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互联网平台的纪念账号不仅作为逝者个人数字遗产的重要载体,生者在纪念账号下的哀悼行为也已成为一种独特的媒介记忆实践,延续着生者与逝者之间的情感。本文通过爬虫获取B站平台的纪念账号数据,对文本进行语义网络分析、主题分析和情感分析。B站纪念账号的媒介记忆建构基础来源于逝者生前的媒介记忆内容,建构过程始于个体书写哀思、与逝者建立数字对话和表达情感,由此形成集体哀悼空间,用户在其中的社交互动最终将情感从负面悲伤情绪延展至正面鼓励祝福。纪念账号在实现媒介记忆功能的同时,通过延展性情感空间书写了多向度的记忆图式与情感框架,使生者在多维的媒介场景中共话死亡议题,本研究揭示了数字时代普通公众在死亡、哀悼和记忆等实践中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  相似文献   

2.
<深圳商报>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大型报道活动于7月19日启动,先行推出的是<我们一起怀念小平--寻找照片中的故事>.在A2版特别推出了一个照片专版,都是小平同志1984年和1992年两次视察南方时在深圳留下的珍贵镜头以及1997年小平同志去世时市民深切怀念的历史画面.然后,让记者去寻找照片背景中那些和小平同志在一起的普通人,并发动市民广泛参与,讲述照片背后的动人故事.  相似文献   

3.
2008年10月下旬,张广友同志病逝时,我正在外地,没能赶上送他,深以为憾.每在寂寞黄昏或漫漫长夜忆起战友,就只能面对他留下的最后一本著作<抹不掉的记忆-共和国重大事件纪实>,寄托心中的哀思和怀念了.  相似文献   

4.
讣闻,是指人物逝世的消息.讣闻报道类似人物传记的缩影,在告知人物逝世的同时,给受众一个了解人物、体验不同人生经历的机会,丰富人的内心世界,实现追忆逝者与砥砺生者的双重功效.同时,讣闻报道还可以起到表达并维持主流价值观的作用.美国学者吉奈斯·休姆认为:“讣闻浓缩了人生的精华,通过对逝者的怀念和生命的纪事,它反映了社会价值.系统考察讣闻为我们提供了考察时代价值的有用工具.同时,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时代文化的重要方面和社会公共记忆.”  相似文献   

5.
王冰 《图书馆杂志》2008,27(5):94-95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家马嘶先生的<燕园师友记>(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2月版)是一部怀念与记述燕园师友学行的纪实作品.  相似文献   

6.
2008年12月12日,唐山解放60周年.这一天,作为市委机关报的<唐山劳动日报>表现不俗.对开60个版的<纪念唐山解放60周年经典特刊>(以下简称<经典特刊>),声势浩大,广告收入过百万元,令同城的<燕赵都市报·冀东版>和<唐山晚报>黯然失色,值得玩昧.  相似文献   

7.
今年10月26日,是著名的抗日将领、东北抗日联军的创建者和主要领导人赵尚志(1908~1942年)诞辰100周年.省档案局(馆)把组织好纪念赵尚志诞辰100周年宣传活动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主题实践活动的具体内容,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编印了<赵尚志百年>档案资料图册,与省委宣传部共同筹办了<深切的怀念--纪念赵尚志诞辰100周年档案图片展>巡回展览.……  相似文献   

8.
今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实施一周年,这是一个值得我们纪念的日子.2008年4月5日,承载着人民群众需求和期待,凝聚着党和政府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的<条例>终于颁布实施了.  相似文献   

9.
康龙  鲁舰平 《今传媒》2009,(10):65-66
2008年是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延安日报>顺应形势,结合自身特点,创造性地启动了"走县区解民情"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型采访活动.这一活动南于规模声势较大、参与人数较多、视角独特、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样、编排新颖,受到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肯定以及广大读者的好评,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成为<延安日报>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报道的一主打产品.  相似文献   

