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谷道会  李国军  高伟 《内江科技》2009,30(12):94-94
本文通过生产资料及实验研究,确定了鄂尔多斯盆地主要发育有泥岩、碳酸盐岩、盐岩和膏岩三大类型的盖层,其中以泥岩为盆地最主要的盖层类型,泥岩盖层主要发育于侏罗系延安组、三叠系延长组、二叠系上石盒子组和石千峰组、石炭系与二叠系山西组及下古生界海相泥岩。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分析丁家屋子断阶带孔店组烃源岩条件、生排烃条件、地温压力系统、油气运移通道、盖层条件,确定了该区具备生、储、运、盖、保的成藏条件。  相似文献   

3.
黔北坳陷及周缘位于上扬子板块西南缘,具备良好的原始油气成藏地质条件,但后期经历了多期构造改造,油气保存条件受到严重破坏,制约了油气勘探进程。研究区内发育中-下寒武统清虚洞组-娄山关群膏盐岩、下寒武统牛蹄塘组泥页岩以及中-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韩家店组泥页岩三套下组合区域性盖层,盖层分布稳定,封闭性良好;该区构造运动强烈,燕山-喜山运动造成区内区域性抬升剥蚀、断裂发育,是本区早期油气藏破坏的主导因素。整体而言,由北向南,油气保存条件逐渐变差,但黔北坳陷复向斜深层、川南盆缘区仍具备一定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4.
东营凹陷北带深层裂解气藏为凝析气藏和纯气藏,沙四下亚段高成熟烃源岩是其成藏的物质基础;膏盐岩、泥岩及碳酸盐岩是该区的三套优质盖层;发育在大断裂背景上的各种砂砾岩扇体储层是油气成藏的储集层。东营凹陷北部断裂陡坡带具有这种有利成藏组合条件,是深层天然气富集和分布的区带,也是天然气勘探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5.
孤北-渤南地区天然气来源多、分布广、成因类型多样,是济阳坳陷深层天然气最为富集的地区之一。通过对构造特征、气源条件、储盖层特征、运移通道和保存条件等的系统分析,阐明了该区天然气富集的地质基础。结果表明:多套气源岩是天然气富集的物质基础;多种储盖组合为不同类型天然气的聚集提供了保障;良好的运移通道有利于混合天然气的形成;主生气期晚有利于天然气的保存。  相似文献   

6.
张俊锋  柴先平 《内江科技》2014,35(11):28-28
<正>下干柴沟组下段是马北地区主要储集层,而上段是该地区最重要区域性盖层。马北地区下干柴沟组为河流相沉积,本文从河流相层序地层角度探讨河流相储盖组合的形成机理。低水位体系域晚期沉积了下干柴沟组下段的辫状河沉积,河床亚相砂砾岩储层发育,随着基准面上升,在水进体系域沉积了下干柴沟组上段的曲流河沉积,泛滥平原亚相极为发育,河道砂体孤立分布其中,形成了马北地区下干柴沟组上段的区域性盖层。  相似文献   

7.
张勇  汪栋刚 《内江科技》2013,34(3):156+95
对川西坳陷孝泉-丰谷地区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须家河组烃源岩是研究区主要的烃源岩,研究区侏罗系烃源岩以非烃源岩为主。研究区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较高,已好烃源岩为主;有机质类型以腐殖型为主,以生气为主;有机质成熟度高,均已达到成熟阶段,部分甚至达到过成熟阶段。研究区烃源岩的有机质的高丰度、好类型、高成熟度,使得研究区气藏发育,油气资源丰富。  相似文献   

8.
袁超  周静  蔡佳成  毛雪莲 《内江科技》2013,34(4):162+175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中西部古近系古新统-始新统的库姆格列木群指不整合于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之上的一套含石膏及盐岩的泻湖相夹陆相的海陆交互沉积。经过对库车坳陷中西部大北-克深区带库姆格列木群地层的蒸发岩沉积旋回的识别,确立研究区蒸发岩沉积旋回2个,与地层划分有着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9.
川西中-北部开发区侏罗系及上覆地层存在多套盖层,既有区域性盖层,也发育局部性盖层。为了摸清开发区泥岩盖层展布规律,本文结合区域沉积、构造背景,借助单井岩性资料,通过点、线、面的有机结合,基于克里金插值法,开展岩性特征、横向跨度、沉积厚度系统分析,研究表明区域性盖层沉积厚度大,横向展布稳定,局部性盖层总体呈现出"西厚东薄、北厚南薄"的特征,自下而上具有一定的继承性。  相似文献   

