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4 毫秒
1.
汉字大约是在三、四世纪开始传入日本的,与日本文化密切相关,它铭刻了日本民族的精神史。所以今天在普通日本人的心目中,“汉字是中国的”这种意识很淡薄,他们将汉字看作“日本文字的一种,不是假名的文字,是笔画多的文字”。可见汉字已经融化于日本民族的血液之中。  相似文献   

2.
汉字是汉语之魂——语言与文字关系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汉语汉字事实的基础上,结合国际上语言文字理论的新进展,对一个世纪来中国语言学理论中的一些流行观点提出了挑战,主要有四个问题:(1)汉字是符号的符号吗?(2)汉字是记录汉语的符号吗?(3)文字是语言的符号吗?(4)口语是书面语的记录吗?作者认为,普通语言学关于文字与语言关系的理论不适用于汉语和汉字,普通语言学关于语言和文字关系、书面语和口语关系的理论本身也有瑕疵.从汉语事实出发,可以认为:汉字和书面语在汉语学习和研究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堪称为汉语之魂.  相似文献   

3.
纳西东巴文字性质研究进展和新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纳西东巴文字性质研究主要经历了3个阶段:早期研究将东巴文字定位为象形文字;20世纪80、90年代重视东巴文“形声字”与汉字形声字的异同,分化出3种不同的观点;近年来倾向于多学科的细化研究,方法更加科学。运用心理语言学方法对东巴文字性质进行探讨,可以考查东巴文字类别符号是否具有汉字义符的特点,东巴文字的注音符号是否具有汉字音符的特点。系统考查东巴文字认知的特点,比较其与图画认知及汉字认知的异同,有助于确定东巴文字性质。  相似文献   

4.
20世纪汉字性质问题研究评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汉字性质问题关系到对于汉字所处发展阶段的论定 ,这个问题一开始就是在西方文字学关于文字发展三阶段论的框架下来思考的 ,跟 2 0世纪关于汉字评价的争论是联系在一起的。5 0年代以后 ,才开始从文字记写语言中哪个单位层次的角度来看汉字的性质。考察 2 0世纪汉字性质讨论的进展 ,可比较清楚地揭示汉字性质问题的症结所在。  相似文献   

5.
汉字文化深刻影响着日本文字的形成与发展,公元3世纪左右,汉字传到日本,日本以汉字为基础,创造出自己的文字,从古代假名时代逐渐过渡到现代假名时代,并不断进化,形成了今天的日语文字。日语文字承载着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功能,是中日两国文化往来的历史见证,也是中日两国未来发展所应始终坚守的原则。唯有不断推动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推动各自独特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日语文字才能更好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6.
汉字大约是在三、四世纪开始传入日本的,与日本文化密切相关,它铭刻了日本民族的精神史。所以今天在普通日本人的心目中,“汉字是中国的”这种意识很淡薄,他们将汉字看作“日本文字的一种,不是假名的文字,是笔画多的文字”。可见汉字已经融化于日本民族的血液之中。“对外意识”是日本富山大学教授文学博士山口博先生所作的《“万叶”,这个歌集的名称》一文中多次出现的一个词组,用此词组充分而准确地说明了采用“万叶”这个汉语词的由来和《万叶集》编成的时代背景。山口博先生指出:“我认为万叶集是以对外意识为  相似文献   

7.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迹。曾潜心研究几十年汉字和英文比较的香港工商界名人安子介先生提出“汉字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并预言“21世纪是汉字发挥威力的时代”。英国《新科技》杂志原总主编麦克·普鲁斯预言“汉字将成为声控计算机的第一语言”,并认为“总有一天,全世界的人们将必修汉语”。我国著名科学家、北京国际汉字研究会名誉会长钱伟长教授提出“中国文字可能是世界未来的通用文字”。可见,汉字与拼音文字比较,有着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 20世纪80年代以来,汉语教学日益走向世界。许多外国人认为,汉字是东方文化的象征,是最令人神往的文字,同时也是最难学的文字。与拼音文字相比,汉字没有固定的、可以提炼分离出来的字母,也没有固定的排列组合方式,更没有规律准确的表音方式。因此,有必要针对汉字特点和造字规律,结合外国学生的知识特点,对汉语教学进行有效的改革,以增强汉字教学的科学性、针对性。  相似文献   

9.
撇开把汉字看作是一个单纯的记录符合的观点,从汉字与汉文化、汉字与汉语、汉字与世界文字发展趋势等方面,在世界语言文字发展变化的浪潮中整体上把握中国汉字的属性和命运,从而揭示汉字顽强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0.
关于汉字性质的研究讨论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热潮在20世纪的70年代到90年代初。在研究中,一度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众说纷纭,难以定论。一些有影响的代表性观点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六种:第一种是较早提出的象形文字说,第二种观点是意音文字说,第三种是形音文字说,第四种意见是语素文字说,第五种是表音文字说,第六种是表意文字说。我支持表意文字说。1、象形文字说象形文字说来源于外国人,国外传教士认为汉字和埃及的象形文字相近,因此称汉字为象形文字。国内外有不少人支持这一观点。1940年吴玉章在其撰著的《新文字与新文化运…  相似文献   