10.
看完<新闻记者>2009年第1期刊登的<2008年十大假新闻>和<八年新闻打假,留下五大困惑>,颇有不吐不快之感,下面谈谈本人拙见,供各位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1.
<源流>/2008年1月/改版号/3.00元 <源流>这本杂志已经办了14年,2008年1月该杂志以全新的形象与读者见面,杂志表示要坚守"弘场革命传统,关心年青一代,促进老区建设,合力振兴中华"办刊宗旨,要和广大读者一起经历和记录当下时代的变化,追寻生活和生命的脉络,立足老区,弘扬传统,人文关怀,源远流长.  相似文献   

12.
网络舆论监督异军突起2008年,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网络舆论监督十分活跃,十分抢眼,<人民日报>专门就此撰文,称2008年为"中国网络监督年".(<人民日报>2009年2月3日<互联网:舆论监督的广阔平台>)这一年,引起强烈震动的网络舆论监督事件一件接一件:8月,网络论坛发帖揭露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区委书记董锋"演绎荒唐‘一夫二妻'制".最终董锋被正式逮捕.舆论认为"这是一场网络反腐的胜利".  相似文献   

13.
2009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庆.如何担当好"今天的历史的记录者"这一角色,如何定格举国欢庆的历史时刻,是对全国媒体的又一次检验.在这场较量中,从持续了近半年的<国家>特刊到国庆节当天的<向前>特刊,北京晚报为读者交上了一份出色的答卷,为历史留下了一份可资借鉴的记录,真正彰显了北京市民首选家庭报的风范.  相似文献   

14.
还原历史     
1997年的确有些特别,就连文化界的热门话题也比往年多了一层历史烟云.在文化圈里口碑颇佳的几家传媒: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中华读书报>、<读书>、<随笔>、<书与人>、<新华文摘>等,都在争相说道两件半古不古的"古董"--半个世纪前留下的两本日记.  相似文献   

15.
今年<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颁布无疑足国家信息化建设中的一件大事,2008年5月1日实施后,将对档案管理领域,尤其是档案的开放利用产生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今年正值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出发七十周年,长征这一史诗般的英雄壮举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光辉,长征精神也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在北京,有一位从革命老区走来的钟情于红军长征题材的作家,他就是中国工人杂志社名誉主编郭晨.几十年来,郭晨一直勤恳耕耘于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传记和影视创作领域,出版过<贺子珍>、<万水千山只等闲>等12部长篇传记作品,编剧了<特殊连队>、<遵义会议>等十多部影视作品.  相似文献   

17.
这是篇特殊的人物特写,登载于4月12日的<新京报>"逝者"版,刻画的是一位已经逝去的青年.在"逝者"板块里,这篇文章不一定是最好的,但颇具代表性.  相似文献   

18.
贺绿汀,是名满海内外的著名音乐家,他把一生献给中国的音乐教育事业,桃李满天下.他虽已于1999年辞世,但却留下<西湖春晓>、<游击队之歌>、<嘉陵江上>等许多经典作品.他的辉煌不朽的生命也因他的传世作品而延续.  相似文献   

19.
岁月匆匆,时光飞逝.<兰台世界>自1986年创刊至今,已经走过了26个春秋,出刊329期.创刊26年的<兰台世界>,伴随着中国档案事业的发展而发展.作为辽宁唯一的档案期刊,<兰台世界>为宣传辽宁档案工作,记录辽宁档案事业的发展,取得了不同凡响的成就,镌刻了独特而深刻的历史印迹.  相似文献   

20.
在纪念<新民晚报·夜光杯>创刊60周年之际,<夜光杯>老主编秦绿枝先生撰文<怎一个"情"字了得>,深情怀念为<夜光杯>作出贡献的前辈,其中提到了"文革"以前担任过晚报副刊组副组长的陈振鹏先生.对于陈先生在编报方面的贡献,已有定论,予生也晚,没有亲身感知,自然不能赞一辞.而陈先生后期转到上海古籍出版社,我有幸与他在一起共事,了解他在编书方面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事迹,深感他在编辑工作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堪称编辑的楷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