒》文本的随意改动,对这三个问题的研究学界众说纷纭。但无定论。事实上,金批《水浒》是金氏对这一部小说进行的一次示范性阅读和阐释,这个过程同时也是金圣叹对《水浒》接受的一个过程,在此过程中金圣叹对《水浒》潜在的内涵进行了属于他的揭示和创造,金氏的才子个性在其中大放异彩。  相似文献   

13.
《水浒》的要害是什么?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在一九七五年八月曾明确地指出:“《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水浒》只反贪官,不反皇帝。屏晁盖于一百○八人之外。宋江投降,搞修正主义,把晁的聚义厅改为忠义堂,让人招安了。宋江同高俅的斗争,是地主阶级内部这一派反对那一派的斗争。宋江投降了,就去打方腊。”毛主席的指示,深刻地揭露了《水浒》宣扬投降主义的本质,指出了宋江是搞修正主义的投降派;明确地告诉我们,投降,搞修正主义,这是《水浒》的要害所在。  相似文献   

14.
编者按张教授此文前半段曾发表于本刊2002年10月出版的第22卷第5期,兹将其后半段续行刊出如下:问:毛泽东同志1975年8月发表的评《水浒》语录中有“《水浒》反贪官不反皇帝,屏晁盖于一百零八人之外”一段;请问应如何理解“屏晁盖于一百零八人之外”这句话?答:要回答这一问题,首先要明确这段话的主语,是针对《水浒》这部小说,(可不能认为是指所有的《水浒》各种本子)而言。应该看到这实际上只是指的金圣叹所用来作为他批改《水浒》的底本即120回的《忠义水浒全传》而言。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由于北宋末宋江起事,曾先后“转掠十郡,而官…  相似文献   

15.
《水浒》中宋江的投降主义路线从哪里来?是来自农民阶级的“局限性”,还是地主阶级的反动性?这是《水浒》评论中的一个原则问题,应当辩论清楚。文化大革命前的多数《水浒》评论者,大多认为宋江的投降主义路线来自农民的“局限性”,并以此来为宋江的投降行为辩护,美化宋江。我们认为这是错误的,因为它歪曲了农民阶级的革命性,混淆了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阶级界限,抹煞了农民起义军中的革命派和投降派之间的路线分歧,歌颂了投降叛变的可耻行为。毛主席说:“宋江投降,搞修正主义,把晁的聚义厅改为忠义堂,让人招安了。宋江同高俅的斗争,是地主阶级内部这一派反对那一派的斗争。”毛主席的指示揭露了宋江投降主义路线的阶级实质。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地主、贵族、皇帝这些封建的统治阶级,拥有最大部分的土地,而农民则很少或者完全没有土地。农民用  相似文献   

16.
《水浒》是一部宣扬投降主义的反面教材。它竭力歌颂和美化宋江的投降主义,把一个混进农民革命队伍的投降派头子捧上了天。毛主席最近指出:“《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毛主席的指示,深刻地揭露了《水浒》宣扬投降主义路线的实质,指出了宋江搞修正主义、投降主义的真面目。可是,解放以后,有些人却歌颂《水浒》所肯定的宋江的投降主义路线,甚至把这种代表地主阶级利盆的投降主义路线,说成是“农民的局限性”,并把这种观点称为“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宋江的投降主义是“农民的局限性”吗?这种歌颂修正主义、投降主义的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吗?不,绝对不是。  相似文献   

17.
读《水浒》,不可忽略最后一回即二百二十回关于宋江结局的描写。毛主席指出:“《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宋江就是投降派的一面镜子。而《水浒》的作者歌颂和美化宋江,在最后一回可以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它是作者寓意深长的呕心之作,也是这部宣扬投降主义的反面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是,有的评论者却为《水浒》的结局描写叫好,认为它是“对封建统治阶级的有力控诉”,也是“对宋江投降主义路线的有力批判”。事实果真是这样吗?  相似文献   

18.
金圣叹用"画"来评点《水浒》,既与中国文论与画论相融合的文学批评史有关,又与明中后期时代氛围有关。从金圣叹现实与理想的关系以及"水浒"意与象的关系中,可以看出金圣叹将"画"、"水浒"、"自身"三者同构在一起,这也是其用"画"评点《水浒》的最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9.
自胡适和鲁迅认为金圣叹以八股文的作法评点小说后,这便成为一种定评。但从金圣叹本人学习举业以及其接触《水浒》的过程人手,再仔细探究金圣叹的自我表述,实际上,其不是以时文的眼光去评点《水浒》,而是试图以评点《水浒》的眼光去阅读时文。而《水浒》评点中时文作法的加入应是金圣叹应对新的读者时所采取的一种策略。胡适和鲁迅对于金圣叹的论述都与他们所处的历史情境有关,并非严谨的学术观点的表达。  相似文献   

20.
长篇小说《水浒》问世几百年来,对宋江的形象,有种种评论。有一种说法,认为宋江虽然最后带领起义军接受了朝廷招安,仍不失为一个受人拥戴的农民起义领袖,原因是说宋江具有一定的组织才能和军事才能。究竟宋江具有怎样的组织才能和军事才能呢?他的组织路线和军事路线是为什么样政治路线服务的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