10.
《科技风》2017,(6)
皖南石台地区主要出露为中元古代变质岩系基底,新元古代至早古生代,地层主要为海底沉积盖层。据前人研究,本区多金属矿的成矿成因受黄花尖背斜及NW向断裂构造控矿。多金属主要产自燕山晚期中酸性侵入岩,以花岗岩类为主,所在地层主要为灰岩、泥岩、粉砂岩。矿床成因由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酸岩反应动力学参数对酸化施工方案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分别研究了灰岩和白云岩与变粘酸的酸岩反应,并利用旋转圆盘实验仪进行酸岩动力学实验研究。在110℃、160 r/min、4 MPa条件下,测得变粘酸与灰岩的酸岩反应速率方程为J=3.69854×10-7 C1.701;其活化能Ea=17344 J/mol;变粘酸与白云岩的酸岩反应速率方程为J=5.25327×10-7 C1.329;其活化能Ea=7935.8 J/mol。相同条件下,变粘酸与灰岩反应速率比变粘酸与白云岩反应速率  相似文献   

12.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西段硅质岩中发现大量放射虫化石,放射虫共22属(14个未定属种)主要包括:Palaeosaturnalis liassicus Kozur et Mostler出现于郝特唐阶;Praeconocaryomma出现于郝特唐阶中部至坎帕阶晚期;O rbiculiformella出现于瑞提阶下部至森诺曼阶下部;Archaeohagiastrum出现于郝特唐阶上部至牛津阶下部;Homoeoparonaella出现于锡内穆阶上部至森诺曼阶下部;Canoptum出现于拉丁阶至巴柔阶上部;Parahsuum出现于郝特唐阶下部至基米里支阶上部。该放射虫生物群地质时代为早侏罗郝特唐阶至锡内穆阶。Pantanellium fischeri(Pessagno,1977)出现于基米里支阶至提塘阶,地质时代为晚侏罗世。根据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达桑组Si O2平均含量为92.81%,Al/(Fe+Mn+Al)比值为0.42-0.62,MnO/TiO_2比值为0.63-1.62,平均为1.10,Ce/Ce*平均值为1.10,(La/Ce)N平均值为1.16,为以生物成因为主的大陆边缘深水环境。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区大地构造位置位于东昆仑南缝合带北侧,布喀达坂峰-阿尼玛卿山华力西期铜、钴、金(锑)、煤、蛇纹岩Ⅲ级成矿带上,属秦祁昆地层区的东昆仑南坡分区。研究区出露的地层总体北部广布第四系,南西部分布古近系古新统—始新统沱沱河组地层,中西部以二叠系上统布青山群马尔争组为主;受昆南深大断裂的影响,区域内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发育,构造以北西西向断裂为主;岩浆岩主要为华力西期晚期基性-超基性、中酸性侵入岩多分布于研究区中东部,多呈岩株、岩基、岩脉状产出。研究区内圈定MCu1—MCu6六条铜矿化带,MAu1、MAu2两条金矿化带,其中MCu2、MCu3铜矿化带和MAu1、MAu2金矿化带规模及品位较好。通过对已有地质信息与典型矿床对比分析成矿条件,确定找矿类型、找矿方向和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14.
欧龙布鲁克微陆块具典型的基底与盖层二元结构,基底自下而上由德令哈杂岩、达肯大坂岩群和万洞沟群三个岩石-构造单元组成.应用LA-ICP-MS测定了德令哈杂岩中的莫河花岗岩体的27个颗锆石的U-Pb同位素成分,其中26颗锆石发生不同程度的放射成因铅同位素丢失,其不一致线上交点年龄为2470+19/-18 Ma.应用LA-MC-ICP-MS测定了25颗锆石的Hf同位素成分,其中岩浆结晶成因的23颗锆石的Hf(2470 Ma)=0.28129~0.28140,平均值0.28134±0.00003;εHf值的变化范围2.94~6.95,加权平均值4.58+0.54/-0.76,长英质地壳存留年龄TCDM=2.54~2.75Ga,加权平均值2.66+0.04/-0.02 Ga.以上数据将该花岗岩的形成年龄约束在2470 Ma,其岩浆来源于地幔物质的部分熔融,指示欧龙布鲁克微陆块在~2.5 Ga的地壳增生事件.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协庄煤矿-850西大巷软岩物理力学性质测试、分析以及围岩应力研究,得出非均质高应力软岩巷道的变形机制以塑性扩容为主,物化膨胀以及结构变形的影响相对较小;以塑性扩容为主的软岩巷道最为有效的加固方式就是对塑性区进行注浆加固,以控制其塑性变形.进行了加固支护试验,同步进行矿压观测,施工结果达到了预期目标.