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卫  王昕 《新闻知识》2008,(6):78-79
即将举办的北京奥运会给媒体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媒体竞争也进入了白热化。随着各媒体对体育新闻的日益重视,记者出国采访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国外采访和国内采访有诸多不同,经常会遇到各种困难,如何应对就成为必须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赛前报道的热度之高已经初现端倪:国内媒体纷纷开设"奥运专刊",而今年起施行的《北京奥运会外国记者在华采访规定》使得国外记者的采访更加方便,报道量和报道范围不断扩大。其实,自北京赢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后,一些欧美媒体常驻北京的记者站就纷纷开始调整策略,增调得力人员,进一步扩充实力,一些记者站首席记者或站长甚至相继换成专业体育记者。可以说,奥运赛场的竞争尚未开始,媒体大战早已硝烟弥漫。那么,作为从1984年才开始持续关注奥运的中国媒体,  相似文献   

3.
北京2008奥运会,来自世界各国媒体的记者将涌向北京,报道奥运赛事盛况。"合法"前来采访的各国记者,经过按数量注册和姓名注册两个程序,将成为奥运会的注册记者。相对于注册记者而言,还有大量非注册记者,非注册记者与注册记者相比,在采访权限和所享受的媒体服务上有本质不同。  相似文献   

4.
2008年北京奥运会及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成功举办,使得媒体运行这一概念被许多国内外注册媒体记者广泛了解。笔者在北京奥组委与广州亚组委时都工作在媒体运行第一线,发现一些国内注册记者对媒体运行部门所提供的媒体服务并没有完全掌握,浪费了一些资源。笔者梳理出掌握大型赛事报道的三大要点,可以帮助注册记者充分熟悉各大型赛事组委会提供的专业媒体服务,保障采访报道任务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5.
北京奥运会首次云集了国际奥委会205个成员,因此媒体阵容也空前强大。目前,北京奥运会注册记者人数已达11223人,其中外国记者近一半。据预测,采访本届奥运会的记者人数将超过2.4万人,创历届奥运之最。  相似文献   

6.
一月外国记者自由采访新华社报道,国务院及国台办、港澳办制定的《北京奥运会及其筹备期间外国记者在华采访规定》和《北京奥运会及其筹备期间台湾记者在祖国大陆采访规定》、《北京奥运会及其筹备期间港澳记者在内地采访办法》自2007年元旦至2008  相似文献   

7.
北京奥运新闻报道的“主场意识”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奥运会是历史上第一次在中国举办的奥林匹克运动会,这就是它与中国人眼中以往的历届奥运会最大区别--就正规的表述而言,北京奥运会的主办者是国际奥委会,北京只是承办地,是国际奥委会"借北京一方宝地"举办一项例行赛事;不过,按人们通常的理解,这届奥运会北京、中国就是"主场",参加奥运会的两大"阵营"都将直接受益,我国运动员得以在家门口比赛,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国内记者也可以不再舟车劳顿,出国去采访奥运会;再深入一层,中国的传统文化可以借助北京奥运会传播到全球,中国人民也可以通过北京奥运会的平台向各方宾朋表达爱好和平、热情好客等态度和情感.  相似文献   

8.
新华社报道,国务院及国台办、港澳办制定的《北京奥运会及其筹备期间外国记者在华采访规定》和《北京奥运会及其筹备期间台湾记者在祖国大陆采访规定》、《北京奥运会及其筹备期间港澳记者在内地采访办法》自2007年元旦至2008年10月17日施行。2月1日南方周末报道“三规定最关键处。都是其在第6条所做的‘只需征得被采访单位和个人的同意”’。“这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上述几类记者在采访时不需向各自的主管部门申请:二是可以按规定离开驻地自由跨省采访”。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说新规定“适用于中国各个省份”。报道透露“中国1980年就批准外国媒体在华开设常驻机构,外国记者不能自由采访,这成为外界批评中国的‘口实”’。  相似文献   

