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徐超妮 《文教资料》2009,(24):167-169
高校隐性课程建设的情况,对于促进大学生健康、和谐、科学地发展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从"隐性课程"的渊源出发,揭示了高校隐性课程对提升素质教育质量的重要性,并提出了通过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这三个方面,不断深化高校隐性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2.
打造高水平"金课"是实现高职院校教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措施.课程思政建设对于高职院校金课建设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也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在课程思政视域下,从课程改革、教学团队建设和课程信息化运行三个方面阐述了"金课"建设的实施路径,以期为高职院校打造金课、有效提高教学质量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3.
素质教育是人的自身发展的需要,是教育发展的需要,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素质教育重在实践,作为一所学校落实素质教育,要以优化课程结构为突破口.优化课程结构首先要建立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三大板块"的课程体系.要落实好"三大板块"的课程体系,关键要加快师资建设、教材教材、基地建设等"三大建设".这样,学校作为落实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精品资源共享课是高等学校优质的课程资源,是提升高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抓手。以学前教育专业的"学前儿童卫生保健"精品资源共享课作为研究对象,从吃透上位文件精神、明确课程性质、论证制定课程建设方案等三个方面梳理了课程建设思路,并据此开展精选课程内容,多样化呈现课程内容,完善立体化教材建设,推进协同建课等课程建设措施,最后指出还需要从扩大课程受众范围、加快课程资源更新完善速度、完善课程学习支持系统建设等方面提升当前的精品资源共享课,旨在为类似课程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走访调查和逻辑分析等方法,从体育课程指导思想不够明确,学校体育的功能没有充分挖掘;体育课程的目标不明确;体育课程教学内容人文价值缺失,课程结构不合理,脱离学生实际需要;体育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不科学,过于注重甄别与选拔功能等4个方面对我国高师院校体育课程的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来设置体育课程、科学制定高师院校的体育课程目标、科学选择与组织体育课程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科学的评价"教"与"学"等8个方面的改革举措.  相似文献   

6.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普通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它需要不断进行改革和发展,而与高等职业教育融合正是一条符合现代课程文化观的发展路径.从课程文化的角度看,自学考试与高职教育可以在教育对象、课程、教材三个方面取长补短,不断促进自身建设.  相似文献   

7.
《管理学》课程的教学目标重构和建设思路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指出了<管理学>课程教学仍然较为普遍地存在一些问题,并分析其原因所在,提出从"IKAQ"四个方面对教学目标进行重构,从课程教学设计、课程考核改革和师资培养三个方面着手进行<管理学>的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8.
过去高校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新形势下进一步提高干部培训的实效性,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从"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等方面深入进行.首先,确保"两个需要",即党和国家发展的需要和干部个人自我完善的需要,坚持分类指导,加强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其次,从加强学风建设、突出能力培养、改善培训模式等三个方面着力提高培训的实效性.再次,通过建立分工合作的培训机制、完善的考核评估机制,真正实现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9.
廉琼  芦佳 《现代英语》2022,(6):95-98
以大学公共基础课"英语视听说"为切入点,探析以课程思政为导向的该课程教学改革内涵和优化路径.把握受教群体的专业多样性和课程的通识教育本质这两个特点,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文章从教师队伍、课程建设、课堂教学三个方面探究路径以实现知识技能传授和思想价值引领有机融合,促进课程的内涵式发展.  相似文献   

10.
培养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能力、能够积极投身创新创业实践的高校大学生既是高校创新创业工作的核心目标,也是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高校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力量,应立足于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从课程体系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文化氛围营造等方面积极作为,尝试从"创新创业理论基础课程、创新创业实践课程、创新创业实战课程"三层级课程体系建设,"理论讲师、实践导师、实战良师"三师级教师队伍建设,"专创融合、科创融合、思创融合"三融合创新创业文化氛围营造三个方面着手,探索构建"三层、三师、三融"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以期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实施与开展.  相似文献   

