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影视人类学是运用人类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并用现代影视技术和表现方式,对人类学研究的对象、范围进行科学综合观照的一门新兴边缘性学科。人类学因使用了影视的手段而取得了革命性的进展,使影视人类学成为了人类学研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给人类学自身的学科发展带来了一场视觉文化的革命。从文化功能上看,人类学影视片具有记录保存文化、阐释文化意蕴、传播交流文化等功能。  相似文献   

2.
鲁旺 《新闻世界》2013,(10):299-300
《生于妓院》是一部他者试图通过自身的能力,改变当地儿童生存状态的纪实影片。片中大量的本位视角镜头语言,真实的反映孩子们眼中的世界及其生活态度,同时,影片也带着拍摄者自身对孩子们生存状态的一种理解和看法。本文从影视人类学视野下,以人类学的理论方法和意义、本位和他位视角等角度对该片进行了个案分析,试图证明融合视角的方法在影视人类学片保证真实性问题上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作为人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影视人类学主要研究的是民族文化的视觉表达形式。影视与人类学的结合,不仅是对人类文化的记录和保存,同时也是对人类文化的一种再现和阐释。本文运用影视人类学的相关知识来分析记录中国秦岭山脉深处农村婚嫁习俗的纪录片《婚事》,解读其所蕴含的影视人类学的表现内容与创作手法,以及充满影视人类学的影像语言。  相似文献   

4.
刘翼  李明月 《青年记者》2017,(29):71-72
人类学片是以人类学理论为指导,加以研究人类学的方法,并用影视学手段表现出来,主要是侧重于民族、民俗、微观的视角来对人类文化进行研究和分析.从分类上讲,人类学片分为资料片、教学片、研究片以及商业片.其中,资料片是以影像档案馆的方式向受众传播,而教学片则更加侧重于内容及其方法的展示.论及人类学片的功能与价值,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5.
孔祥宇 《东南传播》2021,(11):77-79
作为人类学的分支学科,影视人类学一直着眼于记录和呈现人类学原理,"影视"在其中仅被视作工具,长期未得到学术层面的正名.而作为影视学与人类学的交叉学科,随着影视学学科的日益成熟、影视学学术的日趋繁荣和影视学教育的日渐完善,影视人类学的研究主体、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影视学的视角重审影视人类学的发展变局,不仅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充足的合理性,更适应了新全球化趋势、新文科背景和国家新需求.  相似文献   

6.
马兴龙 《大观周刊》2012,(6):7-8,41
影视人类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它的诞生得益于影视技术的出现,同其他学科的诞生一样经历过一个从孕育到发展到走向成熟的一般性阶段,也经历过一个从无意识的记录到有意识的研究的阶段。影视人类学在中国的发展也是命途多舛,好在经过两代学人的不懈努力,在今天的中国正迅速成长,很多高校和研究所开设了影视人类学的课程,到目前为止,影视人类学在中国的发展还是比较薄弱,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为学科以后的发展研究铺平道路。  相似文献   

7.
视听语言一直以来是影视艺术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段,本文以影片《雏菊》为例,从视听语言切合影片主题、丰富人物形象塑造、渲染影片情绪基调对其视听语言在影片中的运用加以分析和理解,旨在强调视听语言在影视艺术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景别作为视听语言的基本元素,也是影视创作和构思的基本表达手段之一,从构图和拍摄角度看,用不同的景别表现画面内容是最基础的,也是最关键的拍摄技术。笔者结合两部影片,对其景别的应用以及影片风格融合做了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9.
随着历史的演进,十九世纪末以来的人类学研究经历了从传统的文字记录、图画、照片到摄像的嬗变。摄像技术的出现对传统的人类学研究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其结果直接促成了人类学新分支——影视人类学的出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得益于计算机、通信、数字广播等技术的支持,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数字广播电视网和卫星的输送渠道,以及以电脑、电视、手机、PDA、MP4等设备为终端的新媒体背景下,传统的影视人类学影像在制作方式、传播方式以及存储方式上发生变化,而早期人类学家设想的人类学档案的建设也将在此背景支撑下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概述影视照明在具体实践中体现出来的价值和魅力,并结合照明理论和实例分析光在时间、空间的有力表现力。光是影视照明的灵魂,光是影片塑造人物形象,渲染气氛,烘托主题的强有力手段。因此,影视制作必须要研究好如何运用好光线。本文旨在通过对光的理念与具体应用的研究,透彻的把握光的应用,认识到光的重要作用,发掘光在影视作品中的价值和魅力,让光与影成为影视作品中真正的强有力的表现手段,以指导我们的实践作品创作。  相似文献   

11.
孙莉 《新闻通讯》2009,(5):35-36
在国外,纪录片是随着电影一起诞生的。而人类学几乎是在纪录片出现的同时,就把摄影术引进了自己的学科研究中来。由此可见,两者之间的关系有很早的渊源。人类学纪录片正是在此基础上产生,并成为一个独立片种的。同时,人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影视人类学也就此诞生。事实上,除了人类学片这个中介外,在世界历史上以及中国的特殊国情中,人类学的学科视野对于一般纪录片的创作同样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影视事业的高速发展,作为影视事业发展的隐性衣食父母,广告元素在影视中的应用可谓是五花八门、各显神通。近年来,我国国产影视在隐性广告的植入上也在渐渐成熟,不但取得了高效的宣传效果,也为影片本身添加了不少看点和乐趣。  相似文献   