研究成果可以为相似工程的深井软岩支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正东营凹陷缓坡带东段包括陈官庄断阶带、王家岗-丁家屋子断裂带两个构造带和草桥地区,面积约为400 km~2,整体呈北倾,为缓坡构造。超剥带认识程度和勘探程度相对较低,地层油藏勘探潜力大,上古生界钻探井位共22口,仅1口井获得工业油流,8口井见油气显示,预示未来勘探潜力较大。勘探效果分析认为,层组划分不详是导致主要含油层系不清、油源问题以及盖层的封堵情况不明的主要原因。因此,上古生界地层成藏特征研究是目前勘探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吕广禄 《金秋科苑》2013,(13):124-125
白音诺尔-乌兰坝多金属成矿亚带是大兴安岭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叠系地层是亚带内主要的赋矿地层,燕山期火山-侵入岩浆活动是矿床时空结构的主要控制因素之一。二叠系地层中的成矿物质由于受构造运动影响,发生活化、迁移、富集,形成初始矿源层,与此同时或稍后发生的燕山期中酸性岩浆或火山一次火山热液活动,将其所携矿质叠加在初始矿源层之上形成矿床。亚带内矿化类型繁多,但均与二叠系地层及燕山期火山活动密切相关。带内各矿床、矿点成矿元素均有铅锌铜银锡钼明显增高的现象。带内二叠纪隆起地块之间的以二叠纪地层为基底,以侏罗纪具有广义埃这克岩特征的火山岩为盖层的小型断陷、塌陷盆地是今后科研和找矿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方勇 《内江科技》2010,31(12):137-137,145
通过宜昌地化剖面测量和地化实验研究,研究了江汉盆地中-下生界海相烃源岩发育、地化特征,并通过盆地模拟,计算了不同层系烃源岩生烃强度。得到了以下认识:①江汉平原发育4套海相烃源岩。厚度上,以下寒武统烃源为最厚;有机质类型上,以II型和III型为主;有机质丰度上,从上至下源岩有机质丰度依次增高。②江汉平原以下寒武统海相烃源岩为最优,平均生气强度达24.29×10 8m3/km2;下志留统和二叠系次之,平均生气强度约15×10 8m3/km2;上震旦统、奥陶系、下三叠统烃源层最差,基本小于5×10 8m3/km2。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次报道了我国华北克拉通内部金伯利岩中金云母巨晶的Ar-Ar同位素年龄和含金刚石金伯利岩的Hf同位素组成特征,并结合金伯利岩的Sr-Nd同位素组成特征对华北金伯利岩的岩石成因及其构造背景进行了探讨.金伯利岩中金云母巨晶的年代学分析显示华北克拉通内部的蒙阴和复县金伯利岩具有一致的侵位年龄,约465±2 Ma.这与以前发表的金伯利岩中钙钛矿的U-Pb年龄和金云母的Rb-Sr等时线年龄一致.Sr-Nd同位素结果表明蒙阴和复县金伯利岩皆具有很小的Nd同位素变化范围(εNd分别为-0.4~0.2和-3.4~-2.3).然而,这些金伯利岩却具有极大的Sr同位素组成范围(ISr分布为-0.2~28.1和0~75).其中复县比蒙阴金伯利岩具有较低的Nd同位素和更宽的Sr同位素组成.Hf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蒙阴和复县两岩区内部各金伯利岩岩管具有非常一致的铪同位素组成,类似于Nd同位素组成特征,其中蒙阴金伯利岩的^176Hf/^177Hf初始值为0.282474~0.282416,相应的εHf值为-2.37~-0.30;复县金伯利岩的^176Hf/^177Hf初始值为0.282305~0.282369;相应的εHf值为-6.29~-4.04.这说明蒙阴金伯利岩与复县金伯利岩相比具有较高的Hf同位素组成.结合Sr-Nd同位素组成,暗示蒙阴和复县金伯利岩的Hf同位素组成的不同可能反映金伯利岩岩浆形成时软流圈、岩石圈地幔以及俯冲的洋壳物质参与比例的不同.Sr-Nd-Hf同位素特征说明我国华北古生代金伯利岩的形成同样与华北周边的古大洋岩石圈向华北内部俯冲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0.
经过研究表明吉林夹皮沟的成矿物质大部分来源于地幔,其成矿作用与幔源岩浆活动、韧性剪切作用密切相关。地幔活动为矿体的就位提供了有利空间而且其一级构造是矿体运移通道。通过研究得出,夹皮沟主要成矿带成为北西大型韧性剪切带及其伴生的次一级构造带北东构造带基本地质条件-太古宙变质岩系广泛分布,岩浆岩脉、韧性-脆性构造活动强烈;金矿化体受韧性剪切带两侧的次一级断裂控制,围岩蚀变是绢英岩化、硅化、绿泥石化、黄铁矿化等。经研究表明,本区深部矿床成矿潜力较大,夹皮沟本区矿床成矿带深部具有良好的成矿远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