11.
全英文研究生课程是推动国际化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双一流"建设的内在要求.本文对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科某全英文研究生课程近十年建设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国内、国际学生的习得效果及其原因,并从课程要求、教学方法、平时作业、期末考试等方面提出教学改革举措,针对"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全英文课程开发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全英文课程应配备一流师资,且需要教师的全力投入;二是全英文课程教学应面向国内国际全体学生,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需不断优化;三是全英文课程应营造多元的文化环境,促进国内国际学生相互学习和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12.
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融通是促进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应从汽车类专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与任务及相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分析入手,从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理念、以"双师型"为核心的教师队伍建设、融合职业标准与课程标准的双证教材建设等三个方面探索汽车类专业"双证融通"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新时代我国基础教育高质量课程建设,是我国基础教育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历史阶段的重要内容.高质量课程建设包括两部分的内容:一是建设高质量课程;二是课程高质量实施.前者包含课程目标指向"高一致性"、课程内容指向"高联结性"、课程结构指向"高具身性"以及课程评价指向"高精准性",后者包括有效执行多元课程治理、全力搭建课程信息化平台以及扎实推进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高质量课程建设直接影响着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的发展,需要坚守三方面原则:一是坚持立德树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二是坚持人民满意,助力学生幸福成长;三是坚持守正创新,传递中国课程话语.  相似文献   

14.
材料物理课程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材料科学不断向功能化、复合化方向发展,材料学科的课程改革也转向"宽基础、宽口径、重实践"的培养模式上来.结合国防科技大学"十一五"重点课程建设规划及2009研究生培养方案,本文在原有固体物理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从课程建设目标、课程教学内容改革、课程教学方法改进及双语教学建设等几个方面对材料物理课程建设的思路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分析化学"是化学化工、食品生物、环保、农学、医药、材料等众多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其主要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术和分析检测职业岗位技能。为了促进课程建设工作的良性发展,探讨了高职"分析化学"课程的特点和现状,分析了目前课程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课程建设的各项内容,从资源条件、建设过程和质量管控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16.
《湘南学院学报》2020,(1):101-105
随着课程管理体制改革的持续推进与深化,地方课程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也面临着深层次的发展困境,如课程地位下沉、课程目标摇摆、课程内容虚化、课程责任旁落等。问题的症结在于教育管理者对课程政策解读、课程价值定位、课程权力运行存在着"钟摆"现象,需要从课程政策、课程价值、课程管理权限等几个方面进行调适和平衡。  相似文献   

17.
与自然科学相比,文科实验课程在形式、要求方面具有特殊性;本文从文科实验课程体系构建、课程质量保障和实验课程发展三个方面探讨文科实验课程体系建设,旨在为高校文科实验课程体系建设提供参考,促进文科实验课程发展.  相似文献   

18.
建设智慧校园,不仅仅是购买一批现代信息技术设备、软件资源,更重要的是要把设备、资源与学校育人项目有效对接、融合,并且常态化地应用。推进智慧校园建设,从服务平台、课程整合和管理体系三个落脚点入手,能较快地取得成效。服务平台的建设,从学生发展需要、设备性能、教师信息素养等方面综合考虑;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融合,从提高课堂教学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引导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创新课程开发,完善现代课程育人体系两个方面推进;建立校园信息化管理体系,从办公系统和“共育”系统等方面创建、迭代、优化。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海关风险管理》课程建设需求出发,结合人才培养和互联网时代发展需求对"互联网+教育"的课程改革进行了思考。为了推进教育的发展,使教育与"互联网+"深度融合,本文从互联网本身的特色、资源、功能入手,从教学开展中的主体、场域和大纲三个角度对互联网融入《海关风险管理》课程教学的可能性和可行性进行了论述。认为"互联网+教育"的改革需要从主体、场域、大纲等几个角度着手设计。  相似文献   

20.
陆风 《江苏高教》2015,(1):121-123
文章从"发展高等教育的客观要求"、"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完善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三方面阐述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诉求;从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保障机制、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途径以及非课程等方面出发,试图构建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深层实施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