9.
奥运会历来是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的焦点,世界各地的媒体记者纷纷齐聚奥运会举办点,展开一场激烈程度能与各项目金牌之争相媲美的"新闻大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对中国的媒体来说,是愈演愈烈的没有硝烟的战争,因为这次北京奥运会是在自家门前举办的,如何出色地做好各项奥运报道,是各大媒体要努力奋斗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2004年和2008年,笔者作为正式注册记者采访了雅典奥运会、北京奥运会以及北京残奥会三次奥运赛事。通过比较和衡量,记者发现每次的采访都有颇多感触,彼此之间也大有不同。在讲好奥运这个故事的大语境下,如何选取侧重点,从而出色地完成既定的采访任务,有颇多玄机。同时,不同的时期和环境下,中国媒体的表现也有很大的变化与进步。  相似文献   

11.
做好奥运报道的五个关键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编者按 对国内媒体来说,2008年北京奥运会意味着什么?也许很多人会一下子想起这是"家门口"的国际赛事采访,人头熟、地盘熟……的确,我们具备很多"主场"优势,但会面临更多挑战:能直接用外文采访的记者还不够多,大型赛事采访经验不足,很难直面国际著名传媒的贴身竞争……  相似文献   

12.
雅典奥运会新闻大战已烟消云散,国内外媒体对奥运会的报道精彩纷呈,各具特色。为了进一步提高体育赛事的新闻报道水平,也为了借鉴雅典奥运会报道的经验,使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新闻报道更加引人入胜,本刊约请人民日报雅典奥运会前方报道组的3位记者撰文,述说他们在雅典奥运会采访中的经验与体会、见闻与启示,值得从事体育报道的记者、编辑一读。  相似文献   

13.
雅典奥运会新闻大战已烟消云散,国内外媒体对奥运会的报道精彩纷呈,各具特色。为了进一步提高体育赛事的新闻报道水平,也为了借鉴雅典奥运会报道的经验,使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新闻报道更加引人入胜,本刊约请人民日报雅典奥运会前方报道组的3位记者撰文,述说他们在雅典奥运会采访中的经验与体会、见闻与启示,值得从事体育报道的记者、编辑一读。  相似文献   

14.
雅典奥运会新闻大战已烟消云散,国内外媒体对奥运会的报道精彩纷呈,各具特色。为了进一步提高体育赛事的新闻报道水平,也为了借鉴雅典奥运会报道的经验,使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新闻报道更加引人入胜,本刊约请人民日报雅典奥运会前方报道组的3位记者撰文,述说他们在雅典奥运会采访中的经验与体会、见闻与启示,值得从事体育报道的记者、编辑一读。  相似文献   

15.
作为北京奥运会期间接待非注册媒体记者的重要场所.2008北京国际新闻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自7月8日正式开放到8月25日关闭.在运行48天时间里.共组织新闻发布会87场.组织集体采访115场.接待了2.2万多人次的中外记者进行采访报道活动.用高质量新闻宣传和高水平媒体服务。最大限度为记者创造了便利工作条件、最大限度满足了记者采访需求.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外“记者之家”。  相似文献   

16.
2007年1月1日,《北京奥运会及其筹备期间外国记者在华采访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正式实施,根据“规定”,外国记者来华采访不必再由中国国内  相似文献   

17.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已经过去,但是日本媒体对中国的报道还在继续。回忆2008年中国成功举办第29届夏季奥运会,各国媒体纷纷予以报道的情景,日本媒体更是派出了包括体育部、社会部和国际部等在内的强大的媒体记者阵容,日本雅虎等各大网站以及《朝日新闻》、《每日新闻》  相似文献   

18.
两会是新闻人物、新闻话题和新闻观点最密集的场所,特别是即将举行的2008年奥运会,更使北京处在全球媒体的聚光灯下,因此今年北京两会不仅本地媒体关注,境外记者也纷纷报名采访,媒体间不竞争也难。  相似文献   

19.
在北京奥运会媒体大战告一段落之后,国内诸多媒体又投入北京2008年残奥会(以下简称北京残奥会)的报道。"两个奥运同样精彩"在举办层面获得了成功,在报道层面,依然如此。  相似文献   

20.
2006年11月1日,中国政府总理温家宝签署了一项新的媒体政策(《采访规定》):为了“便于北京奥运会及其筹备期间外国记者在中国境内依法采访报道,传播和弘扬奥林匹克精神”,从2007年1月1日至2008年10月17日,外国记者在华采访,只需征得被采访单位和个人的同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