13.
王文权 《编辑之友》2012,(9):18-19,23
随着我国影视事业的高速发展,作为影视事业发展的隐性衣食父母,广告元素在影视中的应用可谓是五花八门、各显神通。近年来,我国国产影视在隐性广告的植入上也在渐渐成熟,不但取得了高效的宣传效果,也为影片本身添加了不少看点和乐趣。  相似文献   

14.
19世纪末电影的发明凝结了很多人的智慧,爱迪生、卢米埃尔兄弟等诸多前人发明电影是为了记录人类创造的历史和文化,抑或是为了给单调乏味的人类生活增添一些乐趣,我们无从了解。而敏锐的人类学家几乎在电影诞生的同时也意识到了这种光与影结合的技术在田野调查、教学研究以及保存异文化模式方面具有文字所无法比拟的表现空间。 本文主要结合西方影视人类学的发展脉络,概略回顾了人类学纪录片在中国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史,并对一些重点作品进行了分析。对人类学和纪录片这两个源自西方的概念在中国语境的不同解释也作了一番探究。此外还从人类学田野研究的角度阐述了“参与观察”对纪录片创作的意义以及未来人类学纪录片在中国的走向。  相似文献   

15.
孟建 《现代传播》2001,(1):23-31
加入WTO,中国的市场将进一步开放,影视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在这一机遇与挑战中,中国面临着的决不只是影视工业经济形态的巨大冲击,在文化领域,也将面临着"文化帝国主义"的巨大冲击.这一问题,不论从经济形态,还是从文化形态,都需要我们极其关注.本文对存在于世界影视中的"文化帝国主义",特别是美国影视的"文化帝国主义"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分析.本文认为,美国影视的"文化帝国主义"在文化形态上集中地体现一、对影视本性认识的根本性偏差,导致了美国影视的唯经济主宰;二、对高科技变成人类图腾的迷狂,导致了美国影视堕入滥用技巧的误区;三、对悠久历史文化的嫉妒,导致了美国影视呈现出极度的扩张欲望.针对愈演愈烈的美国影视"文化帝国主义"全球化,本文不但论述了法国率先提出的"文化反弹"理论,而且就"文化反弹"理论在影视界的影响,特别是对中国影视界的影响,进行了对策性的分析与研究.提出了中国应当在三个层面上来确立自己的影视文化战略在影视文化观念形态上,我们一方面要看到"文化帝国主义"侵略的一面,也要充分认识到21世纪信息社会"世界文明"地图显示出来的文化沟通大趋势;在影视机制运作层面上,要尽快建立与世界影视工业接轨的市场运行体制;在影视的具体操作层面上,要在市场研究、影片创作、影片制作、影片发行的所有营运环节中,体现出中国影视产业体系的国际化特点.  相似文献   

16.
专业的影视评论是对影视作品能够产生直接或重大影响的评论,而这些评论是非专业人士即大众所不熟悉的。本文以影片《赵氏孤儿》的影评为例,就影视评论的专业和非专业、影视评论的专业性要求、影视评论的依据和角度,以及影视评论写作方法多方面多角度进行论述分析,以供影评爱好者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17.
论数字音乐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影视发展的一百年里,影视中的派别与分类日趋明显,而公认为可以承担起影视作品灵魂的影视音乐也已成为一种具有重要艺术价值、独具魅力的艺术表现形式。在进入21世纪后随着计算机在影视制作中的普及性应用以及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作为影视作品灵魂的影视音乐也在改变着自身的根本归属性,已由原来的音乐演奏改变为极具现代魅力的数字音乐,同时它在影视作品中被  相似文献   

18.
剪辑,即将影片制作中所拍摄的大量素材,经过选择、取舍、分解和组接,通过蒙太奇语言,最终完成一个连贯流畅、含义明确、主题鲜明并有艺术感染力的影视作品.剪辑是影片艺术创作中必不可少的工作,也是影片艺术创作过程中所进行的最后一次再创作.影视节目根植于影视素材,也可理解为影视素材经过加工后,形成影视作品.这个影视素材加工过程受制于创作思路、作品主题、乃至影视自身特质和受众对象欣赏水平,及当前社会流行元素所衍生的艺术思潮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影视评论,是以电影、电视剧作品为对象的一种审美活动。意即评论者站在一定的视点上,带有思辨性地显示出影视作品的价值和意义。近年来,影视评论在周末版和文艺副刊版占有一席之地。 一、影视评论的三种形态:影片评介、实用评论、理论批评 所谓影片评价,是专为那些没有看过某部影、视片的人撰写的,其主要作用是向人们提供关于这部片子的一般情况,如剧情梗概、明星阵容等等,大都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介绍国外视觉人类学、图像文化人类学以及应用人类学的研究动态,分析与之相关的各学科的历史背景、代表人物的观点,阐述它们的研究动态。具体而言,视觉人类学的发展经历了由单纯工具性使用,到摆脱工具性标签成为研究对象本身,再到视觉人类学的理论探究这一过程;图像文化人类学起初关注原生态的洞穴壁画,后研究平面图画和立体图像,最后研究技术图像;应用人类学则从为殖民统治效力的研究演变为为国为民的公共性服务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