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湖南省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进行调研,研究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动机、形式以及受影响因素等。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主观因素主要有大学生对课余体育的认知态度与动机,客观因素主要有场地器材不足、网络中花费时间较多、就业压力等。课余体育锻炼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为湖南省大学生如何开展课余体育锻炼本文提出自己的建议,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了解影响上海市大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原因,采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上海市6所高校在校1588名大学生的体育认知水平和体育锻炼行为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上海市大学生的体育认知水平不理想,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在体育锻炼行为方面,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频率、负荷等明显不足,由此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3.
从个体与人际层面探讨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影响因素及交互关系。以浙江省5所高校1150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体育锻炼等级、自我效能、行为态度、行为认知、教师支持以及同伴支持6个量表进行测试,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与建模,得到个体与人际水平的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促进模型。结果显示:锻炼自我效能是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促进的重要因素,人际水平中同伴支持能够对大学生的锻炼自我效能产生影响;同伴支持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大于教师支持,教师支持通过大学生体育锻炼认知与态度影响体育行为。研究认为,在针对大学生群体的体育锻炼行为促进中应关注同伴支持的重要作用,以及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与体育锻炼态度的关系,本文以1002名在沈阳市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具有良好体育生活方式的女生总体比例明显低于男生。此外,无论男女生,除主观标准外,其它各维度与体育生活方式均显著相关;其中,目标态度、行为习惯、情感体验、行为意向对养成良好的体育生活方式影响较显著。提示,积极的体育锻炼态度是大学生养成良好体育生活方式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及提高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大学生体育课、课外体育锻炼、课余生活方式的调查,并对大学生体质、体能与健康指标进行测试分析,揭示大学生体质健康的现状,为提高大学生健康水平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6.
采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访谈等方法,对大学生生活方式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目前大学生不良的生活方式主要表现在缺乏体育锻炼、不良饮食习惯、喝酒、余暇时间安排不合理等方面。建议通过学校体育教学加大对学生的休闲教育,引导其合理安排余暇时间;加强健康意识、健身意识的培养,提高大学生自我健身指导能力;同时大学体育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在技术教学中融入健康第一的观念和意识;呼吁大学校园加大体育设施建设的力度,丰富学生体育活动项目,加强对体育锻炼柑性的宣传与指导。  相似文献   

7.
周玲莲 《精武》2012,(33):90-91
文章以体质健康信念对女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为中心话题,主要探讨分析了体质健康与体育锻炼行为之间的关系、女大学生体质健康信念的测量、强化女大学生体质健康信念与健康行为的干预等相关问题。通过这样的调查、探讨与研究,能够较好的评估体制健康测评对激励大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影响力,能够为在学收体育教育中,运用体质测评促进健康行为的教育、干预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大学生体质状况与生活方式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目的:了解大学生生活方式与体质健康的关系,为更好地开展健康教育,促进大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提供依据。研究方法:从南京大学等11所院校共抽取研究对象2 783人,其中男生1 410人,女生1 373人。体质测试采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生活方式调查采用《生活方式自评量表》。结论:江苏省大学生生活习惯表现参差不齐,有相当比例的学生存在各种不良生活方式;男生不良生活习惯包括吸烟、高脂、高盐饮食、忽视安全;女生不良生活习惯主要包括高糖饮食、体育锻炼少;体育锻炼与身体成分、体质综合得分均呈现一定程度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文章运用问卷调查法,对北京市部分高校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将大学生按照体育人口特征分为体育人口、准体育人口、非体育人口,并对他们的健康行为进行了比较研究,其结果表明:大学生体育人口分布呈枣核状;具有体育人口特征的大学生对健康观的认知较非体育人口特征的大学生完善;体育人口群体与非体育人口群体参与体育锻炼的原因相比具有鲜明的特征,有着较强的目的性。场地问题是影响其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准体育人口、非体育人口在时间方面是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黄冈师范学院、鄂东职业技术学院、黄冈职业技术学院3所院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访问调查,分析了大学生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目的、接受程度、结果满意度以及体育锻炼认知等几方面.研究结果表明:黄冈地区大学生对体质健康测试的目的比较明确,大多数学生对测试结果比较满意,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是积极的.  相似文献   