11.
<正> 序言 在西方语言学里,关于文字的表述不多。在使用表音文字的世界里,文字与有声语言相比被看作是第二性的,因此,关于若干文字的创立及变迁方面的论述,在文字论中难以形成一个体系。相反,在日本,假名、音韵、表记的研究,以及古典文献的解读,都常常涉及到与汉字的关系。日语里文字特别是汉字与语言的关系很密切。因而关于文字的研究便成为日语研究的重要领域。 本文论述的“文字形态素、文字音素”的汉字理论,是由森岡健二提出来的,是基于与西方语言学的  相似文献   

12.
汉字不同于世界上现存的其他文字,尤其相对于字母文字来说,汉字丰富的表音、表形、表义功能使得汉字成为世界上一枝独秀的"全息文字"。汉字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深厚的文化积淀使得每一个汉字都是智慧而凝重的。追溯汉字的文化渊源,不仅对提高学生识字的质与量有裨益,而且还能让学生近距离感受祖国灿烂的文字、文化、文  相似文献   

13.
日语原本没有文字,公元3世纪开始引入、借用中国汉字,即便后来发明了"假名",汉字仍然与假名一起混合使用至今。日语汉字在经历了一系列改革之后,现在保留了2136个常用汉字。从日语汉字与汉语汉字对比的角度看,可将日语常用汉字分为同形同义字、同形异义字、日语简化字、汉日简化字、未简化的繁体字以及和制汉字6大类。  相似文献   

14.
文字起因于社会发展的需要,产生于农业经济确立、氏族公社出现之后,这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探究文字起源的重点是前文字,前文字具有自己的特点,最初的文字应有象形与指事两种类型。早期文字用于人类交际,且用于人神交际。华夏文字起于多源,汉字是华夏文字多元起源的优胜者。汉字产生于距今10000年至4000年之间,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创制期,二是形成期。汉字创制于母系氏族时期,即传说中的三皇时代,时间界限为距今10000年至5500年前后,这个时期的汉字属于当时华夏文字的一种。汉字成熟于父系氏族时期,即传说中的五帝时期,时间界限为距今5500年至4000年前后。  相似文献   

15.
旧社会,汉字落后论甚嚣尘上,鲁讯先生便曾说过“汉字不废,中国必亡”之语.而今,国内学者或谓汉字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或云“二十一世纪将是汉字发挥威力的时代”;国外汉学家竟说汉字“是人类文字中最高级的文字”.汉字究竟是先进抑或落后,应以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地去加以研讨才是.  相似文献   

16.
汉字的性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确定一种文字的性质,要根据这种文字的基本单位记录的是什么样的语言单位。汉字的基本单位是一个个的字,这一个个的字记录的是汉语的一个个语素,所以汉字是语素文字。从内部结构说,汉字主要是由意符和音符构成的,所以叫做意音文字。  相似文献   

17.
李国俊 《考试周刊》2012,(64):22-24
长期以来。汉字性质的研究有两个不同的方向,一是选取汉字某个方面的特征作为汉字的性质。如表意文字、表音文字、语素文字等:一是对汉字各方面特征进行综合,如意音文字、音节一语素文字、语素一意音文字等。作者通过汉字与拼音文字的对比。认为文字性质应该是文字的代表特征而不是对各方面特征进行综合,汉字的代表特征是袁意性.所以。就性质而言.汉字应当是“表意文字”,而且“表意文字”的提法更符合人们对汉字的心理认同。  相似文献   

18.
王春苗 《文教资料》2009,(15):41-42
日语的文字包括汉字、平假名和片假名.日语中的汉字是引进中国的文字并在此基础上创造出来的,而平假名和片假名的产生也与汉字密不可分.一种文字的产生往往会经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文学只有依赖文字才能得以流传,同时文学也忠实地记录和反映了文字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本文从日本的古典文学作品出发,对日语文字的形成及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袁晓园教授,1902年5月10日出生。我国第一位女外交家、女税务官,也是著名语言文字学家、书画家,主编过《重新认识汉语汉字》、《汉字汉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二十一世纪:汉字发挥威力的时代》、《文字与文化丛门》等。是一位了不起的百岁爱国老人。  相似文献   

20.
汉字性质的研究由来已久,它不仅是汉字学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同时也是文字类型学的重要研究课题。认定汉字的性质,要结合汉字自身的特点,分时期、分阶段来总结汉字发展的性质特征,同时也要将汉字研究纳入世界文字的研究中,从多个角度来审视汉字,通过分析、比较、综合归纳出汉字的性质。结合以上两个方面,从文字符号记录语言的方式、文字符号与语言单位的对应关系、文字符号的体态等角度切入,汉字应当是一种音节文字——形音·意音文字——图符·字符文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