11.
以身体自尊、一般自尊和一般生活满意感3个量表为研究工具,采用集体课外锻炼和自行课外锻炼的分组方式,同时辅以认知干预,对35名体育后进生进行为期8周的干预实验,为考察结合认知干预的两种不同课外锻炼方式对大学体育后进生的影响,实验前后进行量表测试,并对测试数据进行差值多元方差分析及LSD多重比较.结果显示:不同课外锻炼方式在因变量身体自尊、一般自尊和生活满意感上的主效应均非常显著;两干预组与对照组之间实验效果存在显著性差异;两干预组的效果也存在差异.结论:不同形式的课外锻炼能不同程度提高大学体育后进生的身体自尊及生活满意感水平,且自行课外锻炼方式对大学体育后进生干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左茜颖  杨军 《湖北体育科技》2006,25(3):290-291,294
通过文献资料法、个别访谈法、综合分析法,从社会发展和素质教育的视角对健身运动处方体育课进行理论研究并就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进行理论分析.建议高校的公共体育教学改革应以大学生健康发展为指导,在增强体质的同时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3.
通过教学实验,研究定向运动教学对女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实施教学后不仅女大学生非常热爱这项运动,而且对女大学生身心两方面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建议高校在女大学生中开展这一项目。  相似文献   

14.
学生心理问题与体质健康及体育活动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肖建忠 《体育学刊》2004,11(5):102-104
通过对参加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实施素质教育,开展中小学校体育整体改革,构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与能力模式的研究”实验学校心理健康学生与心理问题学生的体质健康与体育活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心理问题学生无论在体质健康方面,还是体育活动方面都不如心理健康学生。因而体育教学要做到促进学生的体质健康,提高学生的体育活动参与程度的目标,就必须首先从学生心理方面着手,重视心理问题学生的心理教育。  相似文献   

15.
研究不同BMI类型的大学生自主性运动对于缓解应激状态的效果,对提高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培育新健康理念有很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研究表明,提高自主性运动参与程度对改善大学生应激状态有明显的效果,其贡献主要来自于每周锻炼次数和锻炼时间的增加;通过运动实施程度的增加,减小BMI、特别是超重型大学生在运动过程中不断地实现减轻体重的目标,对减缓应激状态及增进以强健体魄、愉悦心智、活跃人际为内核的新健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这一分析为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及引导大学生科学健身、培育新健康理念提供了具有操作意义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根据高校大学生的健康状况、兴趣爱好等特点,优选出适合大学生的最佳健身路径。对大学生进行了一个学期的灵敏健身路径练习,并对实验前后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身体成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灵敏素质健身路径对大学生身体形态影响较小,对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及身体成分有较大影响。在高校建立和推广健身路径,能够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形式和推动大学生自我参加课余体育锻炼。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江苏高校学生体质与心理健康发展状况,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江苏地区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心理症状发展的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随年级递增,身体素质水平、体育生活方式良好程度呈先增后减趋势;苏中、苏南、苏北地区间学生体质水平有较大差异,不同年级大学生心理健康程度呈现二年级得分最低,三年级最高,一、四年级居中的状况。建议:增加高中毕业生综合体育素质评价在高考环节中的比重,加强学生良好体育生活方式的培养,积极建立科学的个性化运动处方网络体系和校园体育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互动评价机制,实施高校体育工作第三方评估,构建学校、社区相联系的大学生体育组织体系,推动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身心健康不仅是指身体健康,而且还有心理健康。近年来,由于社会竞争激烈,就业等压力较大,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受到威胁。大众健美操对增强女生的身体素质、缓解心理压力都具有很好的作用。文章从生理学和心理学角度出发,对大众健美操影响在校女大学生身心健康方面进行了调查研究,以便了解大众健美操对女生身心健康的影响,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内隐自尊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兴起的内隐社会认知研究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而身体自尊是目前锻炼心理学和运动心理学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把大学生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这两种测量结果作为不同的指标进行分析比较,从而检测出某些人格特质的水平,借以分析和预测不同水平"大学生内隐身体自尊——外显身体自尊"配对组合的方式及学生个体的动机和行为模式等,并且对其后继行为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20.
依据2010、2005和2000年3次全国学生体质调查中广东省学生的统计结果,对广东省城乡学生体能素质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省学生体能素质下降趋势放缓,与乡村学生相比,城市学生的体能素质下降趋势得到了一定的控制。导致学生体能素质下降的原因主要有:"健康第一"指导思想未落到实处、家庭健康教育存在误区、体育锻炼过程中缺乏必要的专业指导、学生意志力薄弱。建议加强学校的保障措施,为开展学生体育活动和健康活动提供有力的保障;提高家庭健康教育和指导的专业化水平,让学生养成健康生活习惯;适当增加和提高体育锻炼的专业指导,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健身效果;建立健全学校的健康管理,以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的管理来促进和保证学